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们都把内心的感叹和惊奇抒发的差不多后,沈乐妮先是一人送了她们一些,然后才嘱咐道:“这些东西再金贵,也没有我们的身体健康重要,所以诸位该用时就用,不用省着。”
众人这才千恩万谢着收下,也有人看着这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忍不住好奇道:“我活了三十多年,连听都没听说过,不知这些好东西国师是何处得来的?”
沈乐妮还没说话,李知琴便睨了那妇人一眼:“这是国师的事,不该问的便不要多问。”
那人说出口才感到后悔,生怕沈乐妮不高兴,赶忙向她道歉。
沈乐妮罢了罢手,对众人玩笑道:“总之既没偷也没抢,大家放心用便是。”
李知琴想起方才库房里还堆着许多,便问道:“国师,那库房里的那些,是作什么用的?”
迎着众人的目光,沈乐妮道:“我打算在女医堂隔壁,开一家店铺,专门售卖女子用品。”
她说完,众人的眼神都带上不解和疑惑。
有人将心中的问题问出口:“国师这般身份,竟也缺钱用?”
有人立马反驳:“这话说的,国师建立这女医堂,一日管三顿饭,每个月给我们发那么多工钱,就是再有钱的人也经不住这样挥霍呀!”
“怎么说话的,什么叫挥霍呀?国师那可是都用在正事上了!”
“是是是!瞧我这张嘴哟!”
沈乐妮适时开口道:“开店售卖并非是为了盈利,只是花钱买来的东西,比免费的东西更让人珍惜而已。”
众人仔细想了想,然后恍然大悟。
是了,若是把这些东西免费发给百姓,有的百姓反而不相信这些是好东西,随意丢弃都极有可能。可若是花钱买的,那定然是舍不得扔掉的。
正所谓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国师打算如何定价?”李知琴问。
沈乐妮道:“我还没想好,不过普通百
姓也能买得起就是了。”
嘱咐完剩下的一些琐事后,沈乐妮就离开了女医堂,到国师府附近时又拐弯去了一趟冠军侯府。
一见到霍去病,沈乐妮便道:“托你办件事。”
听沈乐妮有求于他,霍去病眼睛闪着亮光,脱口就道:“没问题,保证给你办好!”
沈乐妮挑眉,“你还不知道什么事儿呢就如此有信心?”
霍去病嘿嘿笑着,也不敢把话说的太满,改口道:“那你先说,我一定尽全力给你办。”
沈乐妮没急着说,而是先问他道:“你可知棉花此物?”
“棉花?”霍去病眉毛一拧,抠着脑袋沉思许久也想不出这是个啥物,就如实道:“我没听说过。它长什么模样?”
沈乐妮忽然想到,也许这个时候棉花还不叫这个名字。她给霍去病形容了一下,又讲了下棉花的主要出产地。
霍去病虽然还是听得一知半解,但他还是对沈乐妮保证道:“放心,我多派些人出去打探打探,只要大汉有,一定给你找出来!”
沈乐妮真心道:“那便多谢你了。”
她记得这个时候确实是有棉花的,只不过栽种地方有限,且仅限于在贵族阶层出现,或许他们只看过棉织品,并未见过棉花本身的样子。
但只要有就行。
第133章 容珠儿
等沈乐妮说完正事后,霍去病才说起才想到的事:“话说,你身为国师,不打算培养一些心腹出来么?”
沈乐妮玩笑道:“霍公子这是觉得我麻烦你了?”
“不是!”生怕她真的误会,霍去病赶紧解释:“我是觉得你事务凡多,培养一些亲信和心腹出来,像这些事一个吩咐就行了。如今我在长安还好办,若以后我出征了或者有什么事不在长安,看你找谁。”
沈乐妮思索着道:“嗯……你说的也有理。”说到这里她不知有了什么主意,话音一转道:“只是我平日里已经够忙了,哪里还有时间去从头培养亲信啊,况且我也不知该如何培养。”
她说着,轻轻叹了口气,然后拿眼睛悄悄瞄霍去病。
只见霍去病听了后眉头一皱,继而舒展开来,对她道:“既然如此,之后我指几个可靠的人给你用。”
沈乐妮喜笑颜开着拱手:“那我就不客气了啊,感谢感谢!”
霍去病眨了下眼反应过来,故作气愤道:“好啊,你早就算计好了!”他算是看明白了,就在这儿等着他呢!
沈乐妮不承认,叹道:“我确实是没时间啊。”
“我看你就是懒。”霍去病嘀咕道。
沈乐妮哎了一声,尾音往上扬,“我是相信你,才敢把如此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你。若换作旁人,我是万万不敢的,毕竟心腹可是关乎我的秘密和身家性命啊!”
霍去病还是太年轻,沈乐妮这几句一出口,就给他哄得找不着北了。
他脸颊一下浮现几丝红晕,低头以拳掩唇低咳了咳,掩饰住异样的情绪和砰砰直跳的心。
“你、你放心,我培养出来的人,绝不会做出背叛你的事。”
“有霍公子此言,我就放心了!”
沈乐妮虽然确实是想犯个懒蹭一蹭他的资源,毕竟她平日里是真的很忙,但其实主要原因还是觉得在培养心腹这事上霍去病比她靠得住。
之后,沈乐妮在空闲之余便忙着店铺的事。她在女医堂隔壁盘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铺子出来,然后便找了工匠按照她的要求进行修缮改建。
需要改动的地方不大,因此只半个月左右就结束了。剩下的事情,便是要找两个女子来替她看守和运转店铺,但这人务必是要信得过的。
沈乐妮想了许久,忽然意识到只有女医堂的那帮人她是比较信得过的,可她们平日里事情也多,如今虽然培训告一段落,可她吩咐了让她们多认些字,还要义诊等等,哪里还腾得出时间帮她看铺子卖东西。
不过倒是可以问问她们身边有没有靠谱的人,介绍给她也不是不行。不过仅仅这样倒是不够,她得自己再培养一两个女子来用。
至于为什么不找霍去病,不是信不过,而是她也确实应该学着如何去培养亲信,总不能缺人用的时候就去找别人。
于是沈乐妮又想了想,这人要哪里去找,最后决定,这人还是从民间找,因为要说哪里女子最多,自然是普通百姓里多,她也能挑个满意的能做她心腹的、也能够胜任店铺工作的。
而且这招人也不能声张,她怕有人从中作梗。
.
某一日。
距离女医堂不远的一条街道边,百姓们围着某一处互相讨论着。而他们讨论的对象,正是国师沈乐妮。
只见她坐在一把小椅子上,面前支了一个小摊,正在摆弄桌子上的东西。说是卖东西嘛,可桌子上就只放了笔墨,还有几卷竹简、一块叠起来的白布,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一时间,百姓们不知道她这是要做什么,只是为了看稀奇,久久不愿离去。
毕竟这可是大汉的国师啊!
堂堂国师,屈尊降贵坐在街头摆摊子,可怎能不引人一观!
于是众人一传十十传百,沈乐妮摊子还没摆多久,附近就被百姓给围满了。
沈乐妮虽然来到长安才一年多,却是见惯了大场面的,自始自终有条不紊又闲适地做着准备工作。
耳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讨论,她坐在摊子前,摊开那一块白布,然后研墨执笔,在白布上写下了两个大字。
她一笔一划写着,百姓们也把一双眼伸老长过去看,至于他们为什么不走近些,自然是因为沈乐妮身份尊贵,他们不敢离得太近,只敢站在远处看。
虽然如今长安大多百姓都认为国师是个平易近人的大善官,但终究阶层有别,他们不敢贸然靠近,生怕冒犯。
沈乐妮写完后,将白布抖开,然后铺在摊子前,写着大字的一面正对着百姓,百姓们指着那俩大字就议论起来。
“你看那,写的什么呀?”
“不知道啊,我也不认识啊。”
“有谁识字儿的?快来念一念!”
“他!他会!”
“你快认一认,这写的啥!”
“别急别急!容我瞧瞧……招,招工?”
“招工??国师来这儿,是来招工匠的?”
“国师连这等小事都要亲力亲为,真是个好官啊。”
“那还用说,我家去年冬天,就领到了国师发的一件衣裳,可厚了!以后冬日出门就不怕冷了!”
“我虽然没有,但也瞧见过,那一件衣裳可要不少钱呢……”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句,话题从这个聊到那个,不过言语间说的都与沈乐妮有关。
沈乐妮环视一圈,见人也不少了,便清了清嗓子,扬声对众人道:“诸位!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
她一开口,原本喧闹的场面一下就安静了下来。她说道:“大家也都看见我写的这俩字儿了,不错,我来此正是为了招工。我要招两个人,以后长期为我办事,每个月可以拿三两工钱!”
听到那三两工钱几个字,围观人群陡然躁动起来,惊讶激动抽气声此起彼伏。
“夺少??夺少工钱?!”
“一个月三两!三两啊!”
“这也太多了!我一个月连一两都没有!”
“国师大人,就招两个吗?你看我行不行?”
“国师大人招我招我!我长得壮,有力气!”
“我我我聪明!”
“国师大人看我!我识字儿!”
“国师大人看我!!!”
一大群人涌上去把沈乐妮的摊子围起来,争先恐后、吱哇乱叫地向她自荐着。沈乐妮扶住自己险些被撞垮的摊子,看着眼前这疯狂的场面,只觉得耳边像是有百八十只鸭子在嘎嘎个不停,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她见缝插针地扯着嗓音劝道:“大家安静!安静一下!”
百姓们这才反应过来,一个个生怕惹了沈乐妮不高兴而错过这一辈子都遇不上一次的好事,都赶紧把叭叭的嘴给闭上了,只是仍堵在摊子前,谁也不肯后退。
沈乐妮只好再说了句:“麻烦大家都往后退一退,退一退。”
百姓们虽然很不想,但也不敢不听,好一会儿才把距离给留了出来,安安静静地站着拿一双眼睛巴巴地瞅着沈乐妮。
沈乐妮呼了口气,这才有机会把剩下的话说出口,她先说起最重要的一个要求:“方才我还没说完,我招工有一个前提就是,我只招女子!”
此话一出,百姓们果然满脸失落,而人群里的少数的女子却是一脸喜悦。有人立即开口自荐道:“国师大人!我是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