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女上青云_分节阅读_第96节
小说作者:吃吃汤圆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24 KB   上传时间:2025-10-01 21:49:48

  顾一昭就属于一块砖,哪里忙了搬哪里,她自嘲自己如今是高升两口子的跟班,有时候帮高升处置哪块田庄因为浇水跟邻家田庄打得头破血流、一会则是处理延绥巡抚送来的节礼,还捎带着要帮老爷斟酌写给昔日同窗的回信。

  很快外院就发现五娘子来了之后效率倍增。

  首先她有个小姐的身份:有些事高升虽然能处理,但他不好擅作主张,一定要去请示老爷,然后去内宅找太太协调后才能执行,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执行的时间成本。

  好比田庄浇水纠纷,要是正常流程,高升要去问老爷是想跟邻居友好相处呢,还是不相让,或是借此攀上关系(虽然有过往案例,但他肯定不敢擅自做主,还要走流程问一遍),之后再去内宅找太太询问与那相邻田庄女眷们的往来,看通过走内宅化解。

  这就要t求他半天就得跑两个地方才能去处置,有时候赶上太太生病或手里忙碌不见人,高升还要耽搁个两三天。

  可如今有了五娘子,只要老爷提前发话将这些事都交给五娘子,她就先问高升过往案例而后决策,她又负责着内宅往来,所以两人三言两语就能拍板决策。

  高升喜得什么似的:“往常三天的事,如今五娘子连三炷香的功夫都用不上。”

  对此顾一昭的评价是“办公扁平化”。

  其次顾一昭脑子实在好,她进了外院不是一味蒙头苦干。

  而是遇上一件事就梳理好流程,定下规章。好比田庄纠纷,她问清楚后就叫身边的山矾将处理流程画好图,再将每个环节需要的人员和物品写在旁边。

  再将每件事都制定了册页,装订起来。

  等下回再遇上事,直接拿出翻出册页来查阅就好。

  高升夸到顾介甫那里,顾介甫也赞叹,五娘子就谦虚一笑:“要记住的事情怪多的,我脑子没有高管事那么好,听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就写下来。”,不居功,反而将高升照样抬举起来。

  她只是稍稍用了些流程化管理罢了。

  而且凡是五娘子经手过的事都有人记下来,她身边丫鬟山矾一天到晚写个不停,每件事都会写下经办人,当时交待的流程。

  大姨娘一开始还想给顾一昭使点绊子,安排了自己在外面的耳目想借机抵赖五娘子,谁想到五娘子命令山矾拿出册页,当时的人和事交待得一清二楚,让大姨娘一下哑口无言。

  顾一昭称之为“留痕化管理”。

  再者五娘子性格平和、不争不抢,从不因自己是顾家小姐就倨傲,对那些积年的管事和老仆从都相待有礼,做事时也是帮理不帮亲,自然而然就拉了一波友好值。

  所以过了一段日子,五娘子的名号已经在外院打得响亮,就连普通幕僚都知道遇上事的话,若是知府大人不在,可以先去寻五娘子讨讨主意。

  外院的仆从更是处处称赞五娘子,遇到事都自发先去寻五娘子。

  顾一昭在这过程中也因此见识到了内宅不能见识之事,旁的不说,她感觉眼界开拓了不少。

  以往都是囿于内宅,如今也能接触到家族事务、官宦之间的往来,更深层次还能挖掘到一些官场生态和人情脉络,结合她上辈子的职业经历分析,觉得大开眼界。

  外院运行了许多年早已经井然有序,顾一昭见识了几天,就不由得暗暗赞赏渣爹:他还是颇有才能,能将内外这许多事都处理得有条不紊,外面还有衙门里的事处理,更兼之有时候还会处理内宅之事。

  他的脑子非常好使,随口问送信的人:“你是哪里人?”,那人答:“回禀大人,延绥府鱼河镇。”

  顾介甫随口笑道:“好地方,秦朝时曾设上郡肤施县治所,正统年间曾有鱼儿河寨。”

  那送信的小兵顿时眼睛圆睁,露出几丝不可思议:“大人……我还当……我们那里是小地方。”

  “你这就谦虚了。”顾介甫笑,“鱼河素有黑土圪垯之城,往榆林卫走要经过此处,所产珍珠米香甜。”

  小兵已经满眼激动,涨红了脸。顾一昭看在眼里很能理解他的激动:无名之辈忽然被大人物称赞自己无名的家乡小镇,自然不同。再加之古代交通不便,这小兵在路上应当走了三五个月,忽然在江南听大人物说起自己塞北的小镇故乡,那种情感冲击无与伦比。

  他磕磕巴巴:“是大人……大人抬举。”

  顾介甫还是笑得春风拂面,似乎对方并不是一个无名小卒,而是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封疆大吏:“我当初看到鱼河镇这名字就猜测是不是有条河叫鱼河,才因此得名,也不知河里是不是鱼很多?”

  那小卒更感亲切,他放松下来,跟顾介甫聊起了家乡:“鱼儿是很多……”

  随后两人又聊起延绥巡抚,几个来回之后顾介甫已经连延绥的风土人情、治下情况、巡抚的八卦,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顾一昭在旁看得大开眼界。

  一开始她还当顾介甫是特意提前做了功课,可是接待了几个人就明白了,顾介甫根本就是临时起意,而且那些无名小卒的家乡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地方,顾介甫事先压根儿无从得知。

  居然都是顾介甫肚里的墨水!

  她于是小声问顾介甫:“爹怎么记住那么多地方?”

  顾介甫笑:“当时读书闲暇我喜欢翻各地风物志权做休息,日子久了就记住了疆土内大部分风土人情”

  顾一昭:……

  !

  看书当休息?

  好小众的文字。

  不愧是三年一届的全国前三,居然把看地理书当休息。

  之前她印象里爹就是个爱拍马屁的反面形象,如今在外宅才看到他的另一面:运筹帷幄、出口成章、博学多才。

  顾一昭有些佩服,又有些了然:皇帝和党魁们又不傻,若顾介甫没有真才实学是无法登高名利场的。

  只能说才干是进名利场的一张门票,进来之后,家世、运气、师门、站队、拍马屁就是其余的牌,要都有,方能在名利场上图谋出一席之地。

  当天她就从外书房借了几本书回家看:自己若是要从这样的人手里谋取一席之地,也要更优秀才行。

  顾介甫对女儿从自己书房借书的事并不拒绝,他甚至还主动给顾一昭主动推荐哪本书更好看,哪本子集又是沽名钓誉之作,光环大于才干,不值得深读。

  日子久了,两人虽是父女,但也多了一层书友的意味,顾介甫对五娘子倒也改观:他素来遗憾大儿子不成器,叫来考究学问只知道吓得磕磕巴巴,反倒是这个女儿聪颖机智,稍加点拨就能领悟许多未尽之意。让他又享了儿女绕膝之外另一层知己对答的天伦之乐。

  因此如今不管是内宅还是外宅,五娘子的地位直线上升。

  “我倒是听说五娘子是一等一的红人呢。”王二嫂吃一口炸云片糕,含糊不清发言。

  她听了大姨娘的劝告乖乖待在住所,因着表现低调,所以大姨娘求了顾介甫,请了王二嫂来内宅逛一逛园子。

  此时王二嫂贪婪吃着桌上的吃食,两手被糯米烤鸭卷的鸭油糊满不说,眼睛也不闲着,一个劲往大姨娘卧房里瞟:妆台上的鹿角桃花粉,衣架上搭着的腊鹅脂顾和绣花巾袖,就连随便一把折扇都有绣花的缂丝扇套。

  大姨娘嗤笑一声,想起近来五娘子的殷勤。

  五娘子或许为了逃避被老爷草草发嫁的命运,开始进出老爷书房,妄图主动谋取自己婚事自主权。

  她不屑道:“笑话,还能让她翻出花去?管家看着风光,实际容易得罪人也劳累,要不太太怎么不让自己嫡亲女儿管家?”

  王二嫂有心抬杠:“就算管家没用但也有几分面子光啊!我一路过来都见诸人夸耀这五娘子。”,面对这位显赫的小姑子她感情也很复杂,一方面要巴结讨好从她身上多搜刮点银钱,一方面却也止不住人性深处的劣根嫉妒小姑子。所以说话难免夹枪带棒,眼见大姨娘反感五娘子,她就越要抬举五娘子几分。

  大姨娘果然恼火,不过她心里倒是在盘算旁的事情:二嫂催我催得急,不如就将五娘子打发出去……

  虽然只是灵光一现,但仔细一想这个主意也太好了!

  一来打发掉顾一昭这个麻烦,让她嘚瑟处处与自己作对。要知道王家上到老夫人下到两位嫂子没一盏省油的灯,可以预想顾一昭嫁过去会有吃不完的苦头。

  二来也好填住二嫂的嘴,省得她喋喋不休天天拿这件事烦自己,三番五次拖了自己安插在外面的小厮来传话,次数多了难免引起人怀疑。

  三嘛,可以立威。大姨娘跟着老爷学会了不少立威的手段,知道有时候就得会敲山震虎,她这么处置了与她作对的五娘子,杀鸡儆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宅都不敢有对手对自己公然作对。

  于是她笑道:“嫂嫂既然看五娘子好,嫁到你家做儿媳妇如何?”

  还有这等好事?王二嫂先是一喜,随后有点担心:“当真?”

  “那还有假,我会助嫂嫂一臂之力。”大姨娘信心满满。

  先前她管家权被夺走,虽然禁足了一年,但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总有翻身的那天,这不就又翻身了吗?

  五娘子不过是一个注定嫁出去的小娘子,如今已经十四了,只要她耐心将五娘子嫁出去,到时候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难道五娘子作为外嫁女还能将手伸回娘家?

  “嫂嫂等我好好筹谋便是。”

  王二嫂子喜不自胜,似乎已经看见了即将到手的大笔奁产。

  大姨娘筹谋好之后就给嫂子夹一勺菜:“嫂子尝尝这个。”

  这个炒鸡蛋看着平平无奇,王二嫂子惊讶,古代又没有土鸡蛋的概念,t反正都是土鸡,顾家又不是穷家小户,怎么会用普普通通一份炒鸡蛋作为宴席菜?

  看那炒鸡蛋,唯一不同就是黄澄澄,比寻常炒鸡蛋要更黄,还带点微微橙红,根据经验,这样的鸡蛋要更香些,但是就这样也不至于单开一盘啊?

  旁边跟着她的小丫鬟也有同样的迷惑:“怎么这是鸡蛋?”

  大姨娘的丫鬟神秘笑:“尝尝就知道不同了。”

  王二嫂夹起一筷子,果然滋味很香,还有说不出的淡香,若有若无。

  “我家这鸡蛋可不是吃寻常料食长大的,是用了人参、白术、红枣等多种温补的药材磨成药粉,混合进平日里鸡所吃的麸料里喂出来,所以天生自带滋补功效。”绿依得意洋洋揭晓谜底。

  王二嫂子恍然大悟:“顾家可真是富贵啊!”,她给人都舍不得喂人参,顾家却能舍得给鸡喂,一个小小的鸡蛋都能吃出来这么多富贵。

  那么五娘子带来的财富该有多少?

  *

  顾一昭在外院帮高升媳妇处置了几件麻烦后,高升媳妇越发感激五娘子。因此冬至这天接到顾一昭请客的请柬后,她便改掉了从前绝不赴内宅宴的规矩,主动来了煨芋居。

  一进门,就见煨芋居吃饭的正堂摆着一张红木大圆桌,上面满满当当摆满了各色菜肴,顾一昭和四姨娘坐在旁边,正等待高升媳妇。

  高升媳妇大为惊讶。

  他们两口子地位虽然高,但到底是仆从,内宅对他们再客气也不会像这样请他们如主子一般坐下喝茶吃饭,就算是请客也应当设置两张桌子以示主仆有别,所以高升媳妇面露感激:“不敢当不敢当。”

  “哪里有什么不敢当的?您可是大主管!”顾一昭开玩笑。

  四姨娘也在旁边助攻:“先前听五娘子说她刚接手外宅事务时手忙脚乱没少麻烦您,这请您坐主桌是应当的。”,拉着高升媳妇坐下。

  高升媳妇却之不恭,面上笑容更真切几分。

  这些天相处她对五娘子印象很好:五娘子不急不躁,做事稳重,从不大呼小叫,天大的事情到她那里都能举重若轻,往往有急切、沮丧的仆从或是幕僚过来,被顾一昭三言两语劝慰几句就都安静下来,似乎她本身就有沉静人心的作用。

  她自然是对五娘子很客气,老爷那么多女儿,他就偏偏找了五娘子,自然说明想要重点栽培。

  再看五娘子一身朱颜酡方胜纹卷草搭葡萄漳绒衣衫,头发梳成家常发髻,简单簪一枚紫水晶雕琢的葡萄簪,统身气度不凡,越发觉得五娘子不凡。

  知府女儿有的是大造化,像前面大娘子不就嫁了韩王王孙么?说不定五娘子也能嫁个好人家,如今与她交好也是多搭一条线。

  于是说起近来五娘子帮自己的一件事:“互帮互助罢了,说起来五娘子也帮过我,上回我不识字差点耽搁了老爷的事,多亏五娘子机灵,不动声色帮我遮掩过错。”

  上回她收到一位门客妻子从门房送来的急报,但高升媳妇不识字,又觉得外面递到她这里各个都声称“急报”,所以没将这件事当回事,还是五娘子无意看见这急报,将信件内容读给她听,点拨她才算完事。

  五娘子要是为了表功直接将这件事捅到老爷那里,就算是一个不小的功劳,也会受到老爷奖赏。

  但相应的是她作为失误方会领受责罚。

  “大家都在爹爹那里做事,能帮就帮一把。”顾一昭很客气,“说不定哪天要轮到嫂子帮我一回呢。”,并不居功,轻描淡写似乎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高升媳妇落座后,旁边的小丫鬟倒茶倒酒,正式开席。

  苏州已经入冬,外面天寒地冻,室内架着火炭火光映照,红漆嵌珐琅面梅花式桌上摆着各色美食,周围一圈黑漆撒螺钿珐琅面龙戏珠纹圆凳颜色厚重,重重锦帐又安全又温暖,让人心中的警惕心本能褪去。

  菜式也散发出淡淡香气: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松鼠鳜鱼、三套鸭、侍郎豆腐,都是清淡的江南菜系。

  高升媳妇一看都是自己爱吃的,便知五娘子请客前做了功课,心情越发妥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页  当前第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1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女上青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