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西汉庖厨养娃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万重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5 KB   上传时间:2025-10-26 13:09:32

  季珠和小幺跑到东屋,用剪子绞了田氏用来打络子的一段彩绳来,拴在鸠车头上。

  这样强力拽它快跑,鸠车当真和斑鸠一般,尾巴高高翘起,慢慢的走,它的尾巴则低垂摩地了。

  小幺在后面,用跟树枝装作在赶斑鸠,两个孩子绕着院子跑来跑去的。

  “钱!是钱!”

  季凤眼尖的看见泥里的钱币,接连的等了,总有十来枚呢,能买一个羊肉胡饼了。

  不过洗干净了,才发现这钱虽是外圆内方的铜币,但和如今的五铢钱不大一样,略轻一些,做工又不像□□,她去厨房找季胥看了。

  “的确不是□□,上头写着半两,应当是半两四铢钱,估计是先帝时候的钱币了,有几十年了,不能用了,留着玩罢。”

  季凤还当捡钱了呢,又去井边守着了,盼着能出些当朝的钱币,多少买个胡饼吃呀。

  不过淤泥是有限的,里头的东西大多是腐烂不成样子的,季凤没再找着钱,倒是翻着些破烂的陶盘陶瓦什么的。

  “这是宝贝!”

  季珠小幺她们倒爱,说要留着做小儿戏时,盛饭盛菜,洗干净悄悄藏在哪处旮旯角了,不教大人发现,嫌腌臜给丢了。

  田氏见她巴巴盼着,给她些钱,叫她去市里打两升酱回来,多的留给自己买胡饼吃,季凤响快的应下,跑着就去了。

  陈年淤泥清完了,再将里头清洗了,脏水打上来,直到水变清,重新等地下水渗出来,便能吃水了,不用再每日跑去蓄水池那处花钱买水吃。

  季胥在清理厨房,这东厨她很满意,宽敞明亮,最紧要的是,有两口马蹄灶,四个灶眼,做卤食时不耽误时辰,且还有有灶眼来做自家的饭食,不用将陶釜搬来搬去了。

  “这里,这里,放在这处。”

  季胥找木匠打了一口橱柜,是实心樟木做的,沉甸甸的,两个小郎搬进厨房,经她指挥,放在了墙角处。

  季胥将家中的盘盏陶豆汤钵,放进了柜中,防着虫鼠攀爬,那口舂米用的大石舂,则放在门口。

  进厨房门,右手边是窗户,窗边是两口马蹄灶,灶上钉了一排的挂钩,挂着刀俎、灶帚、厨铲、竹勺、匕首、箅子、漉米箕……等等一些厨具。

  陶灶则擦的锃亮,面上除了鬲、甑、釜的盖子,并不放多余的物件。

  这两口马蹄灶,是在窗下并列的,灶膛对着的角落,堆了些柴禾,柴上搭着把夹柴用的火筯。

  边上是簇新的橱柜,再有三层相叠的木案,日常备菜,可以放在案上。

  房梁上还延下来一些绳索,挂些当日买的菜熟肉类,防着老鼠咬坏了,冬月里还能挂腊肉。

  “这里拾掇的真好,原先他们两户人家住在这,东西多少有些杂乱,如今井井有条的。”

  季凤买了酱回来,啃着油滋滋的胡饼,撕一半给季胥吃,季胥不想吃这油的,倒想吃口解渴的甜瓜,想着收拾完了,切了瓜来吃。

  至于她们住的东西二屋,田氏也都收拾停妥了,这木门是左右拉启的活动门扇,里头都洗刷的锃光瓦亮,脱了鞋才进去。

  只见旧炕上铺的新买的蒲席,这蒲席是用蒲草编的,质地柔软,边缘还包了青布,比她们老家用的苇席要好。

  如今住大房子,条件比从前好了,吃用上自然也更舍得了。

  炕上设梅花漆案,两个大引枕,田氏缝了喜庆的云纹大红枕面,窗边一盏簇新的雁足铜灯,旁边一个针线簸子,里头一些丝线,没打完的络子。

  这些小摆件,都是田氏在直市买的,她常在那处进杂货,能买着经济适用的。

  不仅厨房打了新橱柜,这东西二屋,也打了新的箱笼,用来放衣物被褥

  的,东屋还有一扇木槅子,上放平日看的书卷,就在炕边,随手能取。

  值得一提的是,外头堂室内,还有一座略高地面的竹榻,上设木案,从前秋姑她们会捧了果子茶水来,在上面待客,除了踩上去吱呀呀作响,都还完好适用。

第134章

  “桑树巷咱家住的数一数二的宽敞了,以前都不敢想,在长安还能住这么好的院子。”

  季凤各处逛了,进来道,

  “我走出去,那些姑子都让阿姊带她们挣钱呢,我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不能教。”

  说话时脸上有光彩,毕竟住大房子,哪能不巴望着的。

  “回的好,我素日知道有几个脸皮厚的,她们不敢在我脸上问,只敢拿话问你们小女娘。”

  田氏道,她也是神采照人的,看着都年轻了几岁。

  买了这屋子,日后再没有说东家要卖房,催她们搬出去这样的事了。

  “自家的房子住着到底踏实,箱笼衣柜也能打了,就是你阿姊的嫁妆,我见到了好的,也敢往家里买了,地方大,索性也放的下。”

  田氏锯了块木板,在院中给孩子们安了个秋千,这绳索是季凤攀上那棵老桑树,穿过枝桠的。

  这日迁屋酒散后,季胥坐在秋千上晃荡,吹着风,心里踏实又宁静。

  只见院中各处挂了些红布,地下还设有祭祀土地神的土坛,下剩些燔柴的灰烬。

  田氏送了街坊们出门,站在门口说话。

  刘老姑她们都说田氏生了个有能为的女儿,以后可享福了。

  田氏高兴,多吃了两锺酒,红光满面的,笑的见牙不见眼,她这辈子,最体面的时候就数这会子了。

  这里秋姑回到家,拉了她家的旺儿道:

  “你看看你田伯母,才到长安多少日子,就住上一堂三室的大院子了,你阿翁我是指望不上了,就盼着你好好读书,将来为官作宰,给阿母买那未央宫边上的大第来住,阿母这辈子就值了。”

  她家旺儿正值七八岁闹腾的年纪,左手一只在田氏家拿的鸡腿,指着外头树上,嘴里喊:

  “蝉!蝉!捉!捉!”

  也没性子听完,挣脱了去捕蝉了,秋姑在后头骂他不上进,令他将书师先生今日教的大字再写二十遍。

  旺儿假模假样在书案前坐了一会儿,趁秋姑纳鞋底,将旧日写的大隶找出来,撂笔说:

  “写完咯!”

  跑去巷子里玩了,秋姑不识字,数了这些木笘,是二十枚,便信以为真了。

  她年轻是给富贵人家卖笑作戏的俳优,嫁的是本地一个走南闯北的行贩。

  早年也颇有家资,只是五六年前,因着她汉子看走了眼,在江南买了一大批粮食,不涨反跌,家产都赔进去了,连在安陵邑的一处小宅子也变卖了。

  她带了孩子只能赁房住,如今年老色衰了,也不大有人家找她作戏了。

  好在她找马姑子替旺儿相过面,说他是官相,日后是当官的命,她就盼着旺儿上进,天天让他读书。

  她汉子近来同人合伙在巴蜀贩货,不大往家里拿钱了,家里再俭省,也供他在书馆读蒙学,换了这处小屋子来住,较从前赁前院的两间屋子,还能省出一两钱,这不,给旺儿买了好些练字的木笘。

  “旺儿,你今日的字都写完了?”

  大牦、季凤他们在巷子里蹴鞠。

  大牦是刘老姑的孙子,他并不读书,他阿母在茂陵邑一户富贵人家做梳头娘子,说是等他再大两岁,就将他介绍进府,做个将车的车夫。

  如今在家做做活,得闲去码头替人搬东西,挣点零钱。

  小花是他妹妹,才四岁,扎两个小揪儿,跟在边上捡鞠,这鞠是个球状,羊皮做的,踢踏久了,内里的毛絮有些爆出来了,他们照样的玩。

  旺儿道:“自然写完了。”

  跟着他们在街头巷尾蹴鞠,天黑了才回家。

  话说刘老姑吃完迁屋酒回家,嘴里念叨都是些年轻有为的好话。

  推门见廊下多了只笼子,里头关着只大公鸡,向窗内瞅了一眼。

  只见她女婿吴斗将她留给女儿的一片卤猪耳切了,歪在炕上就着酒吃,气不打一处来。

  “家里有男人的,倒比不上家里没男人的,败家玩意儿!”

  一脚踹了那笼子,吴斗听了大公鸡的啼叫跑出来,满院子追着捉回笼中,说:

  “母见了人家住大房子,也犯不上拿我的东西出气,你要有本事,自己去挣座金山银山回来。”

  刘老姑指着道:“我是老了,不中用了,你年纪轻轻做了我家的赘婿,不说正经做活儿挣几个钱,吃像样穿像样,成天跑到西市跟人斗鸡,反倒靠娘们养家,我都替你害臊!”

  刘老姑只一个女儿,这吴斗是她的上门女婿,当初看着老实本分一个人,谁知成家了,反倒越发的好吃懒做。

  刘老姑多吃了两锺酒,捺不住脾气,拉下脸将他骂了。

  吴斗道:“四邻哪个不笑话我给人做赘婿的,也不差您老挤兑我了,家贫子壮则出赘,我要有本事,还到你家来受气?”

  “谁给你气受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你不顾外头的,家里的脏衣裳总该洗了!热饭食总该做了来!有手有脚,反倒吃现成的。”

  听刘老姑这样说,吴斗道:

  “不过吃你一片猪耳,扯出这么多来。”

  到底不敢吵闹的太过,去厨房生火造饭了。

  将在对面玩的大牦喊了回来,夺了他蹴鞠的球骂道:

  “成日的混玩在对面,我看你也是做赘婿的命,你当她田姑那泼妇的赘婿是好当的,多吃一两猪耳朵骂的你狗血淋头!”

  刘老姑听他在指桑骂槐,又要吵起来,好在是她女儿刘春娘回来了,将她劝进了屋。

  刘老姑告状道:“你半个月才回来一次,那卤食卖的快,我特让胥女给留了一片猪耳,等你回来吃,他倒好,眼里没人,自己切了下酒!”

  话说金氏,因着巷中都在说田氏一家买房的好事,她近来都不爱出门

  了。

  偏偏住在隔壁,办迁屋酒的吵闹传到这头,还有那酒菜的香味,是院墙堵不住的。

  她啐道:“贷钱买的屋子,也值当高兴成这样,来日还不上钱了,打手逼债折她一条胳膊腿,才知道利害!”

  这么一想,巴不得隔壁的买卖黄了,也好过人富己贫,心火烧的慌,女婿一回来,便令他去请泥瓦匠来。

  她女婿杜贤问缘故,还当是哪处漏了要修补。

  金氏指着那矮一截的院墙院门道:

  “这处要筑的更高!那门换了新的来!”

  还是季元醒事道:“好好的改它做什么,白费了钱,咱家院子小,一味的筑高了院墙,反倒不好采光了,

  阿母也别气,听说隔壁这院子卖一千五百两,我算过了,她们那些买卖,顶天了也挣不到二百两,可想向子钱家贷了多少,还不上来可是闹着玩的?背负这样一笔巨债,再大的院子,能住的安生?”

  说的金氏心中好受些,点头说是:

  “她现在风头正劲,交门市那些卖熟食的,因她抢了生意,早有看她不对付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9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2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西汉庖厨养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