既然如此,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将军,我不会授权在本次媒体转播中使用与NASA有关的任何素材,包括但不限于符号、图片、语音和影像资料……希望你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也能注意这一点。”
说话间,格里芬重新拉开车门:
“或许在未来,NASA也会需要你的专业形象……”
言毕,也不等皮尔逊回答,便径直上车离开。
他相信,对方能够明白自己的暗示。
后者目送着凯雷德飞驰而去,松了松脖子上的领带:
“妈的老狐狸……”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即便没有格里芬整的这一出,他也从来没准备把自己绑死在洛德的战车上。
皮尔逊非常清楚,空军航天司令部目前的根本需求只有一条,就是以强有力的手段回应华夏在上个月试射的那枚新型弹道导弹,保证美国在战略层面的威慑能力。
但他作为一个早就退了休的老头,却还是需要考虑一些更加现实的问题。
毕竟,时代变了。
整理了一下思绪之后,皮尔逊走向停车场角落里自己的那辆GMC育空。
副驾驶上,正坐着一名穿着大红色风衣、看上去比他稍微年轻些的时髦女人。
“情况怎么样?”
女人合上摊开在腿上的书,问道。
“今天NASA的格里芬局长也来找洛德,向他确认了本次拦截的潜在风险。”
皮尔逊一边回答一边启动发动机。
“NASA还需要向空军询问风险?”
女人细长的眼眉微微上挑。
“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互相演戏罢了。”
车子拐出停车场,驶向最近的一个高速公路入口:
“对于洛德来说,最重要的是拦截成功,反正太空发射任务和他无关,只要别把国际空间站给捅下来,制造些许空间碎片根本无所谓……其实你可能不知道,一些到寿报废的航天器会自行解体,产生的太空垃圾虽然数量少,但实际威胁反而更大……”
“而对于格里芬来说,NASA虽然在业界地位超然,但毕竟还是要经常跟外面打交道,这些年太空垃圾的威胁炒得很热,拦截成功与否对他而言不重要,但要是在舆论上搞出太大的动静,就会非常被动,所以他需要尽可能把自己从这里面给摘出去……”
“所以最后还是空军赢了?”
对方很明显对结果更感兴趣。
“导弹防御系统是包括波音、雷神、洛马、诺格、通用动力……等等几乎所有你能数得上名号的军工巨头共同推进的项目,现在连舰队都已经准备就绪,绝无可能中途改变计划,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我们的投资100%能够大赚一笔,无非是获益100%还是200%的问题而已……”
皮尔逊耸耸肩,一副早就料到如此的样子。
但紧接着就话锋一转:
“但非要说结果的话……我更倾向于是双赢。”
“双赢?”
女人显得十分意外:
“你是说,NASA那边早就猜到……”
这一次,皮尔逊没有正面回答:
“一直都有传闻说,格里芬的局长位子是由白宫那边亲自指派,专门负责推进航天商业化进程……”
“这种机会,连咱们都能想到要抓住,NASA那边又不傻,怎么可能真的被空军牵着鼻子走?”
……
另外一边。
离开彼得森空军基地之后,格里芬立即赶往丹佛机场,在当天下午下班之前就乘坐专机回到了华盛顿。
局长助理雷·安·迈耶早已经在办公室门口等待了许久,手中还拿着一个黑色文件夹。
“局长阁下,你上午让我收集的信息,都已经找齐了。”
听到这句话的格里芬下意识停住了脚步:
“这么快?”
甚至不顾刚刚脱到一半的外套,就把助理手中的文件夹接了过来。
“他们的动作没经过什么特殊保密,所以不算难查。”
迈耶露出一脸敬佩中带着些许谄媚的表情:
“必须得说,局长你的猜测完全没错,那位小威尔伯特·皮尔逊个人,以及他妻子名下的两家公司,近三天时间里总计购入了超过两百五十万美元的股票,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是利息很高的抵押借贷,显然对于这些投资的短线回报率很有信心。”
“呵……果然。”
格里芬坐回椅子上,翻开手中的文件,目光飞速从其中的内容扫过:
“雷神公司、亚马逊集团、恒星公司、清洁太空公司……”
“眼光不错嘛,既有跟这次拦截测试直接相关的国防承包商,还有主打太空垃圾清理回收的初创公司,也有投资商业航天的大型企业,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说完露出一个略带嘲讽的笑容:
“看起来……我们这位少将先生,对于本次卫星拦截计划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早有预估了?”
迈耶点点头,接着上前两步,来到局长办公桌旁边,低声补充道:
“不仅如此,我还发动了一些……私人关系,查到他们夫妻二人将另外一百五十万投入了一个私募基金,而这个基金则持有着一小部分太空探索公司的股份,并且很可能正在准备进一步增加投入,只不过太空探索公司没有上市,所以这个消息缺乏决定性证据,我没有写在书面报告上。”
格里芬的笑容逐渐收敛,紧接着变得有些玩味:
“那要是这么说……在某种程度上,他还算是跟我们站在同一阵线上的?”
“我倾向于他只是单纯地想要钱而已。”
迈耶谨慎地回答道:
“根据我们的技术部门评估,本次拦截过程可能会产生2000-2500个额外的空间碎片,其中大约200-300个会相对长期地留在轨道上,虽然它们真正对航天器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如果结合一些舆论造势,也足够让上面这些股票赚上一大笔了。”
但格里芬却摆了摆手:
“这不重要。”
“共同的利益关系自然带来共同的阵营,他想从这里面捞钱对我们反而是好事。”
还没等旁边的助手反应过来,他又马上换上了严肃的语气:
“雷,你让新闻部门做好准备,利用后面几天时间,重点渲染一下废旧航天器和空间碎片可能带来的威胁……”
“表面上是给拦截测试制造合法性,实际等到拦截完成,我们就可以说是执行过程出了问题,但清理太空垃圾的本意是好的,然后再把重点引到航天器重复利用上面,给商业轨道运输服务做铺垫。”
迈耶原本还有些迷茫的眼神迅速变得澄澈:
“我这就去办,阁下。”
第1249章 标准3,发射!
皮尔逊的估计完全没错。
这次名为反卫星,实则反导拦截的试验关联太大,绝无可能中途叫停。
尽管外界关于这一行动的顾虑从未停止,但计划仍然在照常执行。
对于美国人来说,自打冷战结束之后,高悬于头顶的红色阴霾彻底消散,他们也再无需顾虑太多国际影响问题。
既然想了,那就去干。
2006年3月5日。
所罗门群岛时间,14时27分。
一支由五艘军舰组成的舰队正航行在关岛东北方约350km的太平洋海面上。
位于编队最外侧的金刚号驱逐舰舰桥内,舰长高野千雄手举望远镜,遥望着左前方几公里外的夏洛伊号导弹巡洋舰。
而另外两艘护航舰艇——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和约翰·埃里克森号燃料补给舰则处于稍微落后一些的位置上,与前者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排部。
其实对于一艘现代化的作战舰艇来说,舰长在执行任务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不是出现在舰桥,而是在作战情报中心(CIC)内总管全局。
只不过自打几天前出航开始,金刚号就没有接到过任何额外指令。
甚至于,连宙斯盾防空系统都被严令禁止开启。
这艘满载排水量高达9500吨的驱逐舰所需要做的一切,就是远远跟在舰队外围充当一名观众……
以及吉祥物。
这难免让出发之前士气高昂的舰员们有些泄气。
除此之外,驾驶着一艘名为“金刚”的军舰出现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域,也属实有点地狱笑话,让人很难不作出一些奇怪的联想。
不过即便如此,高野舰长本人的心中仍然充满了兴奋——
稍晚些时候,第一枚量产型的标准3block1A反导拦截弹将从夏洛伊号前甲板的MK41垂发系统中发射升空,并在预计3分钟击落一颗运行在大约500km高度的卫星。
尽管本次拦截任务,从计划到发射都跟海上自卫队没有半点关系,但标准3毕竟是由两国联合研发的“决战兵器”,总归能给他一些与有荣焉的感觉。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自卫队长期以来对华夏有着一种莫名的心理优势,认为无论装备水平还是人员素质,自己都应该是远强于对手。
尤其是海上力量。
但后者装备的中程弹道导弹却始终是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
因此,经过改进之后有效射高达到数百公里的标准3,自然就成为了高野,以及他很多同事的心里寄托。
按照计划,在本次拦截测试结束之后,金刚号和妙高号驱逐舰就将返回长崎造船厂,升级和夏洛伊号同款的3.6.1版本BMD导弹拦截系统。
届时,自卫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导弹防御能力的武装力量。
面对华夏时的最后一块短板也将被补齐……
想到这里,高野千雄的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