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_分节阅读_第884节
小说作者:无醉春秋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27 MB   上传时间:2025-09-24 16:43:05

  这下深市也坐不住了,引入中芯国际,成立深市分公司,直接投建两个晶圆厂。

  一个八英寸,一个12英寸!

  汉城那边,有座12英寸的晶圆厂,自己玩不转,也交给中芯国际代管。

  一下子三座12英寸晶圆厂投产,还有众多8英寸晶圆厂早就投产,还有几个新厂在建……中芯国际都头大。

  若是中芯国际和台积电一样工艺先进,那还好,不缺订单。

  但可惜,中芯国际工艺落后,12英寸的线都是90纳米,65纳米的工艺,55纳米都算是先进了。

  至于45纳米,也是用的IBM的技术,受制于人。

  再加上当下,国产智能手机行业刚起步,对手机芯片需求不多,中芯国际几大晶圆厂的部分产能,很多都处于闲置状态,年年亏损。

  连带着中芯国际都差点破产,不得不引入新的股东。

  结果可想而知,新股东一来,内部权力角逐更加惨烈,窝里横……

  直到多年后梁老加入,中芯国际工艺突破猛进,一路突破28纳米,20纳米,14纳米……

  这下,中芯国际的订单拿到手软,当下晶圆厂不够用了,才开始大肆投建新的晶圆厂……

  比如多年后,津门的12英寸晶圆厂,月产能就是10万片!

  不过眼下,中芯国际工艺差,订单少,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晶圆厂。

  与其都空着烧钱,还不如卖一个套现,有了钱搞研发。

  至于目标,也就三座,或者两座。

  帝都12英寸晶圆厂B1,魔都12英寸晶圆厂。

  至于汉城的12英寸晶圆厂,那不是中芯国际的,而是汉城新芯的,是汉城自己投资的,只是交给中芯国际代为管理。

  如此一来,到底是魔都的12英寸晶圆厂,还是帝都的12英寸晶圆厂,就得看赵老他们斡旋了。

  “行,就给你安排12英寸晶圆厂!”赵老笑说:

  “两手准备,收购的事,先推进。同时帝都的第二晶圆厂,也会继续建设,依旧是月产10万片,不过工期分成两期,各五万片,这样一年内能交付一期。”

  “好。”王逸应道,这算是最好的安排。

  当下的帝都晶圆厂,月产2.5万片,很小,肯定不够。

  至少再来一个月产2.5万片晶圆的12英寸晶圆厂,才能满足接下来一年的芯片需求。

  等到一年后,帝都二厂一期交付,直接5万片晶圆,届时产能翻倍,不但没了产能危机,相反,还可以对外出售芯片!

  王逸笑说:“既然帝都如此支持,那帝都第二晶圆厂,我们准备投入300亿,做成28纳米!”

  “什么?28纳米?”

  赵老满是不可思议:“王董,你可是认真的?”

  王逸点点头:“当然,实不相瞒,如今40纳米工艺已经量产,28纳米工艺也得开始研发。等到帝都第二晶圆厂一期交付,也就是一年后了,我们只能做成28纳米,否则会继续大幅度落后台积、三星。”

  王逸没说的是,帝都第二晶圆厂一期2014年投产,28纳米!

  二期2015年投产,直接干到20纳米!

  这才是王逸的目标。

  即便如此,依旧落后台积电一年。

  毕竟台积电2014年就会量产20纳米芯片。

  至于当下的帝都一厂和即将收购的新晶圆厂,则继续用于生产40纳米工艺的芯片。

  毕竟未来多年,40纳米芯片市场份额依旧最大。

  就像十年后,哪怕高端芯片到了3纳米,可出货量最大的还是28纳米。

  “好,你放心,帝都二厂一定会加班加点地搞定。中芯国际那边,我也会极力斡旋,给你一个12英寸的晶圆厂。”

  “感谢赵老。”

  随后,赵老和秦主任又和王逸聊了一些,这才离去。

  路上,秦主任忍不住开口:

  “领导,中芯国际的三大12英寸晶圆厂,你准备给星逸科技哪个?”

  “小秦,这事你怎么看?”

  秦主任皱了皱眉:“都挺难的。中芯帝都工厂,12英寸,以90-65纳米的存储芯片为主。”

  “代为管理的汉城新芯晶圆厂,也是90-65纳米的存储芯片为主。”

  “这两个工厂都不适合,星逸半导体需要的是逻辑芯片。”

  秦主任看得明白。

  数字集成电路中分为几个大类,以存储器、逻辑芯片、微处理器三大类为主。

  逻辑芯片主要是CPU、GPU、ASIC(智慧安防,物联网等专用芯片),以及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几大类。

  过去存储芯片一家独大,但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的发展,逻辑IC后来居上,反而成为最高端,最有前途的领域。

  像是当下的中芯国际,主要业务就是存储芯片。

  而星逸晶圆厂,起步就是逻辑芯片!

  起点就比中芯国际高得多,因此也被官方重视得多。

  秦主任继续道:“魔都的12英寸晶圆厂投产最晚,工艺却最先进,目前达到了55纳米,甚至45纳米,而且以生产逻辑芯片为主。”

  “按理说,魔都晶圆厂最合适。”

  “但我估计中芯国际都拿着魔都晶圆厂当宝,舍不得卖!”

  “而且那是魔都引入的,帝都这边说不上话。”

  赵老笑着点头:“小秦,你考虑得很对。但有些事,就不能局限在一个城市。帝都不好解决,那就让魔都出手。”

  秦主任怔住了:“让魔都出手?他们舍得吗?”

  赵老呵呵一笑:“小秦,你说,魔都那边,如果知道星逸半导体想要收购一个12英寸的晶圆厂,并且碾压中芯国际,自主研发了40纳米工艺,自研自产逻辑芯片,你说魔都那边会怎么办?”

  “嘶!”秦主任倒吸一口凉气:“魔都那边会把星逸半导体当宝,甚至会主动出手,逼着中芯国际卖厂!”

  “没错,而且其中的基建费用,都不用帝都支付,为了引入星逸半导体,魔都怕是都抢着支付了。”

  秦主任恍然大悟,接着有些担心:“如此一来,岂不是把星逸半导体,推给了魔都?这不行啊!”

  赵老摆了摆手:“别忘了,魔都那边的月产能只有3万片和帝都一厂差不多。而我们帝都给星逸科技的第二晶圆厂,却是10万片!比魔都那边三个都大!”

  “对,我忘了这事。”秦主任笑说:“眼看星逸半导体超越中芯国际,魔都肯定坐不住,这事稳了,哈哈哈。”

  赵老点点头:“不过这事得保密,既然王董要引而不发,那咱们也做好保密策略。”

  “放心,领导,那些专家团队,都吩咐好了,没人会乱说的。”赵老保证道。

  却不想,他刚说完,高通那边就得到了消息:

  【星逸科技自研的四十纳米手机芯片鲲鹏700、鲲鹏702,3G基带芯片翼龙3000,今日全部成功流片。其中鲲鹏702性能或将赶上英伟达tegra 3。】

  雅各布看着这一消息,表情阴沉下去:

  “星逸半导体这就研发出了40纳米芯片?而且性能赶得上英伟达tegra 3?你确定不是假情报?”

  副总裁摆了摆手:“应该差不了。在咱们的扶持下,那老家伙成了明校教授,还送他的儿子拿了麻省理工的全额奖学金。儿子都在咱们掌控下,他可不敢传递假消息。”

  雅各布点点头:“也是,不过星逸半导体的动作,够快啊,直接搞定了40纳米芯片!”

  副总裁却不意外:“正常,毕竟他们可是把德州仪器的很多核心人才都挖了,连威廉姆斯都挖走了。鲲鹏700和鲲鹏702,就是威廉姆斯团队做的。”

  “原来如此,有德州仪器的研发经理和核心人才带队,搞定40纳米芯片,也是正常。八成都是德州仪器的技术。但后续的32纳米,28纳米,那就难了。”

  雅各布冷冷一笑:“毕竟32纳米、28纳米的手机芯片,德州仪器都未必搞得来。”

  “那我们还要对星逸科技出手?扼杀他们的发展吗?”

  雅各布想了想,摆了摆手:“不用理会,该头疼的不是我们高通。”

  “这怎么说?”副总裁一脸蒙圈。

  雅各布笑道:“你想,都是40纳米,既然鲲鹏702的性能赶得上英伟达tegra 3,那星逸科技会怎么做?”

  副总裁眼睛一亮:“他们会把xphone 1pro和星逸平板X1pro,以及星逸电视X40、X50的英伟达tegra 3,全部换成鲲鹏702!如此一来,英伟达直接失去星逸科技这个超级大客户,相当于自断双臂。那英伟达的移动芯片,也就彻底完了,再也无法和我们高通竞争!”

  “没错!”雅各布心情大好:“而我们高通的APQ 8064 28纳米,性能强大得很,鲲鹏702和Tegra 3差不多,但根本取代不了8064。星逸科技可以不用tegra 3,但xphone 2还会继续采购我们高通的APQ 8064!”

  “到时候,死的就是英伟达了。”

  “我们当然不能打压星逸科技,还要让星逸半导体尽快实现自研芯片取代英伟达tegra 3,届时,就是英伟达移动芯片的末路。”

  “董事长高明!”副总裁佩服不已:“星逸半导体刚起步,不成气候,英伟达才是我们最大的对手。如此一来,用星逸半导体绝杀英伟达的移动芯片业务,我们高通可就前途无量了。”

  “没错,就是如此。哈哈,王董啊王董,你可真够给我惊喜的。”雅各布笑说。

  副总裁却是眉头微皱:“那有没有可能,鲲鹏702非常强大,把我们APQ 8064也取代了?”

  雅各布却是毫不在意:“不可能。鲲鹏702不过是40纳米,而且是星逸科技的第一款芯片,怎么可能赶得上我们高通28纳米的APQ 8064?何况明年,我们更强大的骁龙800就要出了。”

  “对,是我多虑了。”

  雅各布话锋一转:“告诉那老家伙,这次干得漂亮,让他盯好星逸半导体。有什么新的情报,立即联系我们。作为奖励,在纽约给他买套房子,呵呵。”

  “好的,董事长。”

  雅各布坐到老板椅上,点燃雪茄,吞云吐雾起来:“老黄,我看这一次没了星逸科技的超级大单,你的英伟达tegra 3还能卖给谁?你们英伟达移动芯片,还能活多久,哈哈哈!”

  英伟达总部。

  老黄也接到了消息:“什么?星逸半导体研发出了40纳米芯片鲲鹏702?性能不输我们英伟达的tegra 3?还有基带芯片?”

  “卧槽!这都是真的?”

  “是真的,高通那边传来的消息。”

  “法克!这可咋办?”老黄面色大变:

  “一旦鲲鹏702量产,星逸科技必定全系放弃我们英伟达的tegra 3,全面用鲲鹏702替代。”

  “一旦没了星逸科技的超级大单,我们英伟达tegra 3的销量,都会少一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0页  当前第8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4/15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