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老太爷,“你这身子是怎么回事?”
“不碍事,风寒而已。”
“怎么就不碍事了,小病不医,拖成重病再治就晚了。”接着不容置喙道,
“待会儿吃完饭,我给你请个大夫瞧瞧。”
对于对方的关心和好意,宋泠并没有拒绝。
很快到了开饭的时候,
桌子上,全是宋泠喜欢吃的菜,林氏依旧觉得不够,不停的往宋泠碗里夹菜,“多吃些,你看你怎么会瘦成这样。”
一想到当年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变成这样,仿若一个垂死之人,林氏就又开始难过了。
林氏扭过头擦了擦眼泪,又笑着道,“这是姨母做的红烧羊肉,你曾经最爱吃了,尝尝味道变没变。”
宋泠,“好。”
语毕,夹起碗中的羊肉放进嘴里,慢慢吃了起来,接着林氏又给他夹了许多菜,他都一一吃了。
直到回去客栈后,当然,林氏原本是不让宋泠去客栈的,但宋泠只说了一句会在这里待一个月之后,林氏这才放他离开了。
她知道如今孟叔跟从前不一样了,有自己的事要忙,她能做的只有不让他操心。
“明日记得带承安过来吃早食!”
“好。”宋泠答应。
等人走后,林氏对身后的婆子吩咐道,“明日早上去苏记食铺买些汤包回来,孟叔从前爱吃汤包。”
婆子低头,“是。”
“还有明日让厨房炖些滋补的汤,孟叔实在太瘦了,得给他补一补。”
林氏说完,直到看着宋泠的背影消失在巷子尽头才转身回了府。
而另一边,苏家,随着雨势越来越小,陈氏也和莫氏几人一起气势汹汹出了门,她们两人准备去找那媒婆问清楚,为何今日那家人没来,可是发生了什么事,若没有,为何要戏耍她们?
结果,几人去了没过多久就骂骂咧咧回来了,问其缘由,竟是男方家倒打一耙,跑去跟媒婆说是她们失约在先。
她们失约?这世上如何有这种厚颜无耻之人,实在不愿来相看说一声就行了,为何还要编些有的没的出来,明明是自己见天色暗沉要下大雨不肯去,却跑去找媒婆说是她们的问题,实在太过分了。
苏梨也觉得很神奇,不过一想到曾经好友跟她说的自己那些奇葩的相亲对象,和相亲对象那些奇葩的父母,这个倒是显得没那么奇葩了。
没办法,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许多不太正常的人。
不过因为这件事,接着一段时间陈氏一时对给女儿相看这事频率也降低不少。
苏桃松了口气,苏梨也松了口气。
还是搞事业比较好,事业至少有银子,谈恋爱说不定最后一无所有。
说起事业,经过苏梨和苏家人这两年辛苦的经营,如今说起苏记食铺,县里和附近的人家就没有不知道的,尤其是这两年来往贸易的人越来越多,苏梨做的卤肉深受这些来往客商们的喜欢,竟是因此谈成了好几笔生意,挣了不少银子。
这段日子苏梨已经开始在看有没有更大的铺子了,打算再开一家食铺。
不过她又有些犹豫到底是开食去还是开酒楼,开酒楼家中银子肯定不够,开食铺吸纳的客源又有限,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总之苏梨很是纠结就是了。
当然在此之前,还是得把新家搬了才行,如今食铺又招了几个人,有莫氏已经成亲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还有沈大娘,沈大娘住在县里就不说了,其余人都在县里没有宅子,只能住食铺里,这样一来,屋子就完全挤不下了,所以苏梨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找了经纪人,买了一套一进的小宅子。
说是小宅子就真是小宅子,里面一共就6间屋子,分别是东西厢房各三间,虽说小,但是这宅子
不便宜,因为位置里县衙和县学近,所以花了500两才买到。
这几年各种进项一共才攒了1600两,就这样一次性花了500两,只能说银子实在不经花。
不过好歹是在县里安家了。
“我找人算了,大后天是个黄道吉日,适合搬家。”陈氏吃晚食的时候说道。
苏老头点头,“好,那咱们就大后天搬。”
吴婆子也表示没什么意见。
接着几人才开始享用起今日的晚食来。
六月初三,宜动土,祈福,开市,忌外出。
今日苏记食铺特意休息一日,搬新家去了。
“小妹,你这宅子可真大,花了多少银子啊。”陈四娘也来帮忙搬家,一边搬东西一边感慨道,说实话她听到小妹说在县里买了宅子还有些惊讶,没想到这才几年,小妹就能在县里买宅子了。
“是啊,真不错。”陈三娘也附和道,眼中都是艳羡,谁不想在县里买宅子啊,没想到最先买宅子的竟是小妹。
除了两人这般感慨外,村子里相熟的人家,还有族亲也都不停的夸这宅子好,因为苏家的关系,这些原本一辈子都只能在村子里生活的人如今生活都变好了许多,自然对苏家是夸了又夸。
“大家都进去喝茶吧,别在外面站着。”苏老头笑嘻嘻的招呼道。
众人闻言陆陆续续进去。
“日后就在这里种些花花草草,再弄个鱼池肯定好看。”苏梨正在跟外边来恭贺的阮娘子聊天,两人在院子里转了转,发现虽然宅子不算大,但是可以利用的空间还是挺大的。
苏梨点点头,指着一个角落道,“我想种棵梅树在这里,阮姐姐,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呀,挺好的。”
另一边,吴婆子也和村里人在灶房里聊天,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在欢喜中。
苏老头看着这宅子心中更是满满的幸福,他们终于在县里安家了!
苏记食铺门口,
“公子,我打听到了,今日苏家人忙着搬新家呢,休息一天。”署九提着一大堆东西跑过来。
“嗯。”
“听见了吗?明日再来吃吧。”宋泠对牵着的小男孩道。
第117章
小男孩低下头,像只被人遗弃的小狗,青年就在一旁默默等着,直到他开始挪动脚步。
苏梨来食铺取东西的时候恰好碰见,
“公子,是那位娘子。”署九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右方街巷走来的苏梨,惊喜地大叫。
宋泠顺着视线看过去,大抵是因为搬新家的缘故,少女着一身簇新粉色衣裙,梳着时下未出阁的少女常梳的垂挂髻,耳侧簪了一朵海棠花,衬得人比花还艳。
这时,宋泠旁边的小承安见到熟悉的人,连忙挣脱署九的手,哒哒跑到苏梨身边,却又有些害怕似的,在苏梨旁边站定不动,苏梨犹豫的看了眼旁边的男子,
男子似乎注意到了她的窘迫,
“小安,过来。”
“苏娘子今日没空,我们改日再来。”
被唤小安的小男孩闻言,看了看苏梨,眼里有些失落,低下头去。
苏梨看他这样,心都化了,蹲下身子耐心说道,“你叫小安是吗?”
小男孩不知道面前的漂亮姐姐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点点头,
苏梨,“你想吃什么?”
男孩初时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眼睛都亮了,他啊了两声,意识到自己只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后,又有些沮丧,着急得都要哭出来了。
宋泠见了,上前两步摸摸男孩的头,等安抚好男孩的情绪才对一旁担心的苏梨解释,“他幼年时经历了一场意外。”
苏梨顿时心生怜悯,却没有再追问下去。
“那日多谢苏娘子了。”宋泠轻声道,他的声音如流水击打石子般悦耳。
苏梨,“没事,一点小事而已。”换作是其他人定也是会帮忙的,苏梨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宋泠没说话,署九这时上前将手中的大包小包的各色谢礼递给苏梨。
“苏娘子,这是我们公子的一点心意,还请收下。”
苏梨看了下,都是些很贵的东西,自然是不肯收,不过是一碗面钱罢了,哪里值得那么些东西,更何况,食铺每隔一段时间都有赠粥的习惯,去岁夏天江南水灾,苏梨就曾和家里众人一同去城外搭粥棚赠过粥。
“真的不用…”苏梨不肯接,接着几番拉扯后,才勉强收下。
收下礼,苏梨将人迎进铺子,倒来水让几人点菜。
署九,“我们家公子和小公子不能吃肉,只要不是肉菜就行。”
啊?苏梨倒茶水的手顿了下,素食主义?怪不得两人都这样瘦。
只是大人还好,小朋友常年吃素对身体只怕长期以往会营养不良…苏梨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如何劝说面前的男子。
恰好这时宋泠缓缓道,“随意就行。”
署九听到这话,有些着急,“可是,公子…”
宋泠,“无妨。”
署九只得闭嘴,只是心中还是有些担忧。
苏梨却没看见这一幕,进灶房后先是看了下还剩什么食材,发现还有些早晨剩下的排骨和一小盆河虾,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莴苣和一些小青菜。
苏梨想了下,没有犹豫就开始做了起来。
大约半个时辰后,食铺里开始飘起饭菜香,那饭菜香勾得署九咽了不下十次口水,也促使小男孩有些坐立不安,挪了不下五次屁股。
只有宋泠神情没有变化,只是专注的看着墙上的那些画。
“菜来啦…”为了干活方便,苏梨身上围了一条围裙,手上还系了襻膊,多了几分烟火气。
托盘放在桌上发出异响,几人的注意力被那托盘上色香味俱全的菜色给吸引。
虽如今不过才6月,但天气已渐渐开始有了些暑热,寻常饭食难免会有些腻,所以苏梨特意做的都是清新可口的饭食,一道清炒小河虾,炒得澄黄澄黄,凉拌莴苣丝,切得比头发丝还细,看上特别爽口,一道糖醋排骨,色泽红润有光泽,上面还撒了芝麻,更是使其又增添了一分诱惑。
除此之外,还有一小碗蒸蛋,蒸蛋里一点气泡都没有,看上去又软又嫩,上面滴了几滴香油和几滴酱油,闻着就香。
署九看着桌上的饭食又咽了下口水,今晨卯时起来后到至今都没有吃过东西,早就饿了。
宋泠,“吃吧。”
听到这话,署九再也没忍住,端着碗开始吃起来,不过他很有分寸,只夹面前的,而且只夹固定的两样,都是公子和小公子不喜欢吃的。
他先是夹的香味扑鼻的小河虾,那小河虾看起来就酥脆,果然署九尝了下,特别酥脆,脆脆的外壳不用嚼就在嘴里化开了,显露出河虾的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