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始皇帝大兴徭役、秦法严苛、刑徒百万,已足以称之为暴君——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因“先行者”之故,不能言始皇帝为暴君,那他也与“善”之一字毫无关联!
【秦念:秦灭六国之时,既没有屠城,也没有将六国旧贵族旧臣诛杀殆尽,才给了六国余孽在民间相互串联、兴风作浪的机会。陈胜吴广起义不到半年,六国全部复国。】
至于秦念为什么认定六国余孽相互串联——
项梁犯事,被关在栎阳城,位于现在的陕西西安。
“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请泗水郡蕲县(位于安徽宿州)的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的狱掾司马欣,因这件事,项梁的罪行被了结。
之后项梁回到会稽郡吴县(位于江苏苏州)积蓄反秦势力。
项伯杀人,是居住在下邳的张良隐匿他的行踪。
显然,六国余孽联系相当紧密。
………
刘季正带着沛县军卒及部分亲信驰往淮阴。
见天幕之言,暗自认同。
他曾去砀郡外黄多次与张耳交游,又曾任泗水亭长接待四方来客,自是清楚六国旧贵族旧臣的动向。
也正是因此,他在始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就笃定大秦必乱,早早以“赤帝子斩白蛇“之说为自己造势。
【嬴政:灭国之后,应屠城,或诛尽旧贵族旧臣?】
嬴政冷下脸。
他只是将各国王族和大族迁徙关内或蜀地,最多也就诛杀其王。
对暗中作乱行谋逆之举的六国余孽,虽是不胜其烦,但还真没有尽诛六国旧臣之意。
甚至在嬴政看来,六国既然已经并入大秦,顺秦者即为秦民。
结果陈胜吴广一反,半年不到六国全部复国?
这显然是指六国旧臣从未忠于秦!
【秦念:不,我只是说祖龙你这么做,是因为你善,而这群虫豸辜负了你的善。百姓无辜,屠城放在任何时候都是大错特错。】
【嬴政:……】
如果不是确定秦念对自己恭敬有加,嬴政都要怀疑这是在讥讽他。
善被辜负,说明他就不该善!
但很快嬴政就在看到后半句时,想起项羽屠咸阳一事。
刘邦入关中,秋毫无犯。
此刻,始皇帝的民心骤升十余名次。
六国旧民在此刻想起后世秦皇曾言“屠城成风的秦末”。
那项羽屠咸阳之前,就是“喜屠城,所过之处无不残灭”。
两相比较,新秦人只觉庆幸。
陛下不是项羽那等屠杀百姓的残暴之徒!
【刘邦:虫豸之说……其实亦有非为一己私利,只因忠于旧国而欲复国者,秦皇亦是复国之人。】
刘邦知道秦念为何怒斥六国余孽为虫豸。
她此前就说过“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天下百姓的六国旧贵族为了复国,必会倾尽全力围杀刘季”。
但刘邦看到怔愣的子房,还是忍不住为其辩解。
他不认为彼时的张良看完天幕之后,会为私利围杀“刘季”。
【秦念:你是说张良?那你问问他,看到复国后的韩王投降匈奴劫掠华夏百姓,他心中有几分愧疚?】
始皇帝时期。
张良不敢置信地望着天幕。
复国后的韩王,投降匈奴劫掠华夏百姓?
其实此前秦念就曾说与匈奴勾结劫掠华夏的陈豨“与韩王信部下暗中勾结”。
只是秦念仅提了这一句,张良就可以将“韩王信部下”视为非韩王信本人,或韩王信只是与陈豨相约叛汉,并未与匈奴勾结。
此刻张良无法再自欺欺人。
连续八个话题,张良也逐渐认同秦念所言华夏重于社稷。
尤其今日,秦念让刘季继承彼时之秦,更是让张良深受触动。
如今再看韩王勾结匈奴,张良岂能不为之惊心?
【刘邦:……】
留侯张良此时只能沉默以对。
其实他早就发觉始皇帝一统天下不是错,反而是唯一的止战之道。
故汉室初定,他就有隐退之意,也未入韩国辅佐韩王信。
得知韩王信投降匈奴时,张良只叹韩国就此而亡,不再有复国之念。
并无……半分愧疚。
此刻他仿佛再次直面“未曾谋天下民”的指责。
不同的是,七十日前他只觉秦念的激将法过于拙劣。
而如今,秦念分明未作此说,张良却不由得扪心自问:
可曾谋天下民?
可曾为韩民谋?
【秦念: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纷争,因秦一统天下而止。秦因军功爵制未能停下战争机械,三征南越也的确造成诸多伤亡——但那也远远好过华夏内战不止,百姓永无宁日。】
【秦念:像陈胜这样活不下去揭竿而起,像刘邦那样有意承秦一统,朕都能理解。】
【秦念:可想要复国的六国余孽只在乎一家一姓之利,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他们不仅想要分裂华夏、重演战国之乱,甚至还会勾结匈奴残害华夏百姓——开历史倒车的废物们,说他们是虫豸都算侮辱虫豸。】
两朝的“六国余孽”都被辱骂得面无人色。
看着嬴政和刘季同时上升的民心,他们清楚这不仅意味着皇帝获得民心,更意味着六国旧民开始抗拒复国。
准确地说,是抗拒内战不止、永无宁日。
第173章
【刘邦:张良, 子房劝你入秦,纵不入秦也不能再图复国之事。】
始皇帝时期。
张良紧咬牙关。
未来的自己后悔图谋复韩。
想要复韩,竟是错了?
………
刘季时期。
张良怔愣许久。
未来的自己竟是在辅佐刘邦?
秦念曾言, 天幕开启两个时辰后,本朝就能看到此前的八个话题。
待看完这些话题,再作决定也不迟……
可张良却是极其不安。
倘若刘季死在入咸阳之前,天下必然大乱。
六国复国,则战乱再起,北方还有匈奴虎视眈眈!
“备车。”
“东家?”
“备车,去沛……不、去淮阴!”
【秦念:其二在于当时的法家主张愚民。民智不开,人才储备完全跟不上。祖龙统一六国之后,各地官吏不仅数量严重不足, 还多为六国本就认字的那群人。这群人往往在旧国地位不低, 当然也就成为六国余孽天然的保护伞, 甚至可以扭曲秦法,逼反百姓。】
数量严重不足,是基于《里耶秦简》的记载:
迁陵县总体缺吏过半。
更离谱的是吏员爵位不够,那也得去服徭役, 这就让吏员不足的问题雪上加霜。
而秦念说六国本地官员充当保护伞, 看项梁的相关史实就能看出来:
项梁被抓, 靠秦吏的关系被放出来。
会稽郡吴县县令郑昌与项梁相熟,就放任他在县内养宾客为造反做准备。
项羽杀韩王成后,就是封郑昌为韩王来对抗刘邦。
陈胜起义后,会稽郡守殷通原本也想造反,想要以项梁为将。
项梁杀殷通得会稽郡, 收服郡内各县, 得精兵八千人。
可见各地官吏对秦朝的忠诚度极低。
………
刘季咋舌。
这就是他即将面对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