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分厂附近即将有一个大的基建项目启动,在短时间内恐怕会带来相应建筑材料快速上涨,秦厂长,我们应该提前存一批建筑材料。”
这一个预测决定, 为飞燕纺织厂节省下来相当大的成本,在物资紧张前提前存货, 避免陷入淤泥沼泽当中,并且因为飞燕联合工厂存货太多,还能支援其他兄弟单位,得到了好口碑, 当然,也获得了小部分的盈利收入。
还有孙晓艳等人提前从报纸上的消息预测某些进口化工原料有可能断供,也是督促工厂提前采购,化解了物资危机。
许小满:“我在码头船员喝酒时打听到消息,那个国家的供应商工会正在酝酿大罢工,如果开始罢工,这个货源有可能中断……”
孙晓艳:“嘶——”
秦想想:“……”无言以对。
这都还吃上“国际瓜”了。
许小满来到特区工厂之后,那简直就是如鱼得水,他发现自己离开部队之后,可不仅仅只能留在小县城里干最平凡的工作,还有更广阔的天空等着他。
哪怕是在和平年代,“情报工作”也是同样的重要。
并且回报价值是十分可观的,为工厂节省下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成本,带来大大工作的成就感!
“我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许小满开始不断扩大自己的情报网络,然后意外的名声传出去,他们还成了个飞燕物资调配平台,甚至有些积压库存的国营工厂,主动过来询问,让飞燕平台来帮忙寻找买家,希望飞燕物资调配中心能帮忙牵线搭桥。
秦想想:“……什么?让我们帮忙找买家?”
“这还成中介了。”
不过,帮忙牵线搭桥也没什么,赚取一丁点微末的中介费,也算是飞燕特工的“外快”。
“咱们这个特工也太过于长在阳光下,太过于光明正大了,不过,节省了成本最好啦!”
秦想想借此更是听到了一些隐秘瓜,比如XXX有好几个情妇,XXX追求文艺女青年,XXXX抓奸……很多人有钱有权了之后,那叫一个乱。
秦想想把这些瓜分享给黎剑知。
黎剑知也吃得津津有味,真心道:“有个搞‘潜伏’的老婆真好。”
这边,秦想想的情报工作搞得飞起,那边,演员曾瑶的剧照挂历卖脱销,曾瑶扮演了“秦厂长”,也让她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新生代年轻女演员。
因为她这样的美人,在以前的电视电影上太少见了!
谁不爱看漂亮大美人呢?年轻人,不论男女,谁不爱打扮漂亮呢。
而全国其他的电视台,也开始引进播放《云杉木的回响》,同一时间,国内很多电视台都在播放《云杉木的回响》,甚至是海外地区,也引入了这部电视剧。
八十年代没有什么演员周边,唯一的周边就是挂历和台历,家家户户都需要的东西,上面印有演员的照片。
还有笔记本。
曾瑶还答应无偿为飞燕东方韵产品打广告,秦想想拒绝了,支付一笔广告费,让曾瑶拍了相应的广告照片,在各种杂志,以及城市街头道路上宣传。
飞燕东方韵产品销售火爆。
……
到了一九八四年年底,飞燕特区鹏城分厂,这个当初秦想想为了一辆进口小轿车,莫名其妙搞出来投资五百万的“特区窗口”,在这一年的年底,交出了一份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年末成绩单。
第一年的总营收,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三百万人民币!
其中包括外汇收入三百万米元(官方汇率折合约八百万),包括成衣,还有东方韵口红,在港澳以及东南亚地区热销,带来巨大的外汇收入,另外就是报喜燕的收入。
国内销售收入则是五百多万,包含飞燕各类产品销售。
加起来总共约莫一千三百万!这是分厂取得的销售收入,这个数字放在国内十分惊人!比秦想想等人一开始预计的简直翻了个番。
根据当初管委会承诺的百分之七十的外汇留成,飞燕特区分厂账目上,足足留成有两百一十万米元外汇收入!
这一笔外汇收入购买力远超账面上的数字,几乎可以说,依照这笔外汇的钱,飞燕特区分厂在第一年就已经收回了建厂成本!
而且还有盈余,可以用来采购国际上的进口先进设备,以及稀缺的原材料……还有秦想想曾经求之不得的进口小轿车。
“我们厂里今年又多了两个进口小轿车的指标!”
“去掉成本,分厂净利润达到了惊人的七百万人民币。”
“还得感谢许小满和孙晓艳这些情报工作人员,为飞燕特区分厂节省了三十六万采购和物流成本!”
……
“天哪,厂长,咱们这是发大财了呀!”
“厂长,特区管委会的人说话算话,我去确认了,真给咱们百分之七十的外汇留成,这下特区分厂成了咱们最大的下金蛋大母鸡啊!”
特区分厂的捷报连连传过来,秦想想都被这大喜事给砸了个满头大包,就像是天上掉下来无数个金元宝砸在她的头顶,砸的眼冒金星。
两百万米元外汇留成,头一年发这么大的横财。
“年底啊,咱们工厂里的奖金足够了!大家都有一笔丰厚的年终奖!”
“除了两台进口小轿车指标,咱们再买十辆进口摩托车,奖励给工厂优秀标兵!”
“再买一辆皇冠车,还买一辆桑塔纳!”
特区地方还准备把飞燕特区分厂树立为“特区建厂”标杆,然后还打算给于飞燕联合工厂土地审批,税费等等方面的优惠便利。
《特区地方报》更是整版报道了飞燕特区分厂这一年来取得的惊人成绩,说这是“特区速度与东方智慧的完美结合”,更是高度赞美了“秦厂长”这个美丽与智慧并存的传奇女厂长。
“黎剑知,我们真是发财了!”
这年终奖一年比一年高,工厂收入一年胜过一年,赶上了改革开放的东风,一路扶摇直上九万里。
飞燕纺织厂到一九八五年这个春节,过得比往年还要喜庆,三个子分厂都办了特殊年会,表彰优秀职工,更是发了厚厚的年终奖红包!
买进口冰箱,买进口洗衣机,买进口彩电……
“咱们厂外汇留成多,咱们职工购买进口电器最方便!每个职工都有一笔外汇收入!”
“特区分厂的外汇,阿拉上海宁也沾光。”
……
周傲冬看着报道,由衷的感慨:“我就是‘生不逢时’!”
秦梧桐扶了扶老花眼镜:“怎么?”
周傲冬:“要是我去特区办分厂……”
秦想想上门听见这个话,唏嘘:“妈,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建特区分厂。”
周傲冬一脸冷漠织毛衣:“带着你的小轿车指标滚蛋,我不想听你说话。”
秦想想:“……”
孙晓艳这个女大学生,也得了一笔巨大的外汇奖励,这对于一个年轻还未毕业的女大学生来说,几乎等同于一夜暴富,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并且也极大的改善了家里条件。
她寄了一笔钱回家,家里还担心她“走上歪门邪道”,得亏系主任帮忙解释了,才让安抚了孙家人的心。
“爸妈,你们就放心吧,咱们家买一台电视!”
“晓艳,那你可一定要跟着秦厂长好好干……”
……
孙晓艳不少同学,也都想加入飞燕物资调剂中心,黎青峰在学校里,也不免受到了母亲光环的影响,因为据说秦厂长挖掘孙晓艳,就是亲儿子给推荐上的人才。
于是很多人跑到黎青峰面前来展示才艺,意图毛遂自荐。
黎青峰:“……”
子凭母贵。
第331章 师生恋小说 看完她就成校长了。……
一九八五年春节, 秦想想“偷得浮生半日闲”,窝在壁炉前的柔软沙发上,看书又睡觉, 睡觉又看书, 饿了冰箱里随便吃点, 日子好不快活。
八十年代最大的好处, 莫过于此时的文学作品空前庞大,纸媒出版行业日渐发达, 各种文学小说, 期刊杂志涌现在人民群众的眼前。
更有些作者,在几十年后感慨, 八十年代的文学小说出版超过了读者阅读的合理数量。
除了国内的文学小说,还有各种引入的海外港台小说,在这样冬日的午后, 随手抽出一本小说, 就能度过一个精神愉悦的下午。
“阅读到底有什么魅力呢?”秦想想感觉自己读完了一本小说, 就像是得到了一顿“饱餐”,各种身体上的欲望都减少了。
这跟物质财富的积累截然不同,就像是曾经她那么迫不及待的想要一辆进口小轿车,可车子到手之后,她就想着未来有更好的车, 好似没有尽头,这让人变得像是永远不知满足的贪吃蛇。
阅读完一本好书却不一样, 看完了之后,就有种“吃饱了的满足感觉”,连身体上的饥饿,都可以忘却, 并且这种满足感能持续很久。
“精神上的满足。”黎剑知和她一起窝在沙发上看书,夫妻俩在这点上比较有共同语言,看会儿书,聊聊天,一起“偷得浮生半日闲”,度过诗歌与浪漫并存的八十年代。
可能是因为这时候的文学小说空前发达,哪怕遍地是黄金,很多人对金钱物质的追求也并不是很高,至少没有以后消费主义时代那样人人追求暴富的极端心态。
这个时代,哪怕可口可乐在国内搞促销打广告,也仅仅只是赠送气球一类的小玩具,没错,这时候,国内很多人并不太喜欢可口可乐,觉得像是一种药水,还没有成为以后的快乐肥宅水。
而在以后高度发达的消费主义社会,无时无刻都在诱导你消费,制造稀缺感,让你永远都不知道满足,为了去“消费”,心甘情愿累死在工作位置上当牛马,只为了赚更多的钱去满足消费,永远困在商家营造的稀缺感和不知满足当中。
在八十年代,没有这种商家稀缺感的大面积渗透式营销,大家精神上还是很容易满足的。
秦想想:“我刚才看了一本言情小说。”
“怎么?被里面的爱情打动了?”
秦想想:“不是,是一本师生恋小说,我觉得里面的爱情还是挺恶心的,仔细想想,一个四十岁的老男人和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谈恋爱……感觉这个男人也没什么魅力,而且都四十多岁了,四十四岁!”
黎剑知:“……”
“老婆,你在内涵我?”今年正好四十四岁的黎参谋长感觉自己膝盖中了一箭。
秦想想抬头看他一眼,“不是,而且他还抽烟喝酒死了老婆,你至少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牙黄一股烟味。”
黎剑知:“……我应该感到荣幸吗?”
秦想想:“我还挺喜欢女主的,也能理解她父母,不过,我觉得这不像是爱情,只是里面女主的抗争精神让人欣赏。”
黎剑知:“以爱为名的抗争?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与父母为敌,与朋友为敌,与世人为敌,爱上了老师,所有人都指责她,她成了众矢之的对象,好像与千万人为敌?虽然表面上看似是她做了错事,但因为与所有人为敌,她又仿佛成了一个‘大英雄’,因为她敢与所有人为敌,敢打破别人不敢打破的界限,而其他人,仍然屈服在规则之下。”
秦想想:“对对对,可能也是这种小说,还有女主角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吧,虽然描述她外表柔弱,是个再弱不能弱的弱女子,却敢于遭受千万人唾骂,这种勇气很难得……也怪不得你说,她成了一个‘大英雄’。”
“不是爱情让她变得有魅力,而是她的反抗吸引人。”
黎剑知微微一笑:“年轻的时候,谁都有过那样的想法,想与全世界为敌……而自己成为逆光而行的英雄,不与这些世俗同流而污。”
曾经的黎剑知亦或如此,他选择参军的年代,当军人早就不吃香了,在父母与周围人的指责之下,像是做了个错误的选择……不过,那种反叛的精神,也是属于十几岁少年人独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