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官路商途_分节阅读_第438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68 MB   上传时间:2025-09-25 16:51:51

  郑仲湘脸色略沉,说道:

  “慈善晚会不过是无聊之极的应酬。韩总、温总昨天是EASON、培薇在接待。新的方案,以及将在股东大会重新讨论制定的公司章程等,我们都发给各家了,也通过电话初步了解到一些意见,蜗巢新技术那边一直没有反馈,萧总今天是有什么惊喜带给我们吗?”

  “也谈不上惊喜,”

  萧良说道,

  “上次承蒙郑先生款待,感激得很。我之前也在餐桌上明确说了,我个人毫无保留的支持星视的资产重组方案,也非常看好星视完成上市后的发展。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是故弄玄虚,又或者是毫无原则说这种事,只为了自己能高位套现。因此,我找了两名股东,一起提名我自己担任董事。另外,蜗巢新技术也与天盈投资、鸿臣集团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向其他股东代表郑重承诺,只要我在新一届的董事会里当选星视的董事,我们将以不高于每股五十元的价格,最多动用十亿资金,进一步增持股票!”

  根据香港为上市公司制定的累积投票制原则,完成资产重组后的星视新一届董事会,倘若设立七名董事人选,萧良不仅需要联合3%的持股人才能有提名的资格,还需要获得总计超过15%的持股人的支持,才能在董事会拿下一个董事名额。

  当然,考虑大股东的投票权,不可能很平均的覆盖到他们指定的侯选人头上,通常萧良能争取到10-12%的持股人支持,差不多就能进董事会了。

  但是按照新的资产重组方案执行,萧良持股会被摊薄到1.8%,不仅仅提名董事人选,想要真正进入董事会,更需要争取其他股东的支持。

  当然,萧良的承诺也如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水里,顿时掀起惊天波澜。

  每股五十元?十亿港元?

  “萧总,你这话当真?”

  “萧先生,你不是跟我们开玩笑吧?”

  股东代表们几乎怀疑自己听岔了,有人禁不住走到萧良跟前过来,希望他再说一遍。

  “星视最终通过重组上市,我又能进董事会,我将联合天盈投资、鸿臣集团,最多增持星视十亿港元的股票,增持价格最高放宽到每股五十元——我现在说得够清楚了吧?”萧良笑道。

  “真的?”

  其他人还是难以置信,这个信息对他们是太利好了。

  这次借壳资产重组增发的新股规模极为庞大,但锁定期也是漫长,同时星视集团母公司已经持有的七千两百万股也会被一同锁住,短时间内是严禁减持。

  现在萧良他本人争取进董事会,除了他名下的一千两百万股将随即锁定外,还将动用十亿港元增持股票?

  这是真要将完成资产重组后的星视股价直接拉高到五十元吗?

  这段时间杀进来的投机者,这段时间痛并快乐着,痛的是难以把握什么时机套现出局才能利益最大化。

  看到星视调整过后的资产重组方案,看到计划总计掏出十三亿港元现金参与重组的几家投资机构名单,其他股东代表也很快就联想到荃湾资讯产业园区这个议题上去了。

  不过,这个议题提出时间不长,一份稍像样的规划文件都还没有公开拿出来过,更不要说能过特区政府的批准了,一切充满着巨大的变数。

  大部分人心里都盘算着复牌后股价能涨到二十元以上,他们就可以大赚一笔离场了。

  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押注一家,不是像蜗巢新技术八支仙股都押注。

  八号仔的股价最终哪怕就终止于每股二十元,他们在这个时候出货,短短两三个月的狩猎,也是收获16倍的超高收益。

  在这个市场环境下,这已经够他们美上好几年了。

  现在呢,只要他们联合起来支持萧良进董事会,他们就有可能获得超过四十倍的恐怖收益?

  相当于预计的收益再翻二点五倍?

  大家都是老投资客了。

  他们心里都清楚,哪怕萧良的承诺最终未必会兑现,但只要将这个噱头炒作下去,甚至哪怕先将萧良所持的一千两百万股送进董事会锁住,对他们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弊。

  一干股东代表众情激动,很多人甚至都不顾及郑二公子在场,就拍着胸膊说,就算抬也要把萧良抬进董事会,郑仲湘与在座的周培薇、陈逸森、温骏、韩振国也是面面相觑,脸色难看。

  他们刚才还在商量着,以为复牌后将股价快速拉到四十元左右,就能阻止这贱人多插一脚来搅浑水,没想到他会来这一出,给出的上限比他们之前预测的还要高出一截!

  “萧总既然对星视这么感兴趣,为何不直接参与增发?”温骏眯起眼睛,问道,“你这样的承诺,未必太没有诚意了吧?”

  “郑先生会欢迎我们参与增发吗?”萧良看向郑仲湘问道。

  借壳上市的资产重组可以附带一部分的融资增发,这时候是指向特定的几家投资机构,还是向市场上的所有投资者进行公开增发,方案如何草拟,决定权在发起资产重组的星视手里,萧良只有代表他一千两百万股的表决权。

  其他股东也不可能轻意帮他否决现行方案,逼使星视将蜗巢新技术纳入增发名单之中——因为这么做对其他股东没有利益。

  “目前计划参与增发的投资机构,都是谈了许久的,短时间所需要的融资也不太多。只能希望公司下一次发展需要融资时,萧总还能如此积极。”郑仲湘脸色阴沉的说道。

  以每股十五元的价格,增发给萧良,他疯了?

  “温总,你看,话不能随便说,要不然分分钟被郑先生打脸啊,”萧良敛着眸子,浅笑瞥了温骏一眼,又跟郑仲湘说道,“我今天过来没有更多的事情了,主要就是新提交一份议题放到股东大会审议;倘若有幸当选董事,再跟郑先生共商星视发展的大计!”

  温骏脸青一阵白一阵,他刚才在郑仲湘面前抢着表现,却言出有失严密,白白挨了一通讽刺。

  郑仲湘脸色很是有些难看了,但他又能公开说不欢迎姓萧的贱人进董事会?

  正常的,他还得说几句欢迎的漂亮话才是。

  萧良将一只文件袋递给陈逸森,很“熟络”的说道:“这是我提交的议案,EASON你帮我签收一下。正式股东大会的时候,你要把我的提议给漏了,我可是要找你麻烦的!”

  资产重组方案草拟,会议的组织等事,星视这边都是陈逸森在负责。

  陈逸森将文件袋打开来,确实是蜗巢新技术联合另两名股东,差不多重组完成后总持股还将维持在3%以上,确实是有董事以及其他各种方案的提名权——他让秘书拿纸笔过来签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屈辱。

  “我们就等股东大会再见?”

  萧良与熊志远、朱祎琳站起来,非常谦和的朝沈仲湘伸过手去,说道,

  “就像郑先生在秣陵时说的,大家只要在规则内行事,壹家与万家优品真刀真枪的竞争,才能促进两家真正的成长,我现在也希望我的加盟,能促使星视拥有更璀璨的未来;郑先生一定会期待的!”

  说罢萧良与熊志远、朱祎琳就离开接待室。

  走进电梯,朱祎琳忍不住点评起来:“你最后那段话完全可以不说的,你要有在温和中藏有凌厉,才能更给人一种力量感。”

  “哎呀,水平有限,我还以为这么说,能叫郑仲湘更清楚的知道,我就是来搞他的事的呢!”萧良“懊悔”的说道。

  “我还是不明白,郑仲湘明明就不可能将所有的好处都揽入囊中,一定要与人分利才能将事情办成,为何一定要去惹你?”熊志远挠着脑袋说道。

  “郑仲湘以及郑家都是不介意分利的,要不然郑家也做不到今天的地步。问题是,现在内地人到底是太穷酸了。就像你在路上看到穷亲戚,心生怜悯,肯定不会介意请他吃一碗牛肉面吧?但是穷亲戚不打招呼,坐上桌还将筷子伸到你的碗里夹面条呢?是不是就很招人烦了?”萧良笑道。

  熊志远记得萧良以前说过类似的话,但他也没有太在意。

  不过,他对郑仲湘也不熟悉,也不知道是不是就像萧良揣测那样,就是莫名的歧视在作祟。

第682章 借壳的想法

  萧良他们走出太古大厦,守在大厦前的商务车随即开过来。

  “将提案交过去,什么感觉?是不是很爽?”

  朱玮兴一年到头难得给自己放一次长假,今天都还在香港,没有回东洲去,拉着夏侯江一起过来看热闹,但没有陪着走进太古大厦里去。

  香港的富豪圈也分层次。

  郑基胜八十年代初在完成对长和实业的收购之后,就已经跻身香港十大富豪之列了;郑仲湘作为郑基胜的次子,创办星视集团将创办的卫星传播业务出售给国际传媒巨头,斩获逾五十亿收益的时候,年龄不比此时的萧良大多少。

  要说夏侯江、朱玮兴站在郑仲湘这种人物的面前,心理上一点压力都没有,那是自欺欺人;却又因为如此,他们特别乐意看到郑仲湘在萧良手里吃瘪。

  “叫你们一起进去,你们还害羞上了,现在猴急什么啊?”萧良笑着说道。

  “郑仲湘这孙子,撺掇曲宸集团联合光耀资本拿出八个亿,给怡田建造茶饮料跟纯净水产能,冲着我们搞这么大的动作,要不是我低调惯了,我指定跟着你们走进太古大厦,怼死这孙子!”夏侯江忿怨的说道。

  除了朱玮兴、朱祎琳以及朱鸿召等少数几人,鸿臣其他董事会成员都还不知道三家私下订立城下之盟这事。

  鸿臣股价在金融风暴中表现已经够坚挺了,但连续两次新股增发,含可转债在内,市值相比较金融风暴前夕的巅峰都还差了一截。

  夏侯江他们都还指望金融风暴稍缓,鸿臣能靠着纯净水这一核心业务的快速增涨,狠狠反弹一波,却不想叫郑仲湘搞了这一出,局势变得错综复杂起来,怎么可能没有怨气?

  以郑家此时的地位,夏侯江也不可能真像萧良那么勇,跳出来指着郑仲湘的鼻子骂娘就是了。

  “你们没一起进去,实在太可惜了,”

  熊志远“哈哈”笑道,

  “郑基胜七十年代就联合邝家、蔡家、刘家,在九龙仓、惠丰、荣和行等老牌港股公司上风起云涌,最终确定了他们在香港资本市场无人企及的地位。郑二公子刚出道就创办星视集团,两年出售业务就净赚五十亿,比他老子郑基胜当年还要来风头。你想想看,除了老一辈的人物,香港如今谁有资格能对郑二公子这么不客气的说话?”

  随着商务车驶入中环的车河,熊志远将刚才在星视接待室的事情,绘声绘色的说给夏侯江、朱玮兴听。

  “你是不是觉得科技类股票,接下来一两年会有一波比较大的行情?”夏侯江坐副驾驶位上,转过头来问萧良。

  夏侯江这些年有大半精力都浸淫于证券、汇率投资市场,加盟天盈投资后他也主要负责融资以及证券投资等方面的业务。

  在这个领域,他还是要比朱玮兴、朱祎琳甚至熊志远他们更敏感、专业一些的。

  萧良现在死咬住八号仔不松口,夏侯江怎么可能头脑简单的认为,这是萧良在跟郑仲湘意气用事?

  “嗯,”

  萧良点了点头,

  天盈、鸿臣以及华茂都准备了资金,准备抄底股市,萧良接下来也会明确建议更多往科技类股票上建仓,有些事情现在当然就得说透,

  “美国以科技术类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已经连续三年整体涨幅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了。亚太股市九六年时,刚刚有跟上去的意思,却在九七年初被经济危机迎头狠狠打了一记闷棍。港股市场要是能在今年的下半年得到喘息的机会,一定会是科技类股受到资金最热烈的追捧,持续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可惜现在的港股市场,能跟亚马逊这种资讯(信息)互联网高科技企业沾点边的上市公司太少了,”夏侯江问道,“你跟志远有没有考虑天盈电子商务走借壳上市这条路?”

  天盈电子商务两年前参与亚马逊的C轮投资,拿两百万美元换得2%的持股,目前亚马逊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后,目前市值高达六十亿美元,天盈电子所持的股份对应一亿两千万美元的市值。

  这是正发生夏侯江眼鼻子底下的事情,他对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公司的股票,怎么可能没有关注?

  可惜的是,港股目前有六百多家上市公司,但包括内地的红筹股在内,还没有几家真正跟高新科技,跟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产业挂钩的。

  夏侯江就在想,天盈电子商务虽然没有直接做互联网,但作为亚马逊等欧美互联网电商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合作商,倘若能在极度缺乏高新信息技术企业标的的香港证券市场借壳上市,也一定会受到投资者的热捧。

  “目前时机还不太成熟,具体要怎么做,还是要看天盈的发展!”萧良沉吟说道。

  最终伴随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且不管星视崩盘会埋住多少尸骸,公众肯定只会记住或者记恨组局、做局的人。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萧良心想他老老实实趴到郑仲湘的身上吸血,为何还要自己出头做一个注定会崩盘、注定会满地狼藉的局?

  当然,萧良也不可能现在就断言两年后互联网泡沫一定会破灭,一定会极其惨烈;夏侯江真现在要拉熊志远去操作借壳上市的事,他现在也不会阻拦。

  反正香港联合交易所还没有设立创业板,天盈电子商务哪怕是玩门槛最低的借壳上市,要满足运营年限、年营业收入以及三年盈利总额等方面的硬性要求,再快也要拖到明年七八月份才算具备条件。

  夏侯江哪里看得破萧良的“缓兵之计”?

  他很兴奋的拉住熊志远、朱玮兴,说道:

  “天盈电子商务真的可以准备起来了;在借壳上市之前,还可以再搞一次大的股权融资。这次真要做成了,萧良赚多少钱,我是羡慕不来了,但天盈的名头真正打出去,对我们还是有利的……”

  天盈投资成立这几年,在香港筹集资金主要进行各种股权投资,但就投资者的初衷而言,是希望获得丰厚的收益,而非扶贫或帮助地方发展产业、经济,最终也是期待通过上市等方式撤出,将高额收益装入囊中。

  天盈投资也非要有参投的项目成功上市,让一部分投资者确实获得超额收益,才能将名气彻底的打响。

  夏侯江兴奋的拽住熊志远、朱玮兴他们,讨论天盈电子商务要不要换一个更响亮、更高大的名字。

  开始注册诸多企业名称时,大家都比较随意,没有想太多,但天盈投资与天盈电子商务的股权结构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确实需要进行区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4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8/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官路商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