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不差这些钱,只是想让沈认清楚她的位置。
杜克斯还想试试,如果抢了沈手里的扇子,事情又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再次踏入高第街,来往的人群依旧,甚至更加热闹。身上没有带什么钱,轻松又自得,年轻的女孩穿着崭新的衣服,耳边听到人喊着秋装,广州的秋日还有一段时间。不过他们的服装不仅仅是为了广州。
摊位上摆着许多的磁带,沈盼睇放松下心情,细细挑选,她想要的依然是外语的磁带。
倒不是很好找,花了许多功夫,她才挑了三四盘外语磁带,不过老板没有什么不耐烦的。
耳边是香江最新的流行音乐,摆着电影明星的海报。¢三?叶!屋¢……追最新章`节¨
沈盼睇走在高第街,左左右右都看些,也是在展示她的蒲扇,她的指望落了空。
直到她走到头也没有见到潜在客户。没有人像杜克斯一样,对蒲扇发出了赞美。
这个时候的日头高,她的潜在客户,正吹着凉气睡大觉,而不是在外头奔波,这是极有可能的情况。
酒店里的凉气,沈盼睇还记得,比起电风扇要凉快许多,外头的炎热不影响酒店内的温度,酒店内处在最凉爽、适宜的时节。
从高第街出来又回头拿着没有换成美金的蒲扇乘上去鹏城的火车,回了家喊薛宣帮她拿货运过来的鹏程衫。
“这样多的鹏程衫能卖出去么?”要是卖不出去,夏天结束,这些鹏程衫可就卖不动了。
几千件衣服,单一的款式。
沈盼睇倒是不担心这个问题:“他们不担心别的人跟自己穿一样的衣服。反而看着身边的人都有,会有也买一件的心思。就算不能全部卖出去,四千件卖出去两千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就算是卖出去两千件,也有两千件的积存:“是因为夕阳制衣厂。”
“谁知道是好事坏事,要是全卖出去,我还因此多挣些钱。”沈盼睇的态度乐观,其实她并不怎么担心鹏城衫卖不出去,“你怎么就不想些好的,万一衣服不够卖怎么办。”
四千件衣服,还能不够卖。
薛宣毫不犹豫:「你想多了。」
「……」沈盼睇疑惑,“现在你是盼着我倒霉么?”
那哪里能够!薛宣摇头:“我还要帮你卖衣服,谁盼着你倒霉,我都不能够盼着你倒霉。”
“这回我雇人卖,我觉得吧,我们两个也忙不过来,还不如别忙活了,让别人忙活。”
卖出去一件衣服,两毛钱,雇六个人,差不多就行了。
“我帮你的话,就可以少雇一个工,我可是熟练工,还不用钱,还不会携款跑路。”
“趁着这些天拥抱这广阔天地,等回南林,哪里还有这么好的地方给你学习的。多学点,回去才不会念念不忘。”
还没有离开,就开始想念了,南林确实没有这样好的环境,这边的电子产品比南林发达太多,电子厂多,电子产品也多,一些元器件也方便搞到手。
⚹
雇了小工,鹏程衫卖得不错。
能够按时给制衣厂交钱,制作运动服的钱。
在沈盼睇坚持不懈的找潜在客户下,功夫不负有心人,蒲扇找到了新的卖家。不是在广州遇见的,而是在鹏城,就是在电子厂遇见的。
或许是倒霉到底,撞上了好事,这人比杜克斯阔气多了,沈盼睇顺利拿到了七千美金。
在几句话的交流下,沈盼睇知道对方是立刻要回国了,从鹏城到香江,然后飞回国。
也就是说两个人的交易,都没有多少人知道,沈盼睇的钱是安全的。
“卖一件你才挣两毛,那兄妹两得挣多少钱?”
“要我说,你有钱自己搞批货买卖,不比给别人卖货挣钱吗?”
鹏程衫五块钱一件,是不接受还价的,这样的价格对于一件印字衫来说,价格并不高,帮着沈盼睇卖鹏程衫的这几天,一天能卖几十件衣服。几块钱十块钱,都没有什么问题,其实工钱还是挺高的。
“那也得有本钱。”卖衣服的人,对别人的提议并不是很心动,“一件衣服卖不出去,那得有多少件衣服白卖,我哪里有这个本钱。你可别拾掇我。”
做生意也是要本钱的,手里是有现成的货,那也是别人的。他们可都是签过字的,白纸黑字摆在那里,他们的家就在这里,真把别人的东西当自己的东西,是要蹲监狱的。
再说了,生意要是这样好做,大家都去做生意了,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穷人。
摆摊做生意到底是小本经营,一天能卖这么多件,还不是因为同样的质量衣服,鹏程衫价格更低。再
一百
说了就是价格质量相同,哪有印字的。
鹏程两个字,印起来可真是好看。
这衣服最受建筑工人喜欢,也有些车间工作的工人,爱买这鹏程衫。知道不讲价后,大家也好说话的,没什么人讨价还价,这生意做起来并不算麻烦。
这样的工,给别人做,就算是晒,那也是挣到钱的,再苦再累也没那些在工地上做活的人累。
李未来工地上的更是半数有了鹏程衫,一个个天天汗流浃背的,有的直接买了两件,一洗一换,说起来怕认不出哪个洗换,还搞两个色。
鹏程衫不是工服,胜似工服。
可以窥见,鹏程衫的销路在鹏城确实很广。
有的人拿去火车站附近卖,卖得比天天去工地上的还要俏:“这是鹏城的衣服?”
卖货人但笑不语。
⚹
「鹏程……」
一个充满力量的词。^狐_恋′文!学……无ꞏ错,内′容,当这个词被印在夏衫上,印在工人的前胸,或者后背。
是心怀远大理想,是肩担中国复兴之梦。
低处有他们,高处也有他们。
在打地面之下的地基,在高高的线缆、支架之上。一群群的工人,从五湖四海来,建设一个崭新的鹏城。
鹏城万里。
是这个国家,是这个城市,也落在每个人心中。
这两个字呼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衣服在身,责任在肩。
一副照片登上《广日》的版面,一篇文章,让一件夏衫抓住了夏日的尾巴。
那是被汗水浸湿的两个字,国家广播电台以此为话题“前程是奋斗出来的”,一篇演讲通过收音机传到千家万户,奋斗人心。
在鹏城火车站不远处的一处住房里头,薛宣抱着收音机往外跑:“盼睇!你听到了么!你听到了么!首都电台说了你的夏衫!”
女孩坐在桌前,这时候抬起头,她的眼中似乎还氤氲着泪水。
薛宣的笑容更大了,看吧,就知道不只他一个人在激动,她都激动哭了!
沈盼睇吸了吸鼻子才没有哭出来:“她说得太好了,前程是奋斗出来的。”
「……」原来是被广播鼓舞号召了。
薛宣冷静下来,所以……最初沈盼睇根本没有想这么多。鹏程衫上了广日,上了首都电台,会再热一次。
最初的四千件鹏程衫跟沈盼睇说的一样,是不够卖的,沈盼睇陆陆续续有补货,登报之前就有一万套鹏程衫售出。
登报后,沈盼睇为结了运动服最后一笔钱。
百元绿钞,比大团结不占位置多了,七十二张百元绿钞,是沈盼睇的绝大多数现金积蓄。
不过这一点,就连薛宣也不知道,就像沈盼睇并不知道薛宣的技术学到哪个地步,有没有挣到钱一样。
这段时间,两个人都在忙着各自的事,他们已经买好了回程的票。
不能留在鹏城,鹏程衫的火热也跟沈盼睇没有什么关系,她在里头挣不到什么钱。
薛宣这样说的时候,沈盼睇却是很轻松,夕阳制衣厂别挣到钱就好了:“夏天本就要结束了。”
因为要离开鹏程,还有六千套的鹏程衫被沈盼睇以4元每件的价格给了批发商,她雇的那几个小工,也用这个钱从她手里拿走了六七百件。
《广日》与首都电台,一定会给鹏程衫带来热度。制衣厂赶工是需要工期的,无论之后他们能用什么价格从制衣厂或者批发商那里拿到鹏程衫,在这时候沈盼睇这里的鹏程衫都是头一份的。
这六千件鹏程衫,是不愁卖,不害怕积货的。
补了两千套秋季的运动衫,沈盼睇身上除了美金,只剩下两千,倒是用得干净。
“那就好!不能被夕阳制衣厂挣到钱!”薛宣还记得不守信的夕阳制衣厂。
“我虽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在不同的厂做鹏程衫就是为了防止夕阳制衣厂得利。”
「……」这是没有信心么,这是很有信心。
夕阳制衣厂违约之后,沈盼睇在不同的厂定下鹏程衫,确实没有信心。
这个决定,在当时足够冒险。她可能是血本无归的,为了一个可能,伤敌一万自损八千。
也是这拼一拼,出一口气,让沈盼睇的七千多美金能留下来,而不是付了运动服的钱。
除了第一次的四分之一外,运动服的钱是用人民币付的。若是鹏程衫血本无归,沈盼睇就需要到黑市,将每一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才可以付清运动服的钱。至于追加两千套只会成为无稽之谈。
现在这样子鹏程衫虽然能够挣钱,沈盼睇也没打算再参一比。
至于她加工的工厂确实接到了不少鹏程衫的订单。
在本该接到秋衫订单的时候,鹏程衫得到了时间上的延续,也有的是在秋天的长袖上,印上鹏程两个字。
而沈盼睇从制衣厂拿到了一批夏秋装,这回薛宣也花了两千元拿货。离开鹏程后
一百零一
,买卖衣服是能挣到钱的,广州的衣服批发本来就比南林便宜,直接从厂家拿货,价格就更实惠小-说加C!
M^S·!免?费加阅?读!夏装还是处理的夏装,沈盼睇挑过款式,不再是单一的衣服。
的确良的裙子也拿了许多的款式,喇叭裤、衬衣、连衣裙,汗衫、套衫,薛宣都看花了眼,比当初他们摆地摊卖得衣服款式多多了。
沈盼睇的钱成了七千套秋季运动衫,两千块的夏秋衣。
第35章 自行车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不是什么吉利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