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官路商途_分节阅读_第454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68 MB   上传时间:2025-09-25 16:51:51

  想来想去,原本最不甘心的韩振国,也想着从天海精工撤出……

第705章 云渡茶馆

  萧良刚从丁文江的私人会所江南会馆乘车离开,寻呼机就收到许建强的留言:

  “我跟老沈,还有几个投资人,在云渡茶馆,你要是跟郑仲湘话不投机,就过来喝茶……”

  萧良吩咐司机调转方向,前往夫子庙。

  萧良喜欢享受驾驶的乐趣,平时都是自己开车,但今天是在丁文江的私人会所江南会馆,接受郑仲湘的宴请,防人之心不可无,胡婕不放心他身边没有人跟随,特意安排公司的司机跟在他的身边。

  沈君鹏很早就在秣陵装修了一座私人茶室,作为三五朋友饮茶的私密之地,但在天海精工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不得已将茶室盘了出去。

  天海精工熬过危机之后,沈君鹏也没有其他嗜好,就又在夫子庙秦淮河畔盘下一座临水的小院重新装潢。

  萧良走进院子里看到表兄葛云锋也被许建强拉过来喝茶,还有唐国斌、曹启华,以及秣陵几家投资机构的老总或者高管。

  沈君鹏、孙仰军最早操纵徐海科工的股票,虽然在萧良的干预下,他们并没有抓住徐海科工的控股权,但为了避免钟云峰陷入被动,解决当时船机厂面临的资金流枯竭危机,沈君鹏、孙仰军还是被迫找来几家投资机构,参与了东洲动力(徐海科工)资产重组时的新股增发。

  虽然萧良后来从东洲动力撤出,钱文斌主持东洲动力,也无意配合投资机构炒作公司的股价,但东洲动力这两年主营业务发展很快,特别是持有一半股份的宿云山能源,在铅酸蓄电池市场的表现更为亮眼,东洲动力的股价走势很坚挺。

  哪怕是去年年中牛市行情过去,东洲动力的股价都还在十五元左右波动,并没有下降多少。

  也就是说,不管萧良后来跟沈君鹏、孙仰军他们发生多少恩怨,当初参与东洲动力新股增发的那几家投资机构却是收获匪浅。

  沈君鹏这段时间努力恢复以前的老关系,也是跟这几家投资机构的老总、高管,关系恢复得最好、最快。

  只要没有被坑,谁会真正同情那些被坑的,而对沈君鹏耿耿于怀啊?

  东信投资作为市属国资企业,之前代表市里接收越江控股被罚没的资产,才对天海精工持股,也打算将这部分持股作为国有资产长期持有下去,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天海精工现在想要搞新一轮的新股增发,筹措研发资金,东信集团却不便参与。

  因此,除了泛华集团外,沈君鹏也只能将唐国斌、曹启华以及这几家投资构找来,谈新股增发的事情。

  “萧总你过来真好,你也劝劝沈总,”

  看着萧良走进来,有人就招呼他说道,

  “今年国内的招商引资,虽然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但还是难能可贵的保持住了增长势态,江浙的制造业投资更是保持住了双位数增长,这对机床制造业肯定都是利好。天海精工在沈总的主持下,生产已经稳定下来,跟日本恩益集团的合资公司表现也相当不错,下一步不管怎么说,都应该是抓住难得的机会,扩大机床产能,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才是。我不是说搞科研不重要,但也需要适度是不是?天海精工这次增发五个亿,不去扩大产能,却想都要投入科研中去,这也太冒险了吧?五个亿就有可能弥补跟进口机床的巨大差距吗?这完全不现实。不要说五亿了,我都怀疑天海精工砸五十亿进去搞科研,都未必能掀起多大的水花来。现在沈总拿出来的这份增发方案,我没有能力说服投委会通过啊……”

  “沈总经商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都长,他坚持的事,我哪有资格劝他啊?”萧良笑着坐下来,一副与天海精工事不关己的样子。

  “南亭集团今年利润应该不低啊,不考虑拿一部分出来参与增发?”有人问道,“要是南亭集团参与增发,萧总你说话就有分量了啊!”

  “南亭集团饮料还没有做明白呢,机床啥的,哪懂啊?”萧良说道。

  “对了,南亭集团最近有没有上市或借壳的想法啊?”

  现在消息闭塞,萧良在港股的操作,内地投资圈还真没有几个人像温骏这几个孙子那么清楚,但大家从东洲动力借壳徐海科工时就有一些接触,这几家投资机构的老总或高管,对南亭集团跟萧良的一些根底,多多少少还是清楚的。

  今年南亭湖饮料的业绩增长很快,一些崭露头角的市场分析机构预测南亭集团今年的营收有可能突破五十亿,年净利润有可能达到六亿。

  南亭集团想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上市很难,但倘若走借壳上市这条路,对诸多能够参与进去的投资机构,绝对是一笔好买卖。

  “南亭集团业绩很不稳定,忽高忽低,就算借壳上市,也满足不了监管部门的条件,”萧良说道,“等什么时候业绩稳定了,要请大家多多帮忙啊。”

  萧良将南亭集团10%的股份出售给华茂、盈投、鸿臣,股权结构里带有港资成分,现在想在沪深两市借壳上市,政策都是不允许的。

  萧良随口敷衍几句,懒得解释太详细。

  近年来全球轻工制造业都在往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加速,带来对中低端机床旺盛的需求,这两年甚至都没有怎么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

  这也叫天海精工接下来的发展,面临不同的选择。

  去年在秣陵的华商经贸交流大会上,萧良就很肯定的判断未来十年,国内制造业会飞速蓬勃的发展,将极大刺激对中低端机床的市场需求。

  目前沈君鹏接触的大多数投资机构,都希望天海精工能将所有的资源,都用于扩大中低端机床的产能。

  萧良也判断这么做,未来四五年天海精工的利润都会相当可观。

  不过,国内并不缺中低端机床厂商。

  与天海精工规模相当的机床企业,国内就有近二十家之多;除此之外,各省市地方中小机床企业更是数以千计。

  天海精工现在扩张产能,其他机床企业看到中低端市场需求这么旺盛,也会竭尽全力扩张产能,可能三四年过后,供不应求的市场就会快速饱和。

  萧良担心天海精工如果错过最关键的技术升级期,满心想着先积累利润,等三五年后再集中资源搞研发,到时候就会发现,因为中低端市场竞争残酷,企业利润变得微薄,甚至还有可能陷入亏损,连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都还困难,员工又都人心惶惶,又从哪里集中资源搞研发?

  当然了,天海精工不扩大产能,现在就集中全部的资源砸研发,失败的可能性其实也非常大。

  所以,无论沈君鹏做什么决定,萧良都会遵重他的选择,不会随意施加干涉;他又没有在天海精工持股,更无意参与这次的增发。

  只不过泛华只会参与后一方案的增发;倘若沈君鹏选择第一个方案,泛华就会退出这次的增发。

  沈君鹏心里也是苦:你丫的,这还叫不干涉、不干预?

  又聊了许多机床市场的话题,几家投资机构老总、高管才告辞离开了。

  许建强见萧良无意帮沈君鹏游说那几家投资机构,问他:“郑仲湘这次来秣陵找你有什么事情,搞得神神秘秘,夜里单独拉你去丁文江那里吃饭?”

  “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萧良说道,“他希望我同其他董事会的成员一起,向投资机构承诺,延长持股锁定期,确保投资机构新一轮参与星视增发的新股,将来能得到优先减持——郑仲湘这人长得丑,想得倒挺美!”

  “这么快就闹崩了?”许建强讶异问道。

  “我们也不至于这么没肚量,”萧良哈哈一笑,说道,“我就答应我的持股可以锁定六个月;鸿臣以及盈投的持股要不要额外承诺锁定,也不是我能代替决定的……”

  萧良与鸿臣、盈投,在对星视的持股上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但涉及这么重大的事项,萧良肯定不能随便代劳。

  哪怕是走个形式,鸿臣、盈投两家都得召开董事会表决一下。

  “怎么说,鸿臣、盈投要先撤?”许建强问道。

  “现在撤还早。”萧良说道。

  “星视股价都涨到一百港元了,你们还不撤啊?”沈君鹏惊讶问道,“你想星视的股价,未来能涨到多少?”

  “现在撤也难,第一轮增发有八千多万股新股过了锁定期,加上我们的,总市值就一百五十亿港元了,大家没有一定的妥协,这时候都想趁高冲出来,只会诱发踩踏,”

  萧良也没有办法很笃定说科技股行情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只是按照常理略作解释,

  “我现在承诺延长锁定六个月,也是方便星视第一轮增发的新股,有机会减持套现足够多的资金,参与第二轮新股增发。只要星视第二轮能成功的将新股增发出来,股价就会得到有力的支撑,我们到时候再减持不迟。不过,更多的条件,我肯定也不会随便答应的……”

第706章 为他人做嫁衣

  回到下榻的酒店,林杰让工作人员将茶具摆出来,他就亲自给郑仲湘、袁可飞、陈逸森以及其他随行人员沏茶:

  “萧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倒也不出乎意料,”

  林杰作为星视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内地除了袁可飞负责的通讯电子公司外,通讯科技产业园以及诸多投资业务,都是直接向他汇报;同时在郑仲湘身边,他分工负责联络萧良。

  萧良仅仅答应延长六个月的锁定期,距离其他投资人所希望的二十四个月锁定期延长承诺甚远,但在林杰看来,其他投资人的要求确实过于苛刻了,

  “纳斯达克指数震荡有加剧的趋势,但整体还是保持着极高的活跃度,绝大多数投资机构也都看好未来科技股有更为长久的增长潜力。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蜗巢新技术与鸿臣、盈投能承诺持股延长六个月锁定期,我们第一轮增发的八千多万股新股应该能在高位成功减持。这个非常关键,我以为萧良能帮我们做到这点,算是可以了。”

  陈逸森个人对萧良偏见最深,这时候也不得不承认萧良他们的持股,能不能延长六个月锁定期,对第一轮增发的八千多万股新股接下来能否成功高位减持至关重要。

  而第一轮增发的八千多万股新股能不能高位成功减持,又是第二轮能否成功增发新股的关键;毕竟涉及七八十亿港元的资金缺口。

  不过,陈逸森始终看萧良不顺眼,不愿意说他一句好话,阴恻恻的说道:

  “萧良这人嘴上说得再好听,但他将延长锁定期跟第二轮新股增发捆绑在一起,说白了他也是希望星视这次能够成功增发,将星视的股价真正支撑住,目的也是方便他们六个月后在高位减持。”

  “萧良能这么想,没有现在抢着减持,就已经算顾全大局了。要不然,我们还能对他要求多高?”林杰笑道。

  “你啊,就是性子太温和了,太容易相信别人的好了,”

  陈逸森数落林杰道,

  “萧良这种人所谓的顾全大局,其实纯粹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也是看到科技股行情还将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答应延长锁定期的。但是,他也仅仅同意延长六个月,并非要跟星视的发展长期捆绑在一起。等哪天科技股行情变得缥缈叵测,随时有可能掉头而下,你再看这种人还会不会顾全大局?你要是真信了这种人,铁定会在这种人手里栽大跟头!”

  林杰也不气恼,笑着说道:

  “星视在内地的业务发展,萧良也确确实实帮忙做了很多工作,现在大家能愉快合作,就不要计较太多……”

  郑仲湘拍了拍陈逸森的胳膊,此行既然能达成初步的目的,就没有必要为一些细枝末节争辩,又问袁可飞:“通讯电子这边,蜗巢科技的配合怎么样?他们未来有没有做手机的可能?”

  新成立的通讯电子公司,除了跟朱鹮电子合资,将生产部分交给朱鹮电子代工外,还决定使用朱鹮电子的品牌商标,双方签署二十年的品牌商标使用权协议。

  这么做,除了节约前期的品牌宣传费用,更方便借助朱鹮电子的营销渠道体系打开市场外,也杜绝朱鹮电子另起炉灶做手机产品的可能。

  萧良目前对星视通讯电子的发展这么热心,郑仲湘暂时认为星视的股价得到支撑,是大家的共同目标,但萧良今天的态度,也明确表示无意跟星视长期捆绑。

  郑仲湘他就得提防着,萧良此时的热心,未来会不会变成挖他们墙脚的可能?

  “短期来说,蜗巢科技摊子铺得太大,只适合做零部件供应商,不大可能直接做具体的电子产品,”

  袁可飞微微蹙着眉头,担心郑仲湘理解不了他的话,略作解释道,

  “除了锂离子电池、线束以及电源控制产品外,蜗巢科技的合作企业,还涉及微型电机、精密结构件以及耳机、受话器、超薄喇叭、滤波器以及电子芯片的封装检测等一系列领域。甚至萧良近期全力帮星视通讯科技产业园引进研发类企业,主要也是跟计算机、通讯电子以及消费电子产品的零部件供应链有关。短期内,蜗巢科技及其合作企业,目前在这些零部件产品上的技术实力都远谈不上领先,就算在国内,都有不少竞争企业存在,更不要说国外先进的电子制造厂商了。如果蜗巢科技现在就做自己的电子产品,那他们的零部件,就一定会受到其他品牌厂商的抵制。比如我们的手机产品,以后肯定不可能轻易采用蜗巢科技旗下或相关企业的电池、电池、线束等零部件了。当然了,十年八年后,蜗巢科技如果在锂离子电池等零部件建立绝对的技术优势,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就像怡田饮料,哪怕跟萧良名下的南亭集团,在茶饮料、饮用水等产品存在直接的市场竞争,却又不得不采购星源时代的灌装生产线一样;星源时代对外供应的灌装生产线,性价比确实要更胜一筹……”

  “怡田这次采购星源时代的生产线,其实还是我们的态度模糊了,”

  陈逸森听袁可乐提及怡田采购星源时代生产线这事,不禁忿然的说道,

  “光耀资本后来又找专业机构,对星源时代的灌装生产线进行了评估。星源时代的通用型灌装生产线,主要也是进口关键自动化设备回到国内进行集成,但采用星源自己的电路电气及控制系统,却都谈不上多成熟,运行故障率要比进口流水线要高得多。星源时代所提供的通用型灌装生产线,唯一的优势也就是价格便宜,维护响应快而已。说到星源时代的无菌铝塑纸盒专用灌装线,更是将瑞士利乐公司高度自动化集成的高速灌装机,拆分成大型流水线,占用空间大出好几倍,使用的作业工人多出十好几倍,灌装效率仅为利乐公司的高速灌装机的四五分之一不说,故障率还要高出好几倍。即便星源时代供应的无菌铝塑纸盒包装耗材更为廉价,但综合性价比却远没有邹志林一开始所声称的那么高。如果我们当时态度明确一些,曲宸应该跟光耀资本共同否决掉怡田对星源时代的采购……”

  “哪怕大家仅仅是简单的利益合作关系,同等条件或者说同等性价比,我们都没有理由阻止怡田采购星源时代的产品,”林杰劝说陈逸森凡事不要太钻牛角尖,说道,“毕竟我们跟怡田,还隔着曲宸一层呢!”

  曲宸集团是郑氏长和实业旗下的成员企业,而郑家内部也都倾向大公子接长和实业的班,林杰以为他们动不动就对长和实业旗下的成员企业指手画脚,不合适。

  “我说这些,主要还是担心通讯电子公司再吃这种亏,”陈逸森说道,“一方面我们对通讯电子未来的零部件供应商选择,应该建立更严格、更明确的筛选标准,不要再叫蜗巢科技或星源时代有浑水摸鱼的机会;还有就是对引进科技产业园的企业,我们应该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不要搞得这些企业,都像是蜗巢科技引进似的……”

  “想要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我们就要提供更大的扶持力度,”

  林杰说道,

  “现在入园的企业,包括租金补贴在内的税收优惠政策都是秣陵市给予的,跟我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大部分研发类企业,现在都有很多借助蜗巢科技研发中心的平台做开发,甚至还有一些项目跟蜗巢科技研发中心联合进行。前期这些入园企业,融资也很零碎,三五十万或一二百万不等,极少能达到我们的投资标准,但他们却很容易从蜗巢科技拿到融资。我还听说这两个多月来,有好几家入园企业,仅仅是创始人习惯性的蹭蜗巢科技的食堂,吃饭时跟萧良碰面说了几句话,就直接拿到上百万的融资……”

  “萧良对前沿科技研究比较熟悉,他日常又待在研究中心。产业园里哪些研发类企业,又或者说哪些研发项目有价值,萧良他本人的眼光比手下的投资团队都要准确得多。至于效率,那就更不要说了,萧良都拍板了,三五十万、一二百万不等的投资项目,他手下团队肯定一路绿灯放行,有意见也不敢提啊。”

  袁可飞不负责内地的投资项目,就连添美网、趋势网这两个重大项目,都是向林杰汇报,跟他没有关系。

  而林杰负责内地的投资业务,远不仅限于秣陵一地,在京沪以及广深等地接触到的项目更多,当然要设定一定的标准,不可能三五十万、一二百万的融资项目都花精力去研究、接触。

  “对了,有一些企业,是不是早就跟蜗巢科技有联系,甚至都已经有合作项目了,才进驻产业园的?”陈逸森想到一件事,问道。

  “说到这个,确实很有可能。”袁可飞微微蹙着眉头,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4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4/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官路商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