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162节
小说作者:九月有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4:38

  当初秦念为陈皇后不平时,武曌就在猜测秦念或是女子。

  只是武曌知道女子起兵造反成功的难度极高,因此否定了原先的猜测。

  现在想来,以秦念展现出来的能力,她起兵造反又有何难?

  仅是其针砭时弊、治国理政之才, 就是古今罕见。

  【刘彻:你是女子?!】

  【秦念:嗯。】

  秦念的回答过于理所当然, 以至于刘彻一时间不知该作何反应。

  恍惚了几息, 刘彻才开始回想秦念此前所言:

  造反登基,重整山河再兴百业。

  面对三境强敌,不惜放弃修建陵寝甚至盗掘历代帝陵,对异族无所不用其极。

  以科举开民智、兴农工商三业,依法治国。

  这样的皇帝——居然是女子?

  刘彻并非轻视女子。

  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使得天下晏然。

  这就足见女子亦有治政之能。

  刘彻从不轻视女子,正相反,在窦太后压制下被迫藏锋数年,他对女子干政极为警惕。

  但秦念——

  她竟以女子之身做到如此地步?

  ………

  嬴政同样震惊。

  秦念是女子,她之前怎能说出……之语?

  想到秦念曾言治军之事,嬴政似乎明白了什么。

  接受这个后人是女子的现实后,他开始思索储君之事。

  若无天幕,就只有诸公子会被视为储君候选者。

  甚至秦念此前提及李治当以“太平公主”为储君时,嬴政也只当是李治的公子皆无能之故。

  可如今得知秦念是女子,嬴政就不得不思索——

  若有公主的能力胜于公子,储君之位当如何选择?

  【刘邦:秦皇真奇女子。】

  刘邦不由得感慨。

  此前四个话题、尤其在自身话题中,他与秦念相谈甚欢。

  他全然未觉秦念是女子。

  可见才能确实与性别无关——

  武曌、秦念,皆是极其出色的皇帝。

  【秦念:倒算不上“奇”。古今女性政治家并不少,就像你朝能够延续数百年,汉朝太后们的临朝称制功不可没。】

  秦念意识到这是同事在找她帮忙:

  在知道武曌以太后之身篡位之后,刘邦必然要重新考虑吕雉的问题。

  甚至吕雉还不同于武曌。

  武曌有子嗣,且她的子嗣都是李治的血脉。

  皇位最终还是会落在李唐皇室,所以李世民的剧本能够轻易改写为接受武曌。

  但刘恒不是吕雉所出,那问题就很复杂了。

  【刘邦:朕的皇后应是其中之一。】

  皇后吕雉面无表情。

  哪怕她知道天幕接下来的对话,将会决定她的命运。

  【秦念:汉史中吕雉位列记载帝王事迹的“本纪”,她与皇帝唯一的区别是没有称帝——若无吕后治政,你朝或许早就亡了。】

  朱元璋当即就想反驳秦念此言——

  吕雉乱政,接连害死汉高祖三子,违背“非刘氏不王”的约定封吕氏为王,“天命几坠”。

  汉光武帝因此将其迁出高庙!

  但话到嘴边,朱元璋骤然想到哪怕是东汉编纂的《汉书》,也是为吕雉著《高后纪》,并盛赞:

  “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汉朝诸侯王作乱,是在汉景帝一朝。

  而自己同样分封藩王,观天幕声誉榜却是在朱允炆一朝,老四就篡位登基。

  汉朝为何直至景帝才有七国之乱——或许就是因为吕雉诛杀数王。

  不认可吕雉的汉帝,实则仅有汉光武帝,班固著《汉书》正是汉明帝一朝。

  汉明帝是汉光武帝之子。

  【刘邦:太平是武曌的子嗣……】

  刘邦没有往下说。

  他知道秦念必然看得出未竟之言是:

  “但恒儿不是吕雉的子嗣。”

  【秦念:武曌能称帝正与她的子嗣都是李唐皇室有关。而且她与李治二圣临朝二十年,朝臣多是她与李治一同提拔,而你朝的宗室与开国文臣武将都不会接受吕雉称帝。】

  【刘邦:那朕就可以放心了。】

  得知武曌是如何篡位,刘邦便松了口气。

  武曌的子嗣都是李唐皇室,李唐宗室都知道未来依旧会是她与李治的子嗣继位,故而接受她称帝。

  秦念曾说李世民的风疾发作于“贞观二十年”,李治又与武曌“二圣临朝”二十年——

  这超过四十年的时间,李唐开国的文臣武将们应多已去世,故而朝中官员多是武曌所提拔,她登基的阻力不大。

  但如今不同,大汉建国也就十年,恒儿已有七岁。

  待十四年后,恒儿就可以亲政,此时大汉建国也才二十四年,开国功臣们应犹在。

  譬如韩信。

  秦念当初让恒儿拜韩信为义父,又言定诸王,救下诸多异姓诸侯——英布等人已尽皆入长安,皆削为侯。

  恐怕就已经想到了今日。

  吕雉的目光聚焦于“吕雉位列记载帝王事迹的‘本纪’,她与皇帝唯一的区别是没有称帝”。

  ………

  太后吕雉知道自己篡位登基的可能性很低,哪怕没有韩信,成功的可能性也极低。

  而对于年轻的她,有韩信、以及其他被秦念救下的异姓诸侯,先帝也必将对吕氏族人作出限制,她已不可能篡位。

  自己呢?

  要赌吗?

  胜的概率极低,败则吕氏全族皆诛,自己也将声名狼藉。

  不赌,以太后之身跻身“本纪”,为后世称颂。

  吕雉作出了决定。

  刘恒入京以来,待她极为恭敬孝顺。

  后世的汉皇虽然不是她的血脉,但刘恒的后人没有抹去她的功绩。

  【朱元璋:武曌曾想让武氏子侄继位。】

  李治疑惑地看向皇后。

  武照比他更疑惑。

  【武曌:朕从未有过这种想法。】

  武曌此前犹豫不决,但犹豫的是立武轮还是武显。

  ——当然,一看天幕就知道,这两儿子之后都改回了李姓。

  李显是雉奴立的太子,登基后为她所废,武曌不用想都知道他再度登基,只会立即改回李姓。

  她逼迫李旦登基后禅让于她,此后降李旦为皇嗣,改名武轮,徙居东宫,其具仪一比皇太子,却没有直接立他为皇太子。

  其目的,一是储君之位空悬,可以让武氏族人对她忠心不二,竭力助她稳固皇权。

  二则就是让李旦为太子之位敬奉于她,结果这儿子胆小懦弱,不敢展现半点对皇位的觊觎。

  武曌清楚,这不能怪李旦。

  倘若李旦表现得野心勃勃,武曌也不敢说自己就容得下他。

  但武曌从未想过要立武姓侄子为储君。

  【秦念:朱八八,你又被宋朝伪史给骗了?】

  秦念知道武曌的扮演者为什么否定朱元璋的话。

  《旧唐书·李昭德传》记载,武曌任命武承嗣为文昌左相时,李昭德就提醒武曌“自古帝王,父子之间犹相篡夺,况在姑侄”。

  于是武曌就改任武承嗣为太子少保,罢免知政事的官职。

  “延载初,凤阁舍人张嘉福令洛阳人王庆之率轻薄恶少数百人诣阙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则天不许。”

  武则天反对后,王庆之等人继续请求,武则天就让李昭德去责问王庆之,李昭德趁机将王庆之等人杖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1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2/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皇帝聊天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