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和永电子对外披露的信息,未来的鸿盈科技将计划拿二十亿港元,在东洲建设一座专做手机代工业务的科技工业园。
单纯从投资金额看,鸿盈科技工业园似乎要比他们当初拿三十亿港元收购爱立信的秣陵手机合资公司低得多。
不过,他们当初收购爱立信的手机合资公司,是连同带有较高代工利润的爱立信手机订单一起,给了极高的溢价,但就产能规模而言,目前是两百五十万台的手机年SMT贴装以及组装能力,雇佣四千余名员工。
而东洲鸿盈科技工业园,一期每年的手机SMT贴装及组装能力是六百万台,计划招聘一万名员工。
等东洲鸿盈科技工业园建设后,单就产能以及员工规模,约是星视通讯电子的三倍之高。
如今他们可不会认为萧良这个计划是纯粹放卫星,没有落地实施的可能。
事实上,和永电子的SMT贴装工厂,早年就是给日韩电子厂商贴牌生产掌上游戏机,除了直接转型做手机代工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门槛外,年后还开始找猎头公司,招募SMT贴装领域有管理经验及工程技术能力的各类人才,甚至直接收购了一条SMT贴装流水线,运到和永电子在东洲狮山湾的电机工厂里运转起来。
在和永电子对外披露的公告里,也明说了,这是为鸿盈科技前期培养基层管理及工艺、工程技术人员所用。
甚至萧良还提前向和永电子支付了五亿港元的订金,保证谈判期间,和永电子就能提前照他的计划进行转型,并为此承担一切损失。
萧良很显然不可能等科技工业园建成后,才大规模发展手机代工业务。
林杰怀疑很可能五月底等和永电子的控股权正式成功转移,萧良就会直接先利用狮山湾已经建成的标准厂房,先大规模将代工业务先做起来,等科技工业园一期建成后,直接搬进去进一步发展就行。
鸿盈科技能不能接到订单,现在也不用外人替他们担心。
去年这个时候,大家还只看到各大手机厂商在实验室里加快WAP手机的研发,但到今年,欧美日韩等地的市场,WAP无线上网技术都快成新一代手机的标配了。
国内相对迟缓一些,国际上手机产品技术迭代的速度快得令瞠目结舌。
目前爱立信在海外推出的中高端手机,有近三成采用的是星源时代生产的液锂电池。
原因无他,星源时代的液锂电池,所有性能测试都不比技术供给公司恩益集团稍差,美元价格却只有恩益集团的一半,比LG、三星出产的锂电池则要低上三成,让爱立信怎么选择?
现在和永电子的SMT贴装工厂,已经接到日本恩益集团的一批手机代工订单。
跟率先在内地转型做手机代工的几家台资电子厂商相比,和永电子的SMT贴装工厂是没有什么技术优势,也就是报价低了两成而已。
不赚钱,先跟手机厂商交个朋友!
林杰说星视的形势严峻,大家都能明白,萧良发展手机代工业务的思路其实不难猜测:
前期不要一分利润,直接先杀进手机代工市场再说,同时在上游不计代价的猛砸技术,不断做低代工组装的成本,挖掘新的利润点。
萧良能这么做的底气,大家也很清楚,就是他这两三年来,从港股、美股套走逾两百亿的超额利润。
现在的问题是,星视怎么办,要不要跟?
今天摆在大家面前的,不是偶遇抢夺董建锋这家小公司,而是代工领域,鸿盈科技已经野蛮杀进来搅局了。
而星视通讯电子除了自有产品外,还每年为爱立信代工生产两百万部手机,这个订单是会飞走的啊!
第745章 大鱼入彀
听袁可飞说过对萧良深夜前往董建锋公司参观更深层次的意图之后,郑仲湘难得的将袁可飞跟前的烟跟火机拿过来,自顾自的点了一支烟。
郑仲湘先深深吸了两口烟,才将烟跟火机还回去,又将星视通讯电子这两个月的市场数据翻开来,皱着眉头再次仔细的看起来。
良久后,郑仲湘才抬起头来说道:
“要是韩振亚、韩振国明天有空,可以见面聊一聊……”
“好的,”陈逸森问道,“是约他们到我们入住的酒店,还是约他们到科技园来?”
“现在都这么晚了,明天再打电话吧;看他们在哪里见面合适。我们明天要是能到宏亚走一走更好。”郑仲湘说道。
曾几何时,郑仲湘每个月飞一趟秣陵,或林杰,或陈逸森陪同,到秣陵后也都是拉上袁可飞等人,找个水秀山青的地方,与丁文江、韩振亚、韩振国、温骏、韩晓明、姚成毅或者韩文松、董斌等人见面喝茶喝酒,顺便将秣陵这边最新的情况了解一遍,就算齐活,潇洒得不行。
现在他每隔一周都要飞一趟秣陵,每次待上两三天或三四天,基本都待在星视通讯电子,或在会议室召集会议,或到研究部门视察产品开发进展,或到工厂看现场管理。
也很少安排什么酒局;倘若想要跟谁见面,要么在他们下榻的酒店吃顿便餐,或接到科技园这边来谈事,也不再兴师动众,更注重效率。
“行,我明天早上直接给大韩总通电话。”陈逸森说道。
“那今天就这样吧,我们先回酒店休息,有什么工作明天再谈。”郑仲湘将抽了半截的烟摁灭在烟灰罐里,手撑着会议桌站起来。
众人走出公司大楼,司机已经将车停在大楼前,随行的工作人员也先一步帮郑仲湘等人打开车门。
林杰与周培薇坐一辆车,驶出光线暗沉的科技园,看到蜗巢科技在隔壁的研究基地里,实验楼、行政综合楼还有不少房间亮着灯。
林杰注意到坐前排副驾驶位的周培薇,这时候脸贴着车窗往侧上方眺望过去,他也将脸往车窗贴过去,看到蜗巢科技研究基地的行政综合楼顶,有几个隐约的火点在黑夜深处明灭着,应该是有人站在楼顶天台抽烟。
也不知道萧良深夜有没有离开研究基地。
“如果星视当初能与蜗巢科技展开更紧密的合作,星视的发展会不会要顺畅得多?”周培薇忍不住转回头来,问坐在后座的林杰。
林杰苦笑说道:“不可能的事,你多想什么?”
星视最初才刚刚有借壳的想法时,郑仲湘担心已经买入标的壳公司股票的萧良不受控制,不会配合他们的资本操作,有意将萧良排斥在外,这才有九八年初的东洲之行。
而与丁文江、韩振亚、韩振国、温骏等人结识,推动曲宸集团投资怡田饮料以及与环泰国际联手在江省发展连锁便利等,目的都是为了想将萧良的注意力以及资金从当时选定的壳公司上吸引走。
却不想萧良不为所动,不仅坚决介入星视的借壳上市,还强行闯入星视的董事会。
那次萧良就已经是在舔舐郑仲湘的心头血了。
后续之所以能有一段蜜月期,主要也是借壳上市后的星视,市值很快激增到六七百亿港元,极度渴缺实质性业务的填充。
萧良推荐朱鹮电子的手机项目,以及对添美网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确实切入了星视当时最迫切的需求。
不过,郑仲湘的资本运作理念,一直都是通过项目或优质资产的不断并购、整合,迅速扩大星视的规模,支撑市值高速、持续成长。
这其实也是去年四月初郑仲湘与萧良分道扬镳的根本。
在星视通讯电子之外,无论是做科技产业园,吸引供应链上游的初创科技公司入驻,还是配套成立专门的科创风投基金,郑仲湘一方面是被萧良在推着走,一方面还是想给星视镀更鲜亮的科技概念,并非出乎深耕技术、产业链发展这些似乎不切实际的理念。
随着星视的市值持续高歌猛进,星视通讯电子的成长空间,都远不足以支撑这个市值时,郑仲湘与陈逸森他们的注意力,也就很快转移到香港电讯身上去了。
星视怎么可能会跟蜗巢科技有更紧密的合作嘛?
目前郑仲湘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星视通讯电子身上,也不过是为形势所迫。
林杰虽然个人利益跟星视电讯高度捆绑,摊薄后他个人持有上市公司0.3%的股份,也是他近十年来追随郑仲湘劳苦功高所得,但也恰恰如此,他对郑仲湘性格里的优缺点,看得比谁都清楚。
“你觉得郑先生这次的决心会有多大?”周培薇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我也不是很清楚,”林杰微微蹙着眉头,感慨说道,“只是现在被蜗巢科技推着走,不下决心也不行啊!”
国内最先得益于爱立信、摩托罗拉以及诺基亚三大巨头分别在津城、首都以及秣陵等地独资或合资建厂,将中后端组装工序大规模转移过来,使得国内名义上的手机产量,从九六年的四百多万部,直接激增到九七年的四千七百万部。
往后虽然没有这么夸张的涨幅,但随着台资在大陆的电子工厂陆续往手机组装代工业务转型,这两年内地手机产量也稳步攀登新的台阶。
今年内地的手机总产量预计能达到九千万部。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鸿盈科技工业园一步想要发展七八百万部年产能规模,还是星视通讯电子下一步想发展到五百万部年产能规模,应该不会构成激烈的竞争才是。
毕竟两家占全国手机总产量(能)的比例,都还非常的有限。
现在很核心的一个问题是,曾经的一段蜜月期,使得双方对两三百家科技初创公司、供应链企业的投资,是交错在一起,甚至萧良那边更多一些。
不谈蜗巢科技直接或间接投资的公司,以及早就密切开展合作的企业了,去年一年盈投控股就在上游初创公司产能转换方面砸进去四个亿;今年前四个月又累计砸了两个亿。
星视对上游供应链企业的投资额,还不足盈投的三分之一。
虽然星视更集中投手机上的上游企业,盈投的投资范围要宽泛得多,虽然董建锋今天流露出来的态度,是更倾向选择跟星视合作不假,但倘若等鸿盈科技工业园真正建立起来了,手里掌握着每年六七百万台手机代工订单,而星视却无长进,或者长进不足呢?
董建锋这些公司,到时候最终会投向谁的怀抱,还需要问吗?
而等到蜗巢科技既掌握庞大的组装产能,又掌握上游这么多的供应链企业,虽然很可能不会直接做手机产品,但萧良到时候会不会利用这些优势,支持某家或某几家手机品牌厂商,跟朱鹮电子在中低端手机市场大打价格战呢?
要知道过去两年,除了朱鹮电子,信息产业部还发放了三十二张手机牌照。
想想星源时代的锂电池这三四年来执行的价格策略,是如何令日韩电池厂商怯于产能扩张的?
想想鸿盈科技都没有正式成立呢,就想将手机组装代工价格拉下两成!
现在内地的手机市场,诺基亚、摩托罗拉后来居上,与爱立信还是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他们率先第一批推出国产手机,虽然取得很好的成绩,但近一年来陆续有十多款新国产手机上市,再加上日韩手机品牌开始发力,短时间内朱鹮手机设计以及产品性能、功能都中规中矩,市场业绩也很难有大的突破。
代工业务也需要争取扩大,更需要掌握上游供应链企业的控制权,至少不能让这些企业都倒向蜗巢科技。
有些话,林杰没有挑明了说,但相信郑仲湘能够想明白:
除了增强星视通讯电子自身的技术储备,同时还要防止蜗巢科技有朝一日扶持其他手机品牌,针对他们大搞价格战,他们对星视通讯电子以及上游供应链企业的投入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这是一条既然走上去了,就没有办法回头的路。
他们原本此行没有计划跟韩振亚、韩振国兄弟见面,郑仲湘突然改变主意,林杰也很清楚,这是要把宏亚也拉进上游供应链控制权的争夺中来。
只是郑仲湘有他的选择跟决心,林杰不禁迟疑的想,自己的选择跟决心?
林杰将手机握得更紧。
他刚才坐上车后,一个陌生的号码给他的手机发了一条短信:鸿盈科技还缺一名高级副总裁专门分管市场工作,有没有兴趣见面聊一聊?
林杰注意到周培薇走出会议室后,神色有些微的异样,不禁怀疑,她是不是也收到同样的短信了?
萧良站在行政综合楼的天台上,看着三辆轿车在昏暗的路灯下通过,拐过玄武湖西的大道,很快就消逝在夜色的深处。
移动公司开通中文短信功能后,萧良总算有了自己的第一台摩托罗拉手机,他看到一眼毫无反应的摩托罗拉手机,忍不住摇了摇头,转过身来说道:“没人回我的短信啊!”
“两条鱼都没有咬钩,看来你的魅力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啊!”夜里才从香港搭乘航班赶到秣陵的熊志远笑道。
“最大的鱼已经入彀,剩下的也是搂草打兔子,没有也没有办法啊。”萧良笑道……
第746章 别有用心
“……”
眺望从星视科技产业园出来的三辆轿车消失在夜色深处,张殷彪感慨问道,
“郑仲湘要是有朝一日,知道他此时所做的选择,都是你所期待的,又或者说是你故意引导的,他会作何想?”
昨天萧良在张殷彪家里聊谈到深夜离开,主要是谈鸿盈科技正式成立后大的发展方向跟规划,以及东洲鸿盈科技工业园一期要完成的任务。
今天张殷彪赶到秣陵来,在参观董建锋的公司后,萧良又拉他在天台坐到现在,主要就是聊这两年以来在星视上的种种操作,以及与郑仲湘、丁文江、韩振亚、韩振国、温骏等人的恩怨。
当然,萧良更主要的还是跟张殷彪谈他对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的一些布局设想,跟这两年来已经初步落实的一些事情。
这两年多来,张殷彪创立绿鸿科技,专注电动自行车的产品研发、生产组织以及市场拓展,对蜗巢科技、星源时代以及泛华集团、盈投控股、天盈科技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