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撑得秦宴州头痛欲裂。他脑海里闪过许多面孔,有父亲的,有老师的,有弟弟的,也有……抱着小白狗、笑得像麦芽糖一样的女孩儿。
但最后,一张张面孔都散去了,唯有眼前人最为清晰。
秦宴州复杂的情绪逐渐平缓,目光坚定,“我当然会跟着您。妈妈,您是在这里过得不开心吗?”
黛黎目光一下子就模糊了,泪水浸满眼眶。
她有了那些功绩,就算夺嫡最后的胜利者是祈年,也能保她将来侯服玉食。
她清楚“离开”这个决定代表着什么,代表秦邵宗往后的荣华与她无关,代表钟鸣鼎食的日子远去,也代表她后半辈子生活会非常拮据,和违背了自己当时“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
但这些,都重不过她孩子的性命。
而这种不知道能不能定义为“自我牺牲”的行为,在她听到孩子的担忧时已不重要。
“是啊,不开心,每日都在发愁。”黛黎回答。
秦宴州见她的愁云罩脸,不解问,“您为何而愁?”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根本原因上。
黛黎苦笑摇头,对缘由只字不提,“州州,方才我与你说的那些,你就当做咱们母子间的秘密,别向任何人提起。”
秦宴州点头说好,同时思绪转了几个弯儿。看来父亲并不知晓此事,且从母亲的语气听来,父亲一旦知晓必定不会让她离开。
青年缓缓垂下眼。
……
从主院走出的秦宴州回首后瞧,他黑眸里收入一方小小的画像,时光在里面沉淀了许多人和许多事。
片刻后,他收回目光离开。
“重乐阿兄?”施溶月惊讶地看着主动来寻她的秦宴州。
一直在她脚边打转的小白认得他,这会儿“汪”地叫了声,乐颠颠地跑过去。
它月份浅,小小一团,身上的毛毛还炸着,衬得腿特别短,跑过去时像底盘刮地平移。
秦宴州俯身捞起幼犬,把它抱怀里,先撸了两下狗头,摸得它的小尾巴扇出风来,又在手里颠了两下,认真评价,“小白重了。”
施溶月开心得很,“当然重啦,伯……小白可努力吃饭了,一天好几顿呢!”
小白汪汪两声,小脑袋扬得高高的,似在自豪。
又逗了会儿,秦宴州才放下小白,“茸茸,关于昨日那场宫宴,我有些事想向你打听。”
施溶月惊讶,“何事?”
秦宴州:“当时在宴上,我母亲是否有碰上什么特别的事,亦或特殊之人?”
施溶月下意识摇头,“没有吧。昨日二舅母就坐在我身旁,宫宴里有许多人试图和她搭话,但都很注意分寸,且全都是夸赞……”
“不对,有一事确实比较特别。”她自个说着说着,突然改口,“中途二舅母离席如厕过,回来后忽然向周围人打听两个贵妇,并描述她们的相貌。其他人自然是知无不言,原来她们一个是尚方令之弟媳,另一个是都司空令之妻。”
秦宴州追问,“后来如何?”
“当时好事者不在少数,毕竟二舅母入宴后并无对谁多加关注,遂纷纷问起缘由。二舅母说这二人口舌颇多,之后再无说其他。”施溶月说。
秦宴州长眉皱得很紧。
他了解自己的母亲,她一直是个温柔又体面的女人。若非被冒犯得太过,绝不会当众给旁人难堪。
必定是那二人说了些什么……
施溶月见不得他眉头紧锁,正要着急,突然有一道电光窜过,“对了!重乐阿兄,我记得念夏当时跟着二舅母,你若是想知晓那二人说了什么,或许可以去问问念夏。”
青年闻言展眉,“多谢茸茸。”
打定主意和儿子一起离开后,黛黎开始着手准备。念夏和碧珀是很好的帮手,可惜不能带上她们,悄悄收拾这事还得她自己来做。
不过比起那些,当下更重要的是让秦邵宗松口,放她先行回渔阳。
那人敏锐得很,有什么风吹草动耳朵立马支楞起来。当初她从南康出逃,在这寻人并不方便的古代愣是被逮了回去。
可不能让他察觉到。
傍晚时分,用完晚膳的夫妻俩结伴回房,黛黎一回来就翻匣子,找到秦云策先前的来信,而后又拿出她整理好的肥土记录小册。
“秦长庚,我过两日回渔阳。”黛黎没问他好不好,而是旧事重提,直接告诉他她要回去。
秦邵宗停下斟茶的动作,“回渔阳?”
黛黎对他扬了扬手里的信纸,在心里对云策说了声抱歉,“对,我想先回渔阳。云策的婚事好不容易有着落,还是趁早定下吧。且最近启程的话,回到渔阳正好秋季,丰收以后要进行新一轮的堆肥,时间耽误不得。而长安新定,这边没主事人不妥,你肯定要留在这里的,所以我想了想,还是兵分两路走。”
这个时代成婚的步骤很繁复,不像现代直接去一趟民政局就行,得过完三书六礼才能结成夫妻。
秦邵宗放下茶壶,没有说话。
黛黎一看他这模样就知道事情能在今明两天内谈成。这人要是不同意,绝对会一口否决,而不是不吭声。
黛黎继续说,顺便给他画个大饼,“我和州州先回渔阳,你和祈年茸茸留在长安,等你处理完长安的事务再带他们北上,咱们再一起辞旧迎新春。”
或许是被她最后一句说动了,男人好半晌后才“嗯”地应了声。
黛黎呼出一口气,心头大石刚落地,就听秦邵宗说道:“夫人把祈年和茸茸一并带上。”
“不妥。”黛黎下意识拒绝。
秦邵宗长眉微扬,“为何不妥?”
黛黎努力找理由:“你在长安那么忙碌,身旁该多留一些能为你分忧之人。再加上祈年的老师崔先生仍在长安,祈年若随我离开,他往后的课没法上。”
秦邵宗想了想,“那你把茸茸带上。”
黛黎犹豫道,“茸茸她好像和隔壁的南宫小六娘子交好,这一路走来她总算有个女孩儿玩伴,她若是跟着我回去……”
“红英多半想她了,让她早些回家,等过了年再来玩。”秦邵宗只一句,便把黛黎后面的话都堵没了。
父母思子心切,人之常情。
黛黎拧着细眉,直觉这事有点麻烦。她和州州会在回渔阳的路上离开,到时队伍肯定因此不得安宁,而她并不愿让这事波及到其他小辈……
“不喜欢茸茸?”他突然问。
黛黎惊愕摇头,“没有的事。茸茸很好,我没有不喜欢。”
秦邵宗狭长的眸微眯,“那夫人方才在想什么?”
被这种略带思索的目光看着,黛黎汗毛卓立,她好像听见血液在血管里涌动的声音,“想……离别以后的事。”
秦邵宗突然笑了,笑着将她拥过,“既然离别之苦难以忍受,不如夫人晚些再回去,肥料一事先传书给燕三。他行事向来稳妥,是个靠谱的。”
他还是不想她先走一步。
“不行!”黛黎转开头。但话刚落,她腰上和腿弯一紧,双脚腾空,整个被抱了起来。
“未来几月孤衾独枕,空闺寂寞,还望夫人提前慰劳我。”秦邵宗抱着人往内间走。
离别已定,今夜的秦邵宗做得特别凶,一连换了几个姿势犹嫌不足。
他眼里燃着火,深深凝视着下方满头乌发散乱的女人。她黑睫半湿地结成几绺,潮红的玉面光丽艳逸,内间灯火熠熠,落在她莹润滑腻的雪肤上,仿佛映亮了细细的水光。
男人额上冒出汗,汗珠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俊容往下,在将将坠下时,被一只柔软的素手拭去。
第169章 和离书
黛黎要回北地的消息在府中插翅传开, 府内好一通忙碌,该收拾的收拾,该准备的准备。
黛黎在房中听着外面来来回回装车的动静, 几次看向案上的笔墨纸砚。半晌后,她到底关了房门, 在案旁坐下磨墨。
黑墨备好,桑皮纸铺开。
黛黎提笔,一气呵成地先给秦祈年写了一封信,而后再拿出新纸, 一笔一划写下“和离书”三个字。
后面这封不长的信, 她花的时间却不算短,中途甚至还废了一张纸。
待最后一个字落下, 黛黎搁了笔,等纸上的墨迹干。她目光落在纸张上, 却没个聚焦点,只是发愣罢了。
敲门声忽然传来。
“夫人?”是碧珀, 她想入屋取些东西, 但发觉屋门不仅阖上,还上了锁。
黛黎被惊醒,对外面说了声稍等后,把墨已干涸的信纸折好。
房门打开。
碧珀往里迅速斜看了一眼, 只见房中一切寻常, 她只得摁下疑惑,没敢问主子方才为何锁门,只问有何吩咐。而得了否定回复以后,碧珀才继续收拾。
她心里嘟囔,怎的最近主子和念夏都奇奇怪怪。主子就暂且不谈, 毕竟贵人事多且忙,碰上某些棘手的不出奇。
但念夏吧,对方和她都是奴婢,平日要忙的事也几乎一模一样,按理说念夏不该如此。难道在她所不知道的时候,发生了特别之事?
先前念夏不肯说,哼,她得找个时间再好好问问。
碧珀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
这一等,就是等到所有行囊收拾完毕,队伍将启程。
“夫人,秦三也随你一同回渔阳。”秦邵宗一进屋就说。
黛黎惊讶,“为何?祈年待在长安能帮你忙,不必让他回渔阳吧。”
秦邵宗浑不在意,“那小子日日飞天遁地,不惹祸就不错了,这里用不着他,还不如让他随你同回。”
黛黎微不可见地蹙眉,“那祈年的课……”
“无功留在长安,秦二也一样没上课。”秦邵宗截断她的话。
黛黎听他语气坚决,心知此事商议空间不大,“好吧。”先应下,随即她又问:“祈年自己的想法呢?他愿意和我一起回渔阳吗?”
秦邵宗轻呵了声,“接下来一段时间不用上堂,那小子快高兴得连自己姓什么都不记得了。”
黛黎:“……”
秦邵宗环顾四周,见主房内因行囊被搬上马车的缘故,变得空旷不少。
这种空阔在他成婚以前日日陪伴着他,十几年都是这样过来,时隔一年重回往昔,竟让他很是不习惯,甚至能说不舒坦。
他皱了长眉,但没有说话。
黛黎看向属于秦邵宗的某个箱匣,心道祈年随她一起上路的话,给他的信要取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