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元手揣在大衣兜里,嫌弃的看一眼唐爱国脏污的破土棉鞋:“不爬起来,你是要在地上睡觉啊?”
唐爱国瞳孔缩了缩,也不敢辩驳,从地上起来。
唐二叔反应要快一点,舔着脸,慈爱的上前,布满老茧的手拘束的搓着:“还是我大侄女好看!”
“这真是城里大小姐了,跟小时候一点都不一样了。”
唐元元板起脸说:“少跟我嬉皮笑脸的,我不是来跟你们认亲的,我不会管你们的事,我妈更不会,别再让我看见你们出现在这里。”
“否则,下次可没现在这么幸运。”
唐二叔被龇的迫不及防,这孩子怎么说变脸就变脸啊。
唐爱国极小的声音嘟囔:“元元,我是你亲爸。”
唐元元冷笑,她还记得小时候的一点事情:“我怎么记得,你的嘴里从来只有丫头片子这几个字。”
“别来跟我这上演父慈子孝,你们没对我好过,我自然也不会管你。”
唐爱国:“谁家大人不这么叫孩子,我也没亏待过你,也没亏待过你妈,好吃好喝的,没饿着你们,是你妈跟野男人跑了,是她对不起我们家,害的我们父女这么多年没见过面。”
张兰草跑的毫无预兆,甚至在当天半夜,她还照常去扫大街,回来煮了汤圆。
唐爱国找了三天都不敢相信自己老婆跑了,毕竟,他不赌钱,不打老婆,除了没有儿子这一块,其它都很完美啊!
为啥要跑啊?
也不是过不下去啊。
张兰草来沪市一开面馆的时候,小元元曾经也问过:“妈妈,你累不累啊?”
“不累,我在老家的时候凌晨四点的时候就要起床去扫大街,那时候天还是黑的,走在路上一个人都没有,也没有一盏路灯,风吹到东西发出声音都要吓死。”
“扫完了大街,回来就要马不停蹄的做一家人的午饭,之后又是刷锅做饭,一家子的衣服鞋子,比这累多了。”
后来再大一点,懂事了一点,唐元元也会帮妈妈做辣椒酱:“妈,这辣椒熏眼睛,我的手也刺痛,你怎么不觉得辛苦啊?”
“因为这些可以换钱啊,”张兰草笑着说:“一想到这些能换成一张张纸票,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就浑身充满了干劲!”
其实前期真是辛苦过来的,才有今天这一切,但她妈总能笑着面对那些辛苦。
她总说,自己挣钱虽然辛苦,劳动都换来了等值的报酬,可以自己做主,比起做谁的媳妇儿媳妇,干不完的家务活,还要被指摘,她觉得是天堂一般的日子。
唐元元一眼就看明白,唐爱国从来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甚至觉得自己全是对的,问:“爸,你知道冬天凌晨四点摸黑起床去扫大街的滋味吗?”
唐爱国给愣住了。
唐元元迈进一步,目光冰冷:“我妈知道,跟你成婚的五年,她每一天都是这么过的,你没对她坏过,可也没对她好过,你就是冷眼看着她伺候你们一家子。”
“我到现在都记得,我小时候不懂事,总是赖在她身上,她一边背着我一边给客户下面。剁辣椒,熏的眼睛直流的样子,顶着暴雨给人送辣椒酱的样子,我都记得。”
“没有什么野男人,最苦的时候,我问妈,为什么要一个人撑着这种日子,她说,一点也不辛苦,比在家轻松多了,她这辈子最不愿意回忆的就是在老家的日子。”
“她宁愿一个人养育孩子,都不稀罕在你们唐家的日子!”
唐爱国被瞪的心肝都颤了,往后退了两步,气短的辩解:“没亏待过她,就是女人家干的那些事,洗衣服做饭,伺候我妈。”
唐元元:“你觉得那种日子就很好了,那你愿意去过那种日子吗?你过过一天吗?”
兄弟俩被噎的说不出话,这种日子,他们早就过够了。
男人自己做这些觉得辛苦,到女人做了,又觉得女人活的轻松。
-----------------------
作者有话说:两边的经济悬殊已经很大了,唐家人翻不出来水花,到这里唐家人的部分差不多就没有了,只是给大家一个交代吧,if线是为了圆女主母女俩的遗憾,给一个完整的人生,不可能着笔墨在极品上,同样的,钱家的事情也不可能写多少的,这一章也是为了下一章点钱婷婷做铺垫吧,她其实也有自己的智慧和思考,只是还缺少一些落子的回响,我也不可能一直让女主掺和她家的破事,还是应该她自己走出来,主线还是母女俩,上一世每个缺少的遗憾都要圆回来.这文女主最大的cp其实是她妈妈啦,上一世她一直试图拼凑出那个平凡又普通的妈妈真实的内心和智慧的一面,这辈子也一样,通过那些只言片语,抽丝剥茧试图出了解妈妈前五年的生活,所以她不用跟唐家人一起生活,爸爸这个角色缺失她依然能坚定的爱妈妈,理解妈妈,保护妈妈,也挖掘妈妈发家的精神内核,妈妈是她的榜样,也是她最大的启蒙老师,两辈子都是。
第115章
唐二叔还想要点钱,就算不认唐爱国这爸,生活上总能给予点照顾吧。
“好孩子啊,过去的事是我大哥不对,我早就跟他说过,男人就要对自己老婆好,现在被人欺负,养拖油瓶,都是他活该。”
唐二叔这个人就是这样的,一旦有利可图认怂很快,好听的话也能信手拈来。
他却不知道,唐元元从小跟张兰草混迹商场,什么样的人都见过了,根本不会因为几句话就冰释前嫌对他生出好感,对唐爱国更是没有一点父女之情:“知道就快走,别出现在我面前。”
唐二叔的鼻涕和眼泪立刻就来了:“元元啊,你都不知道,你爸的日子现在多难,他连家都没了,叫一个寡妇占了,那寡妇还”
“这是你们的事,跟我没关系,”唐元元冷冰冰的说:“你们是选择自己走,还是被打走?”
豪华的大轿车,这是唐爱国认都认不出来的车子,材质考究的大衣,女儿的一双鞋子恐怕都抵他一年的饭钱。
母女俩分明富的流油,指甲缝隙里漏点钱都够他下半辈子好好生活的,唐爱国只觉得心痛,这就是他的亲生女儿:“我是你爸爸,你就这么对我?”
“你觉得难受是吗?”唐元元平静的说:“你觉得我很冷漠,尤其我还是你的亲生女儿,你现在知道被家人冷漠无视的滋味了?”
“这叫因果报应,你不曾对我和妈妈好过,我用你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你。”
唐爱国这回是彻底知道了,母女俩的心都很硬,在这里,一分钱好处都是讨不到的。
唐二叔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就算你不管你爸,你妈走的时候,从家里卷走的八百块钱总能还给我们吧?”
唐元元可不能给她妈留下这个把柄,说:“我妈是白手起家,没拿过什么八百块钱,你们快走吧,要是再敢来这里,我会让保安直接打人。”
现在是人家高,他们低,兄弟俩再不甘心又能怎么办呢,在等下去,真的要把最后的钱财耗光饿死了。
钱婷婷斟酌了一下用词:“您父亲看起来,过的真不太好。”
“天下可怜的人多了,就算他是我血缘上的父亲又怎样呢?”唐元元说:“如果我要去照顾他,就是背刺我妈妈,我只想好好爱我妈妈,至于他,我不想关心。”
钱婷婷呢喃:“亲生爸爸,也可以断绝关系吗?”
唐元元说:“如果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那不是亲人,是吸血鬼。”
“亲人是相互的,如果亲人只带来痛苦,那就远离,每个人都该担起自己身上的责任,而不是把全部的重担都压在一个人身上。”
“钱婷婷,”她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奶糖,剥了塞进嘴巴里:“你如果一直都只这种不为自己打算的状态,你永远只能在辣椒厂里干操作工,跑业务,成不了我的心腹。”
钱婷婷:“如果我不管我的家人,这世界上我就是一个人了。”
唐元元还有一个妈妈,她的妈妈也不爱她。
那年家里人误食了农药,奶奶一句话她就辍学了,她妈只是流眼泪,说她就是这个命。
说是来这里打工,小敏却是在这里做洗头妹的。
她跑了。
年龄不够,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黑厂,每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吃的是馒头和水煮白菜,一个月还只给60块钱工资。
就这,她奶还在电话里指责她:“你是不是蠢?人家出去打工一个月都能拿两百多,一个月60块钱的工你上什么?你是不是图轻松?”
她难受的抹着眼泪,那厂子骗人,她一开始又不知道,再说,大一点的厂子人家根本不要她。
“你去找小敏,跟她干,只是给人洗洗头,又不会少块肉,一个月能有五百块,家里就宽裕了。”
难道她就不是个人吗?要是做了洗头妹,她下半辈子都毁了。
就这60块钱,她奶还要她全部寄回去给爸拿药。
钱婷婷一边哭着一边说:“厂里的饭太难吃了,只有馒头和白菜,我吃不饱。”
“有白面馒头吃就不错了,奶奶小时候连白米饭都吃不上,吃过观音土,要是能吃上一顿馒头都要高兴好几天。”
她哭的很厉害,可是,馒头和水煮白菜真的很难吃,她吃不出来幸福的感觉,别人也都可以拿钱给自己加餐啊。
为什么,为什么就不能替她考虑一点呢?
电话换成了妈妈,她也只是说:“你弟弟还要念书,你爸爸要吃药,家里处处都需要钱,那你留两块,剩下的寄回来,电话费贵,不说了,以后别打电话,也不好老麻烦村长叫我们,我也得给人家电话费,写信就行,写信便宜。”
电话就那么挂了,她还在哭着。
每一封信里都是在要钱,说家里怎么困难,种地多累,嘱咐她少花钱,把钱寄回去。
去年过年,提前一个月就写信过来,让她过年别回去了,说火车票够弟弟的学费了。
他们给她的都是痛苦。
她一手带大的弟弟,每一次代笔写的信里,也没有一句关心的话,永远是在嘱咐她多寄钱。
唐元元说:“一个人又怎么样呢?”
“难道你不会花你的工资吗?”
一个盲人经过,手里牵着导盲犬,一只手拿着拐杖,能过马路,能在盲人按摩店上班挣钱。
路边有捡纸箱的大爷,头发半白,眼睑褶皱纵痕,扫大街的奶奶也精神矍铄。
那么多老人都在挣钱。
“别把一个家扛在自己肩上,没有你,她们也饿不死,自然也能想办法活下去。”
周一,钱婷婷又收到老家的信。
她上一次写信回去说了,想继续捡起书本上夜大,以后工资不能寄回去了,一个月只寄60块钱药钱回去。
信里弟弟只有指责,如果她不寄钱回去,他就没有办法念书了,至于奶奶和妈妈的话还是那老一套,弟弟念出来书就是她念出来。
这种话其实早就骗不了她了,她只是一直决断不了。
但不寄回去他们又能怎么样呢?不听又能怎么样呢?他们到了玉城县城都分不清楚东南西北。
他们都是吸血鬼。
她撕碎了信纸,就好像撕碎她前16年的人生,没有不舍和难过,心里竟然只有爽快!
连60她也不寄了。
她晚上就乘着公交车,去市里面报了夜大,买了书本。
唐元元说到的对,没有人爱自己,那就自己爱自己。
她要为自己挣一个未来。
唐元元最近又迷上了滑板,每个周末都要顺着江边滑上半天,解压又好玩。
“切糕,切糕,好吃的切糕!”
穿着少数民族服侍,胡子卷翘,有点别扭的汉语很独特,绿色的葡萄干和红枣的颜色相撞,还有核桃,似乎空气中都泛着甜香,唐元元扭着滑板停在摊子面前:“这切糕怎么卖的?”
“2块钱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