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官路商途_分节阅读_第528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68 MB   上传时间:2025-09-25 16:51:51

  随着那么多项目的变迁、结算,盈投控股管理的资产规模也在不断的波动中,目前大体掌握一百六十亿资产、资金规模,而其中自有资金高达四十亿。

  自有资金占比还是相当高的。

  这主要也是哪怕香港楼市、证券市场屡受打击,香港投资人、投资客受固有的惯性思维影响,投资实体产业的意愿还是极为有限。

  当然,这次要凑五千万美元,也不是难事。

  大不了他们几家多出点。

  不过,盈投控股想要获得更大规模的发展,就困难了。

  盈投控股原本是星源系最为核心的融资平台,发展却停滞了,不要说朱璐、夏侯江了,就连后续会将一部分精力参与到盈投控股管理中来的朱鸿召,也不是太满意。

  这段时间,朱璐萌生了一个想法,也跟苏利文、熊玉琼、朱鸿召以及夏侯江的父亲等人都有过初步的沟通。

  就是鸿臣进行更大规模的新股增发,由盈投控股成立新的私募投资基金,将增发的新股主要承揽下来。

  这么一来,盈投控股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将目前所能筹集的资金,相对稳定的锁到对鸿臣的持股上。

  对投资者来说,他们的投资直接跟鸿臣的持股股价对标,确定性更强,也更符合他们的投资习惯。

  当然,鸿臣增发新股,从盈投控股换取大量的现金流后,需要有新的项目或业务,给鸿臣带来更稳定的业绩增涨,支撑股价长期增涨,最好还要有稳定的股息分红。

  最好的手段,就是鸿臣获得超量资金后,还是从萧良手里收购南亭集团的股份。

  朱璐设想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一到两次超大规模的新股增发,实现南亭集团与鸿臣的合并,组建一家航母级、市值在千亿左右,最终由盈投控股实际控股的饮料及保健品超级企业。

  之前各家出资八亿港元,从萧良手里所得南亭集团10%的股份,依照朱璐的设想,这次也将进行置换,合并到盈投控股的产业基金之中。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萧良放弃对南亭集团的控股权,还要朱祎琳放弃鸿臣最大个人股东地位——朱璐有这样的想法,也是看到萧良这两年实在没有怎么将个人精力放到饮料业务的发展上了。

  “组建饮料航母啊?”

  萧良一直以来,并没有急着展露将鸿臣与南亭集团合并发展的意图,没想到朱璐他们现在就萌生了这个念头,微微皱着眉头说道,

  “我个人是持开放性态度,但要不要推进相关工作,我还得听何雪晴、纪红群、徐立恒他们的意见。两家大型公司合并,管理层能不能很好的融合,太关键了。未来我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做管理层的疏导工作,最好一开始就要将这些隐患剔除掉!朱玮兴、张健那边,朱璐董有没有跟他们聊呢?”

  “肯定是要先征求你的意见,我们再考虑下一步,”朱璐说道,“如果你这边持开放性态度,我还是有把握说服投资人接受南亭集团两百亿这个估值的。”

  “哈哈,我当年吹的牛逼总算有可能实现了啊!”萧良笑道,“这样吧,朱璐董你就代表我跟大家谈,先征求大家的意见。如果大多数人都倾向合比分好,我就服从大家的意见;反之亦然!”

  虽然锂电业务从去年开始,就实现了对蜗巢科技反哺了,但每年二十亿打底的研发投入,压力还是太大了。

  特别是新的合作即将展开,研发体系不能停滞不前,需要持续不断的扩大,需要新增投入,锂电这头奶牛,也不是用劲就能挤出更多牛奶的。

  原纸铝镀膜包装材料、无菌纸盒以及专用灌装机制造业务,目前才从整体上勉强实现了盈亏平衡,想真正形成一定的盈利规模,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培育。

  主要还是在无菌纸盒专用灌装机的开发上,星源精密目前的技术水准,跟瑞典利乐集团存在极大的差距。

  不过,星源精密开发的半自动化灌装设备,可以说已经是目前国内装备制造的集大成者了,想要继续突破,进一步缩短跟利乐集团的差距,需要弥补的短板不是更少,而是变得更多,更为艰难。

  当然,在这些关卡面前畏难不进,锂离子电池生产所涉及的卷绕机等自动化设备开发,都会成为跨越不过去的拦路虎;更不要说未来在超精密生产装备开发上的野心了。

  九月初与韩文松的翻脸,以及刘格态度的暧昧变化,虽说暂时平息了,但萧良心里也起了警觉。

  他还是得考虑钟云峰、唐继华同时从东洲调离之后的不利局面。

  不管怎么说,东洲大学须尽快以工学院为主体进行组建。

  这件涉及星源系以及东洲未来根基的事情,萧良可不希望主导权,最后落到柳轶群这些人手里。

  东洲大学的组建,想加速推进也简单。

  就是拿钱砸到削尖脑袋争权夺利的各方都闭嘴。

  香港的四十亿港元,为鸿盈科技的扩张充当备用金不能用,海外基金公司的三亿美元要用来对苹果、亚马逊等标的进行吸筹,也不能用——萧良发现自己还是挺缺钱的……

  “那我更无所谓了,你们去谈吧!最好把我的股份稀释到10%以下,以后公司分红通知我就可以了,平时你们不用搭理我的。”朱祎琳见朱璐盯着自己看,连忙说道。

  朱祎琳更希望能形成一个专业机构,去监管、督促鸿臣未来的发展,而不是寄托在朱玮兴或其他某个人的身上。

  见萧良、朱祎琳态度如此开放,夏侯江也禁不住兴奋起来。

  南亭集团早已经实现稳定盈利,目前年盈利规模还没有破十亿,一个很核心的原因,就是萧良开始大规模推广无菌纸盒包装的冰红茶、冰绿茶新品,相当程度上限制住了盈利规模进一步的增涨。

  不过,即便如此,南亭集团今年的净盈利,也预计将超过八亿。

  两百亿估值,对一家年盈利稳定在八亿以上,后续发展空间巨大的消费类企业,已经谈不上夸张了——这也是他们能说服更多投资者认可的标的。

  没有办法,香港投资者对传统行业还是更熟悉,更为信任一些。

  倘若萧良不嫌麻烦,操作南亭集团在香港独立借壳上市,以萧良的能力以及此时在香港的资源,拿到三十倍市盈率的估值,绝非难事。

  当然夏侯江真正兴奋的,还是鸿臣与南亭集团最终实现合并,一艘超级饮料航母成型,彼此在生产、物流、销售等各个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必然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盈利能力,初步实现五百亿港元以上的市值规模,将不会是什么大的问题。

  长期以来,朱家在香港也只能算二流豪门,夏侯江、朱璐他们则在香港豪门圈之外,只能算不入流——

  倘若盈投控股能在香港证券市场掌控一家市值高达五百亿,将来有望突破千亿的上市公司,他们个人身家都会更上一个台阶不说,经手管理的产业资本规模也将飚高到三百亿、五百亿。

  这也意味着他们在香港的地位,将不再停留在以往不入流的档次上了,将有资格端起香槟酒,出没香港最高端的宴会场所,跟香港最顶级的豪门成员碰一碰杯,聊聊这两天的天气了。

  …………………

  …………………

  说是鸿臣、南亭合并组建饮料航母的具体细节,由朱璐牵头来谈,但萧良不可能说,这个消息也要等朱璐出面,告诉何雪晴、纪红群、徐立桓、顾培军等人。

  这次在香港与苏利文、熊玉琼、朱璐等人见过面后,他就与张斐丽直接赶回东洲,召集了南亭集团最早一批创始团队会议。

  “不会这次合并之后,你就要彻底抛弃我们了吧?”徐立桓问道,“要是这样,我个人就反对合并。”

  “别说的这么假惺惺的,”萧良笑道,“我倒是想把你们彻底给扔了,但也得朱鸿召、朱璐他们同意啊!我最后估计会在鸿臣保持6-8%的持股,也被他们硬拽进董事会里,拿鞭子盯着你们干活。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你们能不能接受何雪晴与朱玮兴都出任联合总裁,共同推动物资、市场渠道等各项资源的整合与重塑。”

  “放三年前,我们肯定是不会接受,现在嘛,勉勉强强吧……”纪红群说道。

  “行,我就将你这句话,原原本本转述给朱玮兴。”萧良说道。

  “哎呀,你这是想害我穿朱玮兴的小鞋啊!”纪红群叫苦道。

  自从鸿臣出了朱祎琳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后,两家进行深度合作也有三年多时间了。

  在萧良的安排下,两家主营饮料的业务发展也各有侧重点,避免残酷内卷,两家的管理团队关系可以说是相当融洽的。

  而鸿臣主营业务各个体系的塑造,也一直在模仿这边。

  因此两家分步合并,最终成为一家在纯净水、天然饮用水、茶饮料以及凉茶等细分赛道皆位于全国前列的饮料巨头,何雪晴、纪红群、徐立桓他们也是很期待的。

  在这个过程中,何雪晴、纪红群等人的持股,也会分批转化为鸿臣的管理层持股,到时候都会至少照两百亿估值进行置换。

  到时候南亭集团将批量产生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亿万富翁、千万富翁。

  南亭集团发展至今,经历与宿云生物保健品业务的分拆,经历与卫雄包装新材料的合并,以及接受华茂、鸿盈、盈投的注资,再加上管理层股权激励,萧良个人持股早已经缩减到52%。

  除了华茂、盈投、鸿臣之前换取10%股份外,何雪晴等人组成的管理团队以及顾家、张卫、张斐丽以及周林等零散的中小持股人,总计还持有南亭集团38%的股份。

  其中以何雪晴持股最多,为3%,这次合并计划倘若顺利实施,她个人持股将实实在在转为市值六亿港元的鸿臣持股;顾培军与其父顾雄持股2.5%,也将转为市值5亿港元的鸿臣持股;甚至就连周林早年坚定参与对卫雄印务的投资,目前个人还持有南亭集团0.4%的股份。

  张斐丽作为早年创始团队的一员,但很早就到香港负责其他事务,在南亭集团所得的授股不多,不过,她父亲当初参与卫雄印务的初始投资。

  总体说来,张斐丽跟她父亲,在南亭集团的持股与周林相当。

  在这个年代,这些都是叫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惊人财富;当然也是他们应得的……

第799章 出头的枪

  鸿臣在东洲的投资,经历过嘉乐科技时期的混乱不堪,也经历过嘉鸿时期的调整,但直到朱祎琳提出发展纯净水业务,才真正走上高速发展的正轨。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深深打上萧良的烙印。

  徐晓冬是徐立桓的堂侄,即便跳槽加入嘉乐科技也跟萧良保持密切的联络自不用说,张健当初也是深受萧良的影响,才接受朱祎琳、冯薇玲的邀请再次出山,主持纯净水的市场营销工作,为鸿臣纯净水业务崛起做出极大的贡献。

  而鸿臣保健品事业部,以申政等人为首,管理团队几乎都是宿云生物的原班人马。

  得知董事会准备近期就推动鸿臣与南亭集团分步合并,他们拥护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反对?

  朱玮兴也不反对合并,却不愿跟何雪晴同时担任联合总裁,希望能单独设立草本凉茶事业部,由他负责就行。

  朱玮兴刚出道就在草本凉茶业务上屡屡受挫,现在开拓草本凉茶市场好不容易有所起色,他还想着能亲手推动这项工作,无意半途而废。

  哪怕他心里清楚,他此时放弃联合总裁的职务,未来十数二十年内,除非何雪晴自己想退休,就很可能会一直是整个管理团队的领导人。

  董事会往后不可能随随便便再给他安排跟何雪晴并列的职务。

  初步了解两边管理层的意愿之后,为避免消息泄露股价出现异动,九月中旬鸿臣就直接向香港证券交易所申请为期两个月的停牌,正式着手筹划两家公司合并事宜。

  也是鸿臣申请停牌,并对外公布一些初步的信息之后,外界才突然间意识到国内将率先在饮料行业崛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巨头:

  鸿臣与南亭集团目前的纯净水、天然饮用水业务,占到国内包装饮用水市场20%的份额,将成为这一分类市场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鸿臣与南亭集团的茶饮料业务,将占到全国包装茶饮市场30%的份额,则是当之无愧的分类第一。

  虽说鸿臣的鸿惠堂草本凉茶业务才刚有大的起色,但国内包装凉茶市场起步时间也不长,目前还主要集中在华南、东南地区发展,暂时也还没有一家拥有足够影响力的品牌崛起。

  只要鸿臣今年的凉茶销售额如期做到六亿,除了市场占有率将提高到15%外,也将成为国内第一草本凉茶品牌。

  鸿臣与南亭集团合并后,将在三个分类市场跻身第一,同时还在保健品市场稳居前三,当然可以在国内饮料及保健品市场以巨头自居。

  鸿臣之前的纯净水、凉茶业务主要开拓华东市场,但在与南亭集团合并后,除了可以共享南亭集团在华东地区之外完善的多级分销体系外,还能借助南亭集团在东洲之外的七座生产基地,进一步实施生产、物流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快速挺进华中、华南、华北等地市场,预计其纯净水、草本凉茶业务在年底之前,将会比预期有更大幅度的增涨。

  朱璐、夏侯江在香港跟众多投资人交流,也确实有相当一批投资人看好两家的合并。

  即便到两千年,香港以及内地很多专家学者,都普遍认为国内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潜力,甚至连印度都远远不如的。

  两千年左右国内国际印吹之泛滥,是二十年后难以想象的。

  不过,内地经济以及消费市场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却又是所有人闭上眼睛都无法忽略的事实。

  投资者天生厌恶风险。

  朱璐、夏侯江之前在香港推动信息电子产业以及精密制造等领域的投资,工作很难做,主要还是外界对内地发展这些产业领域太缺乏信心了,但让鸿臣与南亭集团合并之后,将在内地饮料市场占据霸主地位,同时资源整合后还将有大幅降本增效以及开拓市场的潜力,却受到投资者的热捧。

  当然,两家合并到底分几步进行,还是要根据筹资情况来定。

  萧良目前在鸿臣已经持有6%的股份,他最终希望将对合并后新的上市公司持股降低到10%以内,意味着他最少需要转让南亭集团40%的股份,直接兑换成现金。

  就算其他人的持股都拿上市公司的增发新股进行置换,这也意味着盈投控股前后至少需要募集八十亿港元的资金,才能完成最终的合并。

  在当前的香港投资市场,这么大的动作想要一步到位,犹非易事。

  很多人疑惑,饮料资产未来还会进一步增值,比例甚至相当夸张,十倍、二十倍都有可能,萧良为何急着套现?

  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在另外一个增涨空间更为广阔的领域,急需萧良抽调资金资源过去,他就必须做出取舍,不能奢望一个人将市场上的钱都捡进自己的口袋里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5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8/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官路商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