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对李木的印象更好了。
李木和唐有山说了一些话才告辞,这边走出大门,脸上的乖巧就退却,变成乖戾阴暗。
他玩味的扯着唇,唐元元那个笨蛋,还能做起生意来了。
唐元元先带着张兰草去了裁缝铺,介绍她和徐小凤认识。
张兰草知道今天要见徐小凤,知道她是自己女儿的贵人,忙准备了自己纳的布鞋送上。
给之前,还先用手在身上擦干了手上的汗水,这才拿了布包裹的鞋。
和女儿一个性子,也不会说什么场面话,就只说了句谢谢,憨憨的笑。
徐小凤打开,深蓝色的布鞋,绣了小小的花草,她是做衣服的,一眼看出来,这鞋子和自己的脚正合适,而且这花色很好看。
这几年开始流行塑料凉鞋,徐小凤自己是做衣服的,却知道,那塑料鞋不是什么好东西,根本比不上布鞋。
不可胃不用心。
难得的是,这母女俩都不是事故的人,是你帮了她,人家用在心上回馈的那种。
而不是做生意之间的相互利用,利来则聚,利散则散的那种。
这年头,做生意之间的斗的像是乌眼鸡,母女俩的性子,正好都对徐小凤的胃口。
相处起来不会累,于是她又给了个意见,叫张兰草推着车跟在唐元元身后去市场里转,说在她门口摆摊的事。
唐元元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午后的批发市场没有早上那么忙碌,不多的客人在兜兜转转。
唐元元卖凉粉的清脆嗓音一响起来,就有烫着头发,穿着漂亮的老板娘拿了碗出来。
唐元元跟大家介绍她妈,以后会在北门的裁缝铺门口摆摊,要是有需要,也可以去那边买。
张兰草穿的衣服虽然旧,但看着就干净清爽,布鞋的鞋帮子是白的,头发是干净的,指甲修的圆润干净,不像南门的老太太,指甲里会有灰,头发有时候也是油的。
唐元元母女俩的瓷盆底都是干净的,看着也是老实人,这就让人生好感。
整个市场转下来,唐元元瓷盆里的东西又销光了,张兰草则是在徐小凤的店门口摆起了摊子,唐元元有些不放心,反正时间还早,就陪着站在门口。
南门靠着玉成县城的主流街道,客流量大,北门这边对着一个多层的住宅小区,中间隔着一条不太宽的马路,进货买货的车一般都从这里出入。
天气本就炎热,太阳这个时候还很大,好在唐元元早就细心的让张兰草带了斗笠,竹篾做的,透气又遮凉,站在太阳底下也不会头晕,她自己当然也戴了一顶。
卡车师傅开张了第一单生意,要了一碗绿豆汤,他一碗下去没喝饱,又买了一碗。
唐元元主动给他又舀了一碗:“师傅,这碗免费送。”
这货车师傅觉得好笑:“你干啥要免费送?”
唐元元当然是有企图,这段时间她天天在市场里转,一边卖凉粉,一边用观察这批发市场里的生意。
很多乡镇上的店会来这边进货,好几次她都听见数字很惊人,都是好几千的生意。
当然,批发市场这里也有零售,对比批发的价格,就贵上一倍。
唐元元越来越确定,大舅说的话是假的。
或者说,他的进货渠道价格也偏贵。
她就发现,人的信息好像就是钱,比如说摆摊这件事,明明比上班强多了,可是如果不是她自己来试,身边也没人告诉她。
而据她观察,批发市场里的这些店家,也是从外地进的货,这其中肯定还有差价,唐元元特别想知道,他们这些东西都是从哪进的。
一卡车的货,有工人卸货,卡车师傅本来也没事,唐元元问的也巧妙,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师傅就说了,是在边城。
话匣子打开,货车师傅后面就吐了个干净,边城的小商品市场发达,那边有个批发市场,像是卡子,进货价只需要两块钱一大袋子,手绢一块钱一打。
唐元元心里顿时冒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
徐小凤这会子也不太忙,把唐元元的伶俐看在眼里,眼里都是赞赏。
做生意,眼光就是钱。
这孩子虽然憨厚,但想法还是有的。
只是太小了,开学还要去念书,现在这样就已经很优秀了。
卸货的工人干的热了,也喜欢买绿豆汤,凉凉的甜甜的还解暑,价钱也不贵,喝上一碗,人都舒服了。
摆摊相对叫卖而言,要简单一些,等着人来买就行,张兰草天生一副和蔼的笑颜,手上动作也麻利,唐元元见她能上手,于是自己去对面的面馆看了看。
最近天天叫卖,她已经不复之前的腼腆,大大方方的走了进去,看见墙上贴了价格单,肉臊面一元,大肠面1,2元,猪肝面8毛钱一碗,最便宜的素面六毛钱一碗。
唐元元要了一份肉臊面,没吃出多特别,就是有肉香,她妈也能做出来的水平。
她一份面只吃了几口,和老板说了端给她妈吃,老板见就在对面,也就同意了。
“你吃吧,妈不爱吃。”
张兰草还是老招数,唐元元当然也有法子对付她。
“妈,你尝尝看,我觉得,你的厨艺也有开面馆的水平。”
张兰草自己都不知道,她的骨子里,总因为不识字觉得低所有人一等。
或者说,她这半辈子,都在被人否定,结婚前被父亲否定,结婚后被丈夫否定,唯一肯定她的人只是个孩子,她会觉得开心,却不觉得这份肯定是正确的。
她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比自己厉害,本能的说:“你又瞎说了,妈哪有那个水平。”
唐元元:“凉粉绿豆汤,李子罐头,哪个不好吃不好卖?妈,你就是对自己太不自信了。”
“你先尝尝看,看你自己能不能做出来这个味。”
张兰草接过碗挑起来尝,自己还真做的出。
唐元元却不再接碗了,跑进布店问徐小凤房租的事,像市场里的要贵一点,一个月五百,对面那种车库估计能便宜点,一个月两百左右应该差不多。
一般人,听见这个房租只会觉得贵,唐元元的想法却不一样,既然人家舍得一个月二三百块钱的房租,那么,利润肯定更客观。
二百块唐元元倒是能拿出来,问题是,人家房租是一年一交的,最少也要一个季度一交。
归根结底,还是要钱!
唐元元觉得,自己需要暴富一笔,心里那个想法越来越强烈。
再看到做生意的赚头之后,她越发觉得,打工是累赘。
她现在手里只有185块钱。
唐爱国那里是指望不上的,她现在才意识到,自己以前有多蠢,即便是一家人,钱也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拿去还债。
要是都攒着,不管是开面馆还是去边城的本都能拿出来。
幸好还有几天就发工资了,能拿到240块,再攒几天,凑够五百块,她就去边城!
现在需要凑本钱,唐元元只能再走回老路子,节约。
瓷盆和桶都留给她妈,她直接去厂里吃食堂,那里有免费的汤喝,只需要花一毛钱买两个馒头就能吃饱。
挣钱这个东西,会有瘾的,张兰草卖东西卖的风生水起,自然顾不上家里,毕竟,唐爱国也是个大人,再不济也能去吃食堂。
再说唐家,唐爱国下班回家,还是第一次面对冷锅冷灶。
这种感觉很糟糕!
唐安倒是能做点简单的烂面条,面条是张兰草走之前擀好的,他只需要在水滚了之后把面条丢进去,再切一把洗干净的青菜切碎了放进去,一起煮到软烂。
他不会煎个鸡蛋,也不知道放热水汤会变成奶白色的,做出来的东西就勉强能吃。
唐有山很不满意,这一天都是勉强吃的。
拿着拐杖就打起唐爱国,都是他,把大儿媳气跑了!
他吃的不好了。
唐安的按摩也总是不是太重就是太轻,反正没一个合心意的。
唐爱国累了一天回来,吃不上饭就算了,还要给他爹打,只觉得这日子糟糕透顶!
最后,是唐安又下了两份面,这面自然是差强人意,还好坛子里有张兰草酱的酸黄瓜佐着吃,父子俩勉强吃了个半饱。
李木拎着在乡间摘的桃子来,唐安去灶房洗了端出来,一起坐在院子里吃桃。
周薇骑了自行车过来对唐元元一起去上班,唐元元自然是不在的。
搪瓷盆里还有两颗干净的桃子。
唐安拿了一颗桃递过来:“吃桃。”
“李木下午刚摘的,很甜。”
周薇纠结的盯着唐安的手:“洗过了吗?”
唐安:“嗯,洗过的,你吃。”
周薇盯着唐安的眼睛:“不止是桃子,手也要每天都洗的。”
周薇没接那颗桃子。
唐安疑惑的盯着周薇的背影,只觉得她怪怪的。
作者有话说:
----------------------
第11章
张兰草终于卖光了所有的东西,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唐有山委屈的哭了出来,抹着眼泪瞪她。
张兰草看的好笑,感觉这老头现在越来越小孩子气了:“爸,我这就给你弄吃的。”
唐有山抽抽哒哒的:“小安做的饭难吃,也不会按摩……”
唐安听的直翻白眼,自己一整天就没喘上几口气,他爷爷竟然还嫌弃他照顾的不好。
他自己到底知不知道,他有多难搞啊!
张兰草总算是洗了澡上床,倒头就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