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128节
小说作者:九月有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4:38

  他深谙君臣相处之道。

  秦念此言,既是让陛下不要猜忌他,也是提醒他如何自保。

  此番宴席结束之后,他就会提前闭门自守,不再接待宾客,也不会与亲戚有过多往来。

  【秦念:高句丽之战李靖再次请战,你怜他年老且染疾,没有让他同行远征。朕并不认为他用兵强于你,但两位顶级武将出征,或许攻下高句丽的可能性会更高一些。】

  秦念说这段话,也是因为李靖的那句“陛下不弃,老臣病期瘳矣”。

  ——陛下如果不嫌弃的话,老臣的病就要好了。

  身染疾病的老将请战,却终究未能同行。

  这必然是李靖的意难平。

  秦念希望李世民的剧本里,李靖能够了却遗憾。

  【李世民:朕必从此言。】

  李世民又红了眼眶。

  十几年后的李靖将是“年老且染疾”。

  他怎么忍心让这样的老将军远征辽东?

  高句丽之战,应当设法提前。

  李靖再谢君恩。

  身为武将,他最大的希冀就是为国征战。

  【刘彻:这李靖灭东突厥、平吐谷浑,李世民却连朝鲜都打不下来,你却认为李靖用兵弱于李世民?】

  刘彻很是不解。

  朝鲜那块地方,连荀彘杨仆这两个“卧龙凤雏”都能打下来。

  在他看来,李靖虽然依旧比不上他的帝国双璧,但光是谨慎守旧,就已经是他极为想要得到的顶级武将。

  ………

  秦念认为刘彻这话是在递台阶。

  今天的话题快要结束了,确实是时候夸一波二凤了。

  【秦念:朝鲜不内乱,你也不一定能拿下朝鲜。远征有坚城可固守的地方,谁也不敢说一定能够将其攻克。】

  【刘彻:能让朝鲜内乱,那也是朕的本事!】

第72章

  这话秦念还真没法反驳。

  朝鲜之所以内乱, 确实是因为大汉足够强势,强到哪怕朝鲜起初打了胜仗都还是想称臣求和。

  称臣失败后被汉军围城攻打了一年多,朝鲜的内乱才彻底爆发, 朝鲜王右渠为大臣所杀。

  能够保障远征汉军一年多的后勤,且还有余地无需撤兵,这就是汉武帝的本事。

  那她就只能直接夸唐太宗的战绩。

  【秦念:二凤十七岁的时候,就献策以旗鼓设置疑兵,救前朝皇帝于突厥重围之中。】

  【秦念:等等,说到皇帝陷于异族重围,朕就想到一位故人。】

  【刘邦:……】

  【刘彻:……】

  刘邦无奈。

  他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被刘彻牵连。

  甚至已经快习惯了。

  大汉的武帝过于桀骜,喜好与后世秦皇针锋相对,他又能怎么办?

  【秦念:十八岁时, 二凤就率精骑突入万众敌营之中救出他爹李渊, “射之, 所向皆披靡”,与李渊合力大破敌军。】

  李渊动容。

  通过秦念的言语,他仿佛回到十五年前的战场上。

  他深入高阳贼酋魏刀儿的敌营,万分危急之中是世民率骑兵来救。

  “世民, 你一直都是我最优秀的儿子。”

  当初不主动更易太子, 或许也是因为世民太优秀了, 优秀到最能威胁他的地位。

  “阿耶……”

  李世民泣不成声。

  此前阿耶以他为傲,李世民不知阿耶是放下了对他的芥蒂,还是身为太上皇不得不如此。

  可阿耶现在此言,却分明是有感而发。

  【刘彻:现在还看不出他的用兵之能。去病十八岁时就与轻勇骑八百脱离大军数百里,独自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

  霍去病:“……”

  他并不希望陛下在与秦念起争执时提到他。

  那“一家三口”之说, 他实在不想再见到。

  【秦念:你曾想教导霍去病孙吴兵法, 被他以“顾方略何如耳, 不至学古兵法”婉拒,你是被他嫌弃了吗?】

  霍去病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关键在于如何随机应变,不必学古代的兵法”。

  秦念就是看不惯刘彻的得意,所以拿这事讥讽他。

  【刘彻:……】

  霍去病皱眉。

  对战匈奴都没这么头疼过。

  他若人在长安,必然会劝陛下不要与秦念相争。

  陛下不知后世之事,而秦念却熟读史书。

  军情如此不对等,何必逞口舌之利?

  此外,他说那句话只是认为古代的兵法不适用于此时对匈奴的反守为攻,并无“嫌弃”之意。

  陛下何故默认?

  【秦念:二凤十九岁,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两万人阻击义军,李渊想撤回太原,二凤“号泣于外,声闻帐中”,才劝住李渊。】

  霍邑之战,《大唐创业起居注》与《旧唐书》也有明显的出入。

  前者将功绩基本算在李渊头上,说是李渊向李建成李世民问策,其他部下都说要撤,李建成李世民都认为不能撤,李渊采纳儿子的建议。

  后者则是将功绩都算在李世民头上,直言想撤的是李渊,是李世民坚决反对。

  两相结合,秦念认为就是李渊想撤,被李建成和李世民劝下。

  温大雅一直在努力美化李渊,假如李渊真是在问策,温大雅应该会美化为李渊力排众议,坚决不撤退。

  当然,这纯属秦念的猜测。

  如果有群成员反对,那就是唐太宗改史误导了她。

  【刘彻:这李渊怎么总是想逃?】

  刘彻强行忘却去病对他的嫌弃。

  那才不是嫌弃!

  高祖要是遇见年轻的韩信,难道就能教韩信兵法吗?

  去病少年时就成为他的侍中,刘彻极为喜爱这个他亲自培养出来的少年将才。

  若是去病因卫青被打伤而射杀李敢,他毫不怀疑自己会以“鹿撞”来庇护他。

  在刘彻眼中,去病就是更加恣意、能够亲逐北胡的自己。

  曾有人私告去病贵不省士,在塞外时士兵乏粮不能自振,去病却还在军中蹋鞠;还军入塞时,他赐给去病的粱肉都没吃完,去病宁愿将剩下的粱肉丢弃,也不愿赐给饥饿的士卒。

  刘彻听闻后却完全没有责怪去病,下一次出征依旧为他单独准备数十乘物资。

  贵不省士,是因他刘彻而贵,亦是因他的宠幸而不省士。

  全然不似卫青,只类他。

  刘彻如何不喜?

  他才不会在乎那点“嫌弃”!

  【李世民:阿耶不是逃,只是对形势的判断不够准确。】

  【秦念:不够准确?是指他被宋老生一冲就溃败退军,剩下你带着两千骑冲散隋军平定霍邑?】

  既然李世民的扮演者认可“李渊想撤”这个说法,秦念也就继续沿用《旧唐书》的记载。

  其实《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描述攻打霍邑时李渊采纳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计策,佯装后退引诱宋老生追击。

  《旧唐书》中则是李世民带数骑在城下挑衅,激怒宋老生出战,之后“老生麾兵疾进,先薄高祖,而建成坠马,老生乘之,高祖与建成军咸却”。

  鉴于前者的可信度低于后者(前者神异含量高于后者),秦念认为李渊就是败退,温大雅给皇帝挽尊成了“伪若避之”。

  《大唐创业起居注》中不包括李建成坠马,记载的是他和李世民分别带领左右军断宋老生的后路。

  那就既有可能是温大雅在给李渊挽尊的同时,顺带给同样败退的李建成挽尊;也有可能是唐太宗改史,刻意抹黑李建成。

  这部分难以作出判断,秦念干脆略过李建成不提,只说李渊败退。

  【李世民:……】

  虽然民心在上升,但李世民一点都不想是以阿耶名声受损的方式!

  “就不必为吾辩解了,吾确实不如吾儿,”李渊倒是反过来安慰世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1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皇帝聊天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