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西汉庖厨养娃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万重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5 KB   上传时间:2025-10-26 13:09:32

第42章

  季胥这便挽了袖,向筐里拣出些圆鼓鼓的红芽芋,洗干净了,放进釜中闷煮,待其筷子能戳透时,捞了来将皮子剥去,拿小石臼舂成泥,掺了大薯粉来揉出面团状,再揪出一个个小剂子。

  也无需面杖,径直用手捏展开,裹上韭菜鸡蛋的馅料,毛公服丧,一年忌肉酒,因服丧须得不以轻身伤身为前提,一绝肉荤有损身体,丧期向来能吃蛋类作为滋补。

  “这是何物?”王典计落了门闩防着牛厨夫,方问道。

  只见季胥将那裹了料的面剂子捏了捏,一个十分均匀,具有三个尖角之物便做妥当了,渐次摆在案上。

  “芋饺。”季胥道。

  “芋角?怪道称之为角,可不有三个角。”王典计捻须懂了似的晃头道。

  季胥想想也是,饺如今尚未出现,此时人们将面皮裹馅之物通常称为“馎饦”。

  直到东汉,医圣张仲景首创了“月牙馎饦”,也就是“月牙馄饨”,这和后世的饺子极为形似,食用方法也大似,皆是汤中煮之、或膏油煎之。

  到宋朝,出现了“角子”的叫法,进而才演变为后世的“饺子”。

  季胥便笑着认同道:“对,芋角。”

  沸水中浮起的芋角,被捞至酱汤中,那皮子晶莹,缀着葱花,卖相极好。

  季胥依旧给王典计盛出一碗,道:“王典计先尝尝?”

  已是借着拈须咽口水的王典计,如今倒也知分寸,推脱起来,说道:

  “罢了罢了,夫人急等着,我便端了去,由她亲自尝。”

  甘家是有皮蛋的,季胥又做了道凉拌皮蛋,并上那已有的素馅蒸饼,便是三豆之食。

  至于白夫人是否将其陈于宴饮的案头,季胥便暂时不能得知了。

  她被阿耐带至后院招待,出来遇上在东厨外守着的牛厨夫,对方冷着脸向她。

  季胥只当没瞅见,入了后院,阿耐亲热的捧出果子来给季胥吃,给她煎了杯茶,两人坐在亭子里,还没来得及说上一会话,便听门外一片忙声在唤:

  “毛公来了!毛公来了!阿耐,快来前堂伺候!”

  阿耐从盘中捏了块粔籹给她吃,里边还有好几样炸物,要她自己吃果子喝茶,匆匆走开了。

  甘家这粔籹是十分舍得加蜜的,比外头卖的甜的多,要是妹妹们来尝了该爱的不行了。

  她因不好甜,吃完这一块,喝了一杯茶来压那股子腻,这茶阿耐加了花椒叶去煎,喝着更添香味。

  才放下杯,被吱喽喽的轮毂声引的撤过头,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圆圆的小脸,戴着金项圈。

  中衣外头套着件绢复襦,下穿带裆的绣花绵绔,坐在木轮椅上,左腿处宽大的布绔里,是空荡的。

  她虽坐的矮,却要睨着眼,冷冷向季胥道:

  “便是你给那什么毛公还是龟公的人做了吃食?”

  季胥道:“是我,我叫季胥。”

  小女冷道:“没问你姓甚名谁。”

  “我可是这府上,仅次于我阿母阿翁,最尊贵的甘王女。

  我警告你,日后再不许来我家,做什么吃食给毛公还是龟公!”

  甘王女攥拳喝道。

  季胥便问道:“你不想去书舍读蒙学?”

  “谁说的!我甘王女天不怕地不怕。”甘王女愈发捏紧拳头。

  季胥点点头,“嗯,你害怕去书舍。”

  这下甘王女彻底涨红一张小脸,恼怒的将腿上尚未吃的梨儿砸过来。

  季胥接个正着,“谢了。”

  甘王女愈发气道:“那个毛公,挑剔至极,你做的吃食,别妄想他能瞧的上!等着他作赋贬低你罢!”

  “不打紧,若是此人当真作赋贬我,那说明他既无气量,又不懂品鉴。”各人口味大有不同,这是难免的,这会子季胥故意这般刀枪不入道。

  甘王女噎声好半晌,定论道:“你这人,脸皮真厚。”

  “王女脸皮可是薄的。”季胥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脸,瞧的是她羞红的面庞。

  午错时分,后院这里理论着。

  前堂,白夫人已将毛公恭送至门外,另赠上两笥皮蛋,说道:

  “此乃席上所食,还望毛公收下薄礼,以聊表我夫妇之敬意。”

  那毛公收了礼,留下句:“书师先生那,我自会理论一番。”

  便吟着一首新作的词赋,乘牛车扬长而去了。

  “色如皎月,软美如绵,气勃郁以缦回,香飞散而远偏。行人失诞于下风,僮仆空嚼而斜眄……

  这便是毛公所作的《角赋》!称赞那芋角的!”

  阿耐从前堂归来,磕磕巴巴学念了一遍,神采欢喜道。

  毛公愿在书师先生那理论说情,说明王女入经舍有望,于甘家可是大喜事。

  阿耐急扳着季胥去前堂见白夫人,“快走,夫人备了礼要谢你呢。”

  一旁的甘王女闻言,反倒垂丧了面色,季胥调回头来,同她说道:

  “其实有时候脸皮厚点没什么不好的,谢谢你的梨。”

  阿耐笑的感慨道:“瞧瞧我们王女都高兴坏了,快将王女推回房中去,脸都晒红了。”

  一通吩咐,便拉着季胥去了前堂,一路都在绘声绘色学那毛公吃着菜馔的模样,

  “三豆菜,一点都没剩呢,连那芋角的汤,都喝了好些!”

  来至前堂,白夫人正吩咐人从库房拿来两匹鸡鸣布,这布料正是时新的,要县里布肆排队方能买着,且是限量的,也就甘家有门路能买着这么多,她道:

  “莲青的这匹,给胥女,女娘家适合这鲜亮的色彩;鼠灰的那匹,便给王典计,这日也辛苦了。”

  季胥不及言语,只见王典计喜的一道影子狂奔过去,连连伏地告谢道:

  “谢夫人赏!老奴合该尽心尽力才是,哪谈的上什么辛苦,为王女入书舍之事效力,这心里头甜滋滋咧!”

  这可是时隔多年,王典计再次收到夫人赏的好料子,如何能不激动?

  他改日便要制成袍子穿出来,到牛厨夫牛典计这对叔侄跟前去显弄。

  白夫人听他说的这样贴心,也暖了心肠,亲去搀他起来,“多年的老人儿了,比我年纪还大,如何受的起,快快起来。”

  季胥接了这匹鸡鸣布,是绵织的,摸着软和舒适,她想着正好用来做冬衣,就不用去另扯料子了。

  在白夫人这,她们同样是编户黔首,属于庶民,无须伏地行大礼,季胥便捧手颔首朝白夫人告谢。

  白夫人笑着回礼,见她穿的单薄,还是那最粗硬的

  苴麻料子,下头还是灯芯草编的草鞋,如今早晚天气渐凉,她的王女都穿夹的了。

  便道:“去库里称十斤绵,一并给了胥女。”

  出了甘家,季胥捧着布,另手拎了布橐包好的十斤绵,一路上里民频频回头。

  王典计回窑场,与她顺道行着,那眼睛,直斜着往季胥那袋绵去瞅,酸溜溜的撇嘴。

  季胥笑道:“我能得这些,亏的有王典计在,拦了那牛厨夫,这绵该分王典计一半,咱们同去窑场,将绵分了。”

  王典计打结的心肠不由的舒畅些,说道:“我哪瞧的上你这些,甘家年年都给我这样的老人儿做绵衣,可不比你,留着自己做冬衣罢!”

  这是实话,他可不缺冬衣穿,不过是夫人没有赏绵给他,心里头不自在而已。

  再个,他也知,若非季胥强说要他到场,如今便是牛厨夫挺直了腰杆了,他只有在窑场灰扑扑清点算账的份,想到这,他便啐道:

  “这牛厨夫!离间你我,欲学你手艺,当我瞧不出他那歪心眼?”

  季胥便笑眯眯道:“典计当真识人明断。”

  吹的王典计飘飘然,一点心结也无了,直言道:

  “日后夫人那,我少不的要替你美言一番。”

  等在岔路口的季止迎了出来,扫了眼季胥手中之物,问道:

  “堂姊,你没事罢?忽地被甘家的人唤进去,我都担心你在里头出事。”

  王典计抢着显弄道:“能有何事?甘家又不是那等仗财欺人的富户,你堂姊在里头,那可是出尽风头,

  做的芋角子,连那孝顺里的毛公吃了,毛公你知道吧?就是那蓄着须,常年穿着一身褣衣,乡里祭祀能见着的老乡绅。”

  乡里的祭祀年年在孝顺里举行,由孝顺里的长者德公操持,毛公便在其内。

  季止年年去看祭祀,自是知晓,闻的此言,面色便有些挂不住,仍是笑了笑。

  王典计继续道:“那毛公,可是专门作了一首《角赋》来称赞你堂姊做的角子,怎么念来着……”

  一面拈须,学舌吟了起来,

  “色如皎月,软美如绵,气勃郁以缦回,香飞散而远偏。行人失诞于下风,僮仆空嚼而斜眄……”

  听的季止铁青着面,尤其听的王典计说:

  “瞧瞧,这十斤绵和这匹鸡鸣布,便是我们夫人给的谢礼。”

  低头好半晌,复又问那王典计,“王典计可要买些柰果脯去吃?若是觉着好,也替我往甘家那里头介绍介绍,我若得了谢不会忘了您。”

  王典计瞅了她的果脯,摇头道:“你这果脯太干了,我牙口不好。”

  想了想,又道:“你是季蒸饼的堂妹,我便实告诉你,并非我不替你介绍,实在是甘家果林丰硕,多有各式的果脯,哪里用的着在外头买这样寻常的。”

  季止一时不再言语,心内觉着是这王典计的推脱之词。

  季胥提了个法子,说道:

  “柰果别直接暴晒,蒸厚点,蒸了再晒,重复三遍,外头的皮儿是韧劲的,里头是流心的,吃着口感好些。”

  季止暗着神采道:“现说这些有何用!都立冬了,家里头哪还有新鲜的柰果可摘,都过了季了。”

  这话便是恼时的气话了,季胥哪知大房何时晒果脯,况且金氏视她们二房,可是话不投机的,季胥哪能巴巴同她说这个,没的讨臊,还让金氏以为自己想坑害她。

  这也就是季止,她方多了这句嘴,闻的此言,一概不提了,只道:“我随口一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9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2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西汉庖厨养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