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西汉庖厨养娃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万重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5 KB   上传时间:2025-10-26 13:09:32

  凤妹应该也和阿母说了,家里开了间豆腐肆,可我看着,合肥寿春都有豆腐卖,这项上也做不长远,我想去些繁华之地,做食肆生意倒更有赚头,这是家中的生计大事;

  二则,妹妹们的启蒙老师杨书师早就回了齐鲁老家,床前尽孝了,先前我在青州齐郡也打听了,他母亲已经发丧了,要在老家守三年的孝,妹妹们再等三年都大了,不好读蒙学了,我想着,去那些大都邑,给她们另找老师,不能将功课荒废了,再个,在家里小女娘读到头也就是个蒙学了,小珠那样喜欢读书,放在外头,或许还能有治经学的机会;

  三则,小幺是从长安被拐来的,咱们到那,也可帮她寻寻亲人呀。阿母觉得我说的好不好?”

  田氏笑道:“好,好极了!”

  “妹妹也觉得好!”

  凤、珠两个不知何时在门口偷偷的听了,将门一开跳进来道。

  “小幺觉得好不好?”季胥逗她道。

  小幺啥也不懂,跟着蹦蹦跳跳的点头。

  “咱们去长安!”

  季凤百般憧憬的道。

第118章

  要说去长安,田氏这心里亦是隐隐期待的,她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家乡去,左邻右舍一问是教人骗作矿奴,背地里有的嚼说了。

  若从长安那富贵地,挣了钱,风风光光的回去,那就不一样了,田氏这心里喜的抖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穿着绫罗绸缎,衣锦还乡的好日子了。

  半个月后,季胥到郡廷去取她们母女并小幺去长安一路过关的传,遇见了二爷。

  皇帝念二爷年少,且功过相抵,抄了郡守府,褫夺了汪家的爵位,仍旧将二爷从牢里放出来了。

  他一身布帻素衣,都立夏了,穿的还是夹的,脸色也比旁人的苍白,身边跟着莼、荇两个丫头。

  这日恰好是汪郡守西市问斩的日子,满地去看杀头的百姓,向囚车里落败的汪郡守丢石子。

  “狼心狗肺的东西!”

  “弄法犯奸的狗官!杀他的头!”

  “砍了他的头!”

  追着打砸这囚车,向西市去了。

  “二爷。”

  他驻在闹哄哄的西市外头,季胥一抬头看见了。

  自回涿郡后,他在郡廷配合办案,两人就不曾见过了。

  “如今我家破人亡,还叫什么二爷呢。”

  二爷见她向袖中塞了竹片制成的传,因问,

  “要回吴地了?”

  “去长安看看,二……守玉你,可有打算去往何处了。”季胥道。

  汪守玉看了眼西市因刽子手手起刀落的呦呵声,说是不打算留在涿郡了,只是说到去处,却沉默了,被风吹的只剩咳嗽。

  莼来给他披上那件狐狸毛的披风,这是在狱中犯了寒症,主审官员廷尉大人命取来给他。

  连那在郡守老爷房中查抄的丹药,能抑制他的寒症的,总有两个瓷瓶子,也一并给了他。

  莼红了眼角道:“能去哪处呢,那两瓶子的丹药,还能吃一辈子不成?里头的一味龙衔草,价值千金,离了郡守府,再没有门路钱财能寻来这味药了。”

  说的荇也哭了,她们自幼没了家人,卖身在郡守府,吃住在里头长到这么大,如今府邸被查抄了,自然是一桩搅心窝子的伤心事,心里也怨二爷不顾兄弟情分去青州告发了,却都不肯被卖到别处去,情愿粗布荆钗的陪着二爷。

  “这都是你陪二爷做出来的祸!”

  荇掖着泪,对她说起了怨气话。

  “哭什么?这究竟都是我的命数罢了,死就死了。”二爷甩了袖子道。

  季胥想了想道:“二爷身上有寒症,幽州苦寒,离了这处也好,我听说岭南常年四季如春,日阳暖人,二爷何不去那处,许那岭南气候能替代龙衔草,克制身上的寒症呢?”

  “岭南?”

  “嗯,交州之地,那里有徐

  闻、合浦二港,商使们从这出海,带回各国的琉璃明珠、奇石怪物,市面上琳琅满目,可有意思了,二爷不想去看看?”

  这都是季胥从前做小买卖,听那各地来往的商贾说的。

  二爷也听住了一会儿,到底还是心死一般的道:

  “这些好东西,过去还有不到郡守府的?就是岭南的荔枝,也不知吃过多少,又有什么意思呢,终是尘归尘,土归土。”

  “二爷见过的、吃过的好东西再多,有两样,二爷到那见了,定是稀奇的。”

  说的二爷心动了一下,只见她将手比划道:

  “那岭南有这么大、这么肥的耗子,这么粗、这么油光滑亮的香娘子,二爷长在北地,哪里见过呢?”

  “耗子倒也罢了,何为香娘子?什么好东西,来日我将它带来给你。”二爷道。

  “二爷自己见过就知道了,我可不要这样的东西。”

  季胥说着辞了这处,抬脚回驿站了,莼、荇二人相视一眼,都在偷笑。

  莼忍不住告诉二爷道:“我的爷,那是蜚蠊,因爱偷油吃,乡间管它叫香娘子。”

  “也有叫赃郎的。”南边来的荇笑道。

  择日季胥一行便架牛车向长安去了,因牧平侯为公务在青州滞留,她便托了尤鲁向他辞别。

  和她们一路的还有王业,她们此行走邯郸广阳道,顺路驮了他回家去,也能一处作伴。

  到邯郸附近,远远的看见那片绿油油的麦田时,车上的王业对着自己脸上搔来搔去,捂着鼻子不肯示人。

  “三郎!”

  王老媪一头花白的头发,在门前绩麻,推翻了簸箕扑在他身上哭着喊儿啊郎啊,鼻子叫谁割去了。

  屋里的王老叟问讯出来,一边捶他,一边骂他怎么没有死在外头,最后也是老泪纵横。

  “儿子去挣钱了,瞧这是一两半的工钱。”

  老夫妇盛情的款待了季胥一行,到鸡埘里逮了只肥嘟嘟的母鸡宰了来做羹吃,又下河里网了条鲫鱼,和荇菜烩来吃,对着季胥合手拜了又拜,说:

  “这是遇上好人了,才从那黑心的私矿里捡回条命来。”

  听说季胥她们要向南走,因道:

  “南边的虎患年关里让官府清除来,如今并不曾听说老虎伤人的事,你们不绕远路也使得。”

  季胥这路上最担心的就是虎患,听说后放下心来,一路向南到了荥阳,摇摇晃晃的又向西去。

  在五月初五之前,到了京师长安及周边数郡组成的司隶部地区,历经河南郡,到了函谷关附近。

  只见函谷关的关门大敞,关门上有三层高的谯楼,上设关吏瞭望,下面关门设关吏把守。

  关口进进出出的百姓商贾,皆持有传作为通关凭证。

  官吏则有一种叫做棨信的通关凭证,外观是醒目的红色布幡,悬挂于旗杆上,那马上的官吏叫喊道:

  “河内都尉棨信!”

  正是红布幡上墨书的六个大隶,关吏远远的撤开拒马,供其通行了。

  百姓们则在行人慢走的侧道上排着队,这些人里多为行商贩贾,或是关中居住的百姓。

  关中地区主要位于泾渭平原上,四面有四关为界,分别是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季胥她们过了这函谷关,就称入关了。

  因关内以三辅地区为中心,其中三辅的渭南郡又有京师长安,其经济政治重要性无需多言,因此这函谷关有严格的进出流程。

  就是官至九卿,无传或棨作为凭证,擅自出入函谷关的,也照样被罢官废除爵位。

  出关又比入关更严格,关内的壮马和优良种马以及强弩,都是禁止出关的,因此对面那出关审核的更慢。

  季胥她们老老实实的排队,太阳晒的满脸汗,眼睛都眯着不易睁开的。

  好容易放行进去了,就像是到了另一番天地,只见这关内和关外大有不同。

  放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大田,且是良田,这里有前朝修建的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能灌溉万顷良田,这会子正好是泾水汛期,只见各处水道哗哗作响,都是引到农田附近的洪水,再漫灌到田里,这场景十分的壮观。

  “难怪都说关中膏壤沃野千里,今日算是见着了。”

  田氏连连点头道,“要是关中这些粮都是咱家的,就是十辈子也不愁吃了。”

  “不止这呢,听说还有龙首渠、白渠,都是灌田的大水渠。”季胥道。

  “怪道他们关中这里人多呢,地方也富,咱这一路走来,路上都不断的人。”

  季凤乍舌道,一路看去,粳稻姜芋、池塘鱼蛙,竹林果园、芳草甘木,应有尽有。

  对面一辆雕漆宝盖的马车驶来,季凤不禁看呆了。

  车上那扑了香粉的小孩,指着她们吱吱呀呀,两个轮子走路外八的牛车,问道:

  “阿母,那些都是什么人?”

  “他们都是关外民,没见识的乡下人。”

  其母看她们的眼神多有嫌弃。

  季凤一下就醒了,“什么关外民关内民,这样的好地方,咋养出这样刁的东西呢?”

  “还不如咱家的黄牛待人和气呢。”

  田氏原也爱极了那家的马车,一听这样的话,心里也嫌弃了,摸了摸自家的黄牛。

  黄牛哞的叫了一声。

第119章

  入了函谷关,她们边走边看,见那膏壤沃野变成了城池闾里。

  这是到了京兆尹所辖的渭南郡,越靠近长安,越是瑰货奇物,鸟集麟萃。

  因着长安城内多是未央宫、长乐宫、明光宫这样占地广阔的皇室宫殿群,留给贵族、以及百姓居住的闾里还不到整个城区的三分之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9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2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西汉庖厨养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