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么个开门红,只要后面的质量不变,收视率肯定会越来越高的。
第一期大家都还是新兵蛋子,难免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只会越来越好。
今天一大早,台里就开了个会讨论这个节目,都认为可以将更多资源放在这个节目上。
苏如意听到这里,看了看表,现在才刚九点,而且还是周日,这一群人就已经开完一个会了,也忒拼了。
刘全:“台里决定,如果下一期节目依旧能保持这个收视率,那么就会将节目调到周六晚上八点!这可是黄金时间!今天下午六点,还会播放另一版,将没有放入昨天正片的一些精彩镜头放进去。”
录制节目整整花费了六七个小时,还不算中间吃饭时间。
这也是怕第一期素材不够,所以录制的内容很多,以供挑选。
整个录制过程中其实做了四个游戏,还有一个是孩子们经常玩的‘老狼几点钟’结合‘123木头人’的改良版。
由于时间过长,就将这个游戏全都剪了。
录制的时候,这个游戏也出现了很多名场面,剪掉实属无奈,现在又能用上了。
不过也就新台才能这么任性,说调整播放就调整,反应速度迅速。
这个台的领导明显非常大胆和创新,竟然还能搞个花絮播放,深谙网络视频平台套路。不过想想,几十年后那些平台很多工作者,也是从电视台过去的。
“今天下午就播另一版?能来得及吗?”
刘全笑道:“是有点赶,不过剪辑师对素材很熟悉,剪了第一期也有心得,连夜赶工出来了。我刚看了一下,质量也是不差的。”
苏如意无比同情剪辑师和其他后期,怕是头都秃了吧。
她虽然从来不是打工人,可很理解打工人。
这是额外的工作,播出量也比之前约定好的更大,苏如意很是大方,给所有工作人员都送了一张新水湾大酒楼的自助券,让他们都能好好补补。而且是每人三张券,还能带上家人。
新台工作人员都很年轻,因此就算结婚生子也都是计划生育后的事,都只有一个孩子。
刘全闻言,感叹不已。别的投资商就算态度好那也是对上头的领导,对下面的小员工可没那么尊重和大方。
节目的传播效果比苏如意以为的还要来得快,服装店上午一开门,就有很多人跑过来购买节目里出现的服装。
苏如意很早将相关海报贴出去了,大大的海报挂在墙面上,不仅能让大家知道,他们服装店是《开心俱乐部》唯一指定服装提供商,也给这个节目打广告。
昨晚有部分人也是看了广告,才在那个时间点打开经视台的。
节目播出后,名人效应立刻就显现了,节目里的那几套衣服卖得非常快。
第一期节目打广告还是比较克制的,不能破坏大家对节目的观感。
广告少也更让人容易记住‘如意服饰’,因此纷纷找了过来。
苏如意在晚上清账后,看到营业额非常地高兴,这广告的效果真是立竿见影,她的投入现在就初见成效了。
周日晚同一时间,大家惊喜发现,同一时间段竟然又播了一期《开心俱乐部》!
苏如意也看了一部分,单纯从内容上来说,花絮不如正片精彩,剪辑得也比较碎,还有一些镜头是和正片重复的,因此电视台讨巧没说这是第二期,而是称为加更版。
不过看下来还是很精彩很有趣的,实在是素材太多了。
这些演员们都非常配合工作,他们其实并不觉得这样的节目会多火热,却都尽力配合。
一开始就知道是为了让大家开心的,所以一直积极抛梗,会在游戏中趁机提一些幕后故事。
大部分观众都不知道电视剧是怎么拍摄的,希望这一点能勾起观众的兴趣,大部分演员也很愿意回忆拍摄时的经历。
正片这部分情节相对比较少,加更版会更多一些,让大家更加了解幕后故事,了解演员本人,两期节目侧重点不同。
第二天一大早,刘全的电话又打来了。
他没有了昨天的激动,不过话语里依旧很愉悦。
“苏老板,昨天收视率直接飙升到百分之十一,台里决定从下一期开始,会在周六周日八点钟开始播放正片和加更版!”
苏如意也很高兴:“那可太好了!”
《开心俱乐部》的热播,让更多观众知道了经视台,发现经视台其他节目的质量也很不错,收视率稳步增长。
因为这一带动,经视台将《开心俱乐部》纳入重点项目,加大扶持,第二期想要邀请人就更容易了。
第二期依旧采取选择老剧中的主要演员参加节目录制,这次选择的是83年播放的爱情电影。
当年《庐山恋》横空出世,获得大量好评,有不少电影人也跟风拍摄,这部电影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拍摄的。
不过电影有自己的主题,并非无脑跟风,因此虽不如《庐山恋》也同样获得很大的成功。
电影里男女主最后各走一方,结局直接BE了,是很多人的青春遗憾。
这部电影也是清省电影厂出品,主要演员都跟清省电影厂有密切关系,很多人现在都还在合作着,因此邀请过程也十分顺利。
苏如意得知后,提议在节目里加一个两人若干年后重逢的场景,至于是时过境迁还是再在一起都行,看编剧怎么编。
苏如意深信嗑CP什么的,放在哪个时代都会有人好这口的。
苏如意也就提了这么一嘴,并不强求,她只需要节目组的模式稳定下来,保证收视率即可。
依照目前的情况,这个时代的人也非常喜欢这样玩玩闹闹的综艺节目,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件事。
苏如意在楼上办公累了,下楼到店里看看,就时不时听到有人提起这个节目,都表示非常有意思,看完之后都笑得不行。
让苏如意没想到的是,就连张老爷子也听到了风声。
“如意,《开心俱乐部》这个节目是你投资的?”
节目里到处是如意服饰的广告,一看就知道和苏如意有着莫大关系。
经视台的情况,张老爷子也是了解的,张氏集团与其也有合作。对于经视台的创新模式,张老爷子一直都在关注着。
时代变化了,只有紧跟时代才不会落伍,张老爷子一直坚信这一点。
因此,别人看到的是节目的欢乐是胡闹,张老爷子则看的是更深的东西。
“是啊,我前一阵就是忙这事,张爷爷,你也看了节目吗?”
“看了,确实很有意思,你的眼光很不错。”张老爷子毫不吝啬地肯定道。
苏如意得意道:“那当然,我是谁啊!大家都不看好,只有我看到了节目的潜力,点金小能手!”
“你这丫头真能折腾,之前明明是在跑大毛那条线,闷不吭声地又闹了一出。”
苏如意讶异:“张爷爷,你连这个都知道啊。”
张老爷子冷哼:“你这丫头也是胆子大。”
“嘿嘿,我这不是正好有门路吗,所以小赚一笔。我都不需要沾手的,就能躺平挣钱,这便宜不占还是我吗?”
张老爷子无奈笑了笑:“你这丫头运气就是好,不像我那孙子……哎,不提也罢。”
张清烽被坑得血本无归,让张老爷子震怒。
他们张家没必要沾惹这些生意,能做好目前的工作,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结果张清烽自作主张,看别人挣钱,也冒然进入不熟悉的领域,结果被坑得裤衩子都不剩。
比起失败,张老爷子更愤怒的是张清烽的隐瞒和愚蠢。
如同他亲爹一样,总想着投机取巧,还蠢不可及,却总以为自己很聪明,最能算计。
苏如意感受到张老爷子的失望,如今看来原著里描述的,张清烽不受老爷子待见,也不是毫无根据的。
苏如意不想提张清烽的事,插科打诨岔开话题:
“张爷爷,你也不想想谁能跟我比啊,我可是气运之女。”
张老爷子用拐杖轻轻敲了敲她的脑袋:“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你就说我有没有眼光吧,我接下来还准备和梅姨一起开卤味店,我们搞的是加盟模式。张爷爷,你猜猜看,我能不能搞起来。”
张老爷子挑了挑眉:“加盟模式?”
“对啊,梅姨现在开的卤味店就非常受欢迎,很多人都想跟她买秘方,也有人想直接跟她进货到别的地方卖。我姑妈一家靠着这卤味,现在在镇上生意非常好。既然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那我们不如搞个加盟连锁。”
苏如意之前就和李梅商量好要采用加盟连锁的模式,不过现在名气还没有打出去,合作者并不容易招揽,因此先由苏如意投资将其他分店开起来。
建立中央厨房,然后进行配货。
等生意好了名声传播,自然有人过来询问。
这一过程中,他们会进行大力宣传。地广、报纸和电视台,齐齐轰炸,再加上他们的货好,不怕架子搭不起来。
只是苏如意手头上的资金有限,所以一开始还是得稳扎稳打,先根据商品的本身实力慢慢建立口碑。
没想到《开心俱乐部》这么争气,这一过程被极大压缩。
“难怪你开始投资电视节目,原来还有这么一出。”
苏如意嘿嘿笑道:“也还赶巧了。”
张老爷子看向苏如意的目光,越发欣赏了。
苏如意从张宅离开,后脚张家人就都知道张老爷子又对苏如意大夸特夸。
如今张家人越发明白,张老爷子对苏如意的喜欢,已经不只是早年的救命之恩,而是打心底觉得这姑娘聪明能干。
张老爷子喜欢聪明有想法的人,苏如意完美符合。
张清烽这边也得到了消息,目光落在面前的棋盘,将一颗‘炮’往前挪了一步,将一颗‘车’往后挪。
第116章 发展
《开心俱乐部》节目两周一期正片和一期加更版, 第二周周六周日重播。
虽然是重播,收视率比首播还要高出一个百分点。
一周的时间里节目在发酵,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节目里的游戏在孩子中间传开,不少成年人也跟着玩‘我演你猜’的游戏。到处在讨论,自己没看过节目就显得落伍了。
因此等到重播的时候,没有看过的人全都打开了电视机。
已经看过了的人,觉得意犹未尽,又开始看了起来。
这个年头的娱乐项目少,电视节目类型也有限,春晚精彩节目经常几个台轮着播放依旧有很多观众,这样的新颖有趣的节目,重播一次依旧有人愿意再次观看。
哪怕第二次观看,看到那些名场面依然被逗笑,还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注意的小细节。
如意服装销售创下新高不说,果干的生意也极为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