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_分节阅读_第883节
小说作者:无醉春秋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27 MB   上传时间:2025-09-24 16:43:05

  不过这一次就无所谓了。

  起步早,能量产28纳米,就算是非常成功。

  甚至量产45纳米,王逸都会疯狂买买买。

  毕竟未来五年内,45纳米都是主流芯片。

  而28纳米和20纳米,都只是少量的旗舰芯片,只占少数。

  相反,更多的芯片都是物美价廉的45纳米。

  国产光刻机若是能量产45纳米,都会很有市场。

  但若是十年后才推出45纳米的国产光刻机,那就难了。

  毕竟十年后的45纳米,是真的没法用。

  赵老话锋一转:“不过你们低调归低调,但该有的奖励一点不少。”

  “今后星逸半导体的芯片,全部免税。”

  “星逸半导体盈利前五年,全部免税!”

  “此外,之前小秦和你对赌,2014年年底前,星逸半导若是能成功量产40nm,良品率超过85%,再送一个12寸晶圆厂。”

  “结果你们提前实现,我们也会提前兑付,并且给你们做到月产10万片晶圆的超大晶圆厂!”

  “谢谢领导。”王逸心情大好,这才是他最需要的。

  也是胡老最期待的。

  眼下的晶圆厂,目前已经全部交付,但月产能也才2.5万片。

  一片晶圆能切出640颗鲲鹏702芯片,按照90%的良品率计算,也就576颗优质芯片。

  一个月也就1440万颗鲲鹏702。

  如果单款手机用,完全够用。

  可问题是,xphone 2、xphone 1pro、星逸平板X1pro、星逸电视X40、x50,都要用。

  那就根本不够用了啊!

  眼下xphone 2的月销量都在千万,加上水货,1500万都不够。

  这就难整了。

  可以说,现在的星逸半导体,有厨师,但是没有足够多的灶台,也做不了多少饭!

  秦主任笑说:“新晶圆厂的场地,早已规划好了,如今你们量产40纳米,尽快走程序,下个月就能动工!官方大力支持,全力建设,争取两年内全部交付。当然,后续的生产线设备,就得你们自己搞定。”

  官方只负责基础建设的投资和地皮的白送。

  “两年内吗?那再加上生产线引入,投产,就得2年半三年了,太慢了!”

  王逸眉头紧皱。

  “怎么?王董是有什么难处?”赵老敏锐地察觉出王逸的表情。

  王逸叹了口气:“领导,我就有一说一了啊。”

  “但说无妨!”

  “是这样的,领导,眼下的星逸晶圆厂虽然实现了40纳米工艺的量产,并且良品率达到89%,但产能太少,一个月2.5万片产能,最多生产1440万颗鲲鹏702。”

  “这个产量听起来不少了对吧?”

  “但实际上,光xphone 2一款手机都不够用!”

  “眼下xphone 2的销量在1500万台以上,xphone 1pro的销量也在1000万台左右。我们想实现自研自产芯片全面替代,都不够啊!”

  “更别说,还有星逸平板X1pro,星逸电视X40、X50,也需要鲲鹏702。”

  “明年千元机量产,将搭载鲲鹏700,鲲鹏700也得量产,并且要照着年产一亿去。”

  “再加上翼龙3000基带,也可以量产一些对外出售。”

  “全部加起来,未来一年,星逸科技的芯片需求将超过3亿片。”

  “而眼下的星逸晶圆厂一年最多能生产1.7亿片,还有1.5亿以上的产能空缺。”

  “这……”

  赵老和秦主任都怔住了。

  完全想不到王逸的野心那么大,想不到星逸科技的芯片需求那么高。

  可想想也正常。

  明年四核的无界千元机999起,必然卖爆,销量破亿有希望,就要一亿颗鲲鹏700芯片。

  星逸新旗舰手机,加上今年的xphone 1pro、xphone 2,三款机型加起来,销量破亿毫无压力。

  星逸平板全球开售,旧款+新款,明年销量突破6000万没压力。

  星逸电视新旧多款机型加起来,年销五千万也没压力。

  此外,3G基带翼龙3000,也可以对外开售,华为等客户采购,一年数千万同样没压力。

  全部加起来3.5亿都有可能。

  星逸晶圆厂产能才1.728亿颗芯片,根本不够!

  差着一半呢!

  至于第二大晶圆厂,月产十万片,年产120万片,若是用来生产鲲鹏702,年产6.912亿片。

  再加上星逸晶圆厂一厂,总产能将高达8.64亿颗。

  届时产能足够用了,甚至根本用不了,还能对外代工。

  但那都是两三年后的事情,可眼下,未来一年,都不够用。

  根本不够用!

  远水解不了近渴。

  赵老陷入沉思:“王董,你说的很对,眼下星逸科技需要的不是两三年后的超大晶圆厂,而是能够迅速投产的小晶圆厂。”

  “因此,我决定将第二个月产10万片的晶圆厂进行拆分。分成若干个小晶圆厂,提升交付时间。”

  月产10万片的超大晶圆厂,建成就得两年,投产得两年半到三年。

  可若分成月产两三万片的小晶圆厂,那就容易了,半年左右就能交付,一年内就能投产了。

  “不过这依旧太慢了。”一直沉默的秦主任,突然开口:

  “赵老,中芯国际那边,不是投建的晶圆厂太多,入不敷出,年年亏损吗?咱们大可以直接出钱,收购一个,转给星逸科技。”

  前几年中芯国际为了讨好地方,疯狂扩张,建厂。

  在帝都投建了12英寸晶圆厂,中芯国际的大本营魔都不高兴了,于是老张又在魔都投建了12英寸新厂!

  魔都、帝都都有了,深市也得投建吧?

  结果就是,中芯国际的晶圆厂越建越多,8英寸线的产能还没拉满,12英寸线又投产了……

  帝都12英寸晶圆厂,代管汉城12英寸晶圆厂,魔都12英寸晶圆厂,深市……

  典型的差生工厂多。

  用不了,根本用不了!

第436章 高通震惊,英伟达出手!

  当下,中芯国际已经有三个12英寸的晶圆厂,还有众多8英寸晶圆厂。

  但可惜工艺落后,大都是90纳米,65纳米,最先进的也不过是45纳米,还是用的IBM的技术。

  这就导致中芯国际订单少,利润低。

  哪怕是12英寸的晶圆厂,产能都大量闲置,入不敷出,年年亏损。

  可星逸半导体呢?

  有先进技术,有恐怖产能需求,就缺生产线!

  赵老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中芯国际厂子多,缺钱,缺技术。星逸半导体有钱有技术,缺厂!”

  “两者资源互通,也算是好事。”

  “我牵头推动,咱们收购一个中芯国际的晶圆厂,到时候硬件设施的钱,我们出。里面的设备,中芯国际愿意搬走就搬走,不愿意搬走的,王董,你花点钱,买下来。”

  “没问题,得要12英寸的晶圆厂!”王逸心情大好。

  他早就盯上了中芯国际的12寸晶圆厂。

  但可惜,王逸提出来,中芯国际肯定不答应,但赵老提出来,那就完全不同了。

  更主要的,当下中芯国际正处于泥潭,工艺差,订单少,大量生产线都闲置。

  若不是没办法,中芯国际也不想借钱到处建厂。

  毕竟晶圆厂很烧钱,中芯国际的钱大都是借的,或者卖股份融资来的。

  可有时候没办法。

  官方扶持集成电路,各大一线城市都抢着引入中芯国际。

  拒绝?

  开玩笑。

  中芯国际不想混了?

  最简单的,中芯国际从魔都起家,但那时候都是8英寸的晶圆厂。

  2004年7月,中芯国际第一条12英寸的晶圆厂,在帝都投产!

  魔都一看,你个白眼狼,我把你奶起来,你特娘的在帝都建12英寸晶圆厂,这是人干的事?

  无奈之下,2005年,中芯国际又在魔都建了一座全新的12英寸晶圆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0页  当前第8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3/15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