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水乡人家(种田)_分节阅读_第727节
小说作者:乡村原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65 MB   上传时间:2025-11-15 19:28:50

昨天,方初解毒后,她才放下心,又请大夫来帮他诊治、给胳膊伤处上药。这时她才知道:方初胳膊上的伤是他自己扎的,就为了保持清醒,不被催情药控制,以免被玉瑶公主得逞。

她当场掉泪。

方初哄了好一会,才哄歇她。

她便在床前守护着他,为他弹琴,催他安眠。

袅袅琴音中,方初逐渐陷入沉睡。

开始还好,他睡得很安稳,晚间却发起烧来。这是他刺伤自己后,又反复戳那伤口,导致流血过多,又经情欲烧身、冷水浸泡,寒毒趁虚侵入,于夜间爆发,病势汹涌,压垮山峦。

清哑连夜命人请大夫,开门喝户,鸡犬不宁;又亲自以烈酒、冷毛巾等替方初降温,幽篁馆上下忙乱一整夜。

至清晨,方初终于烧退,睡沉了。

第895章 封赏

大清早,就有昨天方初派出去查探的人来回:查到公主府那死去的侍女、想射杀方初的侍卫都和定国公府有关,而定国公府和永安侯府都是此次革新派的主力,永安侯府截留了方家织锦。

接着,又有源源不断的消息送了进来。

方初未醒,张恒便不得不将消息报给清哑。

于是清哑便知道了更多丑恶的内幕。

一夜之间,就能查清这么多事,足见方家实力。

方家只是皇商,可是方家祖上也是官宦。

表面看,方姓官员数不出几个。

但细细一数,方家亲友遍布军中和朝野。

有些亲戚远了,如老太太一辈的外嫁姑老太太,在方老太太死后,一表三千里,难以亲近。但方家一向有财势,并非没落家族,俗语说的“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亲戚们都没疏远方家。再加上方瀚海父子善于经营人脉,方家的关系网比朝中权贵还要全面。

比如,京城三十里地的驿站驿承也是方家表亲,但凡来往京城的官员有什么风吹草动,方家绝不会不知道。

种种迹象表明,革新派想怂恿皇帝对锦商下手。

清哑心寒,如果辛苦努力的结果是让亲人遭受伤害,她宁愿今生再不碰织机。当下她便带着丫鬟婆子等人,叫进小豆子小黑子一批小厮,将织布机、织锦机、纺车等全部搬到院中,用斧子剁了,带来的资料和织出来的样品都烧了。

她言语简断,并不怒骂怒喝,只静静吩咐。

众人却都不敢劝,也不知如何劝。

正砸着烧着,顺昌帝等人就进来了。

顺昌帝一下子就被清哑目光吸住,也许只有一瞬间,也许对视了良久,他体味到她丰富的内心语言,不足为人道。

皇帝心狠狠触动。

他后宫许多女人,她们娇嗔的方式各种各样,都不及郭清哑这无言的谴责触动他——是的,他看出清哑在谴责他。

他忍不住想知道:他哪里做错了,辜负了她。

他用了“辜负”这个词,是因为她对他的社稷民生贡献极大,他由衷佩服她感激她,不想辜负她,更不想让她伤心。

清哑走下台阶,跪倒下拜:“民妇参见皇上。”

细妹等人也都跟着她跪下。

顺昌帝没有叫起,保持着天子的威仪。

他微微侧首,朝传旨太监示意:宣旨。

眼下情形尴尬,说什么都不合适,把圣旨宣了,不管郭织女为什么生气伤心,听了这圣旨也能有些慰藉。再者,皇帝有预感:这圣旨必须抢先宣了,不然过后郭织女和方初还以为他是为了补偿他们才下的旨意呢,白白浪费了他一片嘉奖之意。

宣了圣旨再问其他的话,就方便多了。

传旨太监忙上前,大声道:“方初、郭织女接旨。”

清哑低声回道:“夫君病了。”

传旨太监瞄向顺昌帝,顺昌帝沉声道:“宣!”

传旨太监忙展开圣旨,大声宣读。

圣旨共有两道。

第一道称颂郭氏织女研制出混纺布,为社稷百姓做出莫大贡献,特赐封“郭织女”,享一品夫人俸,御赐牌匾。

原先赐的“织女”只是个荣誉封号,现在,顺昌帝将这个封号落实,级别等同一品夫人,享受朝廷俸禄。这是区别那些诰命夫人,她们是依赖夫君受封,但清哑是靠自己的能力受封。

第二道圣旨是赏适哥儿的,赞方无适不负父母教导,深处虎穴与虎谋皮,揭发叛党阴谋,且不顾自己性命,智救韩非花。称他“年幼机智,果敢过人,既孝且义”,特命工部建造孝义牌坊,以示嘉奖。

算上前两道牌坊,这是清哑得的第三道牌坊。

虽然这牌坊是以适哥儿名义赐建的,但明眼人都知道,朝廷是为了嘉奖郭织女,否则寻常小孩子有此经历,即便受嘉奖建牌坊,也未必能得皇帝下旨赐建御制牌坊,这是牌坊的最高级别。

清哑磕头谢恩,接了圣旨。

顺昌帝暗中打量她,见她神色平静,不禁纳闷:这两道圣旨,随便一道都是天大的荣耀,怎么她就无动于衷呢?

倒是细妹等人有些喜意,为适哥儿高兴。

清哑恭请皇帝等人入上房吃茶。

她再单纯性直,还不至于敢藐视皇权,那是给家人招灾。她可以在家发脾气,把织机剁了,但面对皇上,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将来如何打算,还是等方初来应对,他比她有经验。

见她还算有礼,顺昌帝很欣慰,他很怕她趁机哭闹。

看来,她比宫中那些专门邀宠的女子就是不同。

落座后,皇帝关切地询问方初病情,林世子也问。

清哑道:“高烧,昏迷。”

言语平静,暗含怨气。

顺昌帝和林世子同时一惊,顺昌帝急命太监速去传宫中最好的太医来,一面温言安慰清哑,叫她别急,方初一定没事。

林世子也问:“怎么好好的病这么厉害?”

好好的?

清哑目光一冷,不想说,更不能当着这些人说。

她现在全部心思都在方初身上,刚才正准备丢下这些人,要回房去看方初醒来没有,听见皇上说传太医,她才没动了。

林世子感觉到她的冷意,心下疑惑。

他并不知昨日方初在公主府受了伤。

顺昌帝微笑道:“好在朕来了。朕想着给织女传旨,也有件事要问问织女和方初看法。谁知方初病了。”

一面将在西北设立军用织造局的打算说了。

清哑不语——这关她什么事?

顺昌帝一滞,对身边一长须老者示意,“冯爱卿可将昨日早朝商讨的革新措施告诉郭织女,听听织女有何想法。”

老者姓冯,内阁老臣,户部尚书,和永安侯府是姻亲,也是革新派中坚力量,领头人,一派正气凛然。

皇帝唆使他出头,是要试探清哑。

若清哑是因为革新这件事生气,就好办了,双方可顺着这个话题谈下去,有意见可以提嘛,怎么能把织机剁了呢。

冯尚书早对皇上如此迁就清哑不满了。

换一个人,早治她一个狂妄之罪。

听了皇上的话,他便端肃神情,将朝廷欲在江南设立官营织造局,取代锦商,从此各种新颖上好的织锦只能由官方织造局制造,锦商们不得染指的革新措施说了。

第896章 自私

清哑当即问:“若锦商织出比官府好的锦缎怎么办?”

官方织造局肯定竞争不过民间商人,除非垄断。

按照惯例,优等织锦都要列为贡品。

冯尚书道:“当然要献给官方织造局。”

清哑道:“那和强盗有何区别?”

冯尚书两眼一瞪,道:“大胆郭织女,敢骂皇上!”

清哑点头道:“我是大胆,实话实说。胆小的不会当面说,只会在心里偷偷地骂。”又看看他道:“不会骂你。老百姓才不管你是谁,他们只认皇上,会骂皇上强盗。好名声你落了,你是忠臣。”

冯尚书哆嗦道:“你……你这是血口喷人!”

一面急忙上前,跪在顺昌帝面前,磕头道:“老臣绝无陷皇上于不义之心,老臣一心为了朝廷……”

顺昌帝面沉如水,心堵得厉害。

不等他发话,就听清哑问:“这样做能为朝廷增加税收?”

冯尚书嗫嚅道:“是不能。可是……”

这样做,朝廷商税收入毫无疑问会降低。

清哑又问:“这样做,能增加百姓就业机会?”

林世子忙问:“什么就业机会?”

清哑道:“就是让百姓多条谋生的路子。”

冯尚书张张嘴,又闭上了。

设立官方织造局,民间锦商被压制,生意肯定大受影响,织工肯定要被裁减,所以很多人会失去差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9页  当前第7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7/9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水乡人家(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