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固定根本没法彻底稳定下来。”
“这倒是,不管怎么调试到最后肯定都会出现问题。”
“摩擦的时间长了偏移很常见。”
江小娥先听他们商量了几句,跟着提议:“那就想想办法降低故障率,再然后……”
她拿起笔,在整体图稿的某一处点了一下,“我们或许可以再开一个口子,不用太大,能容下两根手指头的空间就行。”
周洲立马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让他们自己解决?”
江小娥点了点头,“这个位置没法直接固定,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怎么调试也只是延长它出现故障的时间,总有那么一天会因为这个原因找师傅上门维修。”
无法固定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就现在来说在没有特定的技术下,他们不管怎么调试最后也只能把稳定性拉高一些,出现故障是必不可免的。
既然不想让他们时不时请师傅上门维修。
那就干脆让他们自己来弄。
就像刚刚说的,这个问题处理起来很简单。
只需要拨动一下位置就行,那就在外壳上再开一个洞口,开关要是失灵直接手动拨动,调整位置后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费钱请维修师傅上门。
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吧。
罗朗第一个鼓掌,特别捧场,“不错不错,这个法子好!”
钱嘉树拿起笔在图稿的某处画了一个小圆圈,有些好笑道:“咱们制作的机器,口子开得越来越多了。”
周洲笑了两声,“但每个口子都各有各的用处。”
“那是,记得切割得好看一点。”江小娥突然来了些想法,“要不把机器的型号刻在这里?每一次打开这个口子,就得看一遍咱们机器的型号,次数多了印象一定很深刻。”
“职机TL二号”,多气派!
“我来唔唔唔……”罗朗第一个响应,不过他嘴巴快没钱嘉树的手快,一把捂着他的嘴巴就举起另外一只手,“我来我来,我可以用切割机划在上面,就算时间长了也不会抹掉印记。”
罗朗一听就不抢了,用笔还行,用切割机在这么小的地方刻字他还真不行。
估计也就钱嘉树有这个能耐。
王主任来的时候,正好看到钱嘉树在表演绝活,看着铁片上板板正正的字迹,他惊叹道:“厉害啊,等下回学校要刻什么东西,我就让学校直接找你。”
“好说好说。”钱嘉树眯眼笑着,论手稳他还真不需要谦虚。
周洲有些好奇,“主任你怎么来了?”
“我就来看看。”王主任瞧着前方的大家伙,刚进仓库的大门他就看到了,这群小家伙们的进度是真快,原先还觉得慢吞吞的一点都没进展,但当他们行动起来后,这才十来天的工夫整个外壳就焊接出来,地面上也是摆放着各类配件,效率是真高。
不过他也不是真光看看,聊了几句后就问着身边人,“小娥,你们这台机器什么时候能完工?”
“想要快,明天就能组装完工。”江小娥没给一个答复,“但想要它使用稳定性强,估计还得再调试一段时间。”
“这样啊。”王主任倒不是催着人赶紧完工,而是问道:“那你们想好没,这台机器打算捐给哪个地方?”
这才是他的来意。
说起来,一个月之前他这个主任当得还挺清闲的,上午喝茶看报纸、下午转悠几圈,一天下来屁事都没。
搞得他是又轻松又不踏实。
他又不是七老八十了,占着一个岗位就养老。
五六十岁的人正是闯得年纪,要是给他一个机会,他还是想往上前闯一闯呢。
这不,机会来了。
自打这个小团体捐出去第一台机器后,他哪里还有什么喝茶看报纸的时间,办公室的电话一通接着一通,申请材料和工具的单子还得他跑,既要应对上面,还得对应下面,忙得他都瘦了好几斤。
这还不止,互助小组成立,虽然对外是说让学生们互助互利,但有些机灵的人早就猜到了。
联想第一台被捐出去的机器,再看看互助小组这段时间制作的物件。
小组在制作第二台脱粒机,学校根本用不上这种农用机械,那制作完总不能摆在那里好看吧?
更别说学校没有售卖这种机械的资格,所以很难猜吗?
也就是说,互助小组很有可能捐第二台脱粒机,那这次该捐给谁?
名额没定下来之前,都在盼着念着,有一些也在努力争取着。
作为互助小组的联络方,王主任这段时间没少和各个公社和生产大队打交道,这些地方有的是拐弯抹角的打听,有些是直截了当的开口,全都被他一一搪塞过去了。
他将手里的一个小本子递过去,“这些都是有意申请脱粒机的地方,买卖肯定不成,但估摸着和龚庄公社的标准差不多。”
话音落下,厂房里响起了几道按捺不住的惊呼声。
五人的小团体倒没那么激动,毕竟已经经历过一次,比起激动他们反而是下意识抬头挺胸,显得有些骄傲。
很难不骄傲好吧!
因为这件事他们成为了省城日报夸赞的青年小将呢!
而对比起他们的“淡定”,其他人就止不住的惊喜。
龚庄公社的标准是五十块钱的奖金以及一本荣誉证书,无论是哪一个都让人止不住呼吸加重。
而对吕国源两人来说,奖金其实没那么重要。
本身他们就是拿工资的,就算是学徒工也比分到的奖金来得多,五十块钱分一分,一人也分不到多少。
他们更在意的是那本荣誉证书。
有这本荣誉证书在,他们转正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尤其是汪建!
吕国源用手肘撞了撞身边人,对视时他轻声道:“恭喜了。”
汪建这会脸都憋红了,显得格外激动。
两人都属于机械厂学徒中最厉害的那一批,不然卢伟志也不会挑他们两人来,吕国源焊接出色,学徒中这点没人比他强。
而汪建就属于全能型选手,什么都会什么都不差,按道理他早该转正,不该到现在都还只是学徒。
只不过他的情况有些特殊。
厂子里每年转正的名额没几个,选得都是较为优秀又是根正苗红身份的学徒,汪建的母亲是资本大小姐,早些年住得大宅子、吃得山珍海味,还有奴仆跟在身边伺候。
虽然他外公将全部家产都捐了出去,但家庭成分算不上好,年年申请转正年年因为家庭成分的缘故被驳回。
但要是本身技术强再加上这本荣誉证书,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跨过这个坎,自己努努力考级,争取做到大师傅,就算会因为家庭成分的问题受到一些影响,影响也不会太大。
毕竟技术人才实在是太稀缺了。
江小娥拿着本子并没有翻看,而是问出一个关键的问题,“王主任,这个名额是完全由我们小组做决定吗?”
王主任没好气瞪了她一眼,“你可别跟你老师学坏了,不用试探我,我王茂彦保证学校绝对不会插手名额的事,全由你们自己做主。”
要说不想吗?
那肯定是想的。
只不过卢伟志那老东西早前就强调过,互助小组一切事宜全由他们自己做主,学校不能过多干预,如果插手太多他会考虑解散小组。
护犊子呗。
老卢都这么说了他还能怎么办?
不过就算不能直接决定名额,其实学校也不是没有一些隐形的好处,但不是说他私底下受贿,而是本身学校和公社都有一些来往。
教育和生产劳动是相结合的,在某些地方总需要公社的支持。
虽然这次不能选上但互助小组也不是只制作两台机器就收手,这次不行还有下次,多多来往才更有可能,王主任现在就是借着这层关系和各个公社拉近距离,对学校来说只有好处没有一点坏处,而且是极好的好处。
要不然老卢为什么会那么威胁?
互助小组的存在只有对学校有好处,学校才会害怕它真的被解散。
要不然,谁会在意?
王主任会将名单交给江小娥,也是在表明学校绝对不会插手这件事,“名额你们来定,只不过最好提前通知我一下,有些事你们不好亲自开口,学校可以为你们多多争取。”
江小娥想了想,还是没翻开本子的意思,直接点头:“行,我们已经选好地方,机器完工那边会通知你。”
公社那边在打听他们,他们对各个公社和生产大队也不是不了解。
钱嘉树和方大牛当初为了推销过滤网可是跑了十几个地方,那时江小娥就提前跟他们打过招呼,让他们留意一下各个公社的情况,总不能花了车费就光推销吧?
钱都花了,自然得做到最极致。
王主任有些好奇,“定下来了?哪个地方啊?”
“等完工那天主任就知道了。”江小娥没透露谜底,聊了几句后又开始忙活起来。
搞得王主任心痒痒,回去后还跟老卢抱怨了一番,“这下好了,完工之前我怕是睡不着了,十几个地方你猜猜最后花落谁家?”
“我怎么知道。”卢伟志有些心不在焉。
王主任一脸狐疑,“你真不知道?”
卢伟志是真不知道,不过他要去问肯定能问到,可他没打算去问,“总有知道的那天。”
“啧。”王主任哼声,看来从老家伙嘴里是打听不出来了。
看来他只能心痒痒到机器完工那天了,不过应该不需要等太久,仓库那边的配件都制作得差不多,估计快了!
卢伟志没离开他办公室的意思,赖在这里好一会,最后才哼哼唧唧问出他来的目的,“你上回说得学术交流会现在能去吗?”
“能是能,不过你不是打算最后一批去……”说着说着王主任就明白了,看看老卢眼下的黑圈,估计家里又开始闹腾了,他也没戳穿,直接道:“你想提前去那更好,你看看哪天动身我给你批个介绍信。”
“就明天。”卢伟志选了个最近的日子,还道:“批两张,把我老伴也带上,我记得是可以带家属同行的吧?”
“……行是行。”王主任一脸古怪,看来这次闹得还挺狠,连老伴都带上了。
第54章
真不怪王主任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