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可以通过这条线,去排查蜗巢科技对恩益以及奈田商事的情报渗透?
奈田英男冷静的神态,也是叫萧良暗暗头痛,决定继续抛出重磅炸弹诈这孙子,说道:
“液锂仅仅是恩益电气很小的一块业务,即便全部丢给我们,也不算伤筋痛骨,真正麻烦的还是恩益电气引以为傲的新一代光刻机研究,选择157nm的F2激光作为照射光源,对所涉及的镜头、光刻胶等配套材料都要重新进行研发,才是最致命的。相比之下,阿斯麦公司所开发的水浸透技术方向,却要比恩益电气的研发方向巧妙得多——很可惜,奈田先生花大代价得到的这份情报,依旧没有得到恩益电气高层的重视。恩益电气的彻底衰败,我已经能够预见,恩益电气首先决定放弃华瑞恩益,仅仅是一个开端;奈田先生是不是也深有同感啊?”
奈田英男深深的震惊了:他们内部到底是多高层次的人物被收买了,以致恩益电气、奈田商事在萧良面前是一片透明,连新一代光刻机研究方向这么机密的情报,甚至具体到技术细节,在萧良眼前都纤毫毕呈?
第750章 暴论
总计有二十六家大型企业成员组成的芙蓉财团,虽然是以奈田银行、奈田商事为核心,但曾经的旗帜绝对是恩益电气。
恩益电气是日本最主要的固定电话、移动通讯以及宽带网络系统设备制造商之一,是日本最主要的计算机、手机以及随身听、游戏机等消费类电子品牌商之一。
恩益电气拥有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生产制造能力,包括最上游的集成电路生产设备光刻机的设计、研发、制造,同时还在中国内地、台湾以及日本、英国、美国多地,拥有多座目前最先进的0.25微米制程芯片工厂。
恩益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在微软之外配备自己的操作系统,一度在日本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恩益电气在日本的半导体研究院,拥有极为强悍的芯片设计开发能力,甚至早在八零年就成功开发出全球第一款GSM基带芯片最为核心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恩益电气还是世界排名前列的超级计算机制造商,拥有通信卫星的设计生产能力……
就算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恩益电气产品侧业绩滑落得厉害,但是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犹保持着强烈的自尊心。
奈田英男难以想象,恩益电气内部有可能了解新一代光刻机发展方向,甚至详细到具体设计参数的高层人物,怎么可能会受蜗巢科技收买?
再说他花那么大的代价,了解到世界第三大光刻机供应商荷兰阿斯麦集团与台湾积体芯片集团联合在水浸透技术基础之上,研发新一代光刻机这事,在恩益电气内部,应该仅有限的几个人知道才对啊?
如果说不局限于恩益电气,而是更大范围,从芙蓉财团内部进行排查,奈田英男都怀疑自己会不会第一个遭到猜疑?
想到这里,奈田英男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萧良此时约他在华瑞恩益芯片工厂外面见面,是不是包藏祸心?
看到奈田英男又骤然警惕起来的眼神,萧良知道他又想歪了,心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道:
“如果不做出改变,恩益电气的衰败将难以逆转,这是我现在就能看到的事情。首先是金融危机,令恩益电气的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销售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而今年以来,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全球科技股纷纷遭受重创,我预计今年、明年全球芯片采购规模,至少会因此下跌三成。到时候恩益电气的半导体部门又会遭受怎样的双重打击,奈田先生也应该有过预测吧?还是说奈田先生也以为恩益电气半导体部门将来三五年的艰难,仅仅对华瑞恩益芯片工厂进行断臂,就能轻易熬过去的吗?”
“萧先生跟我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角色谈论这些,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吧?我都不在恩益电气任职?”奈田英男狐疑的盯住萧良问道。
“奈田先生作为奈田家族的成员,难道觉得当年的奈田财阀被美国政府强制拆散重组成芙蓉财团后,就可以坐看芙蓉财团在美国政府以及资本集团收割下,一步步走向沉沦,不需要为此尽一点责任吗?”萧良盯住奈田英男的眼睛,问道。
“这好像不是我这种角色甘不甘愿的问题,萧先生看来是真找错人了。”
奈田英男虽然说得风轻云淡,但内心的震惊却怎么都抑制不住。
他内心深处是抵触美国对日本社会高度的渗透及控制,也将其视为恩益近年来日益衰败的一个核心因素,比如美国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对日本芯片征收100%的特别关税,不仅直接促成三星、台湾积体芯片等企业的崛起,恩益等日本半导体企业又被迫以更高的代价走出日本,纷纷到海外建厂。
不过,在亲美为主流的日本当下,奈田英男从来都不敢在公开场合表露内心真实的想法,顶多私底下发发牢骚。
不仅恩益电气在萧良面前像透明了一般,难道自己在萧良面前,也保不住任何的秘密?
他的触手,到底伸到哪里来了?
“你不要急着撇清自己,”
萧良从裤兜掏出烟跟火机,见奈田英男做出拒绝的手势,就与熊志远、许建强各点了一支抽起来,说道,
“我两年半前在秣陵的华商经贸交流大会做演讲,当时给出一个暴论,就是到两千一零年左右,中国GDP总量将追赶上日本。也基于此,奈田饮料找上门来谈合作,我当时给南亭的饮料业务开出两百亿的报价,想必在芙蓉财团内部,笑掉很多人的大牙了吧?已经过去两年半了,我相信奈田先生这两年半来没有少研究南亭集团、星源时代,现在还觉得我当时的报价,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笑话吗?”
“我得承认,当时确实低估了萧先生的能力。”奈田英男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去年全球手机销量是两亿七千万部,而中国就生产了八千万部手机,含五千万部出口,占比已经无限接近30%了。通常来说,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占比超过30%,就已经可以说是高度转移了,”
萧良说道,
“鸿盈科技工业园专为手机代工而生,一期直接注资是二十亿港元,加上配套贷款,总建设投资是四十亿;这仅仅是一期的投资,二期、三期的建设速度不会比星源时代的锂电池生产基地稍慢。奈田先生,你觉得我这是一场豪赌呢,还是在坚决的贯彻我两年半前所发表那一通暴论?”
奈田英男脸色有些发白,问道:“萧先生以为电子信息制造业,未来还有往中国进一步转移的巨大空间,到两千一零年左右,有可能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不,我认为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得多,一零年往后,就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后端,在中国内地的产业集中程度,应该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萧良说道,
“奈田先生对信息产业发展如此关注,又位于奈田商事第六课如此关键的职务,应该此时就已经有直观的感受了。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后端70%以上都转移到中国内地,也就意味着对上游芯片的采购需求,也将达到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奈田先生现在应该知道我今天找你过来的目的了吧?”
“蜗巢科技盯上华瑞恩益芯片工厂了?”奈田英男问道。
“是也不是,”萧良说道,“找你过来,确实是谈华瑞恩益的事。恩益电气要想避免衰败,只能加强在华的芯片投资,而非全线收缩,同时还要全面放开对华芯片代工业务,争取在中国内地未来百倍增长规模的芯片需求中分到真正的一杯羹;而这同时也将决定新一代光刻机研发谁能走到最后。说白了,就算恩益电气此时技术方向走歪了,可能也就耽搁一两年的时间,只要对芯片制造市场有足够的影响力,还是能够纠正过来的,怕就怕荷兰阿斯麦技术路线走对了,又与台湾积体芯片以及三星等芯片制造商高度捆绑,最终对芯片市场拥有更大的影响力,才是最致命的!”
“蜗巢科技真看上华瑞恩益,完全可以找小泽室长谈,似乎没有必要让我这么一个小角色居中传话吧?”奈田英男疑惑的问道。
“鸿盈科技未来在手机代工市场,也是主要走低价抢夺市场的策略,三五年内可能都无法盈利,却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支持扩张,我没有能力做太多的事情,”
萧良说道,
“我与郑仲湘的恩怨,想必奈田先生调查了一清二楚,也应该知道我从头到尾对星视电讯都无恶意。我这次实际想促成星视电讯介入华瑞恩益的发展。也许奈田先生此时无法说服恩益电气全面收购在华的半导体业务,毕竟未来两年全球芯片市场,是会受到科技股危机的拖累。不过,此时就由星视电讯介入华瑞恩益,确保恩益技术路线在华延续发展,等恩益电气缓过劲,再共同推进在华半导体业务发展,至少能帮未来的恩益电气吊住一条命。这也应该是奈田先生对恩益电气,对奈田家族应尽的义务!”
“萧先生你或许对星视电讯并无恶意,但郑仲湘对你成见极深,你自己出面,都不可能说服郑仲湘介入华瑞恩益,凭什么觉得我能够办到?”奈田英男问道。
“你可以对郑仲湘说,今天是你约我们在这里见面,希望蜗巢科技介入挽救华瑞恩益败亡的命运,却被我无情的拒绝,只能退而求其次,找星视帮忙……”萧良说道。
奈田英男眼睛瞪得溜圆:还可以这么玩?
“你的目的是什么?”奈田英男忍不住问道,“郑仲湘对你怀有那么深的恶意,你不可能真心帮他吧?”
“当然不会,我不会害人,但也没有那么好心,”
萧良说道,
“芯片代工的需求巨大,但每三年就要更替一代技术,持续不断的投资将高得难以想象——就算星视电讯未来十年,将五六百亿资金砸进来,都未必能立得住脚,但只要他们做了,且不管他们有没有可能成功,对上游的恩益电气,以及对下游的鸿盈科技,会有怎样的好处,大概不需要我再耐心跟奈田先生解释了吧?”
“……”奈田英男内心波澜起伏,清晨在藤原美和迷人的身上,被一通电话打断,他怎么可能会想到将面临这么一通谈话?
“合作愉快?”萧良朝奈田英男伸出手,征询的问道。
“你让我想想……”奈田英男脑袋都是晕的,哪里肯定轻易入彀?
第751章 要有所交待
“怡田的邹志林跟你串谋,郑仲湘当时忍了。要是他这次真的一头栽进华瑞恩益这个大坑里,知道从头到尾是奈田英男跟你串谋,他是不是得吐血啊?”
熊志远看着奈田英男坐车先回市区而去,熊志远忍不住感慨道。
“郑仲湘第一次到东洲见我,就是想将我从八号仔赶出去——他那么看不起我,态度还那么蛮横,联合丁文江、韩家兄弟跳出来挑我的事,我都没有跟他计较,却还时时刻刻替他着想,帮星视熬过这么大的危机,我实在想不明白,他有什么好吐血的?”萧良手插裤兜,吹着口哨说道。
熊志远哈哈一笑,怡田这事说起来也是郑仲湘主动挑起来的,想通过投资怡田挤压南亭集团的市场空间,迫使萧良从八号仔撤出。
说到底还是郑仲湘将八号仔当成自己的禁脔,不容萧良沾染,才惹出后面一系列的纠缠出来。
许建强笑道:
“老郑、小郑那么精明的人,萧良真要是挖了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坑,他们也不会傻乎乎往里跳——说白了,还是小郑自尊心太强,优越感太强,接受不了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旮旯冒出来的家伙,竟然比他强这么多的事实!”
“这点我还真反驳不了,”熊志远笑道,“这世间很多妨碍,其实就是那一层偏见无法打破,凭添太多的曲折。”
许建强感慨道:
“郑仲湘就算没有发展实业的决心,但这次有机会介入华瑞恩益的发展,芯片概念很可能刺激星视的股价回暖一波,不至于一滑到底,这个坑他多半还是会跳的。要不然啊,郑仲湘以及郑家,对那些投资人真难交代啊!”
“……”萧良点点头,他当然也是考虑到有很大的把握,才将奈田英男约出来,将有些秘辛捅破去布这个局。
此时的星视电讯,对郑仲湘个人而言,绝对还是要算成功的。
在借壳八号仔之前,星视集团的估值才四五十亿港元。
而哪怕星视电讯股价将来有可能再暴跌一半,滑落到七八百亿,郑仲湘这两年来,个人财富也从四五十亿港元暴增到两百多亿港元了,就郑仲湘个人而言,总不可能说失败吧?
目前郑仲湘以及郑家需要面对的问题,还是要对在星视这个资本局里,跟他们进行密切合作或者说配合行事的投资机构(人)有所交代。
星视的股价差不多快跌到第二轮增发时的位置了。
复权核算下来,前后三轮都参与星视新股增发的投资机构(人),总计净拿出两百亿港元的资金(扣除第一轮增发盈利)注入星视。
而这些投资机构(人)前后净得一亿九千万股星视(电讯)的新股,再加依照第三轮增发对赌承诺,小郑同学将补偿给投资人的两千万股,总计对应约一百八十五亿市值。
也就是说,前后三次参与星视增发的投资机构(人),目前总的亏损面约百分之七八,还算能勉强承受的范围。
问题在于全球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已经平息了吗?接下来就会复制去年六七月的走势,迎来强劲的反弹吗?
恐怕再乐观的经济分析机构,都会觉得后市难测,需要更长时间的谨慎观察才有可能明朗吧?
而星视电讯的第一波暴跌,主要还是香港电讯的一部分原股东,见强烈反对合并交易无果,选择第一时间抛售所致。
与郑家密切合作的那些投资机构(人),之前并没有大规模减持的机会。
要是全球科技股形势继续恶化——在萧良看来这是一定的——星视的股价再继续往下砸,这些机构的亏损真就惨烈了。
这些投资人最初看在老郑的面子上,受邀参与星视的资本运作。
他们跟老郑的关系,就像泛华、华茂、盈投系跟南亭集团,跟蜗巢科技的关系差不多,几十年风风雨雨合作过来的,不可能说扔就扔的,说不管就不管的。
也是这些投资机构(人),跟长和系一起,共同组成郑家在香港的基本盘。
这两个月郑仲湘表现如此勤勉,不管是真是假,但他努力从星视通讯电子寻找业绩增长的突破口,至少也是将振作星视电讯股价的姿态摆了出来。
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
星视通讯电子从爱立信接到的代工订单在萎缩,自有品牌却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多大的局面,跟宏亚的合作也是如此。
不管怎么说,星视还是迫切需有足够大、足够亮眼的项目,去支撑投资人的信心,支撑股价。
不管华瑞恩益这个项目未来的风险有多大,但只要在未来两三年间给市场足够的想象空间,支撑住星视电讯的股价,成功帮着投资人减持,哪怕是饮鸩止渴,也是郑家眼里所渴望的“好项目”。
而对萧良来说,哪怕郑仲湘将来还会回到之前资本操作的旧路上,但只要星视现在能初步将一笔资金投入华瑞恩益,支撑华瑞恩益熬过未来两年、因互联网泡沫破灭导致的半导体行业低谷期,目的就算达成了。
…………
…………
郑仲湘回到秣陵市里,脑海里始终盘旋着萧良与许建强、熊志远站在华瑞恩益芯片工厂外张望的情形。
郑仲湘也从周培薇那里知道,当时跟萧良三人站在一起的日本青年,是奈田商事亚太事业部的高级职员奈田英男。
不过,他不想叫别人看出他对萧良还是那样的在意,也没有刻意让人去调华瑞恩益的资料,更不要说找有关方面接触了。
郑仲湘要研究笔记本电脑生产制造的情况,这次在秣陵足足待了一周的时间,在离开秣陵的前夕,奈田英男主动找到酒店来拜访:
“恩益电气因为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这两年产品侧业绩滑落厉害,同时又预料到互联网投资会进入衰退期,有可能会导致全球芯片需求的大幅减少,因此计划在削减给华瑞恩益订单的基础上,全面收缩在华的芯片投资业务……”
“这真是蠢不可及的决策啊。互联网以及半导体行业的衰退难道是永久性的吗?信息电子产业这两年往中国内地转移的势头有多猛,难道看不见吗?难道不应该趁着行业陷入短暂的低谷期间,在华加强逆周期投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