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学没有扩招,大学录取率很低,他们县城又属于省里教育薄弱地区,王慧婷这种在班里都是中下水平的,肯定是没戏的。
“你跟我混可得从基层做起,我可不会因为你是我妹就放低要求,相反,还要比普通人更高要求。”苏如意认真道。
王慧婷站直身,拍了拍胸脯:
“老大,你放心,我虽然学习不行,可干活绝对不比别人差!”
“那你是打算留在县里,还是跟我去省城?”
“省城!”王慧婷毫不犹豫道。
“省城的第二家分店就要开张,你是要去门店,还是跟在我身边?”
王慧婷这回没有那么干脆了,她想要在苏如意身边学习,可又很喜欢去卖衣服。
“我能不能先去门店一段时间,等我知道咋回事了,再到你身边跟着学习?”
“可以,你还可以空出一些时间参加清省大学开的函授课,今年新开了服装设计专业。”
王慧婷原本想拒绝,好不容易高考结束,她是一点都不想再学了,可一听这个专业,眼睛顿时一亮。
“还有这样的专业?!”
“设计服装也是一门大学问,是需要学习的。”
苏如意原本开服装厂就想赚一笔快钱,并没有打算长期从事,她的人生理想依旧是当个包租婆,然后想做什么做什么。
可开厂子身上的责任太重了,尤其现在服装厂效益好,一年内就扩招了好几次,现在已然成为了三百人的中型厂子,在清省和附近的几个省,都小有名气。
现在健美裤已经成为女性衣橱里的必备款,许多服装厂也都开始生产健美裤,可依然没能撼动如意服饰的地位。
这有广告的品牌效应,还有销售团队足够努力的结果。
目前很多企业,依旧保留了旧时的想法,对销售这一块不够重视,还套用以前的模式,不会给销售员提成,顶多是给一些出差补贴。
销售员主观能动性不强,没有动力去开拓新市场。
苏如意则不同,销售员是有提成的,而且提成不低,使得大家极为积极,现在如意服饰都开始往南方卖了。
要知道开放后,都是南方货挤压本地货的空间,尤其是纺织类的商品。
订单量一直都在稳步上涨,工厂机子一直没停,过一阵还需要再招一些人。
现在县里对如意服装厂很是看重,减轻县里的就业压力。
厂里的员工也一直以能在如意服装厂工作为荣,虽然辛苦,但是多劳多得,薪资水平在榴林县数一数二的,因此工作非常积极。
这么大个摊子支在这里,苏如意也就不能像之前一样仅仅为了挣个快钱,要为服装厂的未来打算。
目前服装厂依靠健美裤和文化衫,确实已经足够,可想要长期发展,肯定还是得开拓其他款式的,那就需要聘请专业人士了。
王慧婷有些心动,不过还是坚持先去门店上班。
“我现在学不进去,还是先去工作再说。”
王慧婷收拾东西准备跟着苏如意去省城,李梅找到了苏如意。
“如意,你之前说可以把云云的户口迁到省城,能在省城上学,现在还作数吗?”
苏如意:“作数的,你们有省城的房产,操作起来并不难。梅姨,你准备带着云云一起去省城吗?”
李梅虽然在省城买了房子,可一直下不了决心去那边发展。
她现在在县里的生意很不错,每个月收入趋于稳定,榴林县也是她熟悉的地方,所以很难下决心去省城发展。
可是留在县里,有太多烦心事缠着她,让她开始动摇。
李梅做的卤味在榴林县小有名气,她在新菜市场租了个摊位,每天都有人排着队过来买。
也有人跟风学着做,可都比不过她家的味道,因此影响不大。
李梅现在还雇了两个人帮忙,否则根本忙不过来。
一看这阵仗就她知道挣不少,也就引来了觊觎。
第91章 手艺
苏如意强悍和神秘的名声摆在那,地痞流氓不敢招惹李梅,可李梅的娘家人以及童家人却如同苍蝇般围了上来,让李梅不厌其烦。
自打做生意后,李梅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于童家人不再似从前那般忍让,对娘家人也能硬气。
但他们总是时不时蹦跶,还是让李梅很是闹心。
最近娘家人还想给她再找一户人家嫁过去,那人又老又瘸,还喜欢酗酒,他的腿就是因为发酒疯跟人打架被打折的。
李梅这次不像第一次失去丈夫时,那么火急火燎想要找个男人结婚,就是想要躲避家里的安排,她觉得自己握不住手里的东西,所以找了男人。
可是这一次她没有再嫁的想法,没有嫁人也过得挺好,一开始有苏英女士远程帮忙主持大局,后有苏如意过来帮衬,她发现缺个男人自己也还是有主心骨的。
她现在做生意,一天挣的能顶人家大半个月的,心里也更有了底气。
而且她带着三个女儿,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她现在嫁人只能找也带着孩子的,这就意味着,她挣的钱也得分一部分出去,李梅一想到这个就更没有结婚的欲望了。
又看两个女儿都在省城扎根,也想跟童云云更的教育环境,苏如意也经常在省城,思考再三,还是打算去省城发展。
李梅将这话说出来,心里更加笃定了。
“对,我觉得一家人还是得在一块。”
“你舍得放弃这边的生意?”
李梅心里很是不舍,她这一年将自家卤菜的口碑做出来了,有了不少老顾客,她要去省城还不知道生意能不能做起来。
虽然她现在挺有信心,可没成之前谁都不好说结果如何,做生意就是伴随着风险的。
“舍得。”李梅咬咬牙,“我想着去省城,就去工地旁找个位置摆摊,生意应该也不错。”
苏如意挑了挑眉,“梅姨,你真是越来越会做生意了。”
省城如今的建设如火如荼,到处都是工地开发,可谓日新月异。
苏如意一两个月没去省城,再回去的时候就发现这里多了一处建筑,那里多了一条路。
工地附近的人/流量是很大的,虽然普通工人大概率舍不得花钱在外头吃饭,一个馒头一点咸菜和水就觉得很不错了。
可工地上的那些施工员、管理岗以及一些年轻工人,挣了钱之后还是舍得出钱买些吃的。
李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也是听你和陆挺闲聊的时候想到的,我想在陆挺那个工程附近摆摊,你觉得能行不?”
陆挺现在已经开始包工程,手里现在有个大项目,经常往工地上跑。
那附近没什么吃的,工地上的伙食只说能吃饱,味道就甭提了。
他每次吃饭还得跑老远才能寻到地方,就只能在工地饭堂上凑合。
陆挺说这些话的时候,其实有在故意卖惨的意思,他开着车根本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找到吃的。
而且他也不会一直在工地待,过去几个小时就顶天了,离开的时候正好能凑饭点。
不过虽然是故意在苏如意这里讨巧,也确实不是胡诌,他这种自由出入的人毕竟少,多是不方便出行只能在工地上解决温饱问题的。
这年头不乏嗅觉灵敏的人,不少工地外头都会有一些小商贩过去摆摊。
苏如意觉得这生意可以做,但是赚的是辛苦钱,李梅已经有了基础,她现在的手艺越来越好,经过数次改良,那卤菜味道一般人根本模仿不出来。
省城的人比县里的人都更舍得花钱在吃上,只要选好地方,生意差不了。
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跟李梅说的。
“在省城开店,我心里还是有点慌,我想先试着先摆摊。”李梅不安道。
李梅在县里租店铺也是干了半年之后,才有底气开始的。
在省城人生地不熟的,李梅只会更加谨慎。
她手里虽然有些钱,可之前买了房子花了大半,若是去开店手里就没剩下什么了。
李梅刚来省城,肯定是不敢这么冒险的。
“要不这样,我出资让你在省城开店……”
李梅连连摆手打断:“不成不成,我不能要你的钱!”
“我不是白给的,我是想跟你合作,我出钱你出技术,咱们五五分账。”
“那哪里成啊,我那点手艺算得了啥啊。”
“梅姨,你可不能这么说,你这手艺可是宝贝,别说放在省城,放在全国那也是排得上号的。我觉得只要运作好了,肯定能挣大钱。我现在提前入股,以后就可以靠着你躺着挣钱了。第一家店只是试试,以后还要开很多家连锁店的。”
苏如意非常肯定道,虽然她也是突然想起这事。
李梅的手艺是真的不错,她每次回县里都带不少回省城,陆挺每次拿走一半送人,就没有说不好的。
苏如意也拿给了什么好东西都吃过的张老爷子,他也很是喜欢,非常符合大众口味。
基本的技术有了,再加上成熟的商业模式,苏如意觉得大有可为,毕竟她前世就有成熟案例。
李梅不知道什么是连锁店,不过也能从语境里猜到大概意思,更是唬了一跳。
“我的手艺哪能上得了这么大的台面啊!”
“梅姨,你不信自己还不信我?你的手艺就是值得,不过那些都是远了的。就近说,你在省城开店,我是很看好的。门面我都想好了,陆挺手里有一个门面,在省城最繁华的中山路上,在那开店不仅能保证客流量,还能打响名声。”
这门面是别人抵债给陆挺的,陆挺有一笔工程款要不上来,就让对方用门店抵了,要不然现在可买不着这么好地段的门面房。
这年头搞房地产是挣钱,可风险也是非常大的,没点手腕和背景,坏账烂账特别多,很容易把自己给套进去。
去年行情跌入谷底,就有不少因为波动而破产的建筑商。建筑工人们也拿不到工钱,快过年的时候,跑省政府那去拉横幅。
那个门面不大,因此虽然地理位置好,陆挺一时想不起用来干嘛,就想着直接对外出租。
苏如意觉得对外出租的收益比不上自己开店,不过当时也没想好,就让他先留一个月,也给之前租客一个缓冲时间,反正那地段是完全不愁租的。
“我这手艺在那能行吗?而且用陆挺的门面是不是不大好?”李梅心动又忐忑。
她做了一年多的生意,很清楚地段的重要性。
要不是苏如意名头在那,她一开始也是没法在好地段摆摊的,她就见过生意好被人觊觎而赶走的小摊贩。
有个跟她一块摆摊的大姐,每次去摆摊都是带着一把菜刀去的,否则就对方一个女人早就被欺负死。
为了抢摊位大打出手的也有,榴林县还好,动手也没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