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官路商途_分节阅读_第479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68 MB   上传时间:2025-09-25 16:51:51

  张殷鹏、周蓉夫妇离开,张殷彪他父母也回房间休息去,萧良、钱少斌以及随行而来的徐琛、陈学前才得以在狭窄的客厅里坐下,胡婕帮着王美兰给大家沏茶。

  “你们怎么突然这时候想起我来了,不可能真刚好从蒋家园路过吧?”张殷彪这时候才进入正题,好奇的问道,“还是专门过来看我混得有多惨的?”

  “没兴趣知道你有多惨,反正你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养蛊计划是我亲手拟定的,早期市场又那么狭窄,你不能狠下心来用劣质配件,要坚持走品质致胜的道路,前期能赚一点钱,但又要投设备,又要投工艺,还要做产品技术,在市场真正爆发起来之前,你怎么可能出头?”萧良笑道。

  “本来一个月前萧良就想找你聊的,后来听徐琛说绿鸿年后有比较大的市场推广计划,你可能没有什么心思去想别的事情,也就拖到今天,”钱少斌问道,“现在电动自行车市场怎么样了?我也有一段时间没有怎么关注这一块了!”

  “这一块市场除了还良莠不齐外,主要还是禁摩限摩暂时还没有全面铺开,”张殷彪说道,“就算东洲这边的扶持力度非常大,今年可能占据全国电动自行车逾六成的产销量,但全年产销量很难突破一百万辆,绿鸿想要活得滋润,可能还要熬上三五年……”

  东洲的电动自行车产业是九八年往后才逐步形成规模的,而在此之前津城、秣陵、沪市等地都有不少厂商率先向市场推出电动自行车产品。

  这些厂商最初推出的电动自行车产品,无论是电池,还是电机、电路控制技术都非常不成熟,仅仅是抢先在限摩的一线城市占据市场。

  电动自行车最初投入市场可能仅三五万辆产品,但价格昂贵,技术又严重不成熟,品质显得很低劣,在几个一线城市,给消费者留下很差的印象。

  因此,在东洲厂商推出相对成熟的电动自行车产品之后,虽然在行业内快速将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但整体市场发育还是偏慢了。

  九九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销量突破八十万辆,东洲占到四成,但东洲已经有大大小小四十余家电动自行车厂,每家分摊下来,销售额远没有想象中来得那么高。

  当然,张殷彪要是满足赚点小钱,一年也能赚一两百万的利润。

  不过,张殷彪他创办的绿鸿科技,坚持走品质路线,不仅对零部件以更高的代价精心挑选,在工艺设备上投资也比较大,还坚持做产品技术开发,在产能与市场双双取得突破之前,财务数据肯定好看不到哪里去。

  绿鸿科技这两年单纯看财务数据,都还是小幅亏损的。

  萧良最初拟定的养蛊计划,只是要保证东洲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处于一个持续扩张、技术不断完善、提高的状态之中,却是不会管到底哪几家电动自行车能活到最后。

  张殷彪前期既要防止劣质产品有可能做砸了品牌,又在市场开拓、产能扩张以及技术投入等方面保持好平衡,小心翼翼的控制好现金流,优先确保绿鸿能活到市场高速增长期,也确实有些艰难。

  张殷彪将绿鸿科技近来的一些情况,说给萧良、钱少斌知道,笑着问道:“萧总要跟我聊什么?是不是看我混得太惨,准备支持我一把?”

  “我之前说过,你自己创业,要是资金上需要支持,随时可以跟我开口说,找盈投控股也一样,”萧良问道,“你却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这茬,现在我要投资绿鸿,你乐意接受啊?”

  “不是没有想过去找你,多少有些自尊心作祟,觉得自己还能撑一撑,就一直撑到现在,”张殷彪有些尴尬的说道,“萧总你要真看得起绿鸿,我怎么可能不愿意?”

  萧良说道:“你应该听说我即将与盈投控股联合对和永电子进行并购重组的事情吧?”

  “嗯,有听说过,和永电子不是都停牌两个月了吗?”张殷彪点点头,表示他知道这事,但不知道这件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蜗巢新科技联合盈投控股对和永电子进行并购重组,新的上市公司将更名为鸿盈科技,我希望鸿盈科技能借这次并购重组,直接收购你的绿鸿科技,同时你个人也需要到鸿盈科技担任高级副总裁,为期至少五年,”

  萧良说道,

  “之前在跟和永电子以及盈投控股的谈判中,就给你预留了五千万港元的股票;你想要更多也没有可能。我也懒,不会因为你,重新启动谈判。除此之外,在你任职期间,这些股票都不可以减持;后续有没有授股、配股,后续再说,暂时没有更多的计划……”

  “啊,鸿盈科技要做电动车?不会吧?”张殷彪震惊问道。

  “鸿盈科技可以做电动车,毕竟收购绿鸿科技不能浪费了,但会仅限于代工,不会做品牌——也就是说,品牌会剥离出去。绿鸿商标品牌剥离出去,你愿意卖给谁都行,但你不能持股。这会跟鸿盈科技坚持做代工、不做产品的承诺违背,”

  萧良说道,

  “之所以年后没有直接找你谈这件事,也是希望你能全心全意的感受一下做市场的艰难;没有这段经历,你的履历就不算完整。你也不用遗憾,也不要觉得我是在拉你一把。就我个人判断,绿鸿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现在是鸿盈科技接下来的产能扩张步伐会非常的快,甚至要比宿云山能源前期的产能扩张还要快得多,是我需要你加入鸿盈科技,来帮助我以及何宏泰负责产能扩张等方面的工作……”

第741章 控制权转移

  和永电子创始人李启昌患癌,年后就飞往美国接受治疗,其婿何宏泰需要接管整个和永电子集团,没有可能将和永电子旗下SMT表面贴装工厂单独拿出来组建新的集团,与萧良携手一起专注于计算机、通讯电子以及消费电子OEM(代工)领域的发展。

  为此,萧良就和永电子向蜗巢新科技以及盈投控股,以增发新股的形式转让控制权一事,与代表李启昌的何宏泰、李琳夫妇以及其他董事展开谈判。

  萧良肯定不想将精力跟资源浪费在其原有的中低端微型电机业务上,希望在接手和永电子的控制权之后,就出售相关业务或直接予以关停,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和永电子现有的人力与资源,发展以手机组装代工为主的OEM业务。

  何宏泰的理念跟萧良非常投契,但这么一来,就不再简单局限于溢价增发转移控制权,有可能导致的权益变动了,更涉及和永电子原有上下游供应链的彻底重塑。

  而这一块又涉及很多董事股东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利益关联。

  一些董事股东,原本在和永电子的上游或下游,就有很多投资或实体业务。

  这倒不是吃里扒外,而是这些年来董事股东就是通过这种密切的投资及实体业务合作与相互参股,与李启昌家族形成紧密的利益结合体。

  现在萧良想从和永电子这单一环节,就将原有的利益结合体彻底拆散掉,谈判难度自然是大增;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这些董事股权所期待的溢价,却是要比萧良的报价高出那么一丢丢。

  这次转移控制权,萧良同时还希望李启昌家族保留的股份,能直接倾斜到何宏泰、李琳夫妇名下,以便将何宏泰的个人利益与新公司的成长彻底捆绑在一起。

  这原本也没有什么。

  何宏泰入赘李家这些年,为和永电子的发展尽心尽力,做了很大的贡献,却一直都没有机会获得个人的股份,李启昌原本就想着找机构弥补一二。

  问题是李启昌除了李琳这个女儿外,这些年在外面还生养了一个儿子。

  李启昌病情其实已经相当严重了,他担心自己这次赴美治疗失败,就将外室跟儿子纳入遗嘱名单,还使之参与增发新股、转移控制权的谈判。

  萧良这次想将李启昌家族的股份,更多转化为何宏泰、李琳夫妇的持股,自然是遭到李启昌外室的强烈反对。

  在这一点上,萧良也不可能轻易退让。

  整个和永电子他更看重可以说是何宏泰个人;他更不可能让李启昌家族的内部矛盾,带入新的上市公司里来。

  直到三四月份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诱发香港科技股大幅下挫,谈判僵局才得以化解。

  虽然和永电子年后一直停牌,但这段时间与和永电子基本面差不多的多家电子上市公司,股票都纷纷遭到投资者的抛售,股价重挫。

  和永电子总股本四亿股,年初停牌时每股约五港元,萧良最初计划给予40%的溢价,也就是每股七港元承接增发的新股;同时还承诺以同样的现金价格,承接对和永电子未来发展丧失信心的股东及董事手里的老股,以便大家和平分手。

  萧良一开始这个报价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涉及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40%的溢价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到四月底,基本面相关的上市电子公司,股价都纷纷暴跌30%、40%,跟互联网概念沾边的公司,股价更是暴跌60%、70%,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形势的严峻。

  萧良这时候还维持原有报价,就显出优势跟诚意来了。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哪怕和永电子的股价同期仅仅下折30%,萧良保持每股七港元的新股增发价、老股收购价不变,都相当于给予了100%的溢价。

  因此在四月底,和永电子董事会率先通过萧良提出的相关方案,同意蜗巢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计划以二十八亿港元,承接原股东老股、增发新股总计四亿股,成为和永电子新的控股股东;盈投控股出资以十四亿港元,承接增发的两亿股新股。

  李启昌家族原先持有和永电子一亿四千万股,这次计划向萧良出售六千万老股,以获取四亿两千万港元的现金;其他董事、股东总计将向萧良出售一亿四千万股老股。

  李启昌家族这些年来,除了对和永电子持股外,还在地产、证券等方面有很大的投资,受金融风暴的冲击亏损严重,现在需要套取一些现金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维持家庭成员的高品质生活;同时李启昌外室也将获得高达两亿港元的现金,放弃对李启昌家族其他财产的索取权。

  李启昌家族将在更名为鸿盈科技的新上市公司里保留八千万股老股,将直接放到何宏泰、李琳夫妇名下。

  除此之外,鸿盈科技这次还将额外增发三千万股新股,授予这次受邀加盟以及留任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工程师团队。

  和永电子目前的SMT表面贴装工厂仅有两千名员工,在何宏泰的配合下,年后就率先往手机组装代工业务转移——萧良未来的目标,不是将现有的SMT业务扩大十倍,发展到两万名员工规模,而是计划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将代工业务发展到二十万名以上的员工规模。

  这仅仅依靠何宏泰及原和永电子的管理团队及工程师队伍,是远远不够的。

  何宏泰管理能力、技术水平都很强,萧良要对他给予足够的信任,同时又要在鸿盈科技发展过程当中,坚持内地工程师、管理队伍发展优先的原则,那给何宏泰配备的核心助手,就不能随便安排一两名嫡系过去打杂。

  这样的话,让何宏泰感觉这么一个人,是过去监视他的,还是用来牵制他的?

  在宿云山能源发展过程中发展关键作用,展现足够强能力的张殷彪,这两年多时间离开宿云山能源单干,变得越发成熟。

  同时在绿鸿科技发展过程当中,张殷彪跟何宏泰也有诸多接触,较为熟悉,也就成为萧良心目中,加盟鸿盈科技、负责产能扩张以及坚持内地工程师、管理队伍发展优先原则的第一人选。

  当然了,为了弥补中断创业可能产生的损失,萧良计划直接动用七百多万管理层新股,收购绿鸿科技的生产及研发资源。

  鸿盈科技前期以发展手机代工业务为主,但利用已掌握的先进电动自行车技术,为一些日韩品牌代工生产高端电动自行车,直接杀进日韩欧美市场,跟鸿盈科技的发展方向也不冲突,同时也不用担心会跟国内的电动自行车厂商产生竞争,以致影响到他们所掌握的上游技术,往全行业持续扩散、深度渗透的进程。

  除了吸并绿鸿科技发展高端电动自行车代工业务,以及已经进行转型的手机代工业务外,和永电子在东洲的永磁无刷电机工厂以及微型电机联合实验室,不仅会保留下来,还将持续发扬壮大。

  除了电动自动车产业对永磁无刷电机的强劲需求外,除了震动模组几乎是所有手机的必配模组外,更关键还是精密制造、工业自动化以及未来的智能生产、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电机都是绕不开的关键技术之一。

  蜗巢科技与和永电子好不容易在永磁无刷电机、伺服电机、高功率电机等领域已经下了两年功夫,下一步甚至考虑进入谐波传动减速器等领域的研发,怎么可能半途而废?

  除开微型电机相关的业务,包括星源时代正积极拓展的电子产品所用线束、充电器、连接器以及电源控制等业务,后续都将陆续转入鸿盈科技发扬壮大,一点点的将鸿盈的版图扩大起来。

  星源时代未来则将主要集中锂离子电池、无菌纸盒及相关精密装备、生产线的生产制造。

  “这一次除了收购老股,通过增发新股,鸿盈科技大约能获得二十八亿港元的资金,用来全速发展手机代工等业务?”

  听萧良交过底,张殷彪震惊而好奇的问道,

  “星源时代这两三年都持续亏损,产能扩张却如此的迅速,员工都快要有两万人,这次全球科技股行情,你到底捞到多少钱?徐琛他都不肯跟我说实话,这小子没良心的哩。”

  “不是我不肯说实话,你觉得我有机会见到萧总,会给自己找不痛快,问他在香港赚到多少钱吗?”徐琛在张殷彪之后接任宿云山能源总经理一职,这次也陪同过来找张殷彪,笑道。

  “我现在对钱真是没有什么感觉了,多点少点,对我来说都只是一个数字,”萧良挠了挠脑袋,说道,“宿云生物的股份分两批出售给鸿臣,在那个往后从香港证券市场套出的资金,大概有两百亿吧。”

  “我能说句脏话吗?”张殷彪拍着脑门问道,“你害我差点咬到舌头知不知道?”

  “你别看我在香港股市捞得多,但砸出去更多啊。星源时代、蜗巢科技累计砸进去一百六十亿了,这次又要往鸿盈科技砸进去三十亿,”萧良说道,“我目前在香港就剩不到四十亿的资金储备——鸿盈科技大规模扩张前期也不可能有什么盈利,需要持续不断通过增发新股或发债获取资金支持,我这点资金,支撑不了几轮的……”

  目前有好几家台资电子厂在计算机代工领域已经站稳了脚,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了,比如后世赫赫有名的富士康。

  这些台资OEM厂商转型发展手机代工业务,有着天然的优势。

  当然,鸿盈科技依托星源时代的锂电业务,争夺手机代工业务,也不是没有一点优势,但前期规模小,很难有大的盈利,自身资金积累慢,也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这时候鸿盈科技要不断扩大产能、发展工程师及管理团队,还要坚持相当比例的研发投入,打磨更先进的制造工艺跟流水线,就需要源源不断补充新的发展资金。

  而前期鸿盈科技很难获得投资机构的信任,萧良就得承担更多的增发或借债责任。

  他此时在香港预留四十亿港元的资金储备,看着很多,还真未必能支撑两年。

第742章 深夜意外的相逢

  萧良与钱少斌、徐琛、胡婕等人在张殷彪狭窄的客厅里,坐到十二点钟才告辞离开;王美兰没有凑到餐桌旁,但坐在一旁,也将事情大体听了一个明白。

  将萧良等人送到巷子口乘车离开,回到家里将房门关上,王美兰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紧紧搂住丈夫张殷彪的胳膊,声音都禁不住有些颤抖起来,问道:

  “萧良真要出五千万将厂子买下来?那厂子的贷款,是不是也不用我们额外还了?”

  “是市值五千万港元的股票,跟五千万港元不是一个概念。人家萧老板精明着呢,他还会做亏本的买卖?接下来五年我得把命卖给他,才有可能将这五千万拿到手,”张殷彪笑道,“接下来这个家可能还得靠你撑着了,我应该完全顾不上了……”

  “你当上那个鬼捞子厂长后,家里什么事,你有过问一次?”

  王美兰白了丈夫一眼,嗔怨道,

  “就你弟这事,他算计这么精明,拿两千块钱来打你的脸,我有拿扫帚将他们赶出去吗?我还不是忍气吞声给他们端茶倒水伺候着,不就是怕街坊看你老张家的笑话?”

  “哔哔!”

  这时候敲门声响了起来,张殷彪诧异的走过去打开房门,看到他弟张殷鹏鬼鬼祟祟的探过头来,这一刻心里更是诧异,没想到他们在屋里聊了有四个多小时,他弟竟然一直守在巷子里没有离开。

  “这么晚你怎么又过来了?”

  张殷彪心里有些悲凉的看了他弟一眼,装糊涂问道,

  “是两千块钱数错了?多给了一张还是两张?那钱还装在信封里没有动呢。美兰,美兰你去把信封拿出来数一下钱,看是不是多出一两张来了?真要多了,你拿过来还给殷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4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9/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官路商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