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官路商途_分节阅读_第262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68 MB   上传时间:2025-09-25 16:51:51

  这样的企业运营发展,不可谓不激进。

  然而在激进的背后,除了蜗巢科技与工学院能源电化学实验室建立产品技术研发体系外,萧良他自己都老老实实的泡在实验室里,东洲各大夜场从来不可能有机会看到他的身影。

  目前蜗巢科技以及能源电化学实验室除了陆续有一些论文发表外,也登记申请了一些技术专利,萧良都挂了第一作者。

  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萧良作为老板,爱慕虚荣,贪他人之功。

  唐国斌、曹启华这段时间与萧良、许建强接触有限,但陆峰、周华、韩涛跟他们以前在秣陵就是相识,而陆峰、周华、韩涛在新华通大厦附近,跟他们租住相邻的小区,这段时间接触就多了。

  说及萧良,陆峰、周华、韩涛都可以说崇拜了,也说了一些与沈君鹏、孙仰军分道扬镳的缘由,私人恩怨仅仅是表面,更深层次还是理念不合。

  也是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唐国斌将他今后要走的路梳理清楚。

  要想快速发展乃至崛起,完全循规蹈矩,不突破常规吃一两只螃蟹,是不现实的,但要光想着找又肥又美的螃蟹吃,谁都保不定哪一天会楼塌山倾、毁于一旦。

  唐国斌这段时间也是反思了许久,想着注册成立真正的投资公司,正式筹措资金以及接受客户委托,依托这些年从业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进入证券市场,而不是继续寄身富海证券旗下擦边搞小动作。

  听唐国斌进一步说及他的打算,萧良沉吟颇久。

  公募证券基金以及以信托形式发行的私募基金,还需要过好几年才会正式浮出水面,但股市赚钱效益已经吸引大量的投资者涌入,代客理财等模式已经不是新鲜事物;证券公司亲自下场接受委托理财也是屡见不鲜。

  各种私募型投资公司这两年也如雨后春笋般,在沪市、秣陵、锡江、深市、广城、杭城、甬城、东瓯等民间资本活跃、投资需求旺盛的城市出现,甚至眼下还是证券市场掀风搅雨的主力军。

  这些投资公司在活跃证券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滋生出大量非法吸纳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国家对寄附各大银行体系吸血的转融贷加强监管之后,孙仰军与温骏等人成立融金投资,最初是拿自有资金,在证券市场掀风搅浪。

  投资嘉乐科技,非但颗粒无收,还搭进去两三千万资金,孙仰军实力受损,接受沈君鹏的注资,又吸纳唐逸凡等人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说是往私募型投资公司转变了。

  萧良要在这个领域,跟这些孙子唱对台戏,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

  他也不能专门为了对付这些孙子,无节制的从南亭实业抽调资金,影响到正常业务的发展。

  因此,唐国斌、曹启华等人想要组建私募型投资公司,萧良是支持的,但也要跟他们确定好边界。

  唐国斌作为从业多年的专业人士,对此也是有充分考虑的。

  他主要还是对标国外的私募基金,权衡国内的法律风险,注册投资有限合伙公司之后,计划对客户设立一定的门槛,限定规模,不作风险投资回报承诺,进行适当的份额分级管理设计。

  “我觉得挺好的,你们成立公司,我可以做你们的第一个客户,先拿几百万资金,试试你们的实力。”萧良说道。

  他除了现在没有太多的精力分神去插手太多的事情,还考虑到当下证券市场低迷,前期客户开拓会比较困难,私募型投资公司在东洲这个民间资本以及证券投资相对低迷的城市,发育是需要相当耐心的。

  萧良也不想看到东洲的民间资本太活跃进入证券市场。

  他就想着让唐国斌他们先玩着,他现阶段无意花什么精力去参与、干涉。

  他目前投入证券市场的资金比较多,但主要也只是想先吃下第一波牛市行情,之后再拿出一小部分交给唐国斌、曹启华他们管理就行。

  九六年第一波大牛市过去,也许国内证券市场断断续续还会有一些结构性的机会,但令萧良记忆深刻的另一波大牛市,则要等到零五年股权分置改革。

  这期间,萧良还真不记得有什么特别好的机会。

  就算在香港搞一批资金,趁着亚洲金融危机再搞一把投机,萧良也不想牵扯自己太多的精力。

  萧良目前往胡婕账户直接注入四千万资金,除了徐海科工的股价暴涨外,广城股份、益川工业的收益,差不多跟其他股票的亏损打平,净资产增涨到六千五百万。

  同时萧良以胡婕账户上的股票资产进行抵押,前后总计拆借四千万资金。

  目前萧良在深发展、深万科、长虹等股票上建立了总计六千万的仓位(亏损五百万)。

  唐国斌、曹启华当然不敢奢望萧良会直接将胡婕账户委托给他们管理,萧良愿意成为他们的第一批客户,还拿出几百万出来交给他们管理,此行可以说是大有收获了。

  他们之前私下里才打理多少资金?

  再一个,萧良能成为他们的第一批客户,这在东洲市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力?

  当然,萧良无意直接投资,他们也有预料。

  毕竟他们听叶晓华说过,萧家弟兄注册成立的公司,萧良把许建强都拉进去了,他自己都没有投,而是让他哥萧潇跟投了一些。

  “我打算年后就将名下一家公司变更工商登记,”唐国斌说道,“等公司正式运营起来,我们肯定都要从富海证券脱离出来,但也不怕萧总笑话,现阶段还是不得不借用富海证券的一些资源,人员也只能分批脱离;老曹会先到新的公司将摊子先撑起来。姚经理的专业水平,也是得到萧总您亲自认可的,我们也打算将她拉过去,这个得提前跟萧总你打个招呼……”

  “可以啊,我到时候投你新公司的资金,有熟悉的人对接,也省得芝麻大点小事,动不动就麻烦唐总你了。”萧良笑着说道。

  “听你们说话真是累啊,很多地方跟猜谜似的,”

  叶晓华见萧良跟唐国斌、曹启华谈得差不多了,岔开话题问萧良,

  “萧意想着年前请万家优品的投资人聚一聚,就怕你跟许总这时候未必能凑哪一天都有空。”

  “我又不是万家优品的投资人,萧意要请客,得先问我哥跟许总他们有没有空啊?”萧良说道,“我有空就去蹭酒;没空,你们也不用管我。”

  “许总年前肯定是忙得团团转,萧意打过电话,刚巧许总那两天在秣陵,他现在也不好意思再打电话问,”叶晓华说道,“但你打电话,许总怎么也能挤出喝酒的时间来吧?要不就凑今天?”

  “这么多人,你不怕把萧意给吃穷了?”萧良问道,“他把资金都扔公司里了,他还能剩几个钱请客吃饭?你不会帮自己妹婿坑我的饭吧?”

  “大不了我拿酒。”叶晓华说道。

  “……”萧良哈哈一笑,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拨给许建强。

  年底是综批市场人流量最为密集的时刻;每天都是人山人海,郊县民众像潮水般涌来采购年货。

  经营面积高达六万五千平米的泛华新世界年前也完成主体及外立面竣工,已经进入内部装修及招商阶段。

  许建强、徐亚云夫妇俩,这段时间确实是没有一丝松懈的机会。

  不过,再忙跟萧良吃饭的时间还是能抽得出来的。

第415章 熊牛周期

  胡婕不愿跟萧良走得太亲近,努力想要分清楚工作的界限,同时年前她家里的事也多,下班就先回去了。

  萧良与唐国斌、曹启华、姚依燕、叶晓华驱车赶往宴春楼,与萧意、叶晓秀以及他哥萧潇、钱采薇、许建强、徐亚云会合。

  唐国斌、曹启华与许建强、徐亚云夫妇很早就认识了,之前在叶晓华的撮合下,也跟萧意、叶晓秀吃过一顿饭,却是与萧潇、钱采薇第一次见面。

  萧良坐下来先给唐国斌、曹启华、姚依燕跟他哥萧潇、钱采薇介绍认识,又问萧意万家优品门店拓展的情况:

  “我听叶总说你们这两天有四家门店同时开业了,你们能撑得下来?”

  “还行,万事开头难,”萧意说道,“徐总给了我们很大帮助,现在算是将头绪初步梳理出来了!”

  万家优品从第一家门店试营业,短短两个月,又有四家新门店赶在年前开业。

  门店用房的租赁、改造装修、人员招聘、培训,以及供应链的梳理,挑选更优质的日杂品牌洽谈供应商,公司内部管理流程的完善,挑选全新的仓储用房,初步建立物流配送体系。

  短短不到两个月,萧意、叶晓秀小夫妻俩看上去都像是瘦了有十斤的样子,人却是精神抖擞,很是享受奋斗拼搏的过程。

  徐亚云倾过身子,盯住萧良问道:“你说过万家优品只要将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你就给更高的估值投钱进来,现在怎么说?”

  徐亚云、许建强再忙,还是会关注万家优品的发展。

  徐亚云个人很看好万家优品的发展潜力。

  在过去两个月里,她挤出很多的时间,参与了万家优品供应链体系的梳理;有几家知名度很高的日杂商品,甚至她亲自出面帮着找经销商洽谈。

  现在万家优品已有五家门店开业,年后稳定运营一段时间,将体系流程进一步完善起来,新聘的一批员工熟悉岗位工作后,就可以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张。

  要在东洲城区完成初步的布局,仅靠供应商给账期是远远不够用的;现在新开四家门店,公司层面又要将初步的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建立起来,额外从银行拆借了两百万才勉强支撑下来。

  徐亚云怕萧意不好意思,她就帮萧意催萧良兑现之前的承诺。

  许建强笑道:

  “你在徐海科工赚不少吧?万家优品你得给高点估值,让我们占点便宜!”

  “……”萧良叫苦道,“徐海科工这事是临时插进来的,就占我太多精力了,万家优品我不想投了。你们找顾培军聊聊吧,节后就会有一部分‘脑健灵’的利润,分配给梅坞街公司,看能不能从梅坞街公司挤一些资金投进来。又或者你们直接去找顾雄,看他有没有兴趣。这摊事,你们以后找我喝酒行,其他事不要找我……”

  “你现在真的要专心做学术啊,是不打算给工学院的教授们活路了?”许建强笑着问道,“我前两天遇到徐立桓、顾培军,他们就满腹怨言,说你现在不务正业,压根就不管宿云生物跟南亭湖饮料的业务了。”

  “那两块业务,他们管得好好的,我插手干嘛?”萧良说道,“我插手徐海科工,纯粹是给自己找了罪受。钱少斌回到船机厂,将上市公司的事情负责起来了,蓄电池厂就没有挑大梁的了,我现在都想找人哭一场!”

  “我们现在这么苦,还不都是被你把节奏带起来的,”徐亚云“抱怨”道,“我们都想找人哭啊!”

  泛华新世界的建设,是泛华商业扩张最为关键的一步。

  年前综批市场的人山人海,刺激很多商户想要入驻泛华新世界。

  不过,泛华新世界作为专类场馆打造,要从东洲及周边地区初步形成一定基础与规模的轻工制造产业里挑选合作企业及商户,要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紧密贴合,相互促进,视野不再局限于东洲城乡市场,招商也是以宁缺毋滥为原则,工作量要比想象中大得多。

  春节前夕,大家真是忙得人仰马翻,坐酒桌上都忍不住感慨做实业的,真是远不如玩证券股票的夜夜笙歌。

  “我看徐海科工这两天在顶部的成交规模放大很多,融金应该有在往外派出筹码了,”

  徐亚云感慨道,

  “想当初沈君鹏、孙仰军拉拢鸿臣,在嘉乐科技累计投入上亿的资金,最多时组织两万多员工,销售网络遍布江浙鲁三省及沪市,结果呢,嘉乐科技的爆雷,差一点害他们血本无归。他们这一次就算被你搅局,但少说也将有五六千万收益收入囊中。而融金投资上上下下,把司机、行政后勤以及关系户塞进来供养的千金公子二奶小三都加起来,也就六七十名员工,管理起来轻松。我们做实业的,跟他们相比,简直就是牛马!”

  “这么说,我得拉许哥去做证券投资,从此也过上夜夜笙歌、左拥右抱的快乐日子才对。”萧良笑道。

  “他啊,搞证券投资还没有我在行。”徐亚云撇撇嘴说道。

  “唐总他们打算成立一家私募型投资公司,亚云姐想展现才华,这次是个机会。”萧良说道。

  “你投了多少?”徐亚云问道。

  “我哪有精力去投?我这次也是顺带玩一票,过段时间资金就会撤出来,以后最多做唐总他们的客户。”萧良说道。

  萧良现在他个人没有精力去插手太多的事情,但考虑历史轨迹不发生改变的话,亚洲金融危机还有一年半左右时间就会全面爆发,到时候他倘若想插一脚,唐国斌团队接下来的视野,仅仅是停留在内地证券市场上,是远远不够的。

  徐亚云本身对证券投资了解颇深,倘若她与许建强能在唐国斌的私募型投资公司插一脚,唐国斌手下的团队就可以通过她与许建强,将视野延伸到香港,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内地市场。

  这个是他需要的。

  “你这个不投,那个不投,那多没意思啊。”许建强说道。

  “我为你们指明发财的道路还不够啊?”萧良耍滑头说道。

  “萧总这次在股市里压的筹码,还是比较重的,应该很看好节后的行情,”

  唐国斌不奢望拉萧良参与投资了,但见有机会拉上许建强,当机立断就把萧良给“卖”了,说道,

  “不过,我在萧总面前面子浅,始终掏不到萧总一句实话。”

  “我都说你们这个公司可以做,还准备做你们的第一批客户,我这话还不够实在啊?”萧良“抱怨”道,“难道非要我说,你们赶紧做,要是亏了钱,都算我的,才算实话啊?”

  “你可以这么承诺啊,我们不介意的。”许建强哈哈笑道。

  “说真的,你怎么看待国内的证券市场?”徐亚云认真的问道。

  萧良稍作沉吟,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2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2/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官路商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