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近来连书房也得跟着侍奉,研墨润笔,可谓是工作量大增,这会儿应了下来,将丹药先藏在袖中。
这日雪停了,借着二爷去炼丹楼的空档,季胥向莼支了半日假。
“你去罢,这些日子着实累了,好好歇歇。”莼道。
季胥其实是想出城,远远的看眼田氏这个冬还好不好。
她先到东市将牛车大修了一番,那泗水捞鼎的消息,在涿郡的大街小巷也传的沸沸扬扬了。
季胥在车肆里就听见不少。
“象征九州的周鼎出水了,就在始皇当年求鼎的泗水河畔,那铭文竟是幼子为赝!”
“当今陛下就是先帝幼子,据说当年在宫城里,陛下的生母婕妤夫人曾怀胎十四个月,你们说说,谁家小儿是十四个月生出来的
“你是说,陛下不是先帝亲生?”
“呸呸呸,我可没说。”
那人左右探看一眼,不再多言了,不过话虽不曾明说,心里的嘀咕是止不住的。
季胥听了一耳朵,并不参与这样的话,仍套了车出城去,却在城门口,被城门吏拦了下来。
“官爷,我虽是外籍人氏,但也是正经办了传,也有雇佣文契的,你瞧,契上写了,我在萍水巷的郡守府家做事。”
“近来有流言散布,外来人暂居涿郡的,都得找街弹之室出具凭证,方可通行,你既是郡守府家做事的,那找主人家写明,籍贯姓名年岁样貌、所雇何事、所雇期限,另写明并非私传流言者,盖上主家私印,再到萍水巷的街弹之室,盖上半通官印,方可通行。”
街弹之室类似于后世的派出所,管着方圆数里的治安,季胥没想到,如今出行这样麻烦。
别说要街弹之室的官印,就说还得找主家盖私印这点,便得想个好由头,好在二爷面前说。
第108章
这日正月十五,这时候还没有元宵节这一说,但也是个重要的日子,郡守大人在城郊设祭坛,组织百姓祭祀蚕神,以佑桑蚕农事。
郡守府的大厨房做了豆糜,送至各院,茁还去库房领了些今日刚到的杨树枝来,搬了梯子,和另个杂役将其插在门上。
“起风了!”
只见杨树枝随风指向东南方向,像是上天的示意,莼她们便在院中的东南方,设案做祭,案上设肉羹、果品,最重要的是一碗豆糜,用来祭祀蚕神。
蚕神喜高处,因此莼道:“谁不怕高的,去屋顶做祭,快来个人呀!”
“我可不去,去年差点给我摔下来。”
荇道,这房顶不比门,要用长梯才能攀上去,二爷的院子又建的高大,房顶自然高。
荷本来就好静,也不愿去。
“磨磨叽叽的,若非我怕高就去了。”莼道,
“胥,你怕不怕?我们给你扶住梯子。”
因二爷很信神仙,这些祭祀的活,总之要她们的手来做,因也不好叫杂役来攀上爬下的。
“我是不怕的。”
季胥道,只见那梯子架住正屋房檐,季胥端着个漆平盘,盘上设豆糜肉羹,一节节的攀上了屋顶。
高处风也大,只见她上穿藕色夹袄,下服七幅布帛缝制成的松绿细褶裳,裳腰系结,踩上筒瓦时,风中衣袂飘飘,神貌辉辉,当真有些仙人之资了。
“登高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
只听她声音好听的念了迎神驱鼠的祷词,方顺着梯子爬下来。
那豆糜并肉羹留在房顶上祭神了,明日才取下来。
二爷正好从炼丹楼回来,白袍高冠的术士打扮,面色显得疲惫,见这里在迎蚕神,打起了精神,在下面看,眼神里有些变化,仿佛房顶上有桑蚕神仙降临。
是夜,院中又迎紫姑。
传说紫姑是一户人家的小妾,被家中正妻嫉妒,时常的使唤她做清厕除秽这样的事,久而久之,她在正月十五这日气愤而死。
后来人们便于正月十五,在厕旁迎紫姑。
季胥手捧一个妇女模样,衣衫破败的,象征紫姑的桃木雕。
厕附近都安静下来,莼对着那块空气请道:
“紫姑,你夫婿不在,曹夫人也在母家未归,你可以出来了。”
只见两旁丫头捧了果品酒菜,等着供奉紫姑,厕旁除了烛火晃动,雪珠簌簌,并无动静。
每家能不能迎到紫姑,请其占卜家事,也看运气的,丫头们不由的都看向季胥手中的桃木雕像。
中间的二爷也在等着,他昨夜犯寒症,早上脸色便不大好,今日去炼丹楼已是勉强,不过楼中的赤衣武婢来请,也还是去了。
只听莼又向着那团烛火下,以瓢浇水,洗道相迎,请道:
“瓢瓢姑姑瓢瓢神,正月请正月灵,我家请你别无事,我家请你问家事。”
正好烛火闪了下,季胥顺势道:“雕像重了。”
“是紫姑来了!”
“二爷,是紫姑请来了!”荇对着二爷道。
这手中雕像沉重,便意味紫姑降临了,二爷神情有了变化,他对季胥手中的雕像道:
“紫姑受苦了。”
对着这样一个传说有先知能力的神仙,却不问她未来诸事,对众人命道:“设案迎祀紫姑。”
季胥将雕像设于案上,丫头们齐刷刷的摆上酒品,二爷在案下,对着紫姑雕像拜了,又敬了酒。
莼劝道:“心意也尽了,二爷快进屋罢,外头冷成这样,再冻出个好歹来。”
他一走,丫头们接连的拜在紫姑跟前,跟紫姑诉说女儿家的心事,多是问卜姻缘的。
季胥对神佛是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恭敬态度,但这次没去拜,她手里雕像压根没有变重。
那会收到莼给她一个眼色,默契的那样说了,谁让这二爷信神仙,不请来怕是一直在雪地里站着了。
是夜,给二爷铺床时,趁着今日请神,他心情好,说了自己要出城,被城门吏拦下的事。
榻上看书的二爷道:“出城做什么?”
季胥也想好了借口,说:“我听说城外有个司空观,里头供奉着四季神,想去拜拜,求一求四季顺遂。”
二爷看了她一眼,也不知信没信,好在是说:
“我给你写文书凭证。”
季胥这就给研墨,按照城门吏说的,二爷在木牍上简言写了,戳上了他的私印,次日季胥又顺利的在萍水巷附近的街弹之室盖了半通官印,这样一来,得以被放行出城。
可是好容易攀上半山腰,站了半日,也未曾看见田氏的身影,那个敲击铁块令众人起床吃饭的矿奴,变成了一个陌生男子,田氏不在那些矿奴之中。
季胥不安的回了府中,青在房中对她发作道:
“亏我从前将烦难说给你听,你不说帮我,如今反倒是你抢我的去处。”
这会季胥只当她说的是自己贴身伺候二爷的事,自打她来,同一个屋里,青一直冷着脸。
因道:“我若想在郡守府做事,主子要安排去处,岂是我能左右的,我对二爷没有他想,不过是服侍好他,多挣些钱罢了,来日总要出府的。”
“说的好听,二爷都要你进炼丹楼服侍了!”青道。
后来出了屋子,院内丫头对她多有恭维。
“胥,你能进炼丹楼啦,真羡慕你啊。”
“莼服侍二爷这么久了,也不能进楼呢,你是独一份的。”
“想什么心事呢?连二爷叫你也不应。”
晚膳时,荷将她扯了扯,
“今日出城拜神仙,将魂儿留在司空观了?”
季胥捧手道:“实是在苦恼一件事,我原只是个灶下厨,粗手笨脚的,恐怕不能随侍二爷进炼丹楼。”
此话一出,莼、荷、荇三人都跃跃欲试,二爷道:
“你都能将紫姑请来哄我,还有什么是不能的。”
这话一出,莼悄悄的看了眼季胥,低头不言了。
二爷意思是次日仍要季胥跟去炼丹楼服侍,主意不改。
一方面是因没见到田氏而不安,一方面是赖夫人从前劝诫的话犹在耳边。
炼丹楼于季胥,许是弄清始末的地方,又像是龙潭虎穴,进了难免越陷越深了,来日脱身离府反而更难了。
一早,荇她们三个大丫头捧了热水漱盂等物进内伺候洗漱时,见她还躺在榻上。
荇没好气的道:
“知道自己要进炼丹楼了,就托大了?也不看看二爷都醒了,你还死睡呢!”
天光朦胧,二爷这会子已经坐在床边了,也盯住了那榻上隆起的被团,不知在想什么。
“看我不将这懒骨头揪起来,哟,脸怎么烫成这样。”
荇见她一动不动的,过去将她被子一掀,却摸到她双颊滚热,将她摇醒了,见她迷迷糊糊的睁了眼,说道:
“亏你还是个伺候人的,自己病了怎么也不知道呢?”
“不能在这躺着了,过了病气给二爷,荷,扶她回自己房中歇息。”
莼说着一道来搀扶,只见季胥身子都软绵绵没什么劲,夹袄还是荇给披上的,下榻也只是将鞋趿拉着走。
少时,二爷命人将医官请来了,医官切脉捻须道:
“脉象紧绷,舌红苔黄,此乃内火燥热,近日可有受风寒?”
荷道:“她昨儿出城了,回来鞋袜都湿透了,许是那下冻着
了。”
“是了,外感风寒,内火淤心,才会这样的寒热反复,精神不爽,过后还会大吐,我开一剂龙胆汤,七日煎之服用,将汗发出来,再加静心修养,不可劳累,便能见好了。”医官道。
“医官留步,到花厅吃盏茶,我们二爷回来了还有话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