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鉴昭行_分节阅读_第246节
小说作者:南月知清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53 KB   上传时间:2025-10-08 11:14:38

  林知清相信木婶不会说谎,所以,她对祖父的这封信相当期待。

  拿到信封以后,林知清能感受到信封很厚。

  而且,外头的火漆封得很紧。

  她打开信封,映入眼帘的,是略带凌乱的字体。

  “清丫头,女帝之事乃是当今朝堂的禁忌,我同你说的内容,不能向外透露半分,切记!”

  林知清缓缓将开头的话念了一遍,心中十分欣喜。

  这么说来的话,女帝此人,确实存在过!

  但能让林青山用到“禁忌”这个词,实在不常见。

  林知清隐隐感觉到此事定然不简单,她的目光往下划去,细细读起了信。

  半个时辰后,林知清缓缓抬起了头,按照林青山的嘱咐,将这封信烧成了灰烬。

  看着火舌吞没了信纸,她的眉头紧锁,丝毫没有放松。

  大盛这个对女子严苛到极致的世界,曾经竟然真的有女子登上了那个位置,傲视群雄。

  不,根据信件中的内容来说,大盛上下之所以对女子严苛,同这位女帝有脱不开的关系。

  再说详细一些,林青山弃文从武,同这位女帝也有些关系。

  女帝名唤武清,乃是当时护国公武家的长女,后来入宫成为了先帝的皇后。

  先帝是在一众兄弟中杀出来的,他继位时,朝堂动荡,官员死的死,杀的杀,人才凋零。

  之所以挑中武清为皇后,也是看重护国公的地位与兵权。

  在护国公的辅佐下,大盛朝政慢慢安稳了下来。

  可随之而来的,便是外戚干政的问题。

  武家的野心逐渐**,同皇室的矛盾越来越大。

  偏偏先帝争权时伤了身子,无力再对抗武家。

  就在政权即将旁落之时,武清站了出来,以雷霆手段大义灭亲,整治了武家。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武家倒台以后,武清不退反进,以先帝病弱为由,垂帘听政,共商国事。

  很快,这种微妙的平衡就在先帝彻底病倒以后被打破了。

  武清逐步掌控了朝堂,并且对原来与武家有关的人恨之入骨。

  据林青山的猜测,那武清原本应当是不想进宫的,进宫为后实乃武家的逼迫。

  因为体会过武官掌权的不可控性,再加上对武家的怨恨,武清大力提拔起了文官,打压武官。

  同时,她还耽于享乐,不理朝政。

  不仅加收赋税,建造行宫,还重用奸臣,迫害忠臣。

  大学士、太傅等官员的家族都受过压迫。

  在这样的情况下,边疆战乱时,大盛无将可用。

  武清昏聩无能,一再割地求和,大盛的国力越来越孱弱。

  朝臣愤懑,百姓更是苦不堪言,私底下将武清称作大盛之耻!

第307章 下一个武清?荒谬!

  “大盛之耻?”林知清重复了一下这几个字。

  如此沉重的话,足以看出这大盛上下对武清的恨意。

  不过,这武清的所作所为,确实当得上是“昏君”。

  据林青山所说,当时林家在文道颇有建树,在朝堂上也算是能保全自身。

  但林青山看不得敌国肆意屠戮边疆的大盛百姓,于是不顾林家反对,执意远走边关,投军对敌。

  几年以后,他在边疆带领兵士压制住敌国时,盛京城内,武清依旧纵情歌舞,不理朝政。

  先帝暗中联系了长期遭遇打压的沛国公,与不得重用的大学士等人,一同推翻了武清的统治。

  那一场大战结束以后,林青山才被召回朝。

  当时同先帝一起反抗武清之人,如今皆是身居高位。

  沛国公、大学士、太傅,都是中流砥柱。

  包括当时驰骋沙场,立下大功的林青山,也受了重用。

  而先帝在那场大战以后,身体彻底垮了。

  因不想重蹈覆辙,也不想让当时皇室的屈辱为人所知,他下令将所有与武清有关的东西通通销毁,封锁了这一段历史,严禁任何人谈论与传播。

  随着时间流逝,知道当年那件往事的人越来越少,即使还在世,也不敢宣之于口。

  这便是关于那位女帝“武清”的故事。

  信的末尾处,林青山还提到了,武清的“清”字与林知清的“清”字乃是同一字。

  看完信以后,林知清很难不去思索祖父提出这句话的用意。

  从林家现在所面临的状况来看,反对重审一事的大学士等中立派大臣,确实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都参与过女帝武清之事。

  而名字里带了一个字这一点,是林知清和那个女帝唯一相似的点。

  若说因为名字里有同一个字便反对重审林从戎一案,林知清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理由。

  难不成那些人觉得她是下一个武清?还是有谁预言过下一个武清出自林家,又或者她是武清流落在外的血脉?

  不不不,武清的儿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帝,都已经老态龙钟了。

  怎么会有一个她这么年纪轻轻的血脉。

  林知清将在小说里看过的那些离谱理由都一个个从脑海中甩开。

  思来想去,她始终无法想通其中的关键。

  自己同女帝,到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林知清捏着下巴,想了好半晌,始终只能想到性别这一点。

  但联系武清的故事,林知清搞懂了另一件事。

  为什么现在大盛对女子设下重重限制和禁锢,这多半是掌权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怕再出现一个武清那样的女子。

  从这个角度想,林知清心中隐隐有些怀疑,那些人难不成以为自己是下一个武清?

  因为一个人而围剿所有女子?

  这太荒谬了。

  林知清摇摇头,那些人不可能敏感到这个地步吧。

  但有的时候,越荒谬的想法往往越有可能是正确答案。

  林知清无法确定此事的真伪,但那些人的共同点确实与武清有关。

  她现在只能尽量往这一线索靠。

  倘若那些大臣真的是怕自己成为第二个武清,那她又该怎么应对?

  想到这里,林知清有些气闷。

  若是有什么把柄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她还能抓住机会拉拢人心。

  可仅仅是因为一个曾经出现过的人而迁怒于她,这就有些不讲理了。

  林知清暂时没能想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心中不由烦闷。

  也不知道陆淮这几日在忙什么……林知清思绪繁复的时候,不由得想到了陆淮。

  如若陆淮在,他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兴许有不一样的看法。

  与此同时,金銮殿内,陆淮的身姿笔直。

  户部尚书徐元岁摸了摸花白的胡子,开口打破了沉默:

  “小陆大人,不必紧张,我如今尚在朝堂,几句话还是能说得上的,今日之事不会有意外。”

  “还希望你不要忘记同我的约定。”

  陆淮微微垂首:“大人,也希望你不要忘记同我的约定。”

  “自然。”徐元岁的气色很好。

  陆淮收回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红光满面的刑部尚书,以及右前方同几个武将站在一起的江流昀。

  很显然,林知清的阳谋很奏效,刑部尚书与江流昀之间,已经竖起了一堵高墙。

  似乎是察觉到了陆淮的目光,江流昀同样看向了陆淮。

  “太子殿下驾到!”

  太监的声音响了起来。

  陆淮收回目光,转瞬间,大殿内便传来了一阵整齐又肃穆的声音。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今日有何事奏?”太子神色肃穆,扫视了一圈底下的大臣。

  “回殿下,微臣有事启奏。”临安伯向左侧迈了一步:

  “昔日望舒伯一事尚无定论,民声沸腾,何不重审此事,还望舒伯以及镇远侯府一个清白?”

  又是此事!

  太子神色未变,但兵部尚书却按捺不住了:

  “当年此事证据确凿,并无半分辩驳的余地,如今重审,不但劳民伤财,还会寒了忠臣的心,殿下三思啊!”

  “此言差矣!”礼部尚书也出声了:“如若心中无鬼,重审也牵连不到旁人,如何寒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2页  当前第2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6/4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鉴昭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