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回古代卖盒饭(美食)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桔梗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88 KB   上传时间:2025-10-10 12:36:48

  直到又路过一家铺子,沈氏才恢复正常道,“这家馄饨店的馄饨好吃,有空你们可以尝尝。”

  苏梨看过去,是一家烟火气十足的铺子,此时虽然还没到晚上已经有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往馄饨铺外边一坐,等着吃了,做馄饨的是两夫妻,看上去年纪有些大,老汉煮馄饨,老妇人就端出去。

  沈氏又道,“他们两也是可怜人,儿子本来已经考上了秀才,谁知道去府城应试的时候,遇上劫匪,腿给打断了。”

  那确实挺可怜的,苏梨收回视线。

  就这样,沈氏一路走一路说着县里的新鲜事儿,总算在半个时辰左右的时候,带着两人到了县学对面的那条状元街。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的营养液,爱你们[亲亲][亲亲][亲亲][撒花][撒花][撒花]

第69章

  状元街其实跟普通的街道没什么两样,甚至比其他街道要宽敞许多,两边的店铺也大多是卖笔墨纸砚和各类书画卷轴的,大约是刚放了中秋假的缘故,状元街上读书人

  还很少,只有三三两两穿着青色长袍的学子在走动,不得不说读书人仿佛穿上那身青色衣服就天然带着某种不可言说的气质,与旁边的行人快速区别出来。

  “我帮你们问了,就在那书斋门口有个位置刚好空出来,若是确定好要来,可以去找管这街道的老衙役,领个牌子,我当时就是去问的那老衙役,他告诉的我这儿有个空位。”沈氏指着不远处的书斋门口,对苏梨和陈氏道。

  苏梨看过去,果然见书斋那边有个空余的位置,不过被旁边卖油纸伞的放了几把伞占着。

  位置并不怎么好,离县学正大门还有一段距离,不过想也正常,毕竟好位置早就被人占了,怎么还能留到现在,不过沈大娘刚说了,书斋往前走便是县里富户住的地方,这也意味着平日里人流量还是有的,购买力也是有的。

  苏梨觉得不错,不过陈氏却觉得还需要再回去跟婆母和公爹他们商量一下,只是转了一圈就告别沈氏回去了。

  不过这事儿最终还是在苏梨的坚持和苏家其他人的支持下最终敲定,但是尽管如此,陈氏心里还是有些惴惴不安的,她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就专心做好码头的饭食生意,非要跑县城里花那么高的摊位税租一个位置,根本没有必要嘛。

  不过婆母吴婆子和公爹都觉得可以试下,陈氏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心里还是不痛快,当然,更多的是担心若是亏本了怎么办。

  跟她想法一样的还有苏红,她如今已经大概知道了每日大概的进账是多少,惊叹于竟然能赚这么多银子的同时,也认为一个摊子足够了,没必要再花银子去县里摆摊来回的跑,费时又费力。

  总之苏家人分成两派,激进派觉得可以试下,万一两个摊子都卖得好,收入也成倍的增加,保守派则觉得未来一切都不明朗,万一未来饭食摊生意不好了,一个摊子亏得也少些,毕竟成本(锅碗瓢盆人力物力)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增加摊子势必什么东西都要添置。

  于是苏家众人采用了苏梨提出的投票制,让人没想到的是,苏老头临时倒戈,加入了陈氏一派的保守派,但是与此同时莲姑也背叛她娘,选择了小姨苏梨这边,投票结果4:3,苏梨胜。

  苏红看着跑到苏梨怀里坐着的女儿,第一次产生怀疑到底她是谁生的。

  而莲姑也是东看看西看看,心虚到不敢看自己亲娘。

  很快,苏梨就和陈氏带着银子一起去县里找那老衙役把那个位置定了下来,老衙役睁着浑浊的双眼问了两人打算卖什么东西后,从抽屉里慢悠悠拿出一块写着拾的数字的红色牌子递给陈氏苏梨。

  “每月下旬到这里交钱,最好提前几日就来。”

  “别想着耍什么花招,拖欠不给,你们的籍贯名姓我这里可都有,跟县衙做对没你们好果子吃,对了,若是不想来了也要提前说,牌子也要还回来。”

  说完,又慢吞吞起身,带着两人去了书斋门口的小块空地上,“把你们的伞收一收,你那儿摆不下吗摆这边做什么。”

  老头儿脾气不好的样子,怒目看着那卖伞的中年男人。

  男人见是老衙役,赶紧从竹凳上起身,点头哈腰,“马上收马上收。”

  说完赶紧将自己的几把画着粗糙青竹的伞收了。

  接着老衙役又交代了两句关于每日早上晚上允许摆摊的时辰,便离开了。

  留下心有余悸的陈氏和苏梨,可能是乡间流传的那些关于衙门的事迹,陈氏历来怕跟县衙的人,以至于她一路上都心惊胆战,不敢多话,也不让苏梨多话。

  等人走了,陈氏才松口气,跟苏梨说起这里管得还挺严,

  不过苏梨却觉得这是件好事,有人管总比没人管好,县衙管总比受保护费的流氓管要好,当然,也有可能县衙里的人比流氓还更狠也不一定,总之,暂时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苏家修房子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

  苏家,这日晚饭,

  苏红将最后一道低配版鸭蛋仿制的蟹黄豆腐端到桌子上。

  这段日子都是大姐做菜,苏梨指导,目的是为了让大姐能快速熟悉做菜的基础流程,但是对比苏梨做的菜,大姐苏红做的菜还是味道刀工上都差上一大截,以至于苏红也想不明白,明明一样的顺序,一样调的料汁就是五妹苏梨做得更好吃,究竟怎么回事。

  不过尽管如此,苏红做的又要比普通人,至少比苏家其他人,抑或者在村子里其他人都要好吃许多。

  今晚的菜有青椒茄子,蟹黄豆腐还有青椒炒肉和丝瓜汤,以及中午剩的一小碟火爆肥肠,苏家人人多,所以每道菜分量都很足,装在大粗瓷碗里都满满登登的,看上去特别下饭。

  众人都忙活一下午,饿了快一下午,也没客气,添上豇豆箜饭就开始吃。

  苏梨最爱吃的是豇豆箜饭,带着豇豆清香和淡淡的盐特别好吃,不用吃菜都能吃好几碗,而且恰恰因为四姐苏桃火大了饭有些微焦的锅巴,吃着更好吃了,其次是蟹黄豆腐,家里条件有限,买不起像林府今日那样肥硕的大闸蟹,但是好在前不久泡了一批咸鸭蛋,最近刚好可以吃,苏梨便想到用它来做蟹黄豆腐,倒是味道不错,今天是第一次尝试,结果颇受苏家众人喜欢。

  尤其是苏老头和吴婆子,两人用勺子舀了几勺子拌在粒粒分明的米饭里,再吃上一块拌黄瓜,实在是太好吃了,吃完苏老头才惊奇道,“你们买螃蟹了?”

  他怎么没看见呢?

  苏红笑道,“哪里是螃蟹,是咸鸭蛋,爷,你没吃出来吗?”其实苏红在听五妹说用咸鸭蛋和豆腐做菜的时候她还好奇出来是什么味道呢,结果没想到做出来味道竟然像是用螃蟹做的一样,也是奇了。

  苏老头果然愣了,不仅他还有吴婆子也是,没想到这道菜竟是用鸭蛋黄做的,“日后倒是可以多做几次。”

  味道真不错,又嫩又下饭,豆腐也不贵,很吃肉一样。

  “行。”苏红刨了一大口饭,正好她如今也学会做了。

  除了,上面那几道菜,青椒炒肉也备受好评,秋日的青椒没有夏天太阳下头暴晒后的辣,前不久又下了一场雨,吃起来要口感要没那么辣,温和许多,再配腌制过上滑嫩的瘦肉,咸淡适中,别提多美味了,苏桃和莲姑就特别爱吃,尤其是前段时间吃肥肉吃多了,苏桃如今就爱吃瘦肉,再加上这肉丝一点也不柴,吃起来滑滑嫩嫩,又带着微微辣,不至于过于清淡,两人都吃得头都抬不起来,苏桃更是吃得不由得感叹,自己有一天能这么幸福,要知道前不久家里别说肉了,饭都吃不饱,如今却顿顿都能吃上肉,她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跟她同样感慨的还有小小的莲姑,不过她没有特别复杂的想法,只觉得这种吃饱穿暖的生活太幸福了,她真的一点也不想回到过去了。

  说起来,前不久还有村里其他人问莲姑想不想弟弟,爹和奶奶,莲姑当时都不知

  道该怎么回答,她讨厌弟弟,讨厌爹,还有不给她饭吃,经常打骂她的爷奶,可是祖祖说过,有些话不能跟别人这样说,比如讨厌谁,所以她也只能藏在心里。

  “真好吃…”

  “…”

  等吃得差不多的时候,苏老头才说道,“我跟你们奶下午商量了一下,这几日天晴,正好秋收也过了,大家伙儿都有空,我想着要不然咱们明后日就找人动工把屋子修缮一下。”

  这事儿本来早就定下了,这几日苏老头吴婆子甚至找了隔壁王家人一起去山上砍了几棵准备盖房子做粱用的树回来,除此之外,还找相熟的人要了些木材,院子里都堆满了木头。

  “行,那爹娘,我明早上跟我大哥说一声,再去找二哥来帮忙看看需要多少东西。”陈氏没有不同意的,一想到马上家里就要盖房子,陈氏就激动得很。

  “那瓦片我也问了王家的大侄儿,说是有认识的人在烧这个,到时候算好要用多少,咱们直接找人过去拉就行了,就是价钱有些贵,一文两片,等明日我再去问问看看能不能便宜些。”

  苏老头一边说一边安排,还需要什么,除了这些前期材料的准备工作,盖房子最重要的还有请人,若是想早点盖好,自然就多请些,但是他们家从前跟村子里人并不熟悉,也没有互相帮着盖过房子,所以也不可能像其他人那样只用管饭就行,最起码一天要给20文工钱才行,这个价也是苏老头去问了村子里相熟的人得出的比较公道的价钱。

  不过,关系不好,人家20文也不肯来给你做,因为盖房子不是一件小事儿,比在码头上扛麻袋还累,属于特别费身体的力气活儿。

  所以苏老头和吴婆子陈氏商量了一下,还是得去请黄家和曾老二家看有没有相熟的人家能来帮忙的。

  不过让苏家人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们去找人呢,就有村子里的人听到风声主动上门来问了。

  “都是乡邻,到时候哪天需要人说一声就是了,我带着我家狗蛋来帮忙。”

  “是啊,不要银子,管饭都行,正好最近没什么事。”

第70章

  就这样,苏家人接连送走了几波平日里并不算熟络,没太大交集的村里人后彻底懵了,众人完全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直到盖房子这日,才从来帮忙的莫氏这儿得到了答案。

  “还能为啥,图口肉呗,上回你家请客做了那些肉菜,村里人都听说了,这次知道你家盖房子伙食好,都争着来呢。”一大早就来了的莫氏说道。

  是了,苏家请客大方的事早在村子都传开了,这次一说要盖房子,村里许多人都愿意来,不说别的,能吃肉就足够有吸引力了。毕竟在乡下,普通人一年到头都可能吃不上几回肉,对村里人而言,吃肉就等于补身体,有这个好机会自然是不会错过的。

  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眼看着苏家人买了骡子又盖房,明眼人都知道苏家这是挣了银子,而苏家卖吃食的事更早就不是秘密了,村子里知道的人不少,于是有聪明的也想着借机会跟苏家人搞好关系,说不定日后人家有什么好事情也能想起你,不说别的,就像那黄家一样,在他们那里买菜也行啊,好歹是个进项。

  所以说千万别觉得乡下人就蠢就傻,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存智慧。

  不过村子里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其中就有那刘氏为首的到处编排苏家说苏家小气,请人盖房子才20文一天,还不如出去外边找活做,外边至少30文起呢。

  这话对某些斤斤计较的人来说还是极有道理的,都觉得刘氏说得不错,有那原本打算跟着一起去苏家帮忙的都放弃了,转而开始旁观,甚至还有些也劝自己亲戚也别去。

  “盖房子可是力气活,20文也太少了,把人累着了不上算。”

  “咱们跟他苏家非亲非故的,没必要嘛。”

  “是啊,算了算了。”

  如此这般倒是又劝退一批人,最后一共有5家人确定要来帮忙,加上黄家,曾家,王家,和陈氏的娘家人,一共就10家人,每家大概出两个男丁,就是20余人,这20余人在农历八月十八,黄道吉日这天,一大早就扛着锄头挑着箩筐陆陆续续来了苏家,

  大家大多都是同村的,碰了面都互相招呼道,“早啊,吃了吗?”

  “吃了,你呢?”

  “我也吃了,哈哈。”

  接着就是各自分工开始干活,乡下盖房子,默认只管午食,所以大家都是在家里吃饱了才来,众人都不是偷奸耍滑的人,来了就是撸起袖子干,挖地基的挖地基,运石头的运石头。

  除此之外,还有以杨婆子莫氏为首的几名妇人也过来帮忙,她们主要是帮着苏家做每天中午二三十人的饭食。

  说起来,原本盖房子在乡下互相帮忙做饭是不用给工钱的,只用管一顿午食就行了,但是苏家几人商量了一下,认为还是要给,所以最终决定帮忙做饭一天给10文。

  听到她们居然烧饭也有工钱,那些来帮忙的妇人都高兴得不行,连带着干活都麻利起来,其中还有几个人甚至都后悔没有将家里人多带几个过来,心里都觉得苏家人会做人。

  此时后院,苏梨和苏红几人也开始做中午要卖的午食了。

  是的,因为这段日子要盖房子,所以苏老头特意在前后院都垒了灶,搭了防雨棚子,莫氏她们在前院做菜,苏梨她们就在后院做,这样避免了双方混在一起,耽误时间,也避免了人多眼杂,有不怀好意的人偷看苏梨她们做饭。

  而苏梨等人除了一开始感觉火候不好控制之外,很快就适应了在外边炒菜做饭,大约巳时,便将饭菜都做好装车了。

  “你们去吧,家里有我呢。”日头下,吴婆子提着茶壶过来打算再烧一壶开水,对苏梨她们道。

  “好,奶,那我们走了。”

  “让你爷路上慢点。”

  “知道了。”

  说完,苏梨几人便上了车,往县里走去。

  此时,前院,自然有人注意到了这一幕,其中就有刚刚被那饭菜香惨了的陈氏娘家两个侄子,他们看着表妹离开,对一旁正在捡石头的爹马老四好奇道,“五姨母她们去哪儿啊?”

  马大和马二还不知道苏梨她们如今每日在县里卖吃食,故而有此问。

  马老四是知道的,“去县里卖吃食吧。”

  “卖吃食?卖什么吃食?不会是刚刚我们看到的那个猪大肠吧?”马大说道,他刚才就看见了,大舅背了好多猪大肠到后院,除此之外还有水缸里,他还看到好多鱼,原本他还以为那些鱼是拿来中午吃的呢。

  别说,还真被他猜对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回古代卖盒饭(美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