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青州来信,她不管也不去问,眼观鼻鼻观心,全当没这回事。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摸鱼。
秦邵宗睨了她一眼,知她乐得自在,但他偏不如她愿,“夫人既已是我麾下人,不如来看看这封青州来信。身为幕僚,倘若一点意见都给不得,将会被剔除出席。”
黛黎立马伸手,他将信件递过去。
黛黎这些日勤于识别章草,虽说还不能流畅写字,但认字基本能做到像以前一样迅速通读。
这是一封邀请函,读作邀请函,但结合如今的局势,黛黎更觉得它像一封求救信。
她打定主意在他麾下混日子,这会儿读完信,黛黎当即给他来了一段中译中,“这位南宫青州是个聪明人。”
秦邵宗气笑了,她这滑不溜秋的性子,真是欠收拾。
迟早狠狠收拾她。
被那双宛若大型猫科动物的棕瞳盯着,确实压力很大,尤其对方似乎想抓她的短处。黛黎轻咳了声,给自己打补丁,“我建议您挥军前往青州。如今虽说朝廷对各州的约束力日渐减弱,但贸然踏足他州地界总归容易留下话柄。而现在南宫青州盛情相邀,岂有拒绝之理?”
秦邵宗哼笑了声,“夫人说的是。”
他正要再说其他,此时外面再次有脚步声传来。和刚刚那回不一样,这回来人异常匆忙,不是急走,听着倒像是跑过来。
黛黎眉心微动。
有急事?
近来能称之为“急的”,好像没多少吧,难道是那些前往各州贩卖精盐的商队回来了?
不说全部,就说和北地不比邻的州,很可能会被连锅带盖一起端走精盐。不过舍不着孩子套不住狼,秦邵宗麾下应该也有鱼饵被吃的觉悟才对。
难不成是扬州来消息了?
黛黎一颗心不住提起,待那道身影终于出现在不远处的洞门前,她不住惊呼了声。
是胡豹,是胡豹回来了!
后来黛黎才知晓,胡豹被秦邵宗派去了扬州秦家。如果他回来了,是不是代表着……
再也坐不住了,黛黎迅速起身迎上前,同时目光往胡豹身旁偏,企图在他身后看到那道熟悉的小身影。
然而没有,直到对方走入院中、来到她面前,她都未看到任何人跟着过来。
黛黎猝地在原地站定,肌肉僵硬到生出一两分的痛。分明如今晴空万里,但在她的视野里,遮天蔽日的厚重乌云飘来,将整片湛蓝的天盖得一点不剩。
“胡兵长,是不是还没有我儿的消息?”黛黎眼眶不住红了。
如果连当地人脉神通的大族都无法找到她家小朋友,以她一人之力,又能从何处寻起?
看着泫然欲泣的黛黎,胡豹神情相当复杂。从扬州回来的那一路他都在琢磨,可惜愣是没琢磨透,仿佛面前笼着一团散不去的浓雾,将一切掩于其下。
“不是。”胡豹错开眼,低声道:“有令郎的消息了。”
黛黎眼瞳猛地收紧,见他回避,抬手去抓胡豹的胳膊,“有州州消息?他如今如何?身在何处?为何不随你一同回赢郡?是否出了什么事?”
有消息,但人却没回来,难道州州已经……
恍然间,蒙住晴空的乌云里闪过电光,雷声阵阵,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将黛黎淋得浑身发冷,连指尖都冻僵了。
她脚下一软,眼见要往地上倒,前面和后面同时伸来两条手臂,不过面前的只是微抬,便立马摆正归位。
秦邵宗从后方将人捞起,给了她一个支撑的力道,让黛黎还能站着,“夫人冷静些,不一定是坏消息。如今胡豹已归,且让他事无巨细说给你听。”
随即他看向胡豹,“扬州内发生了何事,速速道来。”
胡豹:“秦然按您的吩咐前往钱唐,召集当地驵会,起初苦寻无果,他便将范围扩大,既从旁的郡中寻人,也向老驵会和略人者发出悬赏。后有一日,有户人家带着他舅氏登门,声称他舅氏孙老头有重要线索提供。”
胡豹的声音低了一个度,“那孙老头原先是驵会,只不过后来伤了腿不良于行,便没再从事那一行。他说曾在河边见过一个湿漉漉的、孤零零的小童,年龄、身高、模样和短发皆对得上。那小童遇到他后,请求他带他去一个什么局,还说自己手上一个物件坏了,欲借他一物联系妈妈,为此还报了一串数字和名字……”
黛黎呼吸逐渐急促。
河水,警察局,电话手表,她的电话号码,妈妈。
不用再问,黛黎十分确定那就是州州!那些光怪陆离的梦居然是真的,州州真的在这个陌生的时代。
一想到小朋友自己一个孤零零站在河边,举目无亲,且周围陌生得紧,黛黎便心如绞割,“后来呢?他将州州带到了何处?”
“那孙老头观令郎举止,以为他是高门之子,起初帮他烤干了衣裳,不过是想着带他进城送回家,领赏钱去。但那时有支队伍从官道来,这孙老头前段时间和略人者有来往,他心虚,再加上他以为是令郎的家人来找人了,所以……”
胡豹再次移开了眼,“他将令郎留在了原地,独自离开了。”
这是当时胡豹也没想到的,但仔细一想倒也合理。
一个手脚本就不干净的驵会,误以为对方家人寻到,心知领赏算盘落空,确实有可能离开。毕竟只给他烤了个衣裳,沉没成本忽略不计,没什么舍不得的。
黛黎宛若雷击,四肢不住发抖,“他、他走了?后来呢?既然这个老驵会碰到了州州,后面那支途径的队伍呢,他们肯定也看到他了对吧,后来我儿去了何处?”
“黛夫人。”胡豹的声音很低,细听之下有困惑和不忍,“这个老驵会口中那场与令郎的偶遇,发生在十年前。”
黛黎眼瞳收紧成针,脸上的血色一寸寸退去,“不,怎么会,怎么会是十年前……”
眼前一黑,黛黎软了下去。
本来在后面撑着黛黎的秦邵宗眼疾手快将人捞起,见她昏了过去,干脆将人抱起转身往屋里去。
院中距离偏房没几步路,秦邵宗将人送回房中,点了高个子的碧珀,“你速去把丁连溪喊过来。”
碧珀忙往外跑。
秦邵宗在榻前静立了片刻,眸光深如潭,他对余下的念夏说,“你先看好夫人,她醒后与我说声。”
胡豹止步于偏房门口,没有随秦邵宗一同进黛黎的房间。他看到上峰从屋中出来,低低喊了声“君侯”。
“确定是十年前?”秦邵宗问。
“确认无疑。”胡豹低声道:“君侯,黛夫人怎会记错儿子走失的时间点?莫不是此事对她打击太大,以至于她的记忆出现了偏差?”
秦邵宗:“可能吧。”
嘴上赞同下属的话,但秦邵宗心里并不认同。
她那时说在桃花源里不慎跌入河中,再醒来已身在蒋府,而初见时,她脚上的牛皮鞋确实湿漉漉的。如今老驵会口中的十年前,那小儿同样湿漉漉出现在河边。
秦邵宗不信鬼神,甚至因天生断眉,早年被高僧批命六亲疏远,生来克父克母克兄,故而他对谶言和所谓的高僧深恶痛绝。
但此时此刻,他却莫名相信发生在她与她儿子身上的、常理难以解释的事。
寻子一事于她而言如此重要,她那般聪慧之人绝不可能记错时间。再者,盐之提纯法如若早已出现,绝不可能埋没到现在。
丁连溪很快背着药匣来了,给黛黎把过脉以后,他皱眉道:“脉搏急促,黛夫人这是热盛内结,火热之邪内生。某给她开几副药剂,待她醒后喝下。这内热需尽快散去,否则后面可能会因此生疾。”
“劳烦从涧开药。”秦邵宗喊丁连溪的字。
药方开了,二女婢迅速去准备。一个时辰后,黛黎缓缓醒来。
一直守在榻旁的念夏第一时间发现,顿时欣喜非常,“夫人,您终于醒了,您昏睡了有一个多时辰。您如今可有哪儿不适?”
黛黎双目无光,只愣愣地看着顶上罗帐,一直没说话。
念夏不住心慌,又将最后一句重复了遍。最初黛黎依旧没反应,就当她想再去找丁连溪时,终于见榻上的女人缓缓摇头。
念夏松了一口气,给黛黎掖了掖被子,“夫人,丁先生说您热盛内结,他给您开了药,碧珀守在小庖房准备着呢,我去把药端回来。”
黛黎没有反应。
待念夏离开后,她蜷着被子转了个身,让自己背对外、面朝墙壁。好像只过了一会儿,也好像过了很久,具体的时间黛黎也说不清,她听到了脚步声。
不是念夏和碧珀那种轻盈的步子,来者步伐沉稳。能堂而皇之进她屋子的,整座府邸唯有一人。
黛黎没有转身,保持着蜷缩的姿势,一动不动。
“夫人。”秦邵宗停在榻旁。
没有应声。
在秦邵宗的视觉里,榻上的女郎侧着身,拆了发髻的墨发如水淌在她的肩背上,莫名有几分羸弱。
他在榻旁坐下,“时隔十年,再找人确实不易,但也并非再无可能。”
第42章 她的绝望
过了几息, 榻上的女人抱着被子坐起身。黛黎没有转头看旁边的男人,她垂着眼看着被上的锦纹,声音轻得像风, “真的能找到吗?”
不是一两年,也并非三四载, 而是整整十年。
她一个因工作缘故对古代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成年人在这里都够呛,更何况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孩。
三年级,初中才逐渐涉及的理科还没有学,州州什么都不会, 在这吃人的封建时代他该如何活下去?
而且前些日和纳兰治的闲聊中, 黛黎无意间得知九年前各地曾闹过一场大.饥荒。
和现代早已进入工业化发展的农业不同,古代没有机器, 也没有化学合成的复合化肥,粮食产量本就十分有限。
当时不仅适逢百年大旱, 又遇虫灾,不止是北地, 甚至东南部的扬州一带也受到巨大冲击。
饿殍遍野, 啼饥号寒,各地盗贼横行,斗粟高千钱。布衣只能咽树皮、食草束,易子而食, 骨肉星散。
当初黛黎整理书时, 看到“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的《菜人哀》,只觉那一句“天大饥,人相食”是恶咒。但毕竟那是历史,是白纸黑字的平面描述, 更是现代绝不会重演的悲剧,因此她当时除了不适以外,并无特别感觉。
然而现在,一想到她家小朋友可能会在那场饥荒里哭着被切肉拆骨的烹食,黛黎便寒从心起,心口一抽一抽地痛,痛得她不自觉蜷起身,将自己缩成团。
她忍不住去想,在小孩子绝望的哭声、喊着妈妈的求救声里,那把铮亮的刀猛地落下。
于是皮.肉被切开,鲜红的血如泉涌出,白森森的骨头也露了出来。
一块块细嫩的肉掉进了锅中,周围一群看不清脸的食客欢呼不止,一个个手持碗勺,纷纷去争食那锅冒着热气的人肉羹汤。
胡豹带回来的不止有消息,还有一条冰做的蛇。蛇钻入了黛黎的心脏深处,以锋利的锯齿一点点啃食着她的血肉。
寒气从心底腾起,黛黎不住开始发抖。
旁边的锦被忽然被抄过,扬开后披到她身上,将她颈脖以下的地方密不透风地裹住。
隔着被子,那只深色的大掌覆上她放于膝上的手,“只要夫人不气馁,总归有希望。”
春日已来到了尾声,如今即将入夏,锦被也不如早前厚,对方掌心的热度源源不断地透过薄被传来。
黛黎仍是垂着头,像一具被抽干精神气的陶瓷人偶,不应声,也没有反应。
这时念夏和碧珀回来了。
念夏毫不意外秦邵宗在屋中,二女曲膝行礼后,念夏恭敬道:“夫人,药熬好了,您趁热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