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官路商途_分节阅读_第527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68 MB   上传时间:2025-09-25 16:51:51

  萧良与许建强在产业发展布局上各有侧重点,这次不会直接参与现代电子海外运营权置换一事。

  依照初步商议的结果,这次参与现代电子海外运营权的置换,熊志远仅需拿五千万美元出来,这还榨干不了他。

  不过,考虑到未来一旦发生海外运营权的争夺,将涉及大规模的资本运作,考虑到后续还可能更深程度参与液晶项目的运营、建设,需要撬动的资本规模更为惊人,所以萧良主张一开始就通过盈投控股旗下的产业基金,将更多的投资人带进来。

  不过,跟盈投控股的核心圈以及主要投资人见面,包括他父母苏利文、熊玉琼以及朱璐、夏侯江等人在内,熊志远还是想着将萧良拉上更有说服力一些。

  就算萧良不直接出资,鸿盈科技以及蜗巢科技、星源时代,也将是合资公司拿下现代电子海外运营权后,为合资公司提供产品OEM代工生产以及产品设计研发服务的核心合作方、供应商。

  熊志远跟奈田信正私下面谈,主要也是确保这点需要非常详细的写入合作协议之中——所以,萧良没有办法偷懒不干活。

  主要也是何宏泰那边太忙了,他没脸将所有事都推到身兼鸿盈科技董事长兼总裁两职的何宏泰的身上。

  要不然的话,何宏泰代表鸿盈科技对接这事最是合适。

  总之,萧良先顶一顶,何宏泰那边也会随时关注事态的进展,等稍微空闲一些,再接手不迟。

  “……崔永埈的来访确实是个意外,没想到有些人不高兴看到星源时代走进更宽阔的舞台,不惜将他们自以为是所猜测的底牌,通过现代汽车并购到旗下的东洲零部件工厂这个渠道,透露给韩方,”

  萧良与韩文松的冲突传播很广,朱璐、夏侯江他们在香港也有听闻,但他们没有直接打电话询问,相信朱鸿召、朱玮兴那边也会代为解释。

  不过,萧良这次来到香港,在熊志远他爸妈的山顶豪宅里,还是要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对朱璐等最密切的合作伙伴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这样也是为了释清合作者内心的疑虑,让彼此的合作走得更坚实。

  “不过,在得知崔永埈即将来访的消息之后,我们对现代财团以及崔氏内部的尖锐矛盾就进行了紧急调查——当然,之前也是大体了解一些情况的。因此。在崔永埈正式成行之前,我们对他的意图就有所猜测。而与奈田英男的合作,游说他出面推动奈田商事拿债权置换现代电子的海外运营权,也是早就有一些想法,但正式谈,还是在崔永埈到访东洲的当夜。因此后续所发生的事情,虽然不能说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吧,但大体走向,从头到尾也都没有滑向多危险的边缘……”

  萧良不想给别人一种奈田英男是受他摆布的傀儡印象,但有些秘辛还是需要对朱璐、夏侯江他们进行披露(更不要说苏利文、熊玉琼以及朱鸿召等人了)。

  所以,萧良就声称在崔永埈抵达东洲访问的当夜,就已经与奈田英男就现代电子海外运营权的置换问题,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现代电子海外运营权,不仅涉及以覆盖日本、东南亚以及欧美地区、年销售额高达三百亿的家电及电子产品销售市场,还涉及国内家电及消费类电子市场未来二十年的发展布局。

  今年以来日韩家电电子厂商开始加大对内地市场的攻势,最为典型的就是彩电市场,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5%,飚升到八月份的32%。

  如果现代电子的海外运营权置换够快,是能跟日本东芝、恩益、松下、韩国三星、LG等厂商一起,抓住国内市场的发展机遇。

  因此,快速推动相关合作,哪怕是鸿盈科技承接现代电子一部分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OEM代工,推动引进相应的产品技术,对鸿盈科技下一步的发展,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星视也是出于这无可抵挡的理由,加入这次合作中来。

  “……从搜集到的资料看,崔永埈的父亲,崔郑永的第三子崔梦枕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奈田财团内部对其也有很快的评价。崔梦枕很有可能看穿我们与奈田英男之间的默契,毕竟时间上太巧合了,但不管怎么说,崔梦枕出于现代财团内部矛盾的权衡,这次没有再给我们添加阻碍,还决定直接加入这次合作中来,可以说是明智的选择。但不管怎么说,崔梦枕、崔永埈的加入,自有他们的利益所在,将来很可能会涉及现代电子海外运营权的争取,以及海外运营权与现代电子韩国本部家电、电子生产、研究部门的合并。志远这次前往东京,比刘柏、林杰晚两天离开,主要还是跟奈田英男背后更重要的人物奈田信正磋商条件,明确承诺一旦发生海外运营权的争权,我们会毫不犹豫站在奈田英男这一边,以换取他执掌现代电子海外运营权期间,尽最大限度的协助我们,掌握现代电子诸多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技术。”

  这里面诸多脉络,目前也就萧良与许建强、熊志远最为了解,其他人转述还真未必能说明白。

  就目前来说,这件事对鸿盈科技的扎根发展以及蜗巢科技研发体系的继续壮大,肯定是很大好处的。

  消费类电子产品,鸿盈科技目前仅仅涉及组装技术的发展。

  蜗巢科技及关联企业,包括盈投控股之前天使投的诸多初创科技公司,则主要涉及一些次要元器件的开发。

  不过,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关键性的核心电子元器件研发与生产,他们还完全不具备——星源时代的锂离子电池只能算比较重要的电子元器件。

  因此,蜗巢-星源-鸿盈下一步核心工作之一,就是掌握一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这么做的目的,萧良并不是说要创立自己的品牌直接去开拓消费市场,主要还是为鸿盈科技的OEM业务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承接更多、技术要求更为严苛的OEM业务。

  萧良一直以为所贯彻坚持的核心思路,能不能掌握更先进的技术,能不能促成更有效率的生产模式、生产体系。

  这也是从蜗巢到星源再到鸿盈将摊子铺开的关键。

  直接面对消费市场的品牌,从来都不是萧良追求的目标。

  鸿盈科技以及背后进行技术支撑的蜗巢科技、星源时代,未来也将十年如一日、二十年如一日,在OEM大道上狂奔下去。

  这也是熊志远此次前往东京,代表萧良给奈田信正承诺的条件。

  毕竟奈田家未来还是想将现代电子的市场运营权拿在自己手里,要不然也不可能费这么大的劲推动其事,对熊志远将来也只会给予重要参与合作伙伴的地位。

  要是鸿盈或蜗巢科技自己也去做直面消费市场的品牌,这里面就会跟奈田英男、奈田信正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在他们眼里的地位还真就不如星视了。

  唯有萧良做出这样的承诺,并在公司运营中实际贯彻这一承诺,奈田信正、奈田英男才会真正将鸿盈亦或蜗巢科技当成技术及生产后盾,帮着鸿盈科技掌握更多、更先进的电子产品设计及开发技术。

  即便崔梦枕、崔永埈父子会从中作梗,阻止现代电子在韩国本部的生产研发部门对星源(鸿盈)进行技术转让及交流,但奈田信正、奈田英男还是可以推动恩益电气,进行一系列的技术转让与交流。

  对奈田来说,也唯有如此,现代电子的海外运营权,才有机会摆脱韩国本部的生产研发部门真正独立起来,才有可能以海外运营权反过来并购本部生产研发部门的可能,而不是将主动权拱手交到崔梦枕、崔永埈父子手里。

  当然,将来他们几方在这件事情上的博弈,也基本可以说是公开透明的,毕竟最终决定海外运营权归属的,还是奈田财团未来退出时,根据自身的利益得失选择跟哪方进行交易。

  奈田信正、奈田英男如果不能确保给奈田财团带来最大化的利益,自然也不可能是最终的胜出者。

  而星视参与其中,既为唾手可得的OEM业务,也必然渴望获得更多的产品设计及开发技术;甚至也不排除对现代电子的海外运营权有所觊觎。

  不管奈田信正、奈田英男多倾向星源,但既然奈田英男一开始就将星视拉入局里,心存制衡之意,也必然会对星视在技术转移等方面进行大力的扶持;现在甚至都不能排除崔梦枕、崔永埈父子未来会选择跟星视合作。

  因此,现代电子海外运营权置换这事,从明面上的牌数来说,萧良还不能直接“狂妄”的说,星视就是一个渣渣,鸿盈将来才是崔梦枕、崔永埈父子与奈田信正、奈田英男唯一争夺的合作对象。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夏侯江这才看清楚九月份以来萧韩之争的真正背景,又忍不住问道,“明通电子刘柏这次也去了汉城跟东京,他们有资格凑什么热闹?单纯是崔梦枕、崔永埈照顾韩文松的面子,拉他们一把?他们没那么深的交情吧?”

第798章 组建饮料航母

  夏侯江对显然缺了一点分量的明通电子刘柏,这次会受到邀请参与这一次的日韩之行感到困惑,萧良解释道:

  “韩家其他大人物暂且不说了,就韩文松担任秣陵市委书记后,推动恩益电气在华合资八英寸晶圆生产线的建设,他在恩益电气,在芙蓉财团多多少少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而崔梦枕再是老奸巨猾,也多多少少得照顾到崔永埈年少轻狂的性子。推动现代电子生产布局,全面往江省落子,再通过跟韩文松这些核心官员的合作,将更多的筹码抓到他们手里,也算是能对方方面面解释得过去的选择……”

  虽然明面上还没有消息,但萧良很清楚前世现代汽车集团的合资整车项目最终同时落子燕京、广南两地,而且据前世时间反推,现代汽车集团已经跟这两地的政府以及相关国有车企展开秘密谈判。

  因此,推动现代电子未来的生产及研发布局,落子燕京、广南,会更符合崔梦枕一系的利益。

  不过,企业决策,谁都没有办法做到绝对的理性。

  当然,萧良这么说,朱璐以及苏利文、熊玉琼都是能理解的。

  不要说夏侯江、朱玮兴了,熊志远也都过年少轻狂的时候,也曾留下不少烂摊子,要他们去擦屁股——

  有时候睁眼看着熊志远在做糊涂事,他们都要克制住不去干预,他们也没有想过要自己的儿子,从头到脚都小心翼翼、从不逾矩,要将他性格里固执、粗鲁的成分完全剔除掉。

  也许崔梦枕老奸巨猾,在日韩政商界的小圈子里得到极高的评价,但在现代电子海外运营权置换这件事上,他能够完全无视其子崔永埈的个人意愿?

  而刚刚三十出头的崔永埈,得有多深的城府,才能做到前脚刚刚在内地被萧良狠狠抽脸,后脚就完全当这事没有发生过?

  “崔梦枕、崔永埈以及郑仲湘等人都希望拉明通电子入局,这不难理解。也许奈田英男、奈田信正以及目前还站在他们身后的芙蓉财团,也更希望背后有韩文松及韩家撑腰的明通电子能参与进来,但你们为何不提反对意见?”

  现在大家都希望将现代电子海外市场运营权置换出来后,纳入全新的企业进行经营,站在投资人的角色,夏侯江当然希望矛盾越简单越好,而不是一开始就放任其复杂化。

  “我们当然也有提一些条件,比如这次除了芙蓉财团的债权外,其他参与方的入局门票,一律是五千万美元起步!”萧良说道。

  “明通电子能拿出这么多的现金来?”夏侯江好奇的问道,“哦,明通电子有韩家撑腰,硬凑还是能凑出五千万美元外汇资金的,但这么做对他们有什么意义?”

  参与现代电子海外运营权置换一事,不是没有风险。

  哪怕奈田英男四处奔走游说多方参与,很有可能促成此事,但最终做失败、导致损失惨重的风险还是相当高的。

  盈投控股计划新成立一支专门的产业私募投资基金参与其中,也需要他们这些核心人物提供足够高比例的劣后托底资金,才有可能募足五千万美元。

  而盈投控股之所以愿意成立高劣后比例的投资基金,以及熊志远个人愿意再拿出五千万美元去冒险,一方面是相信萧良的判断力,一方面也从以往与萧良的合作中获得极其丰厚的收益,想要继续合作下去,不可能不共同承担风险。

  另一方面也是萧良刚才解释了,现代电子海外市场运营权这事,对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投资收益拉动极大,远远高过他们所直接承担的风险。

  星视以及崔梦枕、崔永埈入局,都有盘外打算。

  而明通电子拿五千万美元入局,在单纯的风险财务投资之外,还能获得怎样的附加收益?

  “我们是疑惑他们入局会有什么意义,但刘柏这次日韩之行,却很是积极,”熊志远笑道,“也许他觉得插一脚,能多接一些电子元器件的代理生意吧……”

  “鬼扯!”夏侯江白了熊志远一眼。

  电子企业的规模越大,通过代理商采购电子元器件的可能性越低,刘柏积极入局,肯定是有别的原因。

  “明通电子这两年包括对宏亚集团在内,投资实体也不少了,应该意识到电子元器件的代理生意发展空间有所受限——”

  这两年来,在萧良的一手推动下,盈投控股针对秣陵、东洲及附近地区的电子元器件等信息电子初创科技公司,成立专门的科创投资基金。

  萧良极其重视这一块的投资事务,之前是朱璐跟朱祎琳对接在做。

  现在也是朱璐对接鸿盈科技的相关部门在做。

  朱璐也因此对明通电子这两年在江省的一举一动,也是非常清楚的,他微微皱着眉头看向萧良问道,

  “你们联合奈田英男设立这一门槛,其实是逼迫明通电子选择与宏亚集团合作,又或者说刘柏他本人对此也甘之若饴?”

  “这算不算驱虎吞狼?”

  听朱璐这么一问,夏侯江顿时就想明白过来了,看向萧良坏笑道,

  “看来谁都不能轻易得罪你啊……”

  “我一向与人为善,也一向视人为善,”萧良笑道,“宏亚集团在华东地区发展IT连锁零售业务,确实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在PC制造方面也算是有一个基础了;当然,明通电子也不是没有自身的优势。以我们正常人的眼光去看,宏亚与明通能够精诚携手,作为一方参与现代电子海外运营权的置换中来,无论是韩家兄弟,还是刘柏,都会从中获益匪浅,对不对?”

  “对,对,你说什么都对。”夏侯江笑道。

  这世间凡事唯“精诚”最难得。

  想想他们当初与萧良合作,当中经历了多少曲折?

  关键的还是在促成合作的过程当中,除了朱祎琳吃里扒外,萧良给的也实在太多了;但凡当年萧良稍稍手紧一些,哪里会有今天的合作局面?

  “我原本也打算等鸿召从加拿大回来,就去秣陵走一趟,”朱璐跟萧良说道,“正好你来香港,有些想法提前跟你沟通也一样!”

  朱鸿召忙碌了大半辈子,现在好不容易将鸿臣的日常管理交给朱玮兴接手,这个夏季嫌香港太炎热,总算是有时间带上妻子以及女儿、女婿以及两个外孙到加拿大旅游避暑去了。

  虽然九月初发生萧韩之争,朱鸿召也就打了一通电话了解情况,但笃定萧良能解决这些问题,到现在还没有结束的悠长假期返回香港。

  “朱璐董,你有什么想法?”萧良问道。

  “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你很多想法以及那么多可以说是奇迹般的战绩,在一定层次传播开了,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港岛过于狭小的地域,以及过去二三十年的发展轨迹,对投资人思维的惯性塑造,真不是我们短时间所能改变的,”

  朱璐说道,

  “盈投控股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已经是相当杰出了,但想要再进一步扩大募资规模,也非常困难,需要另辟蹊径。”

  “……”

  萧良对这个情况是非常清楚的。

  不管对投资人多努力的进行引导,绝大多数投资人最最看重的是收益——并不局限于香港。

  保守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他们自己能看得明白的稳定收益,激进的投资人则期待更高额度的回报。

  而这些资金到底是投向地产、证券、债券以及实业,他们都不是太关心。

  因此,盈投控股一直以来,在香港努力尝试将资金往实体经济引导,是有天花板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5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7/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官路商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