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好稻看过来,听到这话知道盛丽是没有打算说出实话。
无论盛丽怎么说,他跟盛丽说辞一致就是了,对当年的事他本就不是那样清楚,事情是盛丽做的,而他只是最近才知晓,沈盼睇不是他的女儿。
后来沈好稻说他实话实说他是最近才知晓的,说是在知道盼睇不是自己女儿之前就在给她相看人家,养了这样多年,一⚹直是当成自家闺女的,没道理突然知道不是自己的孩子就真的把孩子赶出去了,他们跟真父女没有什么差别的。
沈好稻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就算最后有人有罪,那也判不到他的头上。
彩礼的事,这是习俗,警察也不能伸手管这样宽。
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
听着沈好稻的歪道理,警察都有些听不下去。
沈盼睇在沈家过得怎么样,他们并非一无所知,跟村民打听打听,就觉得这对夫妻确实对闺女不是自己的是知晓的,不认为沈好稻真的是一无所知,是最近才知晓。
他们家不是只有一个女儿,若只有一个女儿可以说重男轻女到没有边。
一百二十八
可……
四个女儿里头,前两个都念了初中,后一个别人都说被父亲宠爱着,就第三个女儿从小都不大受喜欢。
这种差别的待遇,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
盛丽是一开始就知道这事,做出什么样的事,似乎都不奇怪,可沈好稻是后来才知道女儿不是自己的,那先头那些事又算得什么。
他是没有长眼睛、没长耳朵?
“你不能让你婆娘对女儿好,那你自己对她也不好,对她最不好。她听话、懂事、聪明,这些都惹你不喜欢了?你说你最近才知道,那之前都算是什么?”
沈好稻说出来的是实话,可偏偏没有人相信。
他说人都有偏心,这是不可以控制的,他只是忽略了,并非是故意苛待。
念了高中的沈盼睇,是这个家里学历最高的,两个姐姐只念到初中为止。
只有沈盼睇考上了高中,跟家里头让不让前两个女儿念不念高中无关。
小_说⚹宅·`追¢最新?章′节¨
最初家里不让沈盼睇念初中是真的,沈盼睇为了凑学费,十岁出头的女孩每天走几十里路卖冰棍也是真的,比起沈好稻的假设,摆在眼前的事实更令人信服。
他们让沈盼睇嫁给一个富裕人家,可是那个男人却是有病的,是一个有哮喘的男人,腿还有一点跛。
沈家虽不及男方家庭有钱,可真的有必要将女儿嫁给这样的人?说给女儿找户好人家,找点定下来。
难道是觉得沈盼睇找不到更好的了?
为沈盼睇好几个字,亏得这对夫妻能说出口。
这就是亲生女儿,都是要被人说卖闺女的。
不是亲生女儿,性质更是变了。
确实有强买强卖的性质。
薛宣问:“之后打算怎么办。”
“想看一看他们的结局。”
沈盼睇没有多问一句,问薛宣会不会觉得她残忍。
她知道答案。
薛宣不会。
他说自己实现了她的美梦。
她说,美梦成真果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是美梦么。
也许是吧,所以跟她经历过的一切对比起来,一刻的快乐是那样的短暂,还不经停留的。
沈盼睇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她不能去审判盛丽,自然有法律去管盛丽。
高价的彩礼让盛丽的罪行更真切了几分。
沈好稻是ab血型,而她是o型血,都不需要亲子鉴定。
盛丽的罪没有这一快判下来,不过沈盼睇的户口从沈家迁出来的事,特事特办了。什么沈家养了沈盼睇十几年,算是一家人的话,那是诛心的。
真相应当是盛丽偷盗婴儿、虐待儿童、贩卖人口。
如果沈盼睇是盛丽的亲生女儿,或许「虐待儿童」这事并不成立,但从最初盛丽就知道沈盼睇不是她的女儿,那么从小开始帮着家里做事的沈盼睇便成了被虐待的儿童。
盛丽眼中沈盼睇的懂事听话,都成了她今日的罪证。
睡最冷的被窝,没有新衣服,吃不饱的饭。
那是沈盼睇幼时的记忆,村子里头的人也没有失忆,在村长说了村里的蘑菇厂是沈盼睇的主意后,更多的人为沈盼睇说话。
为沈氏夫妻的罪添砖加瓦,自然有人看不过眼,也有人觉得沈盼睇冷漠,但是也抵不过有人为沈盼睇说话。
那些说着沈盼睇冷漠的话,也不能说到警察面前去。
可是那些说沈好稻、盛丽不好的话可是一句句说给警察听的。
村里头这件事也传得甚广,怎么说都是说不腻的。
“沈好稻盛丽夫妻两,心真黑。知道沈盼睇不是自家闺女,才要将人嫁给有病的。”
“就说哪有那样对自家闺女的,能考上大学都不让去的,哪有这种事。”
“初中学费都不给交的,这孩子他们都没咋养过。”
“自己的孩子去别家享福,别人的孩子在她家受苦。”
……
要引起共鸣,那也要有相似的点。
沈好稻、盛丽在流言中被妖魔化,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共同点的不多。沈盼睇对沈家人是好的,沈盼睇从初中起往家里拿的东西比带走的要多,甚至可以说没有从沈家拿一分东西。
这样的孩子是别人的家,自然是羡慕的,可是要是自家的孩子过着这样的日子。
作为父母的心里是泛着酸、泛着苦的。
特别是那些比较年轻的父母,他们只有一个孩子,甚至一辈子也只有一个孩子,听到这样的事,心里头难受极了。
要是自己的孩子在别人家受苦受难,当牛做马,到了年纪又被用一笔钱卖给有病的人,真是杀人诛心。
实在是想一想就让人难过,盛丽也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为什么就可以这样的狠心。
看见那样乖巧的孩子,她就不会有片刻心软么?
没人相信捡
一百二十九
来一个孩子的说辞,没人相信盛丽是善良的。
只觉得沈家夫妻的心都是黑的。
如果是捡来一个孩子,盛丽这些年说的因为“第三个姑娘让她受苦,不知道怎么面对”等等苦衷,又是怎么回事。
把不属于这个孩子的苦难给这个孩子,还把不属于这个孩子的错也丢给这个孩子。
盛丽的话无法令人信服。
第43章 立碑
林解放知道沈家夫妻的德行,跟沈盼睇比起来,沈家夫妻为村里做的事并不多。平叶村的蘑菇厂,让平叶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这些年不少村里头都在改大队,做一些工厂,可是真的动手去做的少,真的做成功的也少,平叶村是附近做成的。
第一年种蘑菇成功,第二年村里就扩张了蘑菇厂,增加了十亩地,从五亩到十五亩,到了第二年又增加了五亩地,村里的蘑菇种植面积达到了二十亩。第¢一ꞏ看_书¨网,_更_新!最ꞏ快^
此外还有一亩是属于沈盼睇的。
去年十五亩地,纯收入达到万,给沈盼睇分去两成,算是十三亩地的收入七万。
一亩地的收成在五千多,是种麦子之类的许多倍,一亩地抵几亩地。用的土地也不是肥沃的好田,对村子里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今年的蘑菇价格上涨,二十亩地算十六亩地的纯收入,能达到十三四万,沈盼睇能分到三万多,加上她自己的一亩地,得挣四万元。
在林解放眼中,沈盼睇简直是聚宝盆,可是沈家夫妻实在是……太令人失望。
十六岁的沈盼睇是平叶村最富裕的人,却有一对拖后腿的父母。
如今知道沈盼睇不是沈好稻的亲生女儿,林解放心中只生出果然如此的念头。
夫妻两的所作所为,当沈盼睇不是他们闺女的时候,才算是有了合理的解释。
当沈盼睇是他们闺女的时候,他们的做法无论何时都会有人站在他们那边。
但是当知道,他们从最初就知晓,沈盼睇不是他们闺女的时候,站在他们那边的就很少。
什么生恩他们不占,至于养恩,只觉得若不是沈盼睇自立,这孩子没有养死也养废了。
沈盼睇跟沈好稻盛丽脱离了关系,村里人知晓了沈盼睇就是那个为村里提供种蘑菇路子的人,没有背后的什么呢,那个人就是沈盼睇。
沈盼睇捐了六万,村里头的蘑菇厂也出五万块钱,等蘑菇卖出去给村里有浇水泥路。
之前村里虽然拓宽了道路,但是没有钱浇水泥路,有了沈盼睇捐的六万,村里一合计,确实能够造一条水泥路,方便蘑菇的运输。
村里人都知道,这是沈盼睇为村里做的事,跟那被抓进去的沈好稻盛丽没有什么关系。
在别人说着万元户光荣的时候,沈盼睇能够为村里捐出六万元,这样的品格,将她与沈好稻放在一起都是对她的侮辱。
平叶村的人都想要为沈盼睇立一块牌才好。
沈盼睇的存在,给平叶村的人心里留下一个「读书有用」的种子。
⚹
大学的学业很重,沈盼睇几乎是在为学业打转,闲暇时刻也要在图书馆度过,大城市来的同学,见识远比她广阔。
沈盼睇的年纪要比同学小几岁,不过当大家讨论课业的时候,没有人去计较年龄的事,夏日里汗流浃背,冬天里冷得直跺脚,该学习的时候,也不会放松的。沈盼睇如一块海绵,拼命汲取知识。
她从未有过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在大学里,越学习越觉得充实,一边是人生的充实一边是自我认知的空洞,只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是这样的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