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九月有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4:38

  连皇帝都不能轻易动他们。

  ………

  刘启看了眼自己的丞相,再次后悔处死了老师晁错。

  周亚夫……

  唉。

  主父偃正在前往长安的路上。

  ………

  应修改律法,而不是以春秋决狱。

  “秦法之患,可除矣。”

  刘秀叹道。

  难怪秦念稳居民心榜首。

  相比衍生出荒谬如腹诽罪的“论心定罪”,显然改法更利于黔首。

  刘秀九岁而孤,勤于稼穑,深知官吏贪腐之害。

  他清楚黔首连律法都不甚明了,而春秋决狱还需要熟知儒家经典。

  官吏豪富常以律法欺民,又以春秋决狱为自己脱罪。

  因此刘秀极为重视整顿吏治,赏罚皆从严。

  如今得知法家之术可改儒术积弊,怎么会不采用这个办法?

  但刘秀的眉头依旧紧锁。

  儒家治世,百家凋零。

  此时的汉朝法家已然凋零。

  让极为“法古”的儒家官吏修法,会修出怎样的法?

  后世皇帝亦皆难于此。

  【李世民:汉武帝向董仲舒问策,其对答的天人三策中“抑黜百家”之说确实不妥,那天人感应是否也有谬误之处?】

  观武曌以“春秋决狱有何不妥”绕过规则限制,李世民就知道该如何向秦念问策。

  儒家治世已久,所涉之处不仅是律法之道。

  要修法,那就不能只是修法。

  李世民深知儒家治世已久,现世之人已难以指出儒家弊端。

  秦念寥寥数语就将春秋决狱之弊道出。

  他登基已有四年之久,自认极为重视与民密切相关的刑狱,却未能看出其中之弊。

  皆因百家凋零,他自身亦是自幼学儒。

  身在其中,又如何看清利弊?

  后世之君唯有秦念崇法,也唯有他能指出儒家之弊。

  故李世民以天人三策相问。

  问完天幕,李世民亦问群臣儒学为何会使得华夏衰落。

  房玄龄善谋,听陛下此问却是讷于言。

  他自幼博览经史,熟读儒学典籍。

  儒家崇古,以古为尊,后世儒生又如何能指先贤之过?

  百官中熟读经典的多是儒生,不通儒学之臣亦无法议儒家之弊。

  看着寂静无声的朝堂,李世民神情愈发凝重。

  【秦念: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有的人觉得自己的权力是神给的,朕可不这么觉得。】

  刘彻冷笑一声。

  他当然看出秦念此言又是在讥讽他。

  当初他向董仲舒问策,第一策问的是历代君王多效仿前人治国,但国家却日渐衰落,难道国家衰落就是天命?

  董仲舒以周宣王为证,主张国家的衰落是因为君王无道,如果君王顺应天意施行仁政,就能天下安定。

  反过来若是君王不顺应天意,天就会降下灾祸。

  刘彻不信单纯的仁政能够安定天下。

  他要是信,也就不会致力于对外用兵。

  正如公孙弘反对建立朔方郡那样,儒家一直反对他对外征战。

  刘彻从来不搭理。

  但君权神授之说,刘彻采纳了。

  因为这可以加强他对大汉的掌控,有利于集中权力。

  可秦念此言,分明就是讥讽他需要借助神的名义才能治理天下!

  【刘彻:朕的传国玺上,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下换秦念沉默了。

  她原本想的是“嚣张霸道”的人设,嚣张肯定没问题了,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扮演“霸道”。

  鄙夷天人感应显然是展现霸道的好机会啊。

  其他皇帝都需要君权神授,她不需要,这不就是霸道吗?

  剧本她都想好了,接下来其他群成员会讲述各种神迹灾异之说,她就用现代科学观进行反驳。

  结果刘彻反手掏出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她隐藏人设上的老祖宗、始皇帝嬴政刻的。

  这对吗?

  这位打工人,你扮演的是古人,为什么反驳得如此另辟蹊径?

  崩人设了好吗?

  ………

  嬴政目光微敛。

  他不可能对传国玺易主无动于衷,但嬴政依旧没有出言。

  大秦亡于胡亥,这一点他早就已经知道。

  嬴政也看得出刘彻此言是针对秦念。

  后世复秦的秦皇,不仅不认可君王的权力源于天授,甚至对此颇为不屑。

  刘彻刻意提起传国玺,是借他的名号反击秦念。

  【秦念:董仲舒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但律法与六艺孔子有关系?欲绝法家之道却不得不采用法家之律,因为无法度无以治国,这就是天人三策中最可笑的谬误。】

  没错,在纠结一会后,秦念可耻地选择了跳过这个话题。

  毕竟她就是过于不小心,以至于在开群嘲时把“祖宗”也囊括其中。

  再来一句“没有内涵祖龙的意思”?

  肯定不行。

  先前嘲刘彻文盲时不慎因“略输文采”牵涉到祖龙,还可以用这句话辩解。

  但开君权神授的群嘲,再说没有内涵祖龙那就毫无说服力,甚至算得上“谎言”。

  她的规则里没有禁止谎言,但如此明显的谎言说出来,必然会被视为异常,违反她的规则一。

  不过规则要求的是“不能被发现异常”,没说她扮演的皇帝不能耍无赖吧?

  ………

  董仲舒无法与后世君王交谈,但他的弟子们可以与他交谈。

  面对弟子们的追问,董仲舒无言以对。

  绝百家之道,仅凭儒学却无以治国。

  这确实是最可笑的谬误。

  他本欲以春秋决狱将“法度”纳入儒学,然而此前秦念就以“腹诽罪”否定论心定罪。

  民心榜首……

  董仲舒闭门送客,他需要重整学说。

  【刘彻:哼。】

  刘彻没有纠缠“君权神授”之辩。

  天幕没有禁止秦念否定君权神授,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问题。

  哪怕那只是“秦念觉得”,而非事实。

  但天下黔首皆能看到天幕,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秦念觉得”并非事实。

  继续讨论下去,不利于社稷。

  【刘弗陵:董仲舒临终前上奏阿父,反对盐铁官营,这也是谬误吗?】

  盐铁之议,刘弗陵身为皇帝当然全程听议。

  双方所言都有道理。

  今岁桑弘羊谋反,刘弗陵本已认可儒生对阿父的否定。

  但如今看天幕之辩,他不知不觉间又倒向另一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皇帝聊天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