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德不再说些什么,目前健美裤市场依旧蓬勃,太子裤也成了必备单品。
目前工厂确实欣欣向荣,可当这阵风过去,又找不到接替款式,那么大摊子就很容易出问题。
李明德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并不是来做说客,而是负责通知。
“纺织厂已经开始研究牛仔布料,预计明年就能批量生产。”
苏如意来了兴趣:“这么一来,我们服装厂也能多一个大类了。”
牛仔服饰经久不衰,最近的热度又开始起来了。
苏如意之前只是提议,没想到纺织厂还真的弄了这么一条生产线。
“价格怎么样?”
李明德:“跟南方那边没得比。”
苏如意微微皱眉,“若是成本太高,我是不会考虑的。”
在商言商,若是贵一点,苏如意不介意支持本地企业。
可要是价格比同品质的料子高很多,苏如意也不会当这个冤大头,她是个私人企业,肯定得以自身利益为先。。
“我们还在控制成本,技术和机器早已经到位,一直在研究怎么控制成本。”
苏如意点了点头:“我还是那句话,同等条件下,哪怕差一些,我都会在县纺织厂拿货。可若是差距太大,我也得为我的厂子发展考虑。”
回到省城,陆挺看出她的疲惫。
“你来回跑太辛苦了。”陆挺道,“你还不如将服装厂搬到省城,我们塑料厂的新地址,足够分一块地方给你建厂。”
苏如意摇了摇头:“目前还不行,我一旦走了,几百个员工很可能都会失业。”
榴林县从政府领导到百姓,都非常支持她,苏如意虽然已经开始感到厌倦,却也不会这样逃走。
陆挺未在继续劝说,知道她有分寸,只叮嘱她多注意休息,有些事可以放给手下去完成。
《老百姓》节目已经将苏如意和陆挺的故事播放完毕,两人的名气更大了。
让苏如意想不到的是,竟然会有‘粉丝’上门找她,而且还是捧着钱来的。
“苏老板,你以后要投资什么,也算我一份!”
苏如意和陆挺的发家史,吸引了很多人,尤其是苏如意,一个农村来的女人,竟然有这样的超前眼光,难怪年纪轻轻可以白手起家。
陆挺在节目里曾说,都是因为苏如意,塑料厂才起死回生,夸赞她极具投资眼光。
目前他在开发的楼盘,苏如意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宝贵意见,房子还没影,就有不少人对他们的楼盘很感兴趣,言语里充满了欣赏和爱意。
也不知道从谁开始,大家开始传言苏如意有‘金手指’,总能点石成金。
于是,就有人上门送钱,希望她能带着自己投资。
这些人带来的钱还不少,都是十万起步。
苏如意哭笑不得,她现在除了服装厂,就没有搞别的,一味地囤房子,哪能带着别人一起投资项目啊,她又不是专门搞风投的。
苏如意全都婉拒了,不过留下了这些人的联系方式。
虽然现在不能合作,未来不好说,多条人脉多条路。
节目播出后,苏如意见到不少奇奇怪怪的人,甚至还在常去的早餐店里,遇到了张清烽。
“如意,好巧,你也在这里吃早餐?”张清烽看到她很是诧异,眼眸里还透着欣喜。
“是啊,好巧啊。”
苏如意也同样意外,这家店是周围百姓常来的,味道不错但是环境很一般。
西装革履的张清烽,和这里的环境格格不入,看着就不像会在这种地方消费的人。
而且她怎么会到这边吃早点,张家是有专门的厨子的。
苏如意家里虽然也请了阿姨做饭,但是不需要她准备早点。
苏如意有时候跑外面吃,有时候跑李梅家吃,有时候直接睡过去,没有个固定时间。
“我前段时间看了你的采访,难怪爷爷这么喜欢你,你非常地优秀。”张清烽夸赞道。
苏如意笑笑:“还行吧,我妈教得好。”
张清烽也跟着笑了起来,不得不说他能成为男主是有原因的,笑容如春煦,温柔沁人心。
旁边排队买早点的女孩,看到他的笑容,耳根瞬间红了。
就连苏如意也被这美颜击了一下,好看的脸就是让人看得身心愉悦。
张清烽并没有停留太长时间,买好食物就离开了,还帮苏如意买了单。
因为没有几块钱,所以苏如意也没跟他撕扯。
苏如意摸不着头脑,却也没太当一回事,可苏如意发现自从这一天之后,隔三差五都能在各个地方巧遇张清烽。
虽然张清烽都只是打个招呼就离开,可苏如意总觉得他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对方没有任何表示,每一次碰到,都非常有分寸,好像就是巧遇,苏如意也不好有什么动作,省得被人说是自作多情。
苏如意也没有闲工夫去思考他这行行为背后的深意,也不去费心猜测是巧遇还是有意,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综艺周六见》这档节目上。
过了快一个月,刘全才接到苏如意的电话,整个人激动不已,他还以为这件事黄了呢!
“我有空,我什么时候都有空!”
刘全现在已经不会想着要拿乔了,他现在只想将节目保下来,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苏如意约刘全在电视台见面,这一次徐晓楠跟着她一块过来。
徐晓楠也是第一次来到电视台,可她非常地沉稳,看到电视里熟悉的面孔,也没有露出什么表情。
虽然心里很是好奇和雀跃,看她不能给苏如意丢脸,一定得保持镇定,不能跟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一样。
刘全将自己珍藏的茶叶拿了出来,热情招待苏如意。
“苏老板,你对这个节目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我们提。”
苏如意抿了一口茶,道:
“我对这档节目挺有兴趣的,不过对于新台并没有太多信心,而且这档节目太新颖,也无法预测观众的接受程度。制作团队也很年轻,难以确定质量。”
刘全对于这种说法已经习以为常,这已经说得非常客气了。
苏如意愿意来,说明还是有意向的,因此并未失望。
“你说的都是我们目前遇到的困难和质疑,我也不敢保证收视率一定很好,但是这绝对是电视节目开创性的尝试。刘老板是个眼光毒辣,又很大胆的人,希望你能给我们一个机会。”
苏如意:“哪怕我会介入栏目制作?”
刘全舒展地眉头微微皱在一起,目前投资商直接插手节目制作的现象还是很少的,一般都是喜欢将自己想要捧的人安插进去,希望节目组给自己人更多镜头等。
“刘老板的意思是?”
徐晓楠非常有眼力见儿地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两份策划书,一份是刘全之前给她的,另一份是苏如意自己带来的。
刘全给的那份策划书,明显被翻了很多次,都已经开始卷边了。
“这是……”
“我在你们策划书的原有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和修改。我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认为这样更加有意思。”
刘全的表情不大好看,他完全没想到苏如意竟然会有这样的操作。
他是因为很看好这个节目,所以才会这么卖力。
如果苏如意改得面目全非,那就失去了做这个节目的初衷。
可苏如意是最近唯一愿意跟他聊这个节目的人,所有人包括台里其他人,都觉得这个节目会失败,不明白刘全的执着。
甚至节目策划人,都已经放弃了,觉得自己太想当然了。
谁会喜欢这种毫无意义的节目。
刘全只觉得全身千斤重,之前的喜悦一扫而空,可难以开口拒绝,怀着沉痛地心情翻开了新的策划书。
第112章 合作
刘全做好策划书被修改得面目全非的准备,这种事他也曾遇到过不少。
尤其像苏如意这种年少就获得极大成就的人,很容易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比专业人士还要有眼光,什么事都想插一脚。
刘全觉得这个项目怕是要彻底黄了,他其实并不缺节目,只是觉得这个节目很特别,有可能会开启新潮流。
新台的定位是非常适合这样的冒险,否则很难在那么多电视台里脱颖而出。
可当刘全打开策划书后,紧绷的表情发生了变化。
这是……改了还是没改?
刘全感受到这份策划书是和他之前看的不同,可一时又察觉不到哪里不一样,只是觉得更加有意思了。
刘全虽然对这个项目非常熟悉,可他并不参与策划。
他忍不住拿起之前他给苏如意的策划书,打开后就看到里面用红笔进行了标注,虽然字迹比较潦草,却也能清晰看出其中变动。
苏如意并没有对策划书进行大刀阔斧地修改,只是在一些游戏上进行修改,而且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删减和深化,让节目更具有层次感和竞争感,嘉宾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也更加具有趣味性,尊重创作者的劳动成果。
新的策划书就如同苏如意所说,她只是站在观众的角度进行修改,而不是创作。
“苏老板,你这改得太好了!”
刘全认真地翻阅那本充满批注的策划书,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苏如意这么做的用意。
苏如意笑道:“内容创作还是得靠专业人士,我只是提一些小意见罢了,目的也是让节目更加有意思。”
苏如意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大改,若是这么做还不如另起一档节目。
若是更改太多,落地的时候很可能因为不适应导致节目效果变得很差。
“节目这么更改后,我更加有信心了。”刘全称赞道。
一半确实是因为认同,另一半则是为了投资。
苏如意并不避讳自己对节目的兴趣,直白表示:“我是想要这个节目能被观众所看见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