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彦知:……
刚看到他的程以时尴尬一笑。
第117章
蒋彦知的接受能力要比程以时是想象的更高一些。
几乎是在程以时还处于之前那种尴尬的状态的时候, 他就已经开始想办法化解自己目前面临的一些尴尬情况。
站定之后,指着自己随身带的行李对两个小孩子说:“小磊,舟舟, 听说你们两个最近很喜欢飞机, 这里面是给你们两个带的战斗机模型。”
远在北城。
在孟鸳的宣传之下, 忙碌在部队里的蒋彦知也听说了两个小孩子喜欢飞机,喜欢航天的这个事情。
两个小家伙尽管有一点不大“乐意”,因为他们想象中的惊喜并不是这个。他们想过这个惊喜可能会是一顿好吃的午餐,或者是去一趟好玩的公园,再或者说是出门远行。这些所有他们所想到的, 他们实在是没有想过这个让他们可能会惊喜的礼物竟然是……
两个小崽子有些意兴阑珊。
正提不起劲儿的时候, 忽然听到她说了这么一句话,两个人的脑袋几乎是同时抬了起来, 眼珠子骨碌骨碌地转,再看蒋彦知手里提着的那个不起眼的行李, 眼神不由得变得炙热了一些。
这个里面是战斗机的模型吗?!
想到这里两个小崽子赶忙对视一眼, 交换了一下彼此的想法。
再接下来的剧情就是两个小崽子, 一个比一个变化得快, 竖起耳朵, 瞪大眼。马上就忙慌得凑上前去, 一人抱住一条大腿。
“爸爸,我好想你!”
“大伯, 舟舟也好想你!”
蒋彦知还是心中有点数的。
这两个小家伙刚才什么表现, 现在什么表现, 他还是记得的。
反正他是不会特别自负的, 把这种情感或者是行为上的转变,归因于两个小孩忽然生出了对他的仰慕之情。
他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恐怕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他带着那个直升机的战斗机的模型。
南城是南方的大城市,虽然不像沪市那样临海有历史感,但是靠着特殊年代的历史地位,火车站建的还是非常大的。
车站大,车站的人流量就大,时不时的有一些拖着行李,带着小孩的人从他们旁边经过。
蒋彦知看得出来,两个小朋友都很激动,看着一副恨不得现在都要拆模型的架势,不过出于一些“本能”的考虑,他还是先说了一句“现在人多,模型等会儿再拆”的话。
蒋磊激动的心情戛然而止,撇撇嘴吐槽道:“……爸爸,你真破坏气氛!”
蒋行舟没吱声,但是无声的点头在某种程度上怎么不算是一种附和呢!
蒋彦知见虎头虎脑,跟过年的时候相比明显壮了许多,长高了许多的蒋磊,又听他这会儿的碎碎念,一时心情复杂。
把人送到南城,这个决定在现在看起来好像是没有错的。
他扯扯嘴角,没有再继续纠结之前的话题,将带着行李往身上一挂,半蹲下,朝两个小崽子展开手臂,说:“来,回家!”
这个动作的后果就是——
两个“小肉球”狠狠地朝他撞了过去,甚至于还以为他没有预计好相应的承受量,而在这一过程中间差点出现了最后翻车的情况。
程以时:……
很难不笑场。
中午,为了满足两个小崽子的愿望。
蒋彦辞在程以时的推荐之下,带着一行人去了一家南城菜的本地馆子。
本地馆子有口碑,菜品也做得不错,很符合南城本地人的胃口,所以菜馆做到现在客人也很多。
而选择这个菜馆,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那就是这个本地馆子距离市政府近。
程以时蒋彦知带着人到的时候,蒋彦辞还没到休息的时候,不过之前已经托人去馆子里递过菜单了。
馆子老板也是小火炉的客人,给他们备了一个雅间。
蒋彦辞是在二十分钟后到的,来的时候步履匆匆。
馆子老板认识市政府的蒋彦辞,知道他不仅是现任市政办公室的主要人物,也听说过一些跟他有关的传闻,见面之后觉得又是个做大事的人才,气宇不凡。
这回又同时见到跟蒋彦辞这种外放的“冷人”不一样,外表看起来更“温和”但是又不失锋芒的蒋彦知也是忍不住感慨。
“这兄弟俩,长得不算特别像,这气质倒是一模一样的,都看着有劲儿。”老板如此说。
蒋彦知闻言,转头看了一眼弟弟。
“……”蒋彦辞没搭理他,也没对那句话多加评价,随手用纸擦了擦程以时盘子上的筷子,然后提醒老板,“鱼别蒸太长时间,醋多放一些。”
馆子老板也是对他这人熟悉,接受度很高,冲他点头:“放心,你们来这么多回,程老板爱吃醋这一点我还是记得的,早就交代过厨房要做味儿重一些的。”
蒋彦知这才听明白。
原来刚才那一番“别蒸太久”“要多放醋”的话是为什么说的。
他又不免想到…只是想了一半,他又强迫自己停止的假设。
有些事,没必要。
“刚刚那老板的话倒是让我想起来了。”蒋彦知看向程以时,笑着说,“之前以时小的时候好像也说过我跟小辞很像的话。”
蒋彦辞侧头。
程以时想了想,点了点头。
其实不只是小时候,甚至于包括现在,她依旧认为蒋彦知本质上跟蒋彦辞实际上是一个很像的人。
这句话的意思上其实很大程度主要是针对于这两个人分别对于对方总是存在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对方跟自己并不相似。
而实际上,无论是刚跟这两个人认识的人还是跟这两个人有一段时间交情的人,基本上通过一些事情之后就会发现这两个人,尽管彼此不承认,两者相似,但实际上两个人无论是处事的态度,还是做事的一些想法都会有相似之处。
蒋彦辞当初为了一些原因,会瞒着家里从部队离开,选择转业。
而到现在兜兜转转又一段时间过去,当相同的事情相同的选择摆在蒋彦知面前,蒋彦知即将要做出的选择也几乎跟蒋彦辞有相似的一致……
程以时慢慢收起思绪。
“长得不像,但是一些做事的准则很像,就会让人有这种感觉。”她缓慢说。
“我觉得不像。”蒋彦辞抬起头说,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蒋彦知,一字一句地说,“我的做事准则是不逃避,直面问题。”
蒋彦知淡然,没有特别的表情。
哪有人上来这么说话的。
程以时见状,抬脚暗暗地踩了旁边的人一下。
正当她略觉尴尬的时候,听到—— “妈妈,你们不饿吗?”
程以时嘴角僵硬地笑了笑。
“饿。”
第118章
一场即将产生的“辩论”就这样被一句童稚的语言“阻止”在萌芽阶段。
程以时接受度良好地大快朵颐起来, 跟蒋磊蒋行舟三个人吃得津津有味的,丝毫没有要搭理另外一边正“面面相觑”似乎还想就刚才那个话题争论的两个人。
这顿饭,几个“客人”是尽了欢, 两个“莫名其妙”的人因为像不像的问题纠结了一中午, 饭也没怎么吃好。
南城市政府就距离这个老字号的本地小馆距离不远。
现阶段因为忙着引进外资, 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发展南城,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们几乎个个都是忙得不可开交。
蒋彦辞最近正在跟海市来的建筑商协调建设市政府联通其他机构办公大楼的问题,用餐结束,也没多停留,就回政府处理公事了。
程以时下午没其他杂事, 但是需要跑小火炉一趟。所以, 最终的决定就是先带着蒋彦知回去放行李,而后由他带着两个小的, 接下来该玩玩该闹闹。
两个小的知道要出门,高兴得不得了, 马上就同意了。
蒋彦知这一趟的目的就是要跟蒋磊缓和关系, 自然对这样的安排没有意见。
游玩的机会, 是最适合提升父子情感了, 他认为。
小火炉最近在南城的热度很高。
不, 这句话得这么说, 过完年后,小火炉的热度就在南城一直居高不下。最近又因为市面大热的柑橘酒的热销, 其他渠道一直供应不及时酒, 因而没有断过酒的供应的小火炉又因为这一点而又多了一些慕名前来的客人。
之前还稍微有些落寞萧条的门东大街因为小火炉这一家店铺而再次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程以时下午过来是因为要跟奥利弗介绍的华裔外商谈生意。
不过, 到地方包厢里, 看到来谈生意的人,程以时还是觉得稍微有些意外的。
因为, 在座的一群人中,除去她提前知道的几个外商,还有一个前不久刚刚跟她打过交道,并有一些往来的人。
“程老板,许久不见!”那人站起来,伸手,文质彬彬地打招呼。
程以时稍稍点头,做了回应,跟他说:“客气,麻老板,好久不见!”
“程!”奥利弗还是跟之前一样一如既往地热情,见程以时跟麻老板相识,摸摸鼻子,像是解释也像是开玩笑地说,“我猜麻也是因为美味的小火炉跟你认识的。我就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拒绝地了华国美食!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拒绝得了小火炉好吃的火锅!”
他的话里还是句句不掩饰他对小火炉的推崇。
程以时之前头一回听到的时候还觉得有一些不好接话,可是随着次数越来越多,再听到这些夸奖她吹嘘她的话的时候,她也能面不改色地应下来了。
因为,事实告诉过她一个真理,不要试图跟一个饭店的忠实拥护者谈理智,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白费。
所以程以时根本不推脱这种称赞,而是等奥利弗称赞完后,表示了一下对他的感谢,同时顺势问起了后面的问题。
“所以,麻老板也对投资小火炉锅底底料的调料厂有兴趣?”她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问了最核心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麻六倒是没有避讳,含糊其辞。
一来是就算是他不说他这一行的目的,但是其他任意一个外商都知道他的想法,这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跟程以时说明情况,想瞒是瞒不过去的。二来是因着上次那档子,他跟程以时这边其实还是有些问题的,因着一个生意再让这个变大,从而影响其他的问题,影响他其他的生意,这不是他的做事原则。
再有就是,今个这件事,华裔投资商里隐隐以奥利弗为首,他刚才对程以时的态度,也值得让他谨慎三思,再考虑考虑。
“之前跟程老板有误会,还请程老板看在那块地赔礼道歉的份上多加原谅。”麻老板颔首,态度很诚恳,说话慢慢的,先说了一番托词之后,接下来的话就是有些直言不讳了,说的也直白,“听大卫先生说,奥利弗先生有意在法尔兰在欧北地区成立一个国际食品调料加工厂,正好前不久托一个留学的朋友,拿到一块法尔兰的工厂,不知道能不能有幸加入到程老板这个生意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