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之前在报纸上就有看到为了抢摊位,有人被捅死的,也正因为看了这个新闻,她才下决心租个摊位,房租可是个大头。
但是门面是陆挺的,陆挺现在和苏如意已经公开在一起谈对象,可到底没有结婚,若是女方太占便宜,会被人瞧不起。
“咱们又不是白拿的,是要按照市场价给房租的,租给谁不是租?租给自己人还省得去要房租的时候,还得掰扯半天。”
苏如意不以为然,她并不依靠男方,却也没有必要为了彰显独立完全切割。
如果能够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只要在前期将财务划清楚就行。
李梅还是犹豫,毕竟这么好的店面,房租肯定不低,她也不会占这个便宜。
若是生意不够好,怕是不够房租的。
苏如意却是越想越觉得,这条道大有可为。
虽然某黑鸭某味似乎在她穿越的时候,出现了各种问题,可不影响前面赚到的钱。
若是能搞起来,不需要那么大规模,她也能挣得盆满钵满。
即便没有,一家店也能让苏如意能获得可观的收入,还不用她去操心。
“那门面现在还没退租,回头也还得装修,你就先去省城做一个月的生意看看,要是觉得还成,咱们就合伙开店。你要是不想开也可以,我就直接从你这进货,你只管做不需要负责销售的事。”
李梅听这话,心里稍舒了一口气。
虽然她做的卤味一直获得正面反馈,可还是拿不准在省城能不能卖得动。
省城对她来说还是太陌生,以前压根没想过她还能在省城买房扎根,当初大女儿考上省城中专,她都不敢送孩子去上学呢,还是童爱华送去的。
现在一来就说要去省城开店挣钱,她心里很是打怵,一点把握都没有。
摆摊好歹没有房租,一旦苗头不对可以及时止损,租房开店可就不行了。
李梅应下,感叹道:“如意,多亏有你,要不然我都不敢离开县里。”
省城是好,可她过去就是背井离乡,换做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
“我也是想多挣一点钱,我可事先说好,咱们合作就得丁是丁卯是卯,我不会占你的便宜,也不会让你占我的便宜。到时候会签订合同的,我们是要明算账的。”苏如意认真道。
李梅连连点头应下,“那是肯定。”
苏如意是她最大的依仗,为啥她能下定决心去省城,就是因为知道有苏如意在那,有根定海神针不至于出事孤立无援,她可不会跟她交恶。
不仅是她自己,李梅让自己三个女儿也都要跟苏如意好好相处的,自己不聪明不能干,那就得学会跟着厉害的人。
第92章 抢生意
李梅是个行动派,决定了要前往省城,就开始收拾东西。
这一去,以后估计很难回来一次,因此整理和收拾的东西不少,相当于搬家。
苏如意的服装厂和纺织厂合作,一直租用纺织厂的大卡车运货,因此也不担心没法搬运。
因此李梅把能带上的都带上,都说破家值万贯,瞧着家里也没啥值钱的东西,可真要全部重新添置那可就是一大笔钱了。
尤其这一年李梅挣了钱,给家里添置了不少东西,要带的东西也就更多了。
因为有地方,李梅干脆把之前定制的餐车也给带上,这是她改造过好几次的,非常的实用,她一个女人也使着不费劲,上面还能放炉子和蜂窝煤。
她租了摊位后,就拆了专门用来运输,那些炉子架子也没扔,因为卖不上价,就放在了老李头家的仓库里。
在收拾家当的同时,李梅还要处理摊位上的事。
摊位还差十几天才到期,李梅也不想浪费这些天,依然坚持继续摆摊。
她现在请了个小工帮忙,也就不像以前一样忙碌了。
原本她是不愿意的,自己一个人也能撑起一个摊子,多请一个人就多个开销。
童云云现在也长大了,放学回来也能搭把手。
王慧婷看不得她妈天天这么辛苦,就去找了苏如意,让她去说服李梅,李梅这才同意的。
李梅聘请了家具厂相熟的婶子赵桂芳,家具厂现在效益不好,隔一个月发工资或者发只发一半的事常有发生,赵桂芳家有三个儿子,一个个都是正能吃的大小伙。
赵桂芳的丈夫是六级木工,放以前工资也能勉强养活一家人,尤其赵桂芳还是家具厂的临时工,日子虽然紧巴却也不至于被饿着。
现在家具厂有编制的正式工工资都发不下来,也就不需要临时工了,赵桂芳丈夫的工资又经常拿不全,这就让一家五口日子过得非常拮据。
赵桂芳是个手脚勤快的,两家关系也不错,李梅也就请了她给自己当小工,一天六块钱。
这个工资放在县里也不低了,很多正式工人也不过这个数,李梅还包两顿饭呢。虽然辛苦了些,可对于赵桂芳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
李梅之前难以下决心,也跟赵桂芳有那么点关系,要是铺子关了,赵桂芳这头可就为难了。
都是多少年的邻居了,李梅总觉得不好意思张口。
李梅还没去找赵桂芳说明情况,赵桂芳自己先找李梅说话。
“梅子,听说房东涨房租,不是为了想多挣房租,而是想要把咱们赶走,自己开家卤菜店。”
李梅闻言,恍然大悟。
她能下决心离开的导火索,就是房东涨了房租,一涨就是两倍。虽然附近摊位都涨了房租,可没有一次性涨那么多的。
李梅生意虽然好,也不想当着冤大头。
现在一听这话,就明白房东为什么敢这么硬气了。
李梅租的摊位位置其实并不算好,虽然也在菜市场的入口,但是这个方向的入口大家去得少,都是从另一个口进来的。
这个菜市场是个新建的,比从前旧市场大了好几倍,上头还有一层,专门买布匹成衣等。
因为是新建的,人流量还比较有限,有些区域的档口还是空着的,李梅的摊位就是在冷清的那一面。
李梅一开始也是在摆摊时,就打出了点名声,才敢跑那地方去摆摊。
即便如此,一开始也遇冷,过了一个月因为口碑的积累,生意才渐渐好起来。加上新菜市场人流量越来越大,才有现在的火热。
李梅理解房东想要涨房租的心,毕竟当初她租的时候,房租算是比较便宜的,可一口气加了那么多房租,而且只愿意续约三个月,三个月后再签约,她就不乐意了。
租摊位至少都是一年起,再不济定半年,哪有三个月的,这说明三个月后房租还得涨。
李梅听这消息也谈不上生气,别说她准备离开,就是打算继续在县里摆摊,她也不带怕的。
这一年多,有人看她生意好,跟风的人不少,可依旧影响不了她的生意,甚至于吃了别家的更发现她家的味道有多好。
而且她又非常爱干净,不管是在制作的过程中,还是在售卖中,都是把头发全都梳起来藏在帽子里。
套身上的罩衫也都是干干净净的,每次制作或者将食材拿出来切割上称的时候,不是把手洗好几遍,就是戴上干净的手套。
大家挣钱不容易,愿意在外头花多一些钱买东西的,要求也会比较高,李梅摊上的东西不仅好吃还卫生,大家也才愿意一直买账,口碑非常好。
先不说房东是不是有她卤菜的本事,光是卫生这块就是不过关的。
之前房东到她的摊位上,又是吐痰又是抽鼻涕的,抽完鼻涕的手随意在裤腿上擦了擦,就直接就伸到她送给他的卤菜里,就这么拿着吃了,把她恶心够呛。
房东离开的时候,她还专门去清理了,回来时候还洗了好几遍手,省得食客看着恶心。
虽然李梅去省城做生意,对自己的手艺没啥信心,可这一年多在县里获得的好口碑,让她觉得她要是在县里换了地方,也能继续把卤菜生意做下去。
她从摆摊开始,就听了苏如意的提议,给自己家铺子起了名字,而且还注册了,名字就叫李梅卤菜。一开始她是想叫李家或者童家,被苏如意一票否决。
李是大姓,太不具有独特性;童家,若是童家人知道了别回头说这摊子是他们家的。
于是干脆就叫李梅卤菜,虽然‘李梅’这个名字重名也不少,可还是有很大限制性的。
现在大家说吃卤菜,都说要去李梅卤菜,招牌打出去,换个地方重新开始也容易让老食客寻过去。
赵桂芳看李梅迟迟没开口,一边干活一边压低嗓子道:
“我一直没跟你说,房东之前私底下偷偷找了我。”
李梅这才回过神,一时反应不过来:“找你做什么?”
赵桂芳嘴角扯了扯,又给压了下去。
“他想让我以后在他家卤菜摊干活。”
说完,赵桂芳连忙举手发誓。
“梅子,我可没别的想法,要不是你,我家这些日子就过不下去了。我就是觉得这房东小心思不少,还说给我涨工资,说我那么能干,一个月拿不到三四百,都是亏了的。”
赵桂芳说这话的时候,一直观察着李梅的表情。
“我跟他明摆着说了,我跟你关系好,再多钱也换不来的。”
李梅闻言,更觉得愧疚,赵桂芳这么信任她,她就要跑了,终归是辜负了她。
不过想着苏如意的服装厂,最近食堂要招新,她打算将赵桂芳推荐过去试试,那点愧疚也就消散不少。
那里的工资和她这里差不多,可听着要更加体面。虽然是私人厂子,可如今的如意服饰是很多县里人都想进去的地方。
“桂芳姐,这一年多亏了你帮忙。”李梅由衷感谢道。
赵桂芳摆摆手:“我俩说这些干啥,太见外了,我就乐意跟你干。”
李梅听这话,更不知道怎么开口。
赵桂芳看她没有其他话,抿了抿唇,道:
“你这生意好,每天挣不老少,要是我不帮衬,那不是耽误你挣钱吗。我这人别的不说,就干活利索,比两个年轻人加起来还能干,要得还不多。”
李梅微怔,怎么听这话有些不对劲,可又说不出来。
“看你挣钱高兴,要不然我待在家里多自在。我家老刘是六级工,我挣的钱也就是补贴一下家用,用不着这么辛苦,也是看你不容易,所以才过来帮忙的。”
李梅这下听明白了,赵桂芳跟她说这些,是想跟她提加工资。
李梅心里也理解,谁不想多挣一点,虽然她开的工资不低,包的两顿饭都是跟自己吃的一样,几乎顿顿都带荤,时不时还让赵桂芳带一些卤菜回去加菜。
可赵桂芳家里压力大,肯定是想要挣更多钱的。
话虽如此,李梅不知道为啥还是觉得心里不得劲。
赵桂芳看李梅还是无动于衷,心里有些恼火,真是越有钱越抠门,她话都说到这里了,李梅都没什么反应。
她每天挣那么多钱,从手指缝里流出一些,她家里就能宽裕许多。
果然,做人还是不能太良善,于是直接开口道:
“梅子,我也不是那种不懂事的人,咱们这交情,我也不能坑你去投别家。房东说的那么多工资我肯定不能让你也这么干,只要你这边给我一个月加八十块就行。我也不是贪你钱,是我家老刘说我天天太辛苦,让我回家照看孩子,我就拿这个借口搪塞过去了,我哪能就这么丢下你,让你难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