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是个聪明孩子,小小年纪也知道照顾生病的哥哥。
兄弟俩一起长大,关系非常好。
“小宝妈妈失踪后,家里的进项又更少了,之前一大半都是小宝妈妈撑着的。李叔和孙婶子就只能起早贪黑去扫大街,找各种活干,不敢有一点空闲,平时是小宝看着年年。”
“别看小宝年纪不大,身体还不好,可他已经会做饭给自己和弟弟吃,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
老板娘很是感叹,这么好的孩子,就是命太苦了。
“有一天,小宝在厨房里做饭,年年在院子里玩。可等小宝做完饭走出来,发现年年不见了。他一开始还以为年年跑出去玩了,还挨家挨户地找,结果发现根本不见人,就察觉不对劲了,赶紧去找他爷爷奶奶。”
后面的事,就很明晰了。
年年不见了,小宝被刺激得直接进了医院,老两口这边要找年年,那边还要照顾病倒的孩子,整个人心力交瘁。
“年年什么时候失踪的?”
“清明节前后吧,也有一阵子了。这段时间小宝的身体一直反反复复,住医院的日子比在家还多。”
小孩非常地自责,觉得是自己没有照看好弟弟,所以才让弟弟被人拐走的。
他身体本来就不好,接连遇到这样的事,别说一个本来身体就有问题的孩子,就算是健康的成年人也扛不住。
“你说说这孩子,小小一点儿,心思怎么这么重呢。这怎么能怪他,这年头谁家孩子不是在外头到处疯跑,他们家院子还是关着门的,就是没有从里头扣上。大白天的,有几家院子门上锁的。”
苏如意也觉得鼻子发酸,难怪老两口给人感觉很矛盾,他们明明很疲惫痛苦,却撑着不让人看出来。
他们害怕自己有一点异样,不敢让自己倒下,他们倒下了,那真的就没有人惦记失踪的年年,也没人照顾生病的小宝了。
苏如意也顿时理解刘秀芝说的那些话,他们因为小宝想要卖房治病,可又惦记着失踪的年年,想留下房子让年年找到回家的路。
如果他们搬走,年年以后找回来的时候,就找不到他们了。
这是很多被拐孩子父母亲人的想法,很多人都会留在孩子被拐的地方,年复一年地等待着,希望哪一天能够等到孩子归来。
而现实中确实有一些孩子记忆力非常好,长大以后可以根据幼时的记忆找回自己的家。
再者,房子还被压价得厉害,这让老两口更加不愿意卖房了。
难怪老李头会气成那样,家里发生这样的事,已经让人够痛苦了,竟然还有人趁火打劫,想趁着他们倒大霉的时候,压低价将房子弄到手。
真的是太缺德了!
现在的房价看起来是比几十年后便宜太多太多,可对比现在的工资,依旧是个可怕的数字。
县里没有私人开发的房地产,全靠单位分房或者自建房,都是极少会出售买卖的。
现在县里住房又很紧张,按理说有价无市,房子应该很好卖的。
虽然老李头的家比较宽敞,算下来价格不低,可这年头不缺有钱人,还是不缺人买的。
结果,给出的价格低得离谱,这就匪夷所思了。
苏如意虽然不知道具体内情,可根据刚才听到的,那些人开的价格还不到市价的一半,这就太欺负人了。
苏如意也跟老板娘提起了这事,老板娘没开口,老板就道:
“这事我知道,都是彭志勇那混蛋搞出来的。”
苏如意好奇:“怎么回事啊?”
“彭志勇以前就住在李叔屋子里,那时候情况特殊,李叔房子被分给好几家住,李叔自己反倒是住在最小的西厢房。后来国家把房子全归还给李叔了,不过之前在里头的住户有的不肯走,又不肯给租金,为这事闹得挺凶。
那时候李叔儿子还在,他人脉广叫了不少人帮忙,好不容易把那些租户都给赶走了。所以这些年他们情况不好,也没想着把多余的房间出租,也就是因为怕了,担心再上演从前那一出。”
特殊年代的时候,老李头一家过得战战兢兢,生怕被清算被举报,因此在自家院子里过的是底层住户的日子。
大家都瞧不上他们家,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老李头一家翻身了,整个大房子全都回到他的手里。
之前那些趾高气昂的人家,一个个成了老李头一家的租客,地位完全颠倒。
人最容易就是嫉恨原本不如自己,后来反超而上的人,就好像对方抢走自己机缘一样。
彭志勇就是这种人,再加上被赶走时候的狼狈,让他心里一直长着一根刺,想要把‘自己’的房子给抢回来。
“这个彭志勇是个胆大的,这些年挣了不少钱,在县里也认识了不少人。几年前严打,不是进去和咔嚓了不少人吗。他就是那个时候趁机上位的,接管了一群小流氓在外头混,这几年还真给他混出了点人样。他直接放话出去,那房子是他的,谁也甭想买。”
普通人不想跟小流氓对上,听到风声也就放弃了。
虽然很眼馋那房子,可到底害怕招惹麻烦。
花那么多的钱买了房子,结果成天不得安宁,谁也不乐意。
那些有本事的,不怕彭志勇的,又看不上老李头家的房子。
还有的看上了也不怕彭志勇的,也想占个便宜,比如今天早上来看房的,都是把价格往死里压的。
苏如意眉头皱得更紧了:“李大爷跟彭志勇结仇这么深吗?这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吗。”
老板娘:“其实说严重也不到那个地步,这种事几年前也不少,也不至于就结死仇了。”
老板:“归根结底就是想要趁火打劫占便宜,之前恩怨都是附带的。”
老板娘:“李大爷的房子确实好,那么大地方,虽然旧了点,可是修修就好了,用的可都是好料子呢。”
苏如意听到这里,问道:“姐,你认识大爷家一个姓刘的女邻居吗?”
“刘?你说的是不是刘秀芝?笑起来有酒窝那个?”
苏如意连连点头:“对对,就是她。”
“她啊,她们家以前也在那院子里住过的,当初两家关系还可以,彭志勇闹事的时候,赵志刚也就是刘秀芝丈夫也出面调解过。
当初闹得就要打进派出所,他站出来后,就消停了不少,他还主动第一个搬家。”
“听着,这两口子人还挺不错。”
老板娘顿了顿,看着过来买包子、桃子的顾客,道:
“确实看着还挺和气的。”
“说起来,彭志勇跟赵志刚还是拐了几个弯的亲戚。所以赵志刚出来,彭志勇也给他几分面子。”
苏如意恍然大悟,难怪刘秀芝骂彭志勇的时候,半点不带害怕的。
“刘姐家也很想买房子吧?”苏如意试探问道。
“这年头谁不想有自己一套房子啊,像我们这种没单位的,指望不上分房,有能力想买一套房子。”
老板娘是个警觉的,说到这里猛地睁大眼:
“你不会怀疑……他们和他们吧?”
第39章 热卖
“没,我可什么都没说。”苏如意连忙否认。
她什么证据都没有,只是觉得一切很巧合,作为一个曾经也被惦记过房子和财产的人,难免会疑神疑鬼。
“我就是感觉她也挺想买房的。”
老板娘也自觉说错话,左右看了看,讪笑道:
“对,我也是这个意思。这年头谁不想买房,他们家三个儿子,更是缺房子住了。”
两人不过点头之交,还不到交心的地步,老李头的事大家都知道,说也就说了,那些乱猜的东西,可就不敢胡乱对人说了。
要是被人听到,那一家子也不是省油的灯。
不过老板娘是个藏不住话的,还是忍不住嘟囔:
“她惯会做好人,从前也没见来往这么勤的。”
老板瞪了她一眼,她这才不提这一茬。
苏如意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毕竟没证据的事,不好捕风捉影。
人家就算也想买房,也不代表就在背地里怎么着。
“要我说这房子不能卖,老两口就剩下这么个房子了,要是卖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老板娘又把话题绕回了房子。
“孩子爸爸不是还在吗,就该他出钱救孩子。小宝爸爸可是大老板,当初发家要不是靠着李叔的路子,也挣不来现在的家业。”
老板:“当时离婚闹那么难看,小宝的姓都改了,他又有别的孩子,咋可能愿意花这冤枉钱。”
“我呸!什么叫冤枉钱!”老板娘气得叉腰开骂,“你们男人就是没心,爽一炮就有个孩子,所以都不知道珍惜。小宝再怎么说也是他的亲生骨肉,不跟他的姓就不就是他孩子啦?那咱们家孩子都不跟我的姓,就不是我的孩子啦?!”
老板:“你这人怎么尽喜欢瞎扯呢,这说的是一回事吗,谁家孩子不是跟爹的姓,改姓不就是不认爹了吗。”
“你才喜欢瞎扯,改姓还能把血给换啦?就一点关系没有啦?你们男人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眼看两口子就要吵起来,苏如意默默地退到了一边,跟童云云一起卖桃子。
童云云:“大姐,我以后也让我孩子跟我的姓。”
正在挑选桃子的大妈笑道:“你是男娃,孩子本来就跟你的姓。”
童云云一直很喜欢别人说她是男孩子,可今天听这话莫名就不大高兴了,给大妈算钱的时候,一分都不让,也不像给别人一样秤翘得高高的,多少就是多少。
桃子快要卖完的时候,包子铺的老板和老板娘也没有再吵架,苏如意找老板娘询问门口这个地方租不租。
老板娘微怔,一时反应不过来:“我们跟李叔认识这么多年了,说什么租不租的。”
包子铺门口很宽敞,所以摆个摊子在这里也不占地方,所以他们也就不在意。
反正卖的不是同样的东西,甚至还能帮着吸引一些顾客,老李头每次还送不少桃子,所以互相给方便。
“是我想要租,不是李大爷。
“你?”
苏如意:“我想卖呼啦圈,那玩意挺占地方的,想借您这卖。您看多少钱合适?”
“这……”老板娘和老板对视了一眼。
两人没干过这事,还真不知道怎么收钱。
可要平白借给苏如意,他们也是不大乐意的。
毕竟还是占了他们的地方,多少会带来不方便。
而且他们租店铺是要花钱的,你占着我们门口位置,什么钱不花,一两天的还好,时间长了心里也不是滋味,他们跟苏如意又没有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