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不感慨了,假期已经请好了,赶紧回去收拾收拾,带孩子们找舅舅姨妈去咯。
第422章 绿帽瓜1
铄石流金, 七月的天气让人只想瘫在电风扇跟前,做一滩融化成糖水的冰棍儿。
不过姚栀栀还是得打起精神,把要用的东西和要看的书打包, 准备搬去江边小院居住。
这样等到大哥带着三个孩子过来的时候, 才不至于住不下。
至于什么让大哥他们住招待所, 其他人保持原样,这种事姚栀栀是做不出来的。
虽然她不缺钱,完全可以承包大哥和孩子们的住宿费用,但是那样真的很没劲, 本来一家人就分开几个城市聚少离多, 好不容易在一起过个暑假,还要分散在几个住处, 那还聚个什么劲儿呢?
再说了, 天气这么热,本来就懒得动弹, 要是分开住, 那大哥每次送孩子们过来的时候, 走在路上不热吗?
总之,她想一大家子住在一起, 热热闹闹的, 何况江边风好得很,可比小院这里凉快多了,离婆婆上班的地方也近。
所以她接到大哥的电话之后, 便毫不犹豫地开始收拾了。
姚卫华过来帮忙,笑着说道:“我去江边看过了,那边正好新铺了一条水泥路,到时候我教你开车。”
姚栀栀求之不得, 笑着说道:“那就每天清早太阳没有升起来的时候学,晚上太阳下山之后也行,其他时间就算了。”
姚卫华接过她手里的一本大部头的外文书籍,看了眼,原来是雨果的悲惨世界,他把书放进了身侧的大致箱子里,抹了把汗道:“嗯,今年是热得有点反常,不过你别担心,我天天早点起来去菜场把菜买齐了,之后就不用出去了。”
姚栀栀笑着把电风扇的脑袋拨到三哥那边,应道:“我跟你一起去吧,你穿得这么光鲜亮丽,肯定会有人想要宰你一顿。”
姚卫华把电风扇的脑袋又拨了过去,满不在乎地说道:“那倒没什么,不过是多给几个钱的事儿,只要他们卖的东西新鲜就行。”不过他想想还是改口道,“你要是真想去也行,回来的路上正好我教你开车。”
姚栀栀哭笑不得,干脆把电扇脑袋上的摁钮摁了下去,摇头吧,这样就不用拨过来拨过去了,她笑着调侃道:“我真开了你敢坐啊?不怕我把车开进江里去?”
姚卫华笑着打趣道:“开呗,你要是真有本事越过护江大堤拱到江里去,那你可以去美国拍警匪片儿了,枪战那段就由你来。”
“你可得了吧,我真开进去了你就等着哭吧。”姚栀栀才不信呢,她感冒发个烧,都能把三哥急得团团转,她就不信,要是她真的冲到江里去了,三哥还有心思去琢磨什么枪战片儿?
她把最后一本书塞进箱子里,转身去里屋抓了条毛巾出来,让三哥擦擦汗。
姚卫华没有反驳,只是嘴硬了一句:“我才不哭呢。回头你嫂子笑话我怎么办?”
“那不怕,嫂子还没影子呢。”姚栀栀也打趣道,“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我得给我同学打个电话,让他们帮我介绍个准嫂子。”
姚卫华翻了个白眼:“行行行,你厉害,我不说了。论催婚,你比爸妈还积极。”
“哥你不讲道理了啊,这次可是你先提嫂子的。总不能是大嫂笑话你吧?”姚栀栀有理有据地反驳回去。
不过提到大嫂,姚卫华还是忍不住叹气:“可惜了,大嫂太忙,这次也没空过来,等两边交通更方便一点,我直接飞回去连着崔家的叔叔阿姨都看望一下吧。这些年他们帮忙照顾孩子,也真是不容易。你说,要是我到时候送他们一套房子,是不是好一点?”
“嗯,行啊,你觉得哪个地段的好就买呗,不过我看,送给他们就不必了,你直接写在大嫂一个人名下吧。”毕竟崔家的长辈年纪都那么大了,要是房子写给他们,以后他们不在了,手续上还要再麻烦一次,不如一次到位,直接送给他们最在乎的人。
姚卫华也觉得这个法子不错,他认真道:“也对,说实在的,咱家爸妈都在帮你和二姐带孩子,大哥那边也就刚开始的几年咱妈帮过一阵子。这么多年,崔家叔叔阿姨一句怨言没有,咱们是该表示表示了。到时候叫上二姐,一起买点什么东西给他们。”
“行,要不这样,等我毕业的时候,咱们一大家子尽量一起回一趟东北,到时候该准备的也都差不多了,免得现在太过匆忙,也来不及选到什么好的。”姚栀栀的建议是有道理的,毕竟如今刚刚改革开放,很多地方的住房还是以公住房为主。
倒不是说公住房不好,而是这种房子,往往户型狭窄,面积过小,真想买也是集体产权,麻烦多多。
不如再等两年,到时候她毕业了,要送点什么,崔家爸妈也不好以她是学生为由拒绝,而且那时候,应该已经有一些商品房面世了,到时候可以有不错的选择。
姚卫华明白她的意思,弯腰抱起满满的纸箱子,往外走去,应道:“行,听你的,正好这两年我打听打听,要买就买套好的。”
要不然,凭什么大嫂生的三个孩子跟老姚家的人姓,出力的却是人家老崔家的爸妈?
这太欺负人了不是吗?
人心都是肉长的,崔家爸妈通情达理,姚卫华却明白自家大哥才是获利的一方。
不过大哥的收入有限,想让大哥买房,暂时是没有指望的,那就他来吧。
反正他当了大老板,有的是钱,自己享福了,自然也要带着大哥一起潇洒潇洒,不过目前大哥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其实他也不缺钱,真正缺的,是道义上站不住脚。
男权社会,你既然享受了冠姓权的好处,那孩子就该是你这一方出力啊,凭什么让人家女方付出那么多?
姚卫华这两年在香港看到了很多,感触颇深。
很多时候,付出的那一方在乎的并不是金钱的多少,而是获益方的态度。
所以这几年过年,他都会想办法托人带点东西去东北,礼轻情意重嘛。
搬完家的第二天,大哥就带着三个孩子来了,江边小院一下子住满了人,热闹得跟什么似的。
姚栀栀选了三楼的一间房,虽然有点西晒,不如二楼凉快,可是大哥远来是客,二楼最凉快的房间当然都留给大哥了。
这么一来,公婆跟爸妈各自在一楼住一间,她这一家跟三哥住在三楼,至于二姐一家,因为二姐上班忙,不想爬楼,杨树鸣更是忙成了陀螺,所以两口子选了东边的厢房,那里没有盖洋楼,还是以前四合院的老款式。
他们家的四个孩子则分别住到了二楼和三楼,男孩子跟姚卫华和姚卫国挤挤,女孩子跟姚丹一个房间,这样吹着穿堂风,学习的时候凉快一些。
姚丹作为三家孩子里头的老大,平时很照顾弟弟妹妹们,就算大人出去办事了,她也能跟冠英一起各自负责好女孩子们和男孩子们的安全问题。
所以姚栀栀学车的时候,基本上不担心什么。
不到一个礼拜,她就已经熟练地点火起步了,姚卫华笑着调侃道:“不是要往江里开吗?怎么不开了?”
“我才不呢。这车多难弄啊,傻子才让车子泡水呢。”姚栀栀已经喜欢上了开车兜风的感觉,不过她刚学,不敢开太快,每天清晨和傍晚,都会像个铁蜗牛一样在江边挪动,不少钓鱼佬都注意到她了,还有眼熟她的,会跟她打招呼呢。
她笑着跟那空军的钓鱼佬问好:“隆哥,今天收获多吗?吃不完的话我跟你买两条?”
“快别提了,我半夜打的窝,不知道哪个孙子偷偷跑过来占了便宜,今天愣是没有咬钩的。”隆哥全名邓兴隆,在江边码头开了个小卖部,这样那些跑船的人上岸后就能吃点东西填填肚子,这隆哥还挺有脑子,不管船工们买不买东西,他都提供免费的茶水。
毕竟天这么热,都是在外面跑生活的,不容易啊。
底层劳动人民很容易将心比心,这点理解是应该的。
也是他会做人,那些船工收获了善意,自然愿意投桃报李,进店消费。
所以他那小卖部的生意很好,只不过最近放暑假了,孩子在家闲着也是惹事,就被他叫过来看店了。
每天营业额的千分之一,他会留给孩子做零花钱。
姚栀栀在三楼正好可以看到那间小卖部,她特地观察过几天,那小卖部一天的营业额在三百到五百之间。
千分之一的话,那就是三毛到五毛的样子,这对小孩子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而且看店的时候,孩子是可以拿自家店里的东西吃喝的,简直美翻了。
这给隆哥争取了很多钓鱼的机会,要不然,他根本不舍得离开他的小卖部。
可惜他今天又空军了。
可怜他每天豪情万丈地过来江边,却总是两手空空地回去,姚栀栀都忍不住同情他了。
于是她提醒道:“那你今晚别睡了,打完窝就在小卖部守着,记得把灯关了。”
邓兴隆若有所悟,笑道:“好嘞,明天一定钓几条大的给你开开眼。”
姚栀栀摆摆手,龟速地开着车子,回了江边的院子。
夜里十一点左右,姚栀栀已经睡着了。
邓兴隆打完窝,在小卖部里等着,他故意把封窗的木板没有关严实,有块板子斜着支开了一个小缝。
很快,他有了意外收获。
他看着那两个搂抱在一起的男女,震惊得忘了隐藏自己,下意识地身体前倾,把倾斜的木板压得咵嚓一声从窗口掉了出去。
正躲在江边码头货物堆后面亲热的男女,被这动静吓了一跳,齐刷刷地看了过来。
邓兴隆瞬间看清了这对野鸳鸯的五官,下意识站了起来。
这不是那谁吗?他这种人,也能找得到姘头偷情?
第423章 绿帽瓜2
偷情的这个狗东西不是别人, 正是罗调度的大女婿赵云祥,那个在副食品厂工作的车间班长。
正好邓兴隆的小舅子也在一个厂里,所以两人认识。
邓兴隆不理解, 这赵云祥长得也不算多帅, 在厂里的口碑又那么臭, 怎么总有女人往他跟前凑呢?
难不成他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长处?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处理伤口再说,刚刚封窗木板掉落的那一下子,把他的腋窝给刮出血了, 火辣辣的疼。
邓兴隆挣扎着站稳了, 装作自己没看见码头那边的野鸳鸯,转身去了货架那里, 找碘伏。
因为码头的工人时常会有外伤, 所以卫生所为了方便他们处理伤口,每隔几天都会拿一箱子碘伏消毒水什么的过来, 让邓兴隆代售。
每一笔账最后都要跟卫生所那边核实的, 所以邓兴隆拿了碘伏, 还不忘在账本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以及当前的日期。
正忙着处理伤口, 那赵云祥已经走了过来, 趴在窗口,冷着脸问道:“是老邓啊,今天怎么这么晚还没打烊?”
邓兴隆笑了笑:“抓耗子来着, 这不,用力过猛,把自己给摔了。”
赵云祥能信才怪了,不过老邓这么说, 也算给他面子,他的脸色舒缓了几分,他从裤兜里掏了根烟,递给了邓兴隆,邓兴隆犹豫了片刻,还是接了过来,随即点上,继续捣鼓自己的伤口。
赵云祥见他是个装聋作哑的好手,便开口道:“听说你这卖的烟货源不错,以后我都找你买得了。”
那意思是,顺便给点封口费,换一个天下太平。
邓兴隆笑笑:“好说,好说。”
赵云祥松了口气,为表诚意,立马买了一条玉溪,还多给了五块钱。
他佯装大方地挥了挥手:“谢了老邓,不用找了。”
邓兴隆到底是没说什么,只觉得反胃。
这世道到底是怎么了,这家的男人偷那家的女人,那家的男人又去勾搭别家的女人。
就不能好好的安安生生地过日子吗?
搞出那么多桃色新闻,早晚自食恶果。
他愤恨地数了数钱,一分不少,便把那额外的五块钱抽了出来,当做了自己的私房钱。
等那赵云祥带着女人走远后,邓兴隆才把窗户重新封上,锁了店门,回家去了。
他家就住这附近,走回去十来分钟,回到家里立马跟他老婆陈可八卦起来:“哎,媳妇儿,你知道不,我刚看到后街老杨家媳妇儿跟赵云祥那畜生在码头那边鬼混呢。”
陈可像是在听什么笑话,嗤笑道:“你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