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宏也没有指望能瞒过夏世民,他这边做徵求,其实就是想著给自己的老师一点安慰。
雪梗22的確算不上什么大优秀的品种,最突出的就是口感好,但就算是这一条放在同等级的大米当中也不是最出色的。
优点不明显,但是缺点却是太突出。
国家粮食品种的挑选,第一位就是產量,这一点怕是不懂粮食的人也能猜的出来,看看咱们国家多少人口就知道了。
“时间长,种植的时间长,普通的水稻一般一百二三十天到一百五十天成熟,雪梗22號,差不多要二百二十天左右”。
杨正宏听到夏世民问出来的问题,心中开始泛苦了,觉得这一趟又没有希望了。
“这……”。
这下夏世民不知道怎么好了。
杨正宏一见,笑著说道:“没事,咱们就是閒聊我也是顺口提一嘴”。
杨正宏这边想起来推广,纯粹就是完成老师的心愿,古家振是顶尖的农学家,老头对国家的贡献也大,但唯一有点执拗的地方就在这雪梗22上。
至於为什么老头犯执拗,这就不好说了,能几十年扑在一个行业而且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要是没有一点破除一切险阻的恆心,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老头的强项也不在稻子上,而是在小麦上,出色的成绩也在小麦上。
谁也想不通,为什么老头就对雪梗22这么著迷,一门心思想著推广它,都快成老头的心病了。
只要是个搞农业的,客观上对於雪梗22的评价就是价值不高。
不適合推广!
这是很中肯的理由,没有说谁下绊子什么,就是非常非常客观的评价。
就这么个不成功的东西,让夏世民看到了其中的好处。
一开始夏世民也没有注意到,但是一琢磨,让夏世民琢磨出味来了:这不就是为咱老夏量身定做的嘛!
对於別人来说短处那就是老夏的长处啊!
生长的周期长,对於別人来说是大问题,对於夏世民来说是大问题么?
根本不是问题好不好,原本一年要忙活两次,现在一年只需要忙活一次,这简直就是喜报好不好?!
一年只要干一次大农活,这不是夏家村的喜报是什么?
“有多好吃?”夏世民想了一下又问道。
这话把杨正宏给问住了,他又不是学文科的,能给夏世民弄出一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样充满文彩的句子来形容。
所以杨正宏给夏世民的回答只有三个字:“真好吃!”
这让老夏很无语。
“种子够不够今年种的?”夏世民问道。
这下轮到杨正宏愣住了,他真没有想到夏世民居然说出这话来,望著夏世民有点发呆。
“你说什么?”
夏世民道:“你说的那个雪梗22號,今年可以种么?”
杨正宏这下听明白了,立刻问道:“你说要种?!”
“不明显么?”夏世民笑道。
“为什么?”杨正宏下意识问道。
夏世民道:“你不是说了,好吃么!”
这个回答不光是让杨正宏无语,旁边正干活的几个一直竖著耳朵的博士们也一齐无语:人家说一声好吃,你就要种?!
“那真是太好了!”
杨正宏回过神来,一把抓住夏世民的手,紧紧抓住用力的甩了两下。
第73章 掉链子
夏世民握著杨正宏的手,嘿嘿笑了两声:“那个,杨老师,这新稻种我们也没什么经验……”。
还没有等夏世民说罢,杨正宏在夏世民的手背上拍了一下,鬆开后呵呵说道:“没关係,没关係,我们会帮忙的”。
一听这话,夏世民觉得不错,於是又问道:“今年是没办法种了,明年呢?”
杨正宏想了想,面露难色回道:“明年也危险,因为要育种”。
接著,杨正宏把现在的情况和夏世民详细的讲了一下,夏世民听后不由点了点头,他不知道育种什么的,但他也是农村出身,知道种稻子不是两嘴一张的事情。
想了想觉得似乎也没什么大碍,迟上一年便迟上一年唄。
这时候,李雷过来了,衝著两人说道:“夏老板,老师,这边都准备好了”。
“农业公司的人还没有来么?”杨正宏又问了起来。
夏世民一想还真是,於是掏出手机想打电话,结果手机刚掏出来,耳中传来了汽车的声音。
抬头一看,没有一会儿自己的视线中便出现了一辆厢式小货车,小货车上捆著一台无人机。
不用问,人家到了。
看了一下表,虽然晚了差不多二十分钟,不过也不算什么大事,农村这边迟啊晚啊的,只要不是太过份,大家都不会说什么。
农业公司的人到了,李雷这些人也把播洒的药剂准备好,灌进无人机就开始喷洒唄。
现在科技进步了,不像是以前打个药都是要人背著药桶在田里喷洒,现在无人机一飞,人只要找个阴凉地儿遥控就好。
也没啥好说的,忙活到了中午吃饭。
夏家村给客人们准备的饭菜自然也不可能简单,该有的都有配上夏尚彬的手艺,没得说。
连著忙活了三天的时间,土地的整理算初步完成。
杨正宏第一天的时候来过,后面两天就只有李雷带队,夏世民也没有多想,再说了人家一个技术大拿,每天要多忙活,自己村子这八百来亩地人家没有必要在这边一呆就是三天。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夏世民和村里的乡亲们站在村子口的桥头,目送著李雷等人的车子消失在视线中。
“大民子,跟我过来”。
夏尚彬见客人走了,立刻招呼起了夏世民。
夏世民跟上了四爷的步子,同时问道:“有事啊?”
“当然有事了,跟我去把水泵抬出来,现在你折腾也折腾完了,不得往田里灌水啊,不灌水过两天秧子来了怎么办?”
夏尚彬说道。
村里的长辈们心底下不太乐意看到夏世民这么折腾,对於这些老人来说,地歇了这些年早就够营养的了,还这么多钱折腾做什么。
虽然老爷子们在某些方面是相信科学的,但是在特定的时候,特定的方式上,还是有点倔。
也可能是他们本能的觉得,自己以往种地的方式已经不合適现代机械化社会了,但又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想让自己这么大年纪了,看起来越来越不中用,所以便產生了这样矛盾的心理。
可这事夏世民哪里能想的到。
夏世民跟在四爷的身后,嗯嗯的点著头。
来到四爷家门口,夏世民看到自己给四爷买的三轮车贴著墙边停著,车子擦的很亮,明显四爷保养的很好。
“四爷,这玩意好用么?电够不够用?”
这几日,夏世民还真没有时间关心这个,於是看到后他便衝著四爷询问起来。
夏尚彬点头说道:“挺好使的,电也够用,大傢伙儿都挺喜欢的,去个县里比蹬自行车要好多了”。
夏世民听后说道:“那再买两辆,大傢伙轮著用”。
夏尚彬嗯了一声,默许了侄孙的做法,老头其实知道,自己反对也没什么用,侄孙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更何况这东西的確好使,虽然不如自己的大青骡子听的懂人话,但是这东西稳啊,还不用餵。
爷孙俩进了院子,在西厢楼下的库房里把水泵给找了出来。
夏世民望著眼前的水泵,好傢伙,要是不注意的话,还以为是个铁坨坨呢,非常老式的泵,原本漆都看不出来了,还能在外壳上看到什么九五八厂之类的標籤。
看起来这玩意比夏世民的年纪都要大。
“怎么弄?”
这傢伙可不轻,夏世民觉得怎么著都得一两百斤,完全就是个铸铁坨坨。
两个年青的老爷们到也不是弄不动,但现在夏世民只有自己,还有四爷这个老头儿,夏世民便有些发愁。
“怎么弄?当然是我们俩人抬了”夏尚彬一脸淡定的说道。
听到四爷这么说,夏世民抬头看了一眼四爷:“四爷,您別开玩笑了,这玩意您和我抬?那还是算了吧,我自己一点点的往外挪吧”。
夏尚彬吹鬍子道:“怎么,觉得我老了?”
“您自己说,您多大岁数了”。
说著,夏世民伸手揽住了水泵的细处,半蹲著把水泵的一头给微微抬了起来,以落地的那一头为重心,开始挪起了水泵。
夏尚彬过来要试一下,被夏世民给劝开了。
“那我去找根撬棍”。
看到夏世民很坚定的不让自己帮忙,夏尚彬只得出去找撬棍。
这玩意的重量肯定不是一根扁担能承受的,所以夏尚彬得到邻里问一问,谁家有粗一点的棍子。
趁著四爷去找人,夏世民把水泵甩进空间,来到门口的时候,伸著脑袋向外面看了看,看不到有人,又把水泵从空间里弄了出来。
夏尚彬很快借来了棍子,同时过来的还有夏世民的六叔夏思仁,和九叔夏思雄,这俩算是村里老人中年轻的。
“?!你小子,怎么挪的这么快?”
看到夏世民已经把水泵挪到了门口,都快挪出大门了,夏尚彬愣了一下,问的时候,伸著脑袋往屋里看了一眼,心中盘算著家里到这儿的距离是自己记错了。
夏世民这边喘著粗气说道:“还快啊,我都累死了”。
粗气可不是装的,是真的累,就挪了差不多三四步,夏世民就感觉心率明显加快,呼吸有点吃紧了。
夏尚彬也没有和夏世民掰扯这些,而是拿著撬棍就准备把水泵弄上电三轮。
这时候,夏思仁张口问道:“四叔,这泵你试了没有?別到了田头有什么问题”。
“哎哟,我还真把这事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