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乡间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醛石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32 MB   上传时间:2025-10-17 19:40:47

  夏世民对於这事都是知道的,当时发生的时候四爷就和城里的夏世民说起这事了,夏世民也没有办法啊,现在假货这么多,他哪里知道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所以夏世民从来就不挑便宜的,而且买东西直接就找正规的厂家,从来不信外面那些商家的宣传。

  见一帮老长辈们骂街,夏世民赶紧吃完饭,拿著碗来到外面开始拨起了电话。

  电话自然是打给孙雷的。

  那头的孙雷接了电话,也知道是夏世民打来的,直接开心的和夏世民聊了起来。

  “我正要打电话给你呢,没有想到你先打过来了,我这边给你推荐几款改良剂,你看看有什么困难没有,等著你那边准备齐了,我过去帮你把它们喷洒到田里……”。

  孙雷也没有和夏世民绕什么圈子,客气了一句之后,便把自己这边准备好的东西和夏世民先提了一遍。

  夏世民最关心的是啥?价格。

  张口便问道:“您算过没有,总体大约是个什么价?”

  “差不多十二万左右,多个三五千少个三五千的都有可能。另外,还得有一台大的喷雾无人机,也就是保植无人机,这玩意有好有坏,你自己看著租就是了,我不知道你们那边的价格,但肯定是能租到的”孙雷说道。

  夏世民了解了一下,觉得问题不大,於是道:“速度能快一点么,马上这边就要插秧了,要是过了这时候,这第二茬稻子就不好弄了”。

  鼓县这里气候有点独特,因为是盆地,一年中真正冷的时间很短。

  正常从十一月中下旬才会真正开始冷下来,在外面十月口旬就要收割的晚稻,在这里可以长到十一月中旬。

  这样的话,二月到六月下早稻一季,从七月到十一月,差不多又是四个半月的时间,正好差不多一百三十天,还可以种上一茬晚稻。

  到了春节,出了十五的时候,天气就会明显变暖,所以种的稻米是標准的一年两熟。

  当然,很多庄子不光种稻米,会种上一茬小麦,或者玉米什么的,以前还有人种过高梁,只不过隨著吃的人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人种高梁这种粗粮。

  “速度取决於改良剂到货的速度,我这边现在都有时间的,货一到你就通知我,第二天我们就可以去了”孙雷说道。

  夏世民听了,也没什么话好说了,人家没有收钱,到现在没有收自己一分钱,还能做到这样,他还说什么呢。

  於是在电话里客套了一下之后,夏世民直接打开了手机,想等孙雷给自己发东西。

  结果打开一看,发现人家孙雷发的东西已经在邮箱了,他以为刚才人家孙雷只是和他客气一下,说正巧要找自己,原来人家真是要打电话给自己的。

  打开来看了一下,哟,还挺详细的,里面各种药剂要多少的量都给准注好了,除了液体的还有固体的,反正看的夏世民有点迷糊。

  自己闹不明白,那夏世民就选择相信专家的,自己照著买就是了。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孙雷在给夏世民列单子的时候,还很走心的把哪里能买到这些东西给標了出来,几乎是每一样都给夏世民提供了两个店家。

  这给夏世民留下的印象就极好了。

  “看什么呢?”

  夏尚彬这时候走到了侄孙的背后,看到侄孙正抱个手机,以为夏世民又在玩游戏或者是刷手机呢。

  夏世民道:“明天我要走一趟省城”。

  “有事?”

  “地里需要一些东西”夏世民说道。

  夏尚彬听后在夏世民的身畔坐了下来:“你要是不喜欢就別种了”。

  见夏世民望著自己,夏尚彬在侄孙的肩上拍了拍:“我知道你的想法,不就是怕我们这些人没个干活,也怕我们没个地儿挣点小钱么,我们都知道,你也別太折腾了,要是明年真不好的话,就別干了”。

  夏世民听后笑著说道:“您说什么呢,我不否认,干这个的確是为了给您找点活挣点钱,但是我想了,就算是亏也不会太亏的,咱们这边不能老走以前的路子,种田那也是有层次的,我这么跟您说吧”。

  扭了一下身子,夏世民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其实呢,成个屁的竹,但作为一个跑业务的小能手,除了忽悠的专业要过硬,脸皮子要厚实之外,还得有把假话说成真话的本事。

  现在夏世民就给族爷展现自己这样的水平。

  “想种出好庄稼,地很重要,您看,我找来了农科院的专家,机器得要用,人工成本那肯定就不行了,还有就是种子的选择,三样齐下手我这就是拿咱们村当个实验田,如果明年只要是能打平开销,我都会把附近村子的地租下来。

  现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那才是出路……”。

  夏尚彬虽然活的年纪很大,但是他的思想还是老思想,他也知道科技什么的。

  但是论起侃科技,他老人家哪里会是年青人的对手,更何况面前是夏世民这样的业务选手。

  不光是夏尚彬,没有一会儿,门口就围满了长辈们,一个个听著夏世民侃了一通,很多人的心中觉得:还是世民这孩子稳重,你看,明明很大程度能挣上钱的事,人家就是一个步子一个步子的走!

  了差不多十分钟的时间,夏世民把长辈们忽悠了,不是他不想讲下去,而是他那点种田的知识要是再讲下去就要露馅了。

  见好就收,夏世民说罢回食堂洗了碗,便慢悠悠的回家去了,留下一帮长辈一个个在那儿热烈的討论著。

  一帮老农民,现在听说这地又能种起来,又有產出了,那种开心真不是夏世民可以理解的。

  夏世民也没有多想,第二天直奔省城,按著孙雷提供的单子把所有的东西都买齐了,不光是买齐了还留了大约两成的余量。

  回到县城,又找到了租无人机的农业公司,租了最大量的无人机。

  约好了时间,通知孙雷过来。



第72章 喜报

  早上十点,夏世民正开著拖拉机耕著地,突然间调头的时候,看到平原上有一辆suv正向著村子的方向驶来。

  扫了一眼,夏世民便猜到了来的是孙雷等省农科的人。

  停了拖拉机,夏世民摘下手套,从拖拉机上跳下来,向著村口走去。

  到了村口的时候,夏世民看到孙雷等人已经在树荫下坐了下来,长辈们已经给他们上了冷饮还有西瓜等解暑的东西。

  看到夏世民过来,几人不约而同站了起来。

  “您好,您好,怎么杨老师今天也有空过来?”

  上次被赵繁修给科谱了一下,夏世民知道杨正宏这人可算是个大拿,他是真没有想到今天杨正宏会到场,他以为这趟过来做指导的就是孙雷等学生。

  毕竟按著老夏想的,这也不是什么太过高技术的活,一个博士还不够对付去,没有想到这边居然来了四五个人,除了上次来的三人之外,还有两个不认识的。

  不过从岁数上来看,领头的依旧是杨正宏,因为他年纪最大。

  杨正宏放下手中的水,向前走了两步:“夏老板,你好,你好”。

  於是一番客套之后,大家就在树荫下坐下。

  “无人机还有一会儿过来,最多还二十分钟,在路上了”。

  夏世民打了个电话,农业公司那边说无人机已经往这边来了。

  “那大家就等等吧”杨正宏说道:“咱们先看看你买的改良剂”。

  夏世民闻言,直接把自己的车子从家门口开了过著,打开了后箱,里面码的整整齐齐的改良剂,液体的粉沫状的都有。

  杨正宏没有上来察看,这个活儿是学生们在,此刻杨正宏拉著夏世民站在一边攀谈起来。

  话题先从赵繁修的身上开始,聊著聊著就开始有点偏,也没有偏多少,而是杨正宏问到了夏世民对於土地使用的规划上。

  “我没什么想法,就是一年两茬水稻”。

  夏世民也没有多想,既然人家问了他就老实说,至於为什么种水稻,原因也挺简单的,现在他买的这些个农机,几乎全都是奔著水稻来的,不是说不能种麦子,换点设备也是可以种的,但夏世民哪有那心情。

  “水稻选什么品种的?”杨正宏又问道。

  夏世民想都没有想,张口便道:“南梗5961,这边都种这个”。

  杨正宏其实心中也知道,在这边一片几乎都是这个品种,偶尔有一些小品种,面积也小的可怜,反正本省的稻子一共就那么五六种,他一个搞农业的专家哪里会不知道。

  说罢的夏世民看了一眼杨正宏,发现老头皱起了眉头,於是便问道:“这个品种不好?”

  杨正宏听后展顏一笑:“挺好的,挺適合这里的气候,做的到一年两熟,產量也还可以”。

  夏世民装模作样的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表示同意,其实他知道个鬼,反正村里一直种他便一直种,没有了解哪个稻种好些,那个差一些。

  这时候杨正宏张口问道:“有没有想过换个稻种种一下?”

  夏世民也没有多想,人家问了嘛,他便问道:“什么稻种,產量大么?”

  这反应也是挺直接的,也没有跑出人家杨正宏的预料,於是杨正宏笑了笑说道:“產量没什么突出的,耗的时间也长,要说特点也就口感很好”。

  “市场上的价格高?”

  夏世民听后觉得有点奇怪了,心道:杨教授,你不是耍著我玩吧?我一个种稻子的,你给我推一个產量不高,生长时间还长的稻子做什么?

  想了想,唯一的解释就是市场上的价格高,比如说一斤是普通大米的四五倍价格,要不然这事它说不通呀。

  谁知道杨正宏也摇了摇头。

  这下夏世民有点想刀人了,要不是看这老杨还有点用处,村里的土壤改良还要让人家帮忙,夏世民指不定就把他扔到鸡蛋人的世界给自己挖矿去。

  “那您是什么意思?”

  夏世民问道。

  杨正宏说道:“我老师,古家振先生培养出了一个水稻品种雪梗22,这个水稻品种的口味相当好,只不过种植的时间长,亩產量也不是太高,一季也就是两百多公斤的样子,而且对於土壤的要求,气候的要求也高,一直就没有推广开来……

  我的老师以前是受了日本大米的刺激,一定要研究出爭气大米出来,於是经过了十年的培育,雪梗22就出现了”。

  中国好大米那可不少,最常见的五常、盘锦、响水贡米这些,江南这边少见的有遮放贡米、察布查尔大米等等。

  至於景阳大米、万年贡米这些玩意儿,普通人听过的都少更別说是吃过了。

  夏世民仔细听著杨正宏的故事。

  不得不说,故事很好,也很吸引人,如果是个年青的热血青年指不定就被杨正宏给说的热血沸腾,立刻拍著胸口大喊一声: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干!

  不过,夏世民可是老油条了。

  他有点明白杨正宏的意思了,这不明摆著么,人家要是閒著没事,肯定不会和自己讲这个雪梗22號的故事,十有八九就是想让自己种这个雪梗22號。

  至於口味好之类的,夏世民有点怀疑,道理也很简单,如果这玩意要真的好,国家早推广了,真以为管大米的都是二傻子啊,看不出好东西来?

  夏世民不这么觉得,一提当官的社会上很多人觉得这些人就是整天没什么事,一杯茶喝到下班,但其实队伍中还是有能干活懂业务和会干活的人。

  这个所谓的雪梗22,肯定有一个,至少是一个特別重要的缺点,要不然国家肯定不会放弃这个品种。

  “那这个雪梗22,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您能和我说一下么?”

  夏世民琢磨了一下问道。

  对於种什么,夏世民其实没有那么多讲究,现在稻种种著也行,换別的品种也行,反正都是赔钱,赔多赔少有多大区別?只要大米够自己村里人吃,对於夏世民来说就行了。

  没有其它大的要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06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4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乡间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