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汉女侯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峨眉山猴子03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07 KB   上传时间:2025-10-07 11:12:11

  攻守之势两级反转,现在变成了汉军攻,匈奴跑,但匈奴可没有汉军这么精良的武器和装备,而且他们之前被卫青打怕了,虽然不认识汉字,但看到大纛上熟悉的“卫”字后,从前被汉军支配的恐惧再次袭来,腿肚子都打颤。

  伊稚邪以为自己做了充足准备有能力对抗汉人,但现在看来他的准备还是有点少。

  甭管别的匈奴人是何反应,反正他是先骑马跑路了。

  自出征以来,卫青一直没忘闻棠那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便提前在赵信军周围安排了斥候心腹,原本只是不确定他是否真的会叛汉,想盯一盯他,没想到拔出萝卜带出泥,居然还遇到了他们一直在找的伊稚邪主力。

  有了汉军主力的加入,刚才那些以为自己差点要战死沙场的士兵越战越勇,也不顾自己身上的伤口,砍瓜切菜似的追着匈奴人就杀。

  匈奴逃跑都跑累了,这些汉人居然还有力气继续追。

  有眼尖的匈奴人注意到,几名追杀自己的汉军刚一露出些疲意,可从身上掏出来了个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黑色小方块放到嘴里后,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又精神抖擞起来,追自己追得更卖力了。

  “那不会是我家汉人奴隶口中所说能大补元气的仙丹吧!”一位匈奴小贵族心中感叹道。

  他只知道汉人武器精锐,没想到现在居然连军粮都这样神奇。

  真气人!

  力气比不过人家,马匹更是如此,经过一整个冬天,匈奴人的马马瘦毛长奔跑速度慢,可被汉朝官府专门拨调粮食喂养的战马膘肥体壮精神足,更何况他们脚底下还钉了能防止被异物损坏马掌的马蹄铁,这个匈奴小贵族当然跑不过汉军,两刻钟后就被身后追兵追上,一枪扎死。

  战争结束,汉军大胜,苏建趁此机会在诸位主将面前诉说赵信的恶劣行径。

  倒不是倒油,而是真气啊!

  他简直无法想象假如援军没有及时赶到,自己的后果会多么凄惨,就算侥幸没有战死,逃了回来,那也是出钱赎罪,剥去爵位和官职,成为一个庶民。

  自己手下那两千名士兵也免不了一个全军覆没战死沙场的结局。

  苏建越想越气,干脆抬腿踢了被五花大绑的赵信一脚,随后吞了块红糖补充体力,你别说,广牧君研究出来的这东西可真是有用,不仅味道香甜,吃了之后很快就能恢复力气,而且入口即化,不用像匈奴人的肉干那样用很大的力气咀嚼,特别方便。

  赵信被他踹了一脚,也不敢说话,就这样默默忍着。

  “大将军,您看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个临阵脱逃的叛徒?”

  卫青并未直接下定论,而是询问身边诸将应该如何处置赵信。

  军中的执法官军正闳以及长史等人统一认为赵信阵前叛国,罪大恶极,应该立即将他斩杀于旗下,一来显示卫青大将军的威严,而来还能给手下士兵们立立威,简直是一举两得。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万一陛下也恨赵信这临阵脱逃之举呢?就这样在军营中将赵信杀了,难解陛下心头之恨,因此他建议卫青将赵信押回长安,让陛下亲自处置。

  卫青也正有此意,因此最终采纳这个意见,将赵信送入囚车严加看管,押送回长安了。

  此时还在愤愤不平嚼红糖的苏建还不知道,原本坐在囚车中被押回长安的人应该是他。

  战后首要做的就是清点战利品,救治伤员,因为这次攻打的不是单于庭,所以没有粮食牲畜之类的战利品。

  只有平平无奇两万四千颗匈奴人头和十几个匈奴小王罢了。

  至于汉军,倒是没有多少损失,死亡人数不到千人,大部分都是刚开始被伊稚邪偷袭时战死的。

  此战他们唯一感到惋惜的就是……这伊稚邪也太能跑了!

  汉军是知道匈奴人逃跑能力的,所以对其很重视,派了数百骑兵精锐去追。伊稚斜的马累趴下后,众人见状以为能擒住他,偏偏这时,他的心腹不知从哪里给他弄来了一辆由六匹骡子拉着的车,伊稚邪驾着这车跑得飞快,汉军追了五六百里都没追上。

  此刻闻棠献地图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按照这么个速度,估计上次攻打右贤王庭时,如果闻棠不献地图,即使他们追七八百里都追不上右贤王。

  半月后。

  人群中有人提起:“剽姚校尉还没有回来吗?”

  因为霍去病擅长骑射,这两次都跟着卫青一起出征,卫青便奉刘彻之令,任命他为剽姚校尉,并给了他八百名骑兵。

  给霍去病的八百名骑兵都是轻捷勇敢,弓马娴熟的战士,所以早在遇到匈奴大军之前,霍去病就率领这些人离开大军,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原本诸将是不怎么担心霍去病会遇到危险的,因为匈奴大军战败,伊稚邪逃跑,现在草原上的匈奴军队都是零星几百几千人,就算遇到了也不会有很大危险。

  可是这么多天都没有消息,众人心中难免揣测,剽姚校尉不会是遇到左贤王军队了吧?

  那麻烦可就大了。

  算了,众人心想,人家舅舅都不急,我跟着瞎着什么急。

  他们担心的事情很快有了答案,剽姚校尉满载而归,辉煌战绩差点亮瞎了众人的眼。

  “大将军。”军中称职称,不称舅舅,霍去病向卫青讲述他将近一月的行程,“离开大军后,我本想在草原上单独寻找有利机会攻杀匈奴,数天后,果真寻到了合适机会,我们遇到了匈奴单于大父籍若侯的军队,经过一番战斗……”

  所以你就带着八百个人弄死了两千个匈奴是吗?

  不对,是两千零二十八个人,还活捉了伊稚邪的叔父,霍去病战绩听得众人一愣一愣的,虽然听起来很不可置信,但他带回来的叔父可不夹杂任何水分。

  霍去病此战完美弥补了他们大汉没有活捉到伊稚斜亲戚的短板。

  在其他人还在为霍去病功劳感到惊奇时,卫青虽然也很欣慰,但却并没有那么惊讶,不过他不是那种扫兴的领导和家长,听霍去病说完这些后,拍着他的肩膀夸了他好大一通。

  这叫大器免成。

  天生的,聪明的少年都有这个特点。

  此时,营中一处医帐内。

  以防喊叫声太激烈,受伤的士兵嘴里咬了一根木棒,看着军医为自己处理伤口。

  他也是参加过好几次战争的老兵了,能感觉到这次军医为自己处理伤口时的手法和以前不一样,便顺嘴问了一句。

  军医心情不错,为他解答疑惑,说这是广牧君教他的包扎伤口的新方法。

  广牧君平时很忙,还是自己师父,未央宫中的太医令亲自登门才学到的呢,听得伤员啧啧称奇,他脑中想到了什么,又问道:“咦,咱们打仗时补充体力的红糖是不是也是广牧君研究出来的?”

  “是啊,”很快有人回答,“我在长安时听到有人提起过这个红糖,据说手指这么一小块就要好几百钱呢,当时还想若是日后发达了,也要买上一块尝尝味道,没想到这么快就吃上了。”

  言语之间,对于这位广牧君颇为好奇,这时躲在角落里的一位士兵终t于鼓足勇气开口:“我……我见过广牧君。”

  起初他们并不相信,但他说得太过详细:“广牧君是位十四五岁的女郎,我还亲眼见过她给受伤的士兵包扎呢。”

  这倒是引起了众人好奇,都竖起耳朵,想要听听这位年纪轻轻的广牧君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人之所以如此了解闻棠,是因为闻棠在右贤王庭中的医帐下饵时,他就身处其中,当时还笑周围人怎么连一个小女郎的胡说八道都信。

  她口中描述之物,比起真实存在,更像是凭空臆想出来的。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当初广牧君口中那些自己不敢相信,认为只有贵人才有资格使用的东西,如今居然真的出现在了军营中,而且自己也成为了它们的受益者,

  他前几日大腿内侧受一道很严重的伤,若是从前,处理得疏忽了,难免会如同广牧君所说那样,发起高烧,可他这次用酒精清洗过的伤口居然好的特别快,今日已经结痂了。

  战争结束,汉军大捷,满载而归,卫青没有在边境停留很长时间,而是如同上次那样,星夜奔驰赶回长安。

第41章 封赏

  比大军更早回到长安的,是一封又一封的捷报。

  刘彻下完进攻文书后大约两月收到大军战报,虽然汉军砍了将近两万颗匈奴脑袋,但赵信投降这件事着实让他气得不轻。

  自孝文皇帝以来,大汉很少有人投奔匈奴,为数不多的两个例子中行说和那个导致马邑之谋失败的尉史都被史书给记下来大书特书了,但却有不少匈奴投奔大汉。

  幸亏只投了一半就被汉军主力打断,算是投降未遂吧。

  而且还被卫青给关进囚车押回长安了,现在就在长安狱中等刘彻处置呢。

  朝会上走个流程,问问诸位大臣对于赵信叛变这事有什么看法。

  赵信平时为人处事风评一般,可没有司马迁这种冒着风险为他求情的好兄弟,关键他投得也太快了,把他扔黄河里都洗不白,自然群臣皆罪赵信,达成一致观点,认为应该族赵信家。

  刘彻依群臣所言处置赵信。

  一般这种情况,多说多错,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随大流谴责当事人就行,群臣也是这样做的。

  满朝文武一致和自己持相同意见,这种情况还挺少见的,不过听得多了,刘彻难免觉得他们的想法有些单调。

  下朝后,刘彻问闻棠对于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闻棠能有什么看法,无非就是和群臣一样一起骂赵信呗。

  但也不能一直骂,因为战前是刘彻下令让赵信当前将军的,虽然刘彻现在还没步入老年敏感期阶段,但是骂得太狠,难免会让他觉得自己用人失误,所以还得夸。

  夸苏建在被匈奴主力围攻和赵信背叛的情况下坚持战斗不投降,夸卫青及时赶到大胜匈奴。

  那赵信他一个匈奴人,做出这样的事情也合情理,你看我们苏建将军多有气节,面对十倍之差的人丝毫不惧,就是干。我们卫将军战斗力多强,率领大汉强军将那些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

  其实苏建当时可害怕了。

  一番话下来,把刘彻给哄得消气了,接下来两个月也陆陆续续传来一些捷报,不过遇到的都是匈奴偏军。每次斩杀个几百名匈奴,和第二次大捷比起来小巫见大巫,但这些小胜也足够群臣高兴一段时间了。

  也因此这几个月的朝会特别和谐,气氛特别融洽,就连吵架,都吵得很有礼貌。

  卫将军的捷报看习惯了,刘彻难免想要看看出征之前他特别看重的剽姚校尉的捷报。

  正念着这事呢,情报就来了,拆开版牍之前,刘彻心里想的数目是八百,若是一千,那就更好了,心中思索,如果霍去病斩杀匈奴人数超过一千,自己就给他封侯。

  结果拆开一看,斩杀人数居然是……

  两千零二十八诶!

  杀得还不全是普通匈奴小兵,里面有好几位都是匈奴贵族。

  很巧的是,刘彻前些时间还觉得有些便宜赵信了,毕竟他犯的是灭族大罪,但他当初是自己一个人投降汉朝的,父母妻子都还住在匈奴草原上,也没再在大汉娶妻生子。

  偏偏霍去病这次遇到的匈奴偏军里就有赵信家人的部队,恰好达到远程帮刘彻灭赵信族的这个任务了。

  看完之后,刘彻脸上的笑是彻底遮不住了。

  等诸位将军回到长安时,已经是五月了,这次出征同样战果颇丰,满载而归,但凡有功的,从将军到士兵,都无比期待自己的封赏。

  赵信毕竟是卫青手下的兵,出了这件事他难免要担上点责任,所以只增了一千户的封邑,又赏赐了两千金。

  霍去病两次出征,两次功劳都属第一,封侯,必须封侯!

  刘彻封霍去病为冠军侯,意为功冠三军,并给他划定了一千六百户作为封邑。

  什么,在大汉地图上找不出来叫这个名字的县?

  这好办,新建一座冠军县即可。

  至于其他人,刘彻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该封的封,该赏的赏,就连张骞,都因为知道水源绿洲的位置,没有让大军受到饥渴之苦,加上从前积攒的功劳,被封为了博望侯。

  值得一提的是,李广这次没有迷路,也没有遇到匈奴主力,终于封侯了。

  “那后世文人墨客还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闻棠心中疑惑。

  可能会变成“冯唐易老,李广终封”,来表达自己仕途坎坷,漂泊一生终遇明主的……欣喜之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1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汉女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