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在商言商,华兴集团确实都有挽救的价值,但东南亚的经济复苏,要比主流经济学者现在预测的晚得多,这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的。理由我在去年华商经贸大会上也都有详细提及,而照亚洲这段时间的经济趋势来看,我也没有看到之前预测有修正的必要,”
萧良说道,
“因此,想要缓解华兴集团的危机,三十亿远远不够,一百亿才是一个相对保险的数字。不过,就算我们能凑出一百亿来,玉衍总能接受我们的注资吗?”
目前华兴集团已经跌到一百五十亿以下了,就算萧良他们不趁火打劫,以一百五十亿市值为基础进行注资,一百亿注进去就能换得40%的股份;而熊玉衍以及熊家其他两房的持股,则将被摊薄到16%。
也就是说,熊玉衍接受他们的注资,就是将华兴集团的控制权交出来,最多在董事局保留一到两个席位。
要是熊玉衍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萧良却是可以竭力促成这事。
到时候将华茂在狮山湾的投资,都合并到华兴集团旗下,形成既拥有远洋运输,又拥有从东洲经香港,再延伸到东南亚主要地区的港口资产布局,可以说是一条非常漂亮、且极具价值的业务链。
萧良也相信熬过三四年金融风暴造成的低迷期,熬过狮山湾前期没有回报的建设期,随着将来内地与东南亚的经济联系越发紧密,不用愁这条业务链产生不了足够的利润回报。
而有这样的业务链为基础,将来还能向南美、澳洲以及非洲进行更大范围的港口投资、航运业务的布局,华兴集团的前程可以说不可限量。
问题是,熊玉衍会接受他们的条件吗?
“我要么找大哥聊聊?”熊玉琼不确认的看向丈夫苏利文。
“趁萧良在香港,有些事能聊,聊聊也好。”苏利文不能说啥,只能附从妻子的意见。
“我看没必要聊,”熊志远对他大伯的性情了解更深,说道,“你要真跟大伯提了这条件,指不定以为我们想趁火打劫呢,到时候脸面弄得更难看;让他们去跟郑家谈去……”
熊志远当初被挤出华兴,心里多多少少有一些怨气的,他们几家是能勉强凑一百亿出来,但有这一百亿,哪里没有机会,为何要硬凑到华兴去?
这时候熊志远搁餐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他拿起来见是陌生号码,接通后听到对方自报身份,捂住手机的通话孔,禁不住诧异的跟萧良小声说道:
“是星视集团的周培薇,电话直接打到我这里来了,看来郑仲湘这是要跟你摊明牌了?”
萧良笑了笑,示意熊志远先接电话;其他人都一脸诧异,继而聚精会神的听周培薇在电话说什么。
“……是的,萧良现在确实跟我在一起,周小姐你要跟他直接通话吗?哦,好的,我转告也一样的。星视集团已经跟益洲股份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了?真是祝贺你们。哈哈,我在益洲股份就买了那么一点,没想到还被你们知道了。郑先生准备在明天新闻发布会后举办招待晚宴,邀请我们参与,初步探讨益洲股份的资产重组方案?星视的准备很充分啊!好的,我跟萧良争取抽出时间过去……”
熊志远挂断电话,说道,
“你这一次能赚多少,就看明天郑仲湘拿出怎样的资产重组方案了。要是八号仔最终只能涨十倍八倍,意义就不大了。”
“都说周培薇是郑仲湘的军师,跟郑仲湘是斯坦福留学时的同学。从郑家拿三十亿创办星视集团,最后将卫星传播业务转手出售,帮郑仲湘两三年少说赚到六七十亿,据说就是出自周培薇之手。她亲自给志远打电话,邀请你们去参加明天的招待晚宴,我觉得应该会拿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资产重组方案出来!”夏侯江说道。
萧良是平摊买入八支仙股,每支仙股平均买入一千五百万港元左右,更关键的是每一支仙股的持股比例都超过百分之七了。
港股对上市公司持股超过5%,但不担任高管、董事等重要职务的大股东,减持规定没有那么严格,但也要求每减持1%的股票,次日(交易日)需要进行相应的披露。
星视集团借壳八号仔这事现在算是水落石出,萧良在其他七支仙股上所持有的股票,理论上至少需要四天(最后一天降到5%以下,可以一次性卖光)才能全部清空,不像其他投机者明天可以第一时间清仓,最大限度的降低亏损。
就算蜗巢新技术投资还是选准时机买入这七支仙股,持股成本相对较低,但最终还是有可能产生六七千万港元的损失。
而萧良在八号仔的持股市值也在一千四百万港元上下。
这也意味着,星视集团借八号仔的壳进行资产重组,倘若股价最终仅上涨十倍八倍,萧良这一波操作只能赚三五千万港元,就差了一点意思。
非要八号仔的股价上涨幅度远远超过此数,萧良才能大赚。
比如上涨三十倍,萧良最终就能斩获三四亿港元出局,就算得上相当漂亮的一次操作。
当然了,萧良在八支仙股上的持股,这段时间都毫不犹豫的超过5%,也是向郑仲湘表露跟盘到底的决心。
夏侯江、熊志远都怀疑这应该是郑仲湘现在就揭开牌面的关键。
…………
…………
第二天还是工作日,八号仔益洲股份则因为股权转让以及策划资产重组等事申请停牌。
星视集团借壳八号仔这事,走这一步基本上算是尘埃落地,极少情况会再出现什么反复;另外七支仙股也因此失去投机价值,开盘就遭到投机者的无情抛弃,一天的跌幅都在百分之六七十左右。
下午股市收盘后,郑仲湘在太古大厦星视集团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签署协议,从益洲股份董事长、控股股东林国斌手里收购所持29%股份,等交易完成,合并从公开市场收购的股票,星视集团将持有益洲股份40%的股权。
郑仲湘对媒体也初步透露,将星视集团资产置入上市公司的计划,但资产重组方案需要得到其他股东的投票通过,暂时不宜对外披露更多的内容。
萧良与熊志远按照约定,五点钟赶到太古大厦;益洲股份也有别的股东受到邀请,有近二十人,在星视集团总部先受到接待。
“我叫陈逸森,大家也可以叫我EASON,星视集团投资部副总裁,郑仲湘先生今天还有些工作没有结束,在招待晚宴前,我先带着大家参观我们星视……”
郑仲湘以及昨夜给熊志远打电话的周培薇暂时没有出现,而是由星视投资部副总裁陈逸森带领股东代表,先参观星视集团占据太古大厦最顶层三楼的总部。
八号仔的股东代表们,掌握着资产重组方案能否通过的决定权,此时激动的内心,自然也是更关心资产重组方案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倍的丰厚回报。
简单参观完后,大家走进会议室。
没等陈逸森发言,就有人迫不及待追问星视集团到底准备了怎样的资产重组方案,希望陈逸森能直接介绍星视集团计划置入上市公司的那一部分资产情况,不要浪费时间说其他有的没的。
陈逸森看着这些脸上写满贪婪的投机者们,内心很不耐烦,笑着说道:
“我了解大家迫切的心情,我们星视也一定会拿出最具诚意的资产重组方案。不过,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就算星视近期想要借壳上市,也并非仅有八号仔一家可以选择。如果大家最终谈的不愉快,星视花费上亿多收购一家壳公司,也不是多了不得的事情。我在这里准备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先看一下……”
“郑仲湘还想玩什么花招?”熊志远坐在萧良的身边,不满的嘀咕道。
其他股东基本上都是闻着血腥味闯进来的投机者,又掌握资产重组方案最终能不能通过的表决权,星视集团走到这一步,确实还是需要再有一番软硬兼施的博弈。
如果星视集团将萧良视为投机者,甚至是持股最多的投机者(其他投机者为了见势不对能快速逃走,没有一家持股超过5%),也没有问题,公事公办直接通知蜗巢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派人参加谈判就行了。
然而周培薇昨天将电话打到他那里,郑重其事的邀请他们过来参加晚宴、商谈资产重组方案的事情,他们按约赶到现场,郑仲湘、周培薇都没有露面,反而安排陈逸森站出来说这种软硬兼施的话,这未免太瞧不起人了。
“有钱赚就行。”萧良不以为意的笑道。
他今天过来的目的,也是看星视集团初步拿出来的资产重组方案是什么。
他又不是跑过来跟郑仲湘,或者周培薇交朋友的,别人对他态度是冷,是热,真没必要太在意。
“萧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资料,您看一下。”
这时候工作人员将资料递到他手里。
萧良翻看资料扫了两眼,诧异的朝刚递资料给他的那名工作人员看去。
女孩子长相比较秀气,带着一副细金边眼镜,身穿灰色职业套裙,身材有些娇小,此时已经站到陈逸森侧后,就好像纯粹是星视集团的一名普通助理,出现在会议室里只是负责端茶递水、分发资料之类的杂活。
熊志远注意到萧良的异样神色,侧过头来看了一眼:
好吧,他们拿的是星视集团的普通介绍材料,萧良手里拿的却是一份半正式的资产重组方案。
熊志远以往跟郑仲湘接触过,对星视集团的高层确实不熟,狐疑的打了陈逸森跟那名女职员一眼,也搞不懂他们这么做的用意,只是凑头跟萧良一起看星视集团的资产重组方案。
郑仲湘创办星视集团之初,发展亚太地区的卫星传播业务,哪怕是借着郑家的资源跟资本,也勉强可以说是香港高科技新兴资讯产业的开拓者。
九四年将卫星传播等相关业务出售后,星视集团,又或者说郑仲湘想继续保留“香港高科技创业第一人”的光环,其开发运营的写字楼项目,都有侧重引进高新资讯企业入驻。
郑仲湘此次收购八号仔的控股权,打算以每股十五元的股价,向包括郑仲湘在内的星视集团投资总计增发四亿股新股,将星视集团整个置入八号仔,实现星视集团的整体上市。
根据重组方案提供的资料,星视集团目前净资产为三十亿港元,九六、九七年盈利都超过两亿港元,今年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盈利可能还将略有缩减,但考虑到郑仲湘及郑家身上的光环,星视集团作价六十亿港元置入上市公司,并不算苛刻。
而八号仔目前总股本是一亿八千万股,股价为一元两毛,郑仲湘拿出来的资产重组方案,相当于是给出十二倍多的溢价,不算特别高,但也绝不能算低。
也就是说,这样的重组方案一旦最后获得通过,萧良在八号仔的持股市值将直接上涨到一亿七千万港元;考虑到资产重组完成后,受投资机构的追捧,股价还会顺势上涨一波,萧良最终应该能收获超过两亿港元的盈利。
当然,萧良倘若不急着止盈出局,对八号仔的持股,也将因为这次彻底的资产重组,被摊薄到2%。
萧良将方案看完,则抬头朝那名女工作人员勾了勾手指,待她走过来,侧过身子跟她低声说道:
“我非常看好星视集团未来的发展,相信重组的新上市公司,市值涨到一百五十亿港元没有问题。郑先生可以找一家投资机构,以二十五元的股份,将我手里八号仔一千两百万股直接买走就好了!”
熊志远看了女工作人员一眼,萧良这是开价了,却不知道郑仲湘愿不愿意吃点亏,随便找家投资机构,以三亿港元,将萧良手里八号仔的这部分股票买走?
第677章 毫无保留的赞同与信任
招待晚宴放在太古大厦裙楼六层的翠林餐厅,六点钟刚过,萧良、熊志远与其他八号仔的股东代表以及原控股股东林国斌,先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餐厅。
不过,此时在太古大厦顶楼,郑仲湘的总裁办公室里,却正进行紧张的争论。
“萧良能走到这一步,一定有极其精明的头脑,跟过人的胆识。即便他不可能知悉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但我们额外做的小动作太多了,这足以叫他在没有得到足够利益之前,不会轻易撒手。我觉得可以找一家投资机构,接手他手里的股票,这个条件不算苛刻。”
周培薇是主张花些代价,恭请萧良出局的,同时又觉得EASON建议郑仲湘搞的那些小动作实在没有必要。
现在都可以说是为之前过多的动作付出代价。
“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事情,能不能做成,我们自己都不清楚,怎么可能轻易叫他讹诈?”
陈逸森打心底厌烦这些贪婪而野蛮的大陆土豹子,皱着眉头说道,
“重组方案我们不参与投票,但除了姓萧的持有7%外,还有53%的股票落在其他股东手里。只要其他股东支持我们的方案,他这点股份决定不了什么。”
“要是他鼓动其他股东一起反对我们的资产重组方案呢?”郑仲湘有些迟疑的问道。
陈逸森说道:“他倘若真站出来鼓动其他股东搞事情,我们的态度就更不能软弱。说实话,我很怀疑他这所谓的报价,是不是在试探我们!就像周小姐说的,姓萧的有着非常精明的头脑跟算计,我们轻易就满足他的讹诈,不是将我们的底牌摊给他看吗?”
郑仲湘点点头,最终还是倾向陈逸森的主张,说道:“行,我知道了,我们一起去参加招待晚宴吧……”
…………
…………
熊志远都有些不耐烦了,郑仲湘才与陈逸森等人姗姗来迟;那个形迹可疑的女助理,也陪同一起入席。
股东代表加上星视集团的陪同人员,总计三十人围住一张直径超过六米的大圆桌而坐。
萧良没有想到在寸土寸金的中环,还能找到一张圆桌坐下这么多人的中餐厅。
好在他与熊远志就坐在郑仲湘的右侧,不需要扯着嗓子说话;陈逸森坐在熊志远的右侧,而那个形迹可疑的女助理坐在郑仲湘的左侧,星视的其他陪同人员,散坐在其他股东代表身边。
陈逸森主持过开场白后,趁着侍应生倒酒的空档,郑仲湘慢悠悠的将餐巾打开来,铺在膝盖,微微侧过身子,跟萧良说道:
“临时有事情耽搁了,拖到这时候才下楼来,怠慢萧总了——”
“理解,理解,日李万姬嘛,”
萧良即便感受不到郑仲湘的语气里有半点“歉意”,还是微微一笑,就像老朋友般跟郑仲湘絮絮叨叨的说话,
“我在内地从来都不用敢手提电话,最多随身带着寻呼机。你可以学学我,没有那么多的事非要我们亲自处理的。”
郑仲湘装不了热络,开门见山道:“萧总的意思,培薇刚才转告我了,但很抱歉啊。星视集团这次倘若能成功装进八号仔,我肯定希望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不过,将来星视的市值能达到多少,一百亿、一百五十亿,还是两百亿,我觉得还是应该交给市场决定,萧总以为呢?”
郑仲湘婉拒他的报价,萧良也不奇怪,笑着点点头,说道:“郑先生说的不错。我是很看好星视未来的发展,但星视未来的市值能达到哪一步,留些悬念却是更好。”
“萧总是不是对香港的法律有什么误解,还是萧总在内地股市不受约束掀风搅浪惯了,以为到香港也可以随便胡搞?”
陈逸森以为郑仲湘的话还是软弱了,插话进来尖酸的说道,
“我要提醒萧总一句,单单就萧总刚才提出内幕交易这事,我们就可以举报给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