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火车是下午的。
买完东西,姚晶晶特地去了趟会计室:“大哥,帮我提一下吧,太重了。”
姚卫国蹙眉,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他妈又提不了!真是服了!
他放下手里的事,一瘸一拐,起身帮忙。
下楼梯的时候,他走在前面,叮嘱他妈路上少带点:“秦亦诚不是也去吗,带了那么多衣服鞋子,你随便带两包东西意思一下就行了。一把年纪了,不要逞强。”
谢春杏点点头:“嗯,好。”
母子俩顾着说话,没有注意到落后一步的姚晶晶,忽然身后传来哎呦一声尖叫,不等姚卫国反应过来,就被姚晶晶扑到身上,一起滚下了楼梯。
一个骨折,一个脖子扭伤,问题不大。
崔雯收到消息赶到医院,看着自己男人打着石膏的腿,默默握紧了拳头。
怎么会这么巧?
为什么这么巧?
这是意外,还是对他们的警告?
她眯着眼,打量着姚晶晶,这个女人戴着护颈,眼睛红红的,刚哭过不久,看起来无辜得很。
这会儿坐在床边陪护,真是个好妹妹呢。
崔雯一向情绪稳定,她平静地问了一句:“怎么这么不小心?”
姚晶晶掐了自己一把,哭着说道:“嫂,我不是故意的。我都吓死了,都怪我逞能,提了那么多东西。不过你们放心,段成已经帮我安排好工作了,我赚了钱,会弥补你们的损失的。”
姚卫国没有说话。
看来他的猜测方向是对的。
那个姚栀栀……应该是他的亲妹妹!
不然今天的事情不会这么巧合。
他只能暂时收手了,起码要等他的腿伤好了再说。
幸亏伤的是他,如果是他妈妈……
他不敢想!
他现在非常笃定,逼急了姚晶晶真的会对他妈妈下手。
他只得沉住气,他松开双拳,声音像一声叹息:“不用了,你好好上班就行,别惹咱妈生气。”
姚晶晶擦了擦眼泪:“放心吧大哥,我自己的妈妈,我一定会好好对她的。”
崔雯觉得恶心,要不是杀人犯法,要不是她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她真想剁了这个姚晶晶为自己男人报仇。
不过……
既然姚晶晶会害人于无形,她也会!
不过不是现在,医院人多眼杂,她不好出手。
姚晶晶走后,她把婆婆也支开了:“妈你去退票吧,下午我还得上班,这几个月卫国只能拜托你照顾了。”
“这还用说?我这就去退。”谢春杏心疼坏了,赶紧出去退票。
病房里只剩年轻的夫妻俩,崔雯坐在病床前:“你觉得她是故意的吗?”
姚卫国苦笑:“多半是的。没想到我找个妹妹这么困难。”
崔雯叹了口气,握住他的手:“别急,我来想想办法,先弄一张照片看看。”
“你也觉得那个姚栀栀就是我亲妹妹?”姚卫国跟崔雯结婚这么多年了,很有默契,一听就知道她说的是谁。
崔雯点点头:“姚晶晶一定收买了邮差,截断了你的信件,可见你怀疑的方向是对的。而现在,咱妈不得不留下来照顾你,不能去喝喜酒了,这也太巧了,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她不敢让咱妈去见某个人,可见咱们已经接近了真相。”
“我真没用,看到她买了这么多东西就该警惕的。”姚卫国恨自己,握拳捶打着自己的脑袋。
崔雯没有拦着,只是苦笑:“何必呢,为了这种歹毒的女人惩罚自己?事已至此,就看我们有没有本事暗度陈仓,通过别的途径联系上那边的妹妹了。”
“你的意思是?”姚卫国松开自己的脑袋,眼珠子一转,有了,“你来联系?”
崔雯认真点头:“没错。今后信件直接寄到我娘家。我就不信了,姚晶晶有本事把每个邮局的邮差都给收买了!实在不行,还可以把信寄到我单位,有的是办法跟她躲猫猫。姚卫国,你给我打起精神来!我不喜欢怂包!”
姚卫国笑了,握住她的手,脸埋进去:“雯雯,你真好!”
“少肉麻了,起来写信,用我的名义寄。”崔雯把男人拽了起来。
姚卫国坐着,抱着她亲了一口:“遵命崔雯同志!”
当天下午,他就让他妈把信寄了出去。
然而同一天,姚晶晶也给姚根宝发了电报,让他拦截姚栀栀的信件,其他的可以酌情放过,东北过来的必须截留烧毁!
两天后,姚晶晶也住院了。
她跟段成晚上去看电影,看完骑车回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车胎忽然爆了,两个人一起摔了出去,她比较倒霉,被车子压在最下面,锁骨骨折,肩膀上还扎了俩钉子,段成是骑车的,摔倒后在最上面,只有一点擦伤。
姚晶晶气死了,也不知道好端端的怎么会爆胎!
她让段成报警,有人故意撒图钉害她!
可是没有证据啊,警察去的时候,那条路上一个钉子都找不到。
姚晶晶只得暂时消停一阵,养好伤再说。
*
八月六号,婚期在即。
姚栀栀列了个清单,准备看看嫁妆还差什么。
按照本地的规矩,男女结婚之前,男方除了给予聘金和布票外,还要准备三转一响。
到了结婚的前一天,男方还要按照女方的要求准备好“三缸”,提前送到女方家里,以备第二天喜宴的时候用。
所谓三缸,指的是,一缸/坛老酒,一缸粽子/年糕,一缸猪肉/生鱼。
不过这年头物资匮乏,真正可以足量准备的也只有老酒了,至于其他两缸,一般都会在缸里垫上砖头,石子,稻草等,快到缸口的时候才摆上粽子/年糕,或者猪肉/生鱼。
相对应的,女方要准备的嫁妆也不少——
基础生活所需要的家具:床,八仙桌,椅子,凳子,面盆架,丁香柜,平面柜,箱笼。
至少还要一套圆件:木制的脚盆,马桶,水桶。
六条以上的新棉被,搪瓷盆,热水壶,新衣服等。
到了出嫁的那天,父母如果想给女儿挣点面子,会想方设法借来至少六辆自行车。
除了床是用车子拉走的,其他的全部邀请同村壮汉肩挑手抗。
队伍越长越有牌面。
有的人家凑不齐这些东西,有多少算多少。
祁长霄特地来信提醒姚栀栀,床和八仙桌不用准备,他那边有现成的,省点是点。
姚栀栀便把其他的努力备上,别的都好说,只有棉被,勉强凑了两条。
七号下午,男方安排的亲友把三缸抬了过来。
这年头三缸的水分很大,村里人还以为姚栀栀这婆家应该也会滥竽充数。
结果姚二担捞起缸里的猪肉,好家伙,整整一条猪腿,下面的全是生鱼!
实打实的一缸!
再看粽子,也是整整一缸!
还是红枣儿馅儿的!
酒是上好的女儿红!
“这婆家真是不错啊,给儿媳妇的面子长得足足的。”
“是啊,可能是担心她那儿子快死了?所以要讨好一下儿媳妇?”
“怎么说话呢?人家要结婚了,你们不要乌鸦嘴!”李二虎见不得这群红眼病诅咒姚栀栀,赶紧提醒了一句。
几个年轻人撇撇嘴,羡慕,嫉妒,恨。
等李二虎走了,这群人继续嘀嘀咕咕,姚栀栀听见了,直接去水井那里打了两桶水,不客气的泼了这群红眼病一身。
这下没人再敢大放厥词了,都骂姚栀栀是母老虎。
姚栀栀叉腰冷笑:“姑奶奶就是母老虎,滚!”
八月八号。
姚栀栀要嫁人了。
一大早就起来了,这年头不流行大操大办,只要把亲戚朋友叫过来吃顿饭就行。
她等着祁长霄那边来接亲。
因为离得远,显然不合适骑自行车接亲。
汤凤园请了个运输队的货车拉嫁妆,又雇了个面包车,让祁长霄坐面包车来接亲。
农村人什么时候见过这架势,一个个的全都围了过来看热闹。
姚栀栀穿着新衣服,头上带着大红花,被她的病秧子丈夫抱上了面包车。
就这么高高兴兴地出嫁了。
姚桃桃和姚檬檬跟她感情好,要亲自送她去城里。
车子在村里开得很慢,出了村子,才开始加速。
到达城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正好赶上开席。
这间湖边的农家小院,真是得天独厚,宾客们热热闹闹地坐下,都在感慨病秧子有福了,居然有老婆了。
议论声中,秦亦诚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吭哧吭哧地赶到了。
“抱歉抱歉,来晚了,汤阿姨在吗?我是姚敬宗的儿子。我爸去北京开会了,来不了,特地让我带了贺礼过来。”
说话间他抬头一看,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