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良微微蹙着眉头说道,
“虽然亚太股市科技股已经够活跃了,但相比欧美还是逊了不止一筹。港股还会有一波猛烈的重挫,之后指数的反弹,叠加科技股、信息股题材的炒作,应该还是会有一波较大的机会。反正天盈、鸿臣现在都预留一亿资金,听我直接指挥;其他的,你们正常操作就行……”
“您老亲自出手,目前最高记录是沪深一年半九倍收盈,这次能破记录不?”夏侯江兴奋的问道。
蜗巢新技术过去一年在香港证券市场进行融券操作获利不足十亿港元,虽然熊志远、夏侯江他们都开玩笑说收益率不怎么样,但实际上这一块的事务都是张斐丽在负责。
不管张斐丽怎么努力,在熊志远、夏侯江他们眼里,肯定跟专业人士有相当大差距的;她主要是能得萧良的信任。
现在萧良要亲自操刀,夏侯江、熊志远当然振奋。
“你当我神仙啊?我要能知道这么清楚,以后我还做什么实业,直接玩股票不就得了?”萧良“不屑”的说道。
“错了,萧良最高纪录是两百万美元投亚马逊,目前天盈电子商务的这部分持股市值是一亿两千万美元,增涨六十倍,他还不让我减持,”熊志远说道,“我现在就很郁闷,天盈电子商务目前对外估值是十五亿港元,其中大部分都体现在对亚马逊的持股上了。”
“股权投资不能这么算呢,”夏侯江较真的“纠正”熊远志说道,“你要这么算,萧良他最初投宿云生物才花了几个钱,最后套现了多少钱,收益率不得照几千倍算啊?我们就赌一赌,他这次在八号仔的投资上,最终能斩获多少倍的收益率!”
“别尽想好事,这不管怎么说都是高风险投资,天盈、鸿臣都要做好亏损的准备——真要亏损了,我也不会额外补贴你们的。”萧良笑道。
夏侯江、熊志远这时候也下海游泳去了,朱祎琳犹有疑惑的问道:“你下一步打算增持多少?”
除了计划增发的新股将落入郑仲湘及其合作者的掌握中之外,八号仔现存的一亿八千万股里,也有百分之四十被郑仲湘收入囊中了,实际能供其他资金买入的股票非常有限,理论极限才九千多万股。
这点股票在外面,稍微一买,就有可能炒出天价来。
现在萧良从天盈、鸿臣就要凑两个亿的资金出来,加上蜗巢新技术的自有资金,朱祎琳一时也不知道萧良到底还想增持多少。
萧良看了夏侯江的身影一眼。
虽然夏侯江是核心合作伙伴,虽然夏侯江重利的一面,他也不厌烦,甚至寄望他以后能为天盈投资的发展做更大的贡献,但有些想法,此时也确实只会叫朱祎琳等人知晓。
“金融风暴除了还将冲击港股、港元市场外,也必然会波及欧美发达国家,到时候就是进一步增持八号仔的机会。当然,就算八号仔复牌之后就直接炒到每股三十、四十以上不再回调,也可以放手买入。总之,除了已经持有的八号仔一千两百万股外,除了天盈、鸿臣凑出两亿资金,蜗巢新技术也将至少再拿出五个亿参与增持,也要在改组后的董事会争得一席之地……”萧良说道。
“要进董事会?”朱祎琳疑惑的问道。
萧良通过公开市场,对借壳后的星视集团进行增持,哪怕持股超过5%,成为大股东,反手减持受到的限制也较为有限:一年累计不超过10%,以及每减持1%次日(交易日)报备即可。
倘若增持进入董事会,交易所就有理由认为萧良直接参与了星视集团的运营决策,知悉公司的运营机密,这时候再想减持,受到限制就严格多了。
如果他们只是坐八号仔的轿子吸一波血,不管增持多少筹码,都应该避免进入董事会才是。
“单纯赚钱还是太无聊了,”萧良轻吐一口气,说道,“完成增持后,我不可能长期都留在香港,到时候你代表我进星视的董事会。”
“你不怕你的小寡妇有意见?”朱祎琳美眸盈盈盯住萧良,问道。
“鸿臣、天盈都有增持,到时候我们三家要签一致行动人协议,我不在香港,当然是鸿臣或天盈派人进董事会。我肯定更相信你,你想哪里去了?”萧良大义凌然的说道。
“反正小寡妇闹性子不让你上她,你不要怨我。”朱祎琳说道。
“这个就难说了。”萧良说道。
“呸!”朱祎琳见萧良眼神露出一丝淫邪,美眸瞪住他,问道,“你想进董事会,是对荃湾区那个资讯(信息)产业园项目起了心思?”
“嗯,”萧良点点头,说道,“这个项目现在只是个别区议员的动议,都不能算正式浮出水面,后面可能会有较多的波折。我们进董事会后,一方面要帮郑仲湘争取拿下这个项目,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这个项目,完全落入郑仲湘个人的掌控之中。总之,这件事还是比较复杂的,走一步算一步吧,我也没有精心想太多……”
说实话,萧良很清楚香港是严重缺发展信息高科技产业基因的。
前世香港发生了两件标志性事件,堪称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进程上的经典笑语:
其中之一,就是郑仲湘凭着郑家的声望与资源,最终拿下被特区政府及民众寄以厚望、意在促进信息高新产业发展的信息港项目,不仅免除掉八十亿港元的土地使用费,还额外让特区政府掏出十多亿港元的基建补贴。
信息港却最终被郑仲湘搞成以高端滨海豪宅为主、辅以大型购物娱乐场合以及少量所谓高科技企业入驻的写字楼进行点缀的综合地产开发项目。
第二件事,就是前世有中国芯片教父之称的罗某人,在离开台积电之后,一度奔走想在香港筹备建造大型芯片工厂,却因为特区政府与民众不愿意免费提供建设用地而作罢。
萧良倘若不甘心仅仅在星视集团吸一大口血,倘若想在信息港项目折腾出更多的事,他就得先争取进入完成借壳后的星视集团的董事会……
第680章 相投
劳动节期间,郑仲湘邀请丁文江、温骏、韩振亚、韩振国、怡田邹志林以及这些年在内地结识的朋友、合作伙伴来到星视集团总部做客。
丁文江、韩振亚、邹志林等人事务繁忙,在香港接受了两天的热情招待就离开了,温骏、韩振国却是与周培薇、陈逸森、林杰等星视高层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也是要这时候,温骏、韩振国彻底搞清楚星视集团刚拿下八号仔益洲股份的控股权,正筹划集团整体上市的事情。
而郑仲湘这段时间出现在内地,亲自推动曲宸集团跟怡田、环泰以及光耀资本进行合作,主要还是担心蜗巢新技术会成为星视的妨碍。
星视总部宽大的豪华接待室里,温骏站在落地玻璃窗前,俯瞰脚下小如蝼蚁的车辆与行人——这正是他孜孜追求的那种感觉啊!
这时候郑仲湘与周培薇、林杰以及另两名星视的高管走进接待室,温骏看了坐在沙发上的韩振国一眼,抢先迎过去,寒暄道:“郑先生这么早就过来了啊?”
温骏、韩振国留在香港有四五天了,郑仲湘不可能从头到尾陪同,主要还是陈逸森出面接待。
“还有一个小时就要召开股东预备会议了,我得提前过来有个准备,”郑仲湘看了一眼腕表,说道,“你们这两天讨论出什么结论来了?”
郑仲湘将他们请来香港做客,实际他们帮着出谋划策对付萧良,但他自己却消失了两天才出现,慢腾腾从沙发上站起来的韩振国,心里多少有些不满的。
郑家再牛逼,也不能这么随意差使人啊!
温骏却无半丝的在意,希望能得到郑仲湘以及郑家的器重,对郑仲湘目前困惑的事,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星视成功整体置入上市公司后,想通过短时间的股价震荡,将萧良赶出去,恐怕很难。最初孙仰军、沈君鹏找到在东洲背景深厚的唐逸凡、俞小荣还有郭晋阳这些人合作,想要拿下沪市上市公司徐海科工的控股权,将当时东洲船机厂的柴油发动机业务装进上市公司,就是被这个姓萧的横加阻挠,最终功亏一篑。姓萧的从介入徐海科工算起到最后完全撤出,历时两年……”
九五年下半年的时候,宿云生物、南亭实业还刚刚发迹,萧良就敢拿出一笔在当时看来怎么不能算小规模的资金,在徐海科工里面整整纠缠了两年才最终撤出,这样的耐心跟韧性,怎么都不能将他当成一般证券投机者看待。
郑仲湘神色凝重的点点头,虽然这两天他没有露面,每天交流的情况,陈逸森、周培薇都会及时向他电话或写邮件汇报。
郑仲湘伸手摸了摸往后梳得油光镫亮的头发,坐到宽大的沙发上,说道:
“二月底恒生指数受期指交割日影响大跌,蜗巢新技术就是那天出现在八号仔这些股票重点股东名单的。这才刚刚过去两个月,要是姓萧的这次耐心跟韧性,也有这么足,我们指望复牌之后通过股价震荡,迫使姓萧的出局,确实是想多了。”
“星视未来有那么好的发展,合作方又信心十足,资产成功置入上市公司之后,直接将股价拉到位,不给姓萧的有增持的机会,才更为关键,”
温骏现在只愁没有表现的机会,哪怕很清楚陈逸森、林杰、周培薇这些人不可能喜欢他指手画脚,也是大胆向郑仲湘建言,临了还不忘问韩振国一句,
“韩总,你觉得呢?”
韩振国接过话茬道:“我接触姓萧的不多,纯粹以个人感觉,确实需要将股价直接拉到叫他感觉两到三年内都无利可图的位置,才有可能避免水被他搅浑。”
萧良迫使宏亚与环泰以每股八元承接天海精工大量的股票——即便有一部分作为出资置入光耀资本,但宏亚、环泰手里还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这个价格就令他们异常的难受。
这个价格不算高,但也绝不算低。
更关键是天海精工现在完全处于沈君鹏的控制之下。
沈君鹏整天嚷嚷天海精工未来发展不会追求短期的利润增涨,而是要更多的引进高精尖技术人才,在技术自研上增加更多的投入,提高员工的薪资福利,最终将公司的市值保持在三四十亿之间,是非常合理的。
说白了沈君鹏这是在对环泰、宏亚放话:
你们每股八元接的股,老老实实以每股八元一点点吐出来吧!
沈君鹏作为控股股东,只要不在意一时的账面资产浮动,确实有能力将股价长期压制住,绝对不会希望看到试图想对他下死手的环泰、宏亚,从天海精工赚到一分钱出局!
韩振国不喜欢温骏在郑仲湘面前表现得太活跃,但对他的观点还是赞同的。
郑仲湘这时候不是考虑萧贱人已经吃进去的一千两百万股八号仔能赚多少钱,而是重点防止萧贱人进一步插脚进来将水搅浑。
他也觉得郑仲湘应该利用控股股东的有利条件,将借壳上市后的星视股价,控制到萧良多食则无利可图的高位。
“具体要拉到什么位置,才能叫萧良见好就收?”郑仲湘皱着眉头看向韩振国、温骏问道。
“在内地科技股也是很受欢迎,大体能给到三十倍以上的市盈率,但再高的话,背后基本上都是资本在操纵,”温骏说道,“而在香港,以郑先生的名望以及策划中的荃湾资讯产业园项目,普通投资人应该会有更大的想象力,但具体多少,我跟韩总还真没有什么研究,不敢瞎说。”
韩振国看了温骏一眼,心想你小子不想冒险给出具体的估算,还怕我居功,我需要你代我回答?
说来也是奇怪,自上次被萧良捅破他兄弟二人与温骏表面上的虚情假意之后,韩振国看温骏真是越来越不顺眼了。
郑仲湘不知道韩振国与温骏心里的小九九,皱着眉头走到落地玻璃窗前,俯瞰脚下小如蝼蚁的行人跟车辆。
周培薇走过来,说道:“股价可能要给到三十五到四十区间才行!”
她们之前就想过将复牌后的股价直接拉起来,不给萧良增持的机会,但她们之前计划拉到每股二十五元左右。
这也是萧良开出的报价,但被郑仲湘拒绝。
却是这几天跟韩家兄弟、温骏进行深入的交流,才发现他们之前对萧良的了解都是片面。
甚至郑仲湘之前找的私人侦探公司层次太低,都没有了解到萧良在游艇夜宴以及华商经贸交流大会的两次具体演讲内容。
周培薇、林杰看似没有下力气做太多的功课,却因为行业人脉的缘故,反而对萧良在游艇夜宴以及华商经贸交流大会上的发言略知一二;她们对萧良出售宿云生物给鸿臣之后,蜗巢新技术以及鸿臣在香港证券市场的操作,对天盈投资的架构变动,也更为清楚。
温骏、韩振国对香港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
却是通过这次碰撞,他们才将水面下的拼图拼得更完整,更有理由相信苏利文、熊玉琼赶在金融风暴之前,将资产从泰国、马来西亚撤出,并最大限度的减持对华兴集团的持股,很可能是一次完美的预谋。
仓促上马古江口深水港项目,只不过给了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应对熊氏及华兴董事会诘难的完美借口。
是的,苏利文、熊玉琼当时要辞去华兴集团的董事等职务并进行减持,是需要得到董事会及股东大会的审议批准才能生效;不是说苏利文、熊玉琼今天辞去董事,明天就可以直接减持股票。
这也不难理解,萧良从香港的日资银行拆借如此巨量的日元贷款,苏利文、熊玉琼夫妇为何会提供担保了。
唯有之前建立足够的信任,萧良才有可能拿他在内地的资产,请托苏利文、熊玉琼出面为当时高达三亿美元的巨额贷款担保。
他们重新审视过萧良,自然也就知道按照之前的计划将复牌后的股价拉到二十五元,很可能无法将萧良阻拦在外,非要拉到三十五到四十元这个区间不可。
这也是他们自己预算出来的,未来三年内相对合理的星视股价区间。
当然了,他们希望将股价一步拉到这个区间,肯定不会直接动用资金暗中操纵。
这种玩法太低端了,也容易被对手抓住把柄往死里整。
陈逸森这时候接到一个电话,捂住通话孔,跟郑仲湘汇报道:“萧良已经走进太古大厦了。”
看到温骏、韩振国要起身告辞,郑仲湘说道:
“非正式的股东预备会议,主要是对将拿到股东大会上进行投票表决的提案进行初步的确认——按照规定,单独或联合持股超过3%的股东,都有权向股东大会、董事会提出方案进行讨论、表决。你们也可以留下来旁听,看看萧良一会儿会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温骏、韩振国点点头,就坐在原处没有动弹,等候着萧良走进星视总部的豪华接待室……
第681章 新的提案
这段时间杀入八号仔的绝大部分投机者,都只关心星视借壳后股价最终有可能被拉到多高,然后套现走人,对重组后的董事会安排,公司章程等等却都不感兴趣,更没有兴趣提什么议案参与公司的治理。
股东代表们赶到星视总部,交头接耳,也都是讨论新调整的资产重组方案。
萧良这次是与熊志远、朱祎琳一起走进星视位于太古大厦顶层的接待室,看到温骏、韩振国竟然毫不避讳的坐在里面,笑了笑,朝郑仲湘笑道:
“听说郑先生这几天招待好几个从内地赶过来的贵客,我还在想,谁在郑先生面前担得起‘贵客’这两个字呢?郑先生昨夜陪大明星蔡漾参加宝格丽的慈善晚会,今天都出现各大娱乐版的头条了。不过,刊登了那么多照片,却没有看到这两位贵客的身影啊,我还以为郑先生有意将他们藏起来,不让我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