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宿云山能源发展的初期,张殷彪就是在萧良的直接指导下,主持了狮山湾阀控蓄电池生产基地的建设跟前期的运营,对萧良的理念已经很熟悉了,但这次稍稍补了一下课,还是深深震惊了。
“郑仲湘能有何感想?你现在跑过去明明白白跟他说,你小子上萧良这孙子当了,萧良这孙子从头到尾就是引你入彀,他压根就不会信好不好?!”熊志远笑道。
“我怀疑你这是借机骂我。”萧良作势要踹熊志远。
“你自己说,郑仲湘那小子会不会信吧?”
熊志远笑着闪开,又不无惋惜的说道,
“不过,周培薇、林杰两个人有务实精神,能力也强,但是不愿意跳出来,留在星视又不得郑仲湘的信任,只能坐冷板凳,多少有些可惜了。要不我找个机会,跟他们聊聊?其实林杰过来帮我更合适!”
林杰熟悉公司运营管理,从事互联网投资,有技术背景,也有强烈的互联网思维,对内地、香港以及欧美的产业市场以及文化了解都很深。
熊志远更想将林杰勾引进天盈科技当副手。
“你有本事勾引,你就去勾引,我也没有抓住你的手不让,”萧良坐回到休闲椅上,说道,“不过,在郑仲湘彻底对他们翻脸之前,他们估计不大会离开星视——这人啊,太要面子,其实不好。”
“你这话说的,不要脸面的人,你要吗?”张殷彪吐槽道。
“谁说过来着?‘一个人所认可跟欣赏的,其实是对自己的复制’,”萧良笑道,“我就当你这句话是在夸我。”
萧良真正期待的,还就是眼下的情形:
香港电讯失去独家经营权,发展不可避免会不断的萎缩;星视一度受万众瞩目的投资业务,更是受到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恶劣影响陷入停滞。
移动通讯市场成为星视眼下唯一业绩突围的选择。
而在即将成立的鸿盈科技的压迫下,星视通讯电子不得不进入产业链上游,跟他们进行全面的竞争。
说来说去,还是江省一度自以为是的电子信息产业根基太薄弱了。
这时候能多一家像星视这样体量的公司参与竞争,除了每年有数亿的新增资金投入,以及初期每年就高达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的市场需求外,还能源源不断利用郑家及长和电讯的渠道,从外部引进更多的人才与更先进的技术,加速江省整个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的成熟。
那才是蜗巢科技将来所需要的沃土,此时的江省,还是太贫瘠了。
“各种材料都给你准备了一份,你这段时间要恶补这么多的材料,会比较辛苦,”萧良跟张殷彪说道,“等你从广省回来,再找个机会,跟苏安建见上一面!”
“朱鹮电子产品线,放弃掉跟手机有关的全部业务,虽然得了一笔不错的补偿,但每年的主营业绩下滑很大,”熊志远说道,“苏安建应该承受不少压力,他这几次见到你,有没有要你帮着出谋划策啊?”
朱鹮电子将手机项目转给星视通讯电子,最终仅持有8%的股份,又将跟爱立信的手机合资公司(代工业务)股份都出售给星视通讯电子,虽然这一次交易获得近十亿的净收益,却被市场视为杀鸡取卵的行为,而饱受批评。
“哪有那么多的谋跟策啊?”
萧良叹气说道,
“我其实不是很喜欢上市。几乎所有投资者都盯住短期的财务业绩数据;几乎所有相关的投资人,只要有能力,就会想方设法的要求上市公司马上、立刻做出漂亮的业绩出来,但是哪有什么业务是能无限增长下去的?苏安建主持朱鹮电子十多年,迫于根基太浅,需要不断的做出成绩稳固地位。他这一点跟上市公司的处境很像,稍稍遇到颈瓶,不敢花太长的时间去磨,最取巧的方式就是换赛道、搞多元化,又或者玩资本运作。这么做,短期的数字肯定很漂亮,苏安建有能力,又赶上好时代了,但根子还是浮的。我给苏安建的建议,就是朱鹮电子不要考虑业绩增长了,主营产品就抓住黑电、通讯设备及系统,以及相应的电子元器件三大块,把拉长的战线收缩回来!”
“苏安建会接受你的建议?”熊志远问道。
“朱鹮电子比较复杂,苏安建仅仅是市委市政府任命的党组书记兼董事长、总裁,后面朱鹮电子除了可能还会涉及进一步的股权改制,市里也有可能借助不好的舆论抨击,将苏安建换下去,现在谈朱鹮电子的命运,还有些早,”
萧良叹了一口气,说道,
“就算沈君鹏连续吃了几次大亏,最终扛住所有的压力,老老实实走技术路线,现在还是不被市场看好,批评者甚众。现在沪深两市,机床概念股,天海精工的走势最差,就因为这两三年产能几乎没有什么扩张,没有迎合到中低端机床需求的大爆发。韩振亚、韩振国这些孙子看到我,每次都呲牙咧嘴,好像真是我有意压制股价,不让他们痛快似的?我特么找谁说理去?”
“郑仲湘都到凌晨一点,才从科技园返回酒店,看来真意识到你带给他的危机了,”熊志远说道,“除了星视通讯电子与添美网、趋势网外,他下一步在秣陵,应该还会继续往宏亚集团加注。星视通讯电子接下朱鹮电子跟摩托罗拉的笔记本公司,正好替宏亚集团代工笔记本,帮宏亚集团在台式机外,再加一条笔记本产品线。说起来,我也很期待星视在秣陵发展出一家超大型的电子工业制造集团来,然后再看它们会被你欺负成什么样子!”
“为啥不是我被他们欺负?”萧良说道,“我这次真的帮星视电讯太多啊。香港电讯业绩再萎缩,未来十年,少说也能给星视提供五六百亿的利润。郑仲湘要是足够狠心,不对股东进行分红,他未来十年都不需要再融资,就能拿五六百亿砸到通讯电子跟计算机制造领域里来。这还没有算添美网、趋势网这些公司未来上市能带给星视电讯的收益!要知道这些标的还是很不错的,星视现在也有能力帮他们熬过寒潮,熬到上市的那一刻——说到底郑仲湘有一个好的亲爹,又有一个时刻为他着想的干爹!”
“郑仲湘知道你自封他的干爹吗?”张殷彪笑问道。
他也就今晚第一次见郑仲湘,中等身高,气质还算温文尔雅,单看给人的感观不会差,但张殷彪却已经被萧良、熊志远他们成功灌输了郑仲湘骨子里自负、傲慢的形象。
“对了,你给林杰、周培薇都发了短信,邀请他们加盟鸿盈科技,是真希望他们过来,还是对郑仲湘别有用心?”熊志远这时候狐疑的问道,“你是嫌郑仲湘决心下得不够大、不够狠,真希望他未来十年拿五六百亿砸到秣陵来?”
“算兼而有之吧!郑仲湘不下决心砸五六百亿进来,不够我玩,我也愁啊!”萧良摊手说道。
“呸!”熊志远都忍不住要朝萧良丑恶的嘴脸啐上一口,后怕道,“奶奶的,我差点上你的当,真去找林杰聊这事!我要是将林杰挖过来,哪天在飞机上遇到郑仲湘,他扑上来咬我,算谁的?”
“所以你要跟我学不怕往死里得罪人的精神啊!”萧良笑道。
“我跟你说真的,你预计星视未来会投多少资金进来?”熊志远问道。
“我也是跟你说真的,你有机会要多逗逗郑仲湘啊!我是真怕他决心不够大,又转头去玩地产了,郑家有这个不好的传统,”萧良拍着脑门说道,“他们这两天应该会跟韩振亚、韩振国、丁文江他们见面,要不我们找机会凑上去?”
“说得我都不想去广省了,这边的乐子很大啊!”张殷彪技痒难忍的说道。
第747章 被逼太狠了
温骏接到陈逸森的电话,上午十点钟乘车前往宏亚位于幕府山脚下的工厂。
奔驰驶上一座公路桥,坐在后座的温骏抬起头来,看到秣陵经济开发区大片现代化的厂区在眼前展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怡田饮料的灌装工厂,往东隔着两座厂区,则是天海精工的生产基地。
怡田旗下,光耀资本与曲宸集团共同参与合资的公司,这两年业绩都保持着20%以上的高增长率——去年萧良被踢出星视董事会时,盈投控股也提出以年化20%的收益率,承接光耀资本、曲宸集团在怡田合资公司里的股份。
虽然光耀资本、曲宸集团最终并没有从跟怡田的合资公司撤出,这也大概率是一桩有赚的投资,但想到一切都被萧良、邹志林这样的货色操弄股掌之间,温骏的脸禁不住微微抽搐起来。
当然了,天海精工则是韩家兄弟及丁文江的心头刺,却是他摆脱孙仰军自立门户的关键,他对沈君鹏却谈不上什么怨恨。
司机一脚油门驶入怡田灌装工厂南侧的水泥路,很快来到宏亚集团的电脑工厂前。
韩振亚、韩振国兄弟已经站在工厂前等候了;还挂着光耀资本投资经理头衔的周亦陈,身穿黑白两色职业装,小鸟依人般站在韩振国的身边。
温骏让司机停下车,下车走到韩振亚、韩振国兄弟两人跟前,问道:“郑先生这几次来秣陵,只盯着星视通讯电子的业务,都没空见我们,更不要说坐下来喝酒了;我们年后就跟他见过一次面。他今天怎么一早突然约我们来宏亚参观?”
“听说他昨天到秣陵,先到星视通讯电子开会,夜里十点钟突然要去参观一家小的印制电路板研发公司,没想到这家公司楼下,跟姓萧的撞上了,”韩振国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语气,说道,“可能跟姓萧的即将入主和永电子,成立鸿盈科技集团这事有关吧?”
见韩振国的信息这么灵通,昨天夜里发生在星视科技产业园的事都一清二楚,温骏又问道:
“鸿盈科技这事,小韩总知道多少?”
“港股的事,我不是很关注,也就看到和永电子对外发布的几则用辞模糊的公告,”韩振国说道,“我对这事知道的,肯定没有你多。”
“听说鸿盈科技的动作很大,”温骏说道,“入主和永电子的事还没有最终定下来,但鸿盈科技工业园的规划设计稿都已经出炉了,甚至连建厂地块都已经确定下来了,一期就紧挨着星源时代的锂离子生产基地,占地有八百余亩。鸿盈科技工业园也许连建造公司跟施工组织方案都已经拟定好了,就等着正式入主和永电子更名鸿盈科技了吧?”
韩振国不自觉的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电脑工厂,更准确说是电脑组装工厂,占地不到两百亩,去年底正式启用,此时使用率还不到三分之一,但年初还是被评上秣陵十大高新产业基地,多多少少感到有些不自在。
“姓萧的从香港股市捞太多钱了,像败家子似的拼命往内地的各项产业里砸钱。虽然这么粗暴的玩法,大概率都要打水漂,但现在多多少少还是给人压力的。”韩振亚感慨说道。
不能怪韩振亚看不懂蜗巢科技的玩法。
韩振亚下海之初就在珠江路开电脑及耗材连锁门店,虽然算是代理销售出身,但在这个行业也闯荡快十年了,大前年又进军PC制造业务,他怎么都要算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半个专家了,对国内在这一块的基础有多薄弱,也是非常清楚的。
基础技术的差距,压根就不是靠野蛮砸钱就能玩起来的。
要说砸钱,国内那么多的科研院所,这几十年来在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等方面,投入有过中断吗?
但跟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这些年来有过缩短吗?
还不是越来越大了?
温骏淡淡一笑,问道:“岂不是说,我们还要看姓萧的继续张狂下去,等他把钱砸完了、烧光了,才有我们伸一伸腿的机会?要是这样,我们也太消极了吧!”
“不然能怎么办?”韩振国摊手问道。
“那要就看郑先生内心深处,对这孙子到底有多少不满了。”温骏笑着说道。
很快就看到三辆帕萨特跟一辆丰田皇冠轿车由远及近驶来。
郑仲湘在秣陵没有专车,星视通讯电子配备的商务用车都是一水的黑色帕萨特;那辆皇冠是韩晓明在秣陵的用车。
温骏接到陈逸森电话通知时,没有听说韩晓明要过来,猜测可能是联系过他之后,郑仲湘又临时让陈逸森联络韩晓明,赶巧韩晓明今天也在秣陵?
虽说决定对宏亚电脑的注资三千万港元,是萧良与郑仲湘去年四月初最终决裂的直接诱因,但韩振亚、韩振国决定以宏亚电脑的控股母公司宏亚集团再次进行融资时,郑仲湘随后就着手秘密筹备合并香港电讯一事,最终仅仅又给宏亚集团拿了一亿元的投资款。
不过,在那一次明通电子集团首次拿出一个亿的资金,参与对宏亚集团的注资,只是韩晓明以及其他韩家人,从来都没有公开承认跟明通电子集团有什么关系,注资后甚至还减少了跟韩振亚、韩振国兄弟公开接触的机会。
看到郑仲湘今天又临时将韩晓明拉过来公开露面,温骏猜测郑仲湘还真的重视这一次宏亚之行呢。
通过宏亚电脑以及控股公司宏亚集团,两次总计转让出20%的股份,从光耀资本、明通电子集团以及星视(星视通讯电子)融资四个亿。
宏亚集团获得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近一年来不仅在锡江、东洲等地租下商场,新开数家3C电脑商城,不断加强在江省及其他华东地区的3C电子产品连锁零售领域的布局,也加强自有PC品牌的生产与市场宣传。
宏亚电脑近一年来的增长幅度很快,月销售收入目前已经突破六千万人民币,同比增长了两倍。
宏亚电脑跟计算机或其他电子领域的国际巨头无法相提并论,但在国内一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月销售收入能有五六千万,就算是已经踏入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了。
星视通讯电子势头这么强,自有手机品牌四月销量都快有六万部了,由于进入的是国内中低端市场,销售额才刚刚满一个亿。
这还是按照市场价计算的,要是按出厂价计算,才有七千余万。
郑仲湘、韩晓明他们下车后,先参观了宏亚电脑工厂近半年来的建设成果。
手机代工领域,SMT贴装多多少少还有些技术含量,不是小作坊拉起来就能干的,但随着电脑组件的生产越发成熟,台式电脑的组装工厂实在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了。
总不能说通过模具冲压、电镀等工艺生产一只铝合金机箱,能有多少高科技含量吧?
从车间以及所谓的产品研发中心出来,走进工厂行政楼的会议室,郑仲湘就直接问韩振亚、韩振国,关于宏亚在笔记本电脑自有品牌市场拓展方向有无想法。
2000年第一季度,PC(个人计算机)在国内销量已经突破两百万台,其中台式电脑还是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占比达到95%,笔记本电脑一季度销量仅为十万台。
不过,依照国外PC市场发展的经验,以及随着笔记本组件制造技术的快速提升,规模化生产也将带来成本的大幅降低,大家都预测国内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接下来将迎来一个高速增涨期,最终笔记本占整个PC市场的份额,应该提高到20%或30%才算合理。
就算国内PC市场不再增长,笔记本电脑未来的成长空间也高达五六倍之高。
星视通讯电子最终拿下朱鹮电子与摩托罗拉的笔记本电脑合资公司,但摩托罗拉的笔记本销量很惨淡,跟其世界排名第二的手机品牌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组装工厂以现有的产能,仅仅去接摩托罗拉在国内的笔记本电脑订单,根本就吃不饱,更不要说考虑扩大产能规模。
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都才刚刚较大规模打开,排名前列的品牌厂商,销量溢出有限,没有太多的代工需求溢出。
星视通讯电子想要利用好这一块的产能剩余,甚至还想扩大产能规模,走出去有一茬没一茬的找零散订单,肯定是不行的,还真不如跟宏亚联合起来,好好讨论宏亚在笔记本电脑方向的发展规划,他们专门给宏亚代工生产笔记本电脑。
韩振国看了他哥韩振亚一眼,他虽然不负责IT连锁销售与制造业务,但基本情况还是清楚的。
目前宏亚台式电脑月销量刚突破一万台,笔记本电脑前期市场营销做得再好,月销量能突破一千台就算很成功了——他们是有相关的发展计划,但这时候没有急着去做。
主要还是国内的这一块市场太小,目前留给国内品牌的空间更小了,国内PC厂商仅有两家在做笔记本电脑,就连赫赫有名的清华同方,也仅仅据传在筹备相关的产品线,连正式推出产品还早。
星视股价跌得厉害,但郑仲湘身家好歹还有四五百亿港元,身后更有庞然巨物郑家的存在,竟然亲自过问这么小的代工业务,看来真是被姓萧良的逼得很狠啊!
第748章 再次相遇
宏亚既然很早就决定利用这些年积累的渠道优势,跻身PC制造领域,打造自己的PC品牌,除了台式机外,对笔记本电脑的制造与销售也有相应的设想跟规划。
不过,九九年全国笔记本销量不足三十万台,今年预计能有四十万台的销量,增涨率高达33%但,市场还是太小了。
更关键的是,在这一狭小的市场,却还充斥着像IBM、戴尔、惠普、苹果、松下、东芝、富士通、恩益、索尼、三星、华硕等国际一二线PC品牌的身影,国内好不容易有两家勇敢的厮杀进去,哪里有宏亚的容身之地?
因此,这些设想与规划,还仅仅是设想与计划,韩振亚都没有想过两三年内,有将这些设想与规划翻出来见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