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琴笑道:“我怀孕的时候就想着要生个女儿,然后从小就打扮她。”
王慧婷听着更加羡慕了,虽然她妈也疼她,可她知道她妈更想生的是儿子。
这年头很多人都是这样,都更加期盼儿子,像曾阿姨这种第一胎就期盼生个女儿,而且后来也没有再生的,屈指可数。
她们出生的时候,计划生育还未实行,是可以再生一个的。
现在哪怕实行了,可还是有不少人为了生儿子,想尽各种办法偷偷摸摸生二胎。
“秋雨,你妈妈真是太好了。”
卢秋雨也很骄傲:“我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曾国琴听到这话,也感到很暖心,不过她也没忘了正事。
“你想要做健美裤的生意?”
如果是普通女孩,曾国琴不会想到这些。
他们纺织厂只是生产布料,并不制作成衣。
如果想要做服装生意,都会直接去批发成衣,而不是购买布料,回头自己制作。
多了一道工序多一份麻烦,而且直接从厂里进布料,数量就不能少,前期投入会很大,再加上制作成本,没有点资本是玩不动的。
但是苏如意现在有呼啦圈的生意,而且掌握了整个召光市的进货渠道,收入就绝对不是小打小闹了。
其他人不知道,只以为苏如意给别人打工,她的后面还有其他人。
曾国琴却是知道内幕的,因为卢秋雨的关系,清楚这一切都是苏如意的生意。
“目前是有这么个意向,但是还得看具体情况。”
苏如意原本是打算去南方进货,可她发现榴林县虽然只是个县城,可是各种工厂非常多,曾经工业也是辉煌过的。
纺织厂更是其中翘首,虽然现在辉煌不在,可底子还在,苏如意就有了别的想法。
如果本地可以购买布料和进行制作,成本按理来说会更低。
榴林县的人工可要比南方便宜许多,也不需要多大规模,弄个小制衣坊就行。
现在虽然已经不流行曾经的三大件,可不少人家里都是有缝纫机的。
大家开始购买成衣,又或者去找裁缝定制,很少自己动手制作,缝纫机也闲置下来,她完全可以收购或者租借,成本就能压缩了。
健美裤又很容易制作,对打板技术等要求都不高,没有太多技术含量。
王慧婷正好有这个关系,她也就试着过来问问情况。
曾国琴沉吟片刻,这种料子他们纺织厂虽然没有制作过,不过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他们一直以涤纶等人造面料为主要生产方向。
“我现在脱离生产已经很久了,能不能行,我得明天去问问厂里,到时候再给你答复。”
“麻烦您了曾阿姨。”
曾国琴笑道:“谈不上麻烦,我们厂子的情况你可能也听婷婷说过,这兴许也是我们厂的一个转机。”
王慧婷跟卢秋雨提起过塑料厂的困境,而卢秋雨跟妈妈向来无话不谈,而且呼啦圈一夜之间在县里流行的盛况,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
因此曾国琴也就知道,苏如意这个来自南方的女孩,眼光是有多毒。
她虽然在南方有不少朋友,可到底距离远,平时联系并不方便,而且只是听一些只言片语,怎么也不如那边的人熟悉情况。
虽然苏如意是来自农村,可她也听说了,南方一些农村发展也很快,而且氛围不同。
他们积极做生意,头脑很灵活,肯想肯干,比他们这边的人要更懂得变通。
厂里目前还是保留以前的工作方式,不知道积极开拓新市场,守着以前的路子不变通,换个花样就觉得是新产品了。
可要让他们主动改变,去生产从前没有过的新花样,那没有个一年半载都定不下来。
不过好歹现在开始接私人单子,不像以前不屑一顾,送上门的单子都能不要。
现在只要厂里能盈利,机子也可以为私人动起来的。
苏如意非常肯定道:“健美裤就跟呼啦圈一样,肯定会流行起来的,尤其亚运会后,绝对会成为流行趋势的。”
这里虽然是书中世界,很多情况跟她另一世经历的现实有些许不同,但是目前看大趋势都是一样的。
而且这些东西都不是她凭空创造出来的,都已经在市面上出现,只是这股风还没有吹过来罢了。
既然如此,苏如意肯定要抓住机会,站在风口上。
依照她的推算,纺织厂这边肯定不会有那么快回复,再加上生产周期等,她的时间还是很宽裕的。
若是这边没消息,她也不担心,大不了就直接跑羊城去进货。
曾国琴内心触动,作为从小就在纺织厂长大,前半生都奉献给纺织厂的曾国琴,最不想看到的就是纺织厂的衰落。
纺织厂目前的情况,让她非常揪心。
要知道,这几年所有纺织厂非常艰难,布票开放也意味着布匹不再像以前一样供不应求,很多纺织厂都堆积了一堆的货卖不出去。
曾国琴还知道不少外地国营纺织厂倒闭了,这是从前想都不会想到的事。
可现在不一样了,要是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是会像私人企业一样破产的。
“我们纺织厂目前只接受五万元以上的单子。”曾国琴道。
这种料子他们厂子没有生产过,如果不到一定数额,肯定是不会启动的,那样太不划算,所以这个数额也是底线了。
苏如意做好了准备,倒也没有意外,“只要价格合适,产品质量过关,五万起批不成问题。”
“产品质量不用担心,我们厂子在质量上从来不拉胯。价格我们也尽量会给你优惠,不会比外头更贵的。”
曾国琴保证道,对于这个她还是很有底气的。
毕竟他们厂子底子在那,只是跟不上时代步伐,才会是现在模样。
厂里不肯冒险,可要是有了苏如意打开口子,让他们愿意踏出这一步,那么情况很可能就不一样了。
即便没有后续,至少这笔单子也能让厂里闲下来的生产线动起来。
王慧婷和卢秋雨在一边听着,大气都不敢出。
五万块啊!
那是多大的数啊!
苏如意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应了。
离开卢秋雨家,一直看不到他们家楼房,王慧婷才呼出那口一直憋着的气。
“老大,你真要去做服装生意啊?”
呼啦圈这边才刚刚开始,每天赚得盆满钵满,王慧婷没想到苏如意就已经准备开启新的地图了。
“有钱不赚多难受啊。”
苏如意深知机遇有多珍贵,她记得的东西也不多,如果不抓住,单靠自己能力很难积累财富。
从前她也就是运气好,家里拆迁所以有了资本。
身边的人都是做生意的,也会有创业的思维,可她是那种等待机遇而不是主动看到机遇的人,从前都是跟着分点肉汤。
现在不一样了,她就跟那些最先嗅到机遇的人一样,她要是不抓住那可真的就浪费了。
风险固然还是存在,却也比普通人少了很多。
“不过,你这是什么称呼啊?”
王慧婷嘿嘿笑道:“叫你如意姐我觉得远了,叫你姐,又和我姐冲突了,我觉得你特有范儿,叫老大最合适。”
苏如意无语,倒也没有纠结这个。
“老大,我也想跟你一起做生意。”王慧婷眼巴巴道。
她之前的誓言完全忘记了,想到这段时间挣到的钱,她就舍不得放弃。
可是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她就没有时间了,这少了多少钱啊!
“你还是努力弄个高中毕业证吧,也不差这么一年。以后再去学东西,也有知识基础。”
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尤其这个年代。
但是苏如意觉得,还是不要太早进入社会的好。
还是学生就还是孩子,一旦不读书开始工作,就是肩负责任的大人了。
“行吧。”王慧婷整个人都蔫吧了。
苏如意也没再说什么,自己的路还是得自己走,她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意见,也不一定适合对方的情况,因此对方要怎么做她不会强求。
“我现在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你跟着我也学不到什么,一年后稳定下来正好合适。”
王慧婷又来了精神,“行,老大,我听你的。”
第二天,苏如意就将仓库的事敲定下来。
曾国琴:“我已经跟厂里领导说了健美裤布料的事,技术上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厂里还是再讨论讨论,我觉得问题不大。”
苏如意也知道现在国营厂效率很低,所以也并不意外。
曾国琴还道:“你不用担心又发生家具厂类似的事,厂里领导也想趁机看看你的呼啦圈生意是不是有这么火热。”
手续这么顺利,也有这部分原因。
虽然大家都知道现在呼啦圈非常热门,可具体多火爆,是没有具体数据的。
可要是苏如意将仓库放到纺织厂,那就大概能计算出来了。
主要是苏如意什么资质都没有,没有单位,外地人,还是个小女孩,让他们就开始投入生产,总觉得不稳妥,这年头诈骗太多了。
苏如意笑道:“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其他县甚至市里都陆续过来跟我拿货,我现在每天进出货量很大,要是没有仓库就太麻烦了。”
当天,苏如意就让王叔联系同行,帮着将家具厂仓库里的呼啦圈全都运到了纺织厂。
于是家具厂的人就看到一溜烟的三轮车,载着呼啦圈从厂里骑出去,场面很是壮观。
“生意这么好,今天竟然出了这么多货。”
关注仓库的人不少,所以对每天情况都有大致了解。
现在看到这么一出,有些人不免有些酸溜溜。
这得挣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