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长大之后,沈如玉用不到的东西,被整理在这间屋子里头。
其实这间屋子本会成为成年礼物的。
其实钱是谁的都不重要,人家姐弟关系好,弟弟有钱给姐姐家送钱难道也能叫「官商勾结」,这不是这样算的。
要看的柳杨有没有其他违法乱纪的地方。
有没有用职权为顾仁兴行事便利,做规则之外的事。
两个人有没有工作上的交集。
两个人是否避嫌了。
这才是他们真正需要调查的,只要在某些事件成立后,这些财产才能成为「罪证」。
沈如玉从柳家带走的财产数目不在少数。
但是仅从这方面无法判定沈如玉是小偷,因为报警人跟「偷窃者」在之前的特别关系。
沈如玉从柳家的户口上迁出去是双方关系断绝的证明。
最后说的是,如果沈如玉将清单上的物品归还就不算是偷窃。
这听上去有些轻拿轻放,但……实际上沈如玉拿不出这些东西。
为了拍戏她花了不少的钱,消费也一直居高不下。
沈如玉并没有委屈自己苦巴巴过日子,根本没想过柳家会跟自己算账。
比起被认为是小偷,这种结果听上去好很多,但……并没有好到哪里去。咸,鱼`看`书加网……`更⚹新_最′快。
大哥大、名牌表都是贵重物品,大哥大沈如玉能拿出来。但是少了两块手表,一块五位数,一款四位数。
银行卡里少了十一万,她自己的卡上短期内有一笔大额取单:“五万块钱花在哪里?”
对大额取单,是个人都比较敏感。
给了线人一万,另外人四万,事成后还得出两万。
这个线人一共也要吃下两万块钱。
为了个人不跟这些人扯上关系,沈如玉不得不这样做。
那是买命钱。
沈如玉说不出来这些钱的去处。
她说花了,却不能说出花在哪里。
对她的不实诚,第一件事是带她血检、尿检。
去处不明的钱,先看一看有没有x毒。
沈如玉觉得屈辱,这个流程她熟悉,脑海里回忆起上辈子的事。好在有瘾的是身体而不是灵魂,可以忽略的记忆重新浮现。
拿不出来钱还柳家,也不能将自己怎么样。
但要是拿不出那两万给线人,她会很惨。沈如玉太清楚那些人的狠毒,能接下要人命的单子,哪里会是什么好人。
没有人会嫌弃钱多,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
沈如玉不敢打这个赌。
反正合法的机构,总不会要了自己的命。
柳杨没有为顾仁兴做什么事,没有用自己的职权为顾仁兴行使什么方便。
除了沈如玉的东西超过了柳家的生活水准,其他的都是柳家的收入能够维持的。
柳杨的手表也是牌子货,国产的一两百。
柳杨的其他工作也被调查了一遍,若是其他人举报到不一定这样兴师动众,主要举报人是柳杨曾经的「亲生女儿」,她的话很容易引起重视。
顾仁兴倒这边还好,只要确实他没有违法犯罪,就没事了。
这些年沈如玉的「兴趣」都是他花钱给培养的,小时候的「爱好」也是他花钱满足的。其实也不只是花钱,也花了时间和心思的。
对孩子的教育,他确实不怎么参与。
只是理所应当的对外甥女好。
是姐姐的女儿,是姐姐生命的延续。
曾经是姐姐带大她,他自然也想为姐姐的女儿做一些什么,回报姐姐对自己的付出。这才是顾仁兴,对沈如玉好的初衷。
在沈如玉是顾敏女儿的时候,顾敏在意这个人的时候,顾仁兴对沈如玉的喜爱是真的。至于之后要说有什么厌恶也没多少,只当是个陌生人。
而沈如玉并不老老实实做这个陌生人。
她要咬柳家一口。
真是见到了活着的白眼狼了。
见识过商场变幻的顾仁兴,当然不会为沈如玉的做法寒心,或者震惊。只是觉着,不好让这个人过上什么好日子了。
知道是沈盼睇提出的报警的主意,他很赞同,并让柳东升学着妹妹一些,别优柔寡断的。
二百二十二
在逼自己做出一次决断后,之后的狠心并不是很难,柳东升早就没有了什么优柔寡断。
不然也不会在出事前,就瞒着家里状告沈如玉。
多听沈如玉说了几句话,都觉得不舒坦了。
他不知道沈如玉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模样,也没有了解的心思。
就是她发烂发臭,也跟自己没有半点儿关系。
背负着二十几万债务的沈如玉,让她的那些「可怜兮兮」都不值得可怜。
齐楷是从父母口中听闻这件事的。
沈如玉「大义灭亲」的事。
沈如玉带走顾仁兴几十万财物并有二十几万还不上的事。
「……」在沈如玉的口中她离开柳家没有带什么东西,她只背了一个包。
“光是刷银行卡就刷了十几万,这就半年多……”
“这钱是怎么花的?”
“当时她就被带走尿检,人家觉得她x毒。
这些都跟齐楷知道的不同,原来看上去无害的人,也能有这么多的谎言。
这些事直接冲击着齐楷对熟人的信任。
半年能刷十几万银行卡的人,似乎跟「勤工俭学」攀不上什么关系。竟然能刷顾仁兴的银行卡,带走贵重的电子产品、饰品,为什么不能够接受学费?
这算什么。
不为几百块钱折腰,不蒸馒头争口气,实际上是……一边大手大脚花着别人的钱,一边说自己要靠自己。
大家再谈起跟沈如玉的联系,才发现在一些人心中,沈如玉还树立了柳家绝情、无情的形象。
沈如玉的崩塌过的形象,在一起长大的人眼中、心里都粉碎了。
与大众不同,这些人是具体知道跟沈如玉调换了人生的是谁。
那篇《简短的罪名,是她漫长的十七年》一文,让他们了解到沈如玉的亲生母亲调换孩子的事,深刻认识到沈盼睇过去是生活在什么样的虎穴龙潭里。
曾想为沈如玉出头的人,简直希望有时空穿越机。
沈如玉脱离柳家的形象树立的太深入人心,用上毕生演技,在博取这些人的同情心上。
为了维持关系,甚至忽略自己对一些人接近沈盼睇的不满,装作毫不在意。
对待这些旧友,沈如玉是用了心的。
当真实的沈如玉在人们眼前摊开,那些建立在假象上的友谊,以独立、坚强为特质吸引来的友谊,就荡然无存。
他们倒没有因此去怀疑沈盼睇什么。
回想起来,他们从未从沈盼睇口中听到过喜欢沈如玉、要与沈如玉和谐相处之类的话。
好在没几个人因为沈如玉,在沈盼睇面前蹦跶过许多次。
嗯,只要被沈盼睇「教育」一次,大抵就消停了。
就连给沈盼睇找麻烦的沈如玉追求者,在被沈盼睇「指点迷津」后,也没有再找过沈盼睇麻烦。
沈盼睇明摆着不喜欢沈如玉,不用去猜她的心思。所以跟沈盼睇相处其实并不是很难,甚至可以说是轻松的。
曾有人因为沈盼睇这种态度觉得沈如玉可怜。
当初有过那种感受的人,微妙的正义感,使他们对沈如玉不喜的情绪更强。
沈如玉的心里的想法跟说给别人听的话完全不是一套的。
还是个双面人。
这样的人真的不令人喜欢。
吉省某医,几百名志愿者定期检查身体。
要推进人参被允许制作食品,除了动物实验外,还得进行长期的健康人群观察,才算是完成安全性评估。
这些志愿者,许多就是制药厂、人参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
通过身体检查后,日常食用人参,定期检查身体。
有不食用人参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
几百个数据并非十分严谨,需要的是大量数据。
除了工作人员,还有一些参农也报名成为志愿者,参农的数量要比工作人员多。
他们一一与参农解释了要求,在参农当志愿者前让他们知道这是有弊端的。
实际上参农真的不是很担心,虽然国家层面没有正规制作的人参食品,但是作为长白山地区的参农,他们是知道有的人将人参当食物的,其实古代人就有用人参当食品的。
熬粥、煮汤……
在沈盼睇到来之前,研究所没有召集这样多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