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成微微抬眸,“有何不妥?”
御史楚岭举着提前准备好的奏折,高声道:“臣要参靖安侯陆锦澜三项大罪,恳请皇上御览,收回成命。”
殿内顿时气氛一变,顿时格外安静。
“三项大罪?”赵敏成端起面前的杯盏,悠闲地靠在龙椅上,“念来听听。”
楚岭便将奏折展开,高声念道:“奏,靖安侯兼嫖骑将军陆锦澜,在边境作战期间,屡次不按章法行事,举止轻浮,态度傲慢,犯以下三宗大罪。”
“一,陆锦澜俘获曲国小郎主不以俘虏待之,反而纳入帐中,整日寻欢作乐,如同做了妻夫一般。败坏军中风气,致使军纪散漫,上下不安;”
“二,议和期间,陆锦澜私拨业州城池给曲国皇储,回京时又从曲国拉回一百多车财物。大有公器私用,私相授受之嫌;”
“三,陆锦澜好色,天下皆知。日常更是不知节俭,挥金如土,还曾出入青楼。这样的人入礼部为官,以后掌管科考、接待外国来使,会让天下学子和外邦宾客以为,我嬅国重用此等浪荡风流之徒,实在是大为不妥。”
陆锦澜听着听着明白了,合着是从一开始就要拦她,压根不让她进礼部。
她在那儿暗自磨牙,皇上往下扫了一眼,“诸位大臣,你们怎么看?”
晏无辛和项如蓁不知道要不要先开口,一个劲儿往这边瞧,陆锦澜摇了摇头,暗示她们先等等,等别人出完招再说。
很快,又有人站出来,“启禀皇上,臣以为靖安侯征战有功……”
陆锦澜连忙回头看过去,心说:这人是谁?我都没见过,怎么帮我说话?
紧接着便听那人道:“靖安侯虽行为有失,但皇上不妨给她个机会,还是让她回到封地,继续在边关效力吧。”
好家伙,我才刚回京,就要把我送到边关去?缺不缺德啊?
那人说完,立刻又有两位老臣站出来,出声附和。
一看这都是商量好的,一伙唱红脸一伙唱白脸,卯足了劲儿要把她挤出朝堂。
赵敏成听了半天,轻咳一声,“靖安侯,有什么话说?”
-----------------------
作者有话说:过渡一下,马上走新剧情~
第103章 给老娘滚出来
陆锦澜笑了一下,“回皇上,臣自入京以来,听到的闲言碎语可谓是车载斗量,街头巷尾茶楼戏院,编排臣的故事是一出接一出,数都数不过来。”
“可臣觉得,她们没有恶意。百姓不明就里,茶余饭后寻个谈资,大家高兴就好,我向来是一笑置之不予理会。”
“但今日几位大人的指控未免太严重了,给我罗织了三项大罪,我若不为自己辩驳几句,心里实在委屈。”
这话听着有几分阴阳怪气,那几位大臣斜着眼看她。心道:虽然罪名是罗织的,但事儿基本都是真的,又不是空穴来风,她还委屈上了?
赵敏成压了压嘴角,“既然觉得委屈,你就辩吧,朕也想知道你委屈在哪儿。”
“是。”陆锦澜转过身,瞧着那几个参她的人,高声道:“别的事儿暂且不论,就说把业州给曲国的事儿。诸位大人远在京城,大概无法想象当时姜曲联军兵临城下,七十万大军磨刀霍霍是什么景象。”
“不是我居功自傲,可若不是我夜入曲营,说服萧承英,达成嬅曲联盟,诸位今日要讨论的恐怕不是我陆锦澜有几宗罪,而是如何抵住七十万敌军。”
“诸位都是读书人,大概不傻。用后脚跟琢磨,也能猜到萧承英不会平白无故的临阵倒戈吧?许她一个城池,是结盟的条件。”
“她助我们击败了姜国军队,还给了我国一个城池,将弟弟许配给我,这都是人家修好百年的诚意。”
“我把业州城给她,是依诺守信。此事我早就将前因后果禀明皇上,皇上圣明立即准许,还下旨让我全权做主,达成和两国的和谈。”
“请问诸位大人,我错在哪儿?难道你们要我违抗圣旨,背信弃义,激怒曲国,再惹战事吗?”
陆锦澜横眉立目,给参她的人扣了一顶抗旨的大帽子。
楚岭忙解释道:“启禀皇上,我等没有这个意思。皇上准允此事,自然是圣明之举。可我们参的重点是有人借机徇私牟利……”
陆锦澜冷哼一声,打断道:“别‘有人’了,不就是说我吗?”
楚岭气道:“就是说你!一百多车的财物拉入你的府里,无数双眼睛都看见了。你在军营寻欢作乐是事实,好色风流挥金如土,也是事实,你敢说没有吗?”
楚岭猛地看向项如蓁,“项将军,听闻你刚正不阿,有一副赤胆忠肠。请你诚实的说一句,靖安侯有没有把曲国小郎主纳入帐中寻欢作乐?”
项如蓁低着头走到正中,沉声道:“启禀皇上,纳入帐中的事儿……有,但帐里的内情臣就不知道了。”
楚岭等人脸上立即有了喜色,“皇上,证人证言已经有了。帐里的事儿不就是那点事儿,倒也不用谁亲眼所见,一想便知。”
陆锦澜看着好笑,瞎高兴什么?这事儿是事实没错,陆锦澜没打算否认这点,但事实也看怎么说。
那几个大臣没听出来,陆锦澜还能听不出来吗?项如蓁给她提供一条思路,就是“有内情”。
于是,陆锦澜顺势说道:“启禀皇上,表面上看,臣是起了色心,把曲国小郎主带到自己的营帐里,实际上确有内情。”
赵敏成微微抬眸,“什么内情?”
陆锦澜道:“臣是为了嬅国。”
噗嗤!殿内全是憋笑声。
睡个男人,还扯上国家了?连晏维津都得咬着牙,才能忍住不笑出声。
陆锦澜做作地长叹一声,“唉,我舍身与敌国人质周旋,一腔热血为国为民,这谁能理解我的苦心啊?”
“我若不睡服这个小郎主,他能死心塌地的为我办事吗?没有他引路,我如何进得了曲国军营?如何能与萧承英促膝长谈缔结联盟?”
“我把人纳入帐中,与他同床共枕,看似寻欢作乐,实则苦心孤诣。”
秦岭都被她气笑了,“这么说,不该怪你,还应该嘉奖你?”
陆锦澜洒脱道:“那也不必,天恩浩荡,皇上给我的封赏已经够丰厚了,倒也不用为此事再表彰我。而且说有一说一,小郎主相貌出众,我也不算忍辱负重,顶多承受些误解罢了。”
“另外,那一百多车财物虽是从曲国拉到我府里的,但那是小郎主的陪嫁。他虽然是个男儿,但颇受曲国国君的宠爱,人家母皇多给些陪嫁,我总不能拦着吧?”
“说我挥金如土我也认,但我可没搜刮民脂民膏。我们陆家从我姥姥的姥姥那辈儿起,就颇有家资。我娘是本分经营的生意人,家里每一两银子都是合法的。我花家里的钱,我娘都不心疼,关你何事?”
“诸位大人,总不能因为我家里有钱爱花钱,就参我吧?若如此论,天下财富都是陛下的,皇上每日封赏这个那个,花销也不少,你是不是也要参皇上?”
秦岭急地发抖,“你……皇上的开销都是正事,你奢侈靡费,岂能和皇上相提并论?不要胡搅蛮缠!”
赵敏成咳嗽一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也有道。只要钱来得正当,用得合法,无需非议。”
陆锦澜立刻拜道:“皇上真乃明君也!不像有些糊涂人,以为清贫才好。难道我等入朝为官,是为了上百姓过上清贫的日子?臣认为,让大家都过上清富的日子,才是正道。”
“清清白白的富有,一定好过不得不节俭的贫穷。臣有一夙愿,希望天下百姓都能和臣一样,脱离贫困,衣服富足,甚至可以挥金如土。如果此愿成真,那我嬅国便是当世第一大国,皇上便是古往今来第一能君。”
赵敏成笑出了声,“朕看你是爱做梦,还爱作美梦。百姓要是都能过上挥金如土的日子,朕确实算古往今来第一能君,真有那时候,朕便封你为古往今来第一能臣。”
哎?不对呀!殿上的大臣感受到了一丝罕见的说笑的氛围,这哪是问罪啊?
尤其是参陆锦澜那几个人,有点懵了。
陆锦澜信口开河也就算了,皇上怎么也被她带跑偏了?
俩人在这儿做起嬅国梦了,什么我是能君你是能臣。没影儿的事儿,还分封上了?
秦岭暗觉不好,她知道陆锦澜能言善辩,但今日一见,还是觉得低估她了。
陆锦澜比众人想象中更为老成,她仗着自己年轻,装出一副天真直爽口无遮拦的样子,实际上她比谁都精明。
她装得越口无遮拦,皇上对她说出的颂扬之语越受用。
有人在楚岭耳边嘀咕:“楚大人,咱怎么办?拍马屁咱拍不过她,皇上站在她那边。”
秦岭无奈地叹了口气,低声道:“此人心机深沉,咱们先前准备的那套没用了。不过皇上既然喜欢她,咱们就换路数。捧她去别的地方,只要她不在礼部任职,就不碍咱们的事儿。”
于是几位大人话锋一转,纷纷给陆锦澜致歉。
“哎呀陆侯,误会误会,经你一说,下官恍然大悟。陆侯为国舍身,如此高风亮节,做礼部左卿实在委屈。皇上,臣斗胆,举荐靖安侯去工部任职。她心思灵巧,一定能带领能工巧匠带给皇上不少惊喜。”
陆锦澜:呵呵,让我带人去修堤筑坝,统领铁匠木匠石匠等等,天天带着一帮手艺人叮叮当当?我不去!
“启禀皇上,臣觉得陆侯到户部任职更加合适。前任户部尚书获罪出缺,国库吃紧,户部正需要能人。陆侯能在战场上力挽狂澜,必定也能在户部大有作为。”
陆锦澜:啥?前任都被抓起来了,那得留下什么样的烂摊子?还想丢给我接盘,我不要!
陆锦澜对皇上道:“臣不觉得礼部委屈,礼部左卿很好,臣愿意去。”
那几个人又看向楚岭,楚岭再次出列:“皇上,臣参奏陆侯的三宗罪,虽然有许多误会。但陆侯好色,天下皆知。”
“陆侯一旦去了礼部,以后掌管教育面对天下学子,难免造成不良影响,难以成为天下学子的表率,还是不妥。臣恳请皇上,赏陆侯一个更合适的官职。”
赵敏成微微点头,“也几分道理。那依你的意思,该让谁去做这个礼部左卿?”
楚岭看了看殿上这三个人,除了陆锦澜,待任职的就只有项如蓁和晏无辛。
楚岭想:项如蓁断不可用,此人为人固执爱较真。陆锦澜和她关系不错,她都没为陆锦澜做伪证,可见是个死心眼儿。
晏无辛,是晏氏族人,是相尊大人的女儿。虽然之前参与过闹事,但晏氏一族人口众多,到时候她家亲戚纷纷找上门,她还能铁面无私吗?
只要开了一个口子就好说了,各大家族便可闻风而上。仍旧可以世世代代,享尽荣华。
楚岭想到这儿,立刻道:“臣以为,左将军晏无辛合适。”
晏无辛心底哎呦一声,心道:你莫要害我!我要是去了礼部,以后晏氏那些七大姑八大姨都到我家来,让我安排她们家孩子上学的事儿,我可顶不住。
晏无辛忙道:“启禀皇上,臣就更不合适了。臣还未成婚,已经有八个应子了。臣比靖安侯还好色,也不宜为学子表率。”
殿里又发出一阵笑声,晏维津嫌她丢脸,咬着牙瞪了她一眼。
晏无辛又道:“论学院成绩,靖安侯是第一名,项将军是第二名,臣排不上号。臣既好色又没有才学,从哪方面来说,都做不得表率。”
“也不能这么说。”陆锦澜突然插嘴道:“其实,晏将军能考入皇家学院,已经证明是栋梁之材。”
嗯?晏无辛有点懵,什么意思啊?别推我啊。
楚岭等人也有点懵,但听着陆锦澜好像愿意促成晏无辛去礼部。于是,几个大臣连忙附和:“是啊是啊,晏将军能文能武,不要过于自谦啦。”
陆锦澜又道:“好色也不是什么罪过,女欢男爱,人之常情。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果天下学子相信,好好读书能够变得富有,抱得美夫郎,大家不就更爱读书了吗?晏将军有几个应子,也不算什么。”
众人纷纷点头,话说到这儿,大家都以为陆锦澜赞同晏无辛任职。
晏维津不得不出声反对:“皇上,小女贪玩好色才学浅薄,教育是大事,礼部的担子太重了,她不合适,请皇上还是给她个别的差事吧。”
楚岭忙道:“相尊大人不要谦虚了,陆侯不是说了吗?好色也不算什么。晏将军能在皇家学院那般人才济济的地方,取得中上等的成绩,足够了不起。这次战场上又立了大功,怎么会不合适呢?”
“是啊!是啊!”陆锦澜跟着楚岭大声附和:“晏将军合适,但……”
陆锦澜差点没憋住笑,她顿了一下,方朗声道:“但我更合适。”
啊?这话锋转得突然,群臣集体呆滞。
陆锦澜笑道:“刚才楚大人已经认同了,好色也不算什么。那论文论武,甚至论好色,都该让我来做天下学子的表率,我真是合适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